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05 19:1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关于发展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基础梳理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相关史料
(一)概况:
1、亚洲民族解放新高潮
(1)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
A、概况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①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
B、结果
②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涌。
基础梳理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相关史料
(一)概况:
1、亚洲民族解放新高潮
(1)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
A、概况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①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
B、结果
②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涌。
回顾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的历程
新航路开辟以来,印度同样遭受到欧洲国家的殖民压迫
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完全占领了印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开展(以提拉克为首的“国民大会党”领导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一战后民族民主运动高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二战后,印度在1947年脱离英国统治,建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和巴基斯坦
基础梳理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相关史料
(一)概况:
1、亚洲民族解放新高潮
(1)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
A、概况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
①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
B、结果
②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涌。
(1)从殖民当局来看,二战后英国遭到严重削弱,反映了英帝国殖民体系的危机和日趋瓦解的趋势。
(2)从印度人民的角度来看,反观了印度人民对殖民者的愤怒情绪与坚决反抗,以及印度内部形势的错综复杂。
殖民体系崩溃的表现
亚洲民族解放新高潮
如果可能,在英帝国内自治;如有必要,就脱离英帝国独立。
——甘地
二战后,印度的反英斗争持续不断,甚至出现英印殖民军队的印度士兵起义和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面对在印度的统治危机,英国政府不得不调整其殖民统治政策,从答应给予印度英国自治领地位,到1947年最终允许印度独立。
尼赫鲁(左),印度末任总督蒙巴顿勋爵和真纳(右)讨论分治问题
蒙巴斯顿方案——印巴分治
1947年6月3日
方案宣布,自1947年8月15日起,印度境内成立两个主要根据其居民的宗教信仰而划分的独立自治领,将英属印度分而治之。
基础梳理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相关史料
(一)概况:
2、非洲民族独立风暴
地区 主要概况
埃及
阿尔及利亚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①1952年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
②1953年成立埃及共和国
③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①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与法国殖民者进行武装斗争
②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埃及争取民族独立的历程
基础梳理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相关史料
(一)概况:
2、非洲民族独立风暴
地区 主要概况
埃及
阿尔及利亚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①1952年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
②1953年成立埃及共和国
③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①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与法国殖民者进行武装斗争
②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①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年”
②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达41个
③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该史料说明了什么?
1、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主权,可选择自己政府和制度。
2、法国放弃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统治。
3、两国还将进行技术合作。虽然通过双方协议,法国保留了重要的利益,但是新的民族独立的时代毕竟已经开始。
非洲民族独立风暴
▲在美苏支持下,1956年纳赛尔领导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纳赛尔被誉为埃及国父)
▲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分界线,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捷径
▲苏伊士运河,1869年通航,法国人修建,英国人坐收渔翁之利。苏伊士运河的运营由英法两国掌握。
③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①1882年埃及沦为英国殖民地
②1922年英国有条件承认埃及独立
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1957年加纳独立
1961年南非独立
1994曼德拉当选为第一位黑人总统
小敏同学用口诀法记忆非洲历史:“南方古猿叫露茜,金字塔有木乃伊。三角贸易失上亿,非洲终不为欧役。”口诀中的“非洲终不为欧役”指的应该是( )
A.埃及共和国建立 B.纳米比亚独立
C.收回巴拿马运河 D.尼日利亚独立
B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年”。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基础梳理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相关史料
(一)概况:
3、拉美捍卫主权的斗争
(1)古巴革命
(2)巴拿马维权
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在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拉美国家捍卫主权的胜利
(西半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53年~1959古巴革命
▲古巴国父卡斯特罗
③1961年卡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①1952年美国扶持代理人巴蒂斯塔建立独裁统治。
②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起义军推翻美国扶植的政权
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原是哥伦比亚的一个省,后为脱离哥伦比亚独立而饮鸩止渴,1903年将巴拿马运河单独开凿权和永久租借权廉价卖给美国。
1920运河正式通航,运河区升美国国旗,巨大的经济利益让美巴积怨深重
1973年3月在巴拿马城举行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许多拉美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坚决支持巴拿马,1999年美国彻底归还巴拿马运河的所有权。
不畏强权,不畏霸权,哪怕实力悬殊,也要坚持到底,毕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埃及于1952年推翻殖民者扶持的傀儡政府,建立共和国,但直到1956年才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巴拿马于1903年宣布独立,但直到1999年才收回已通航85年之久的巴拿马运河主权。这反映了(  )
A.非洲、拉美国家经济成就突出 B.反殖民斗争的艰巨性
C.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的挑战 D.国际性航道的开放性
B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相关史料
(二)原因:
重点探讨
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二战后殖民帝国迅速瓦解真如艾德礼所说是英国自愿放弃的结果吗?结合所学知识,探讨殖民体系瓦解的主要原因。
1、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持续斗争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者,使它们无法继续统治下去,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2、在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对“非殖民化”的推进下,殖民地人民独立运动掀起了一个新高潮;
3、二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4、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旧的殖民主义统治方式已经不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相关史料
(三)影响:
重点探讨
1、导致了殖民体系的瓦解和一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和政治格局。
2、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增多,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3、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第二阶段
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亚洲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并取得胜利,苏丹、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亚等一系列国家独立。
第一阶段
二战后-50年代初
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和拉美广泛展开,第三世界崛起,至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独立的国家已达到41个,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之一。
第三阶段
70年代初-80年代
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世界殖民体系崩溃,出现联合反帝反殖反霸局面,开始了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特征
一是时间长,范围广;
二是成果大:亚非国家全部独立;
三是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四是大多国家采取和平方式,中国古巴等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印度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方式。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相关史料
(一)发展中国家的含义:
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基础梳理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知识拓展
(二)现代化建设成就:
基础梳理
亚洲 (20世纪60-80年代)
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亚洲四小龙”)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
共同原因 成就
原因
地区
拉丁美洲
非洲
(20世纪60—70—90年代 )
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经济,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抓住西方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借用石油资源优势实现经济起飞
石油资源丰富
较快发展到困境、停滞到开始增长(曲折发展)
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促进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多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政治独立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与基础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知识拓展
(二)现代化建设成就:
基础梳理
亚洲 (20世纪60-80年代)
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亚洲四小龙”)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
共同原因 成就
原因
地区
拉丁美洲
非洲
(20世纪60—70—90年代 )
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经济,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抓住西方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借用石油资源优势实现经济起飞
石油资源丰富
较快发展到困境、停滞到开始增长(曲折发展)
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促进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多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政治独立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与基础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问题
对策
共同挑战 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成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
(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3)自身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问题
对策
共同挑战 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成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
(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3)自身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问题
对策
共同挑战 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成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
(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3)自身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问题
对策
共同挑战 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成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
(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3)自身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问题
对策
共同挑战 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成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
(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3)自身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新兴国家的发展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
非洲掀起民族独立风暴
拉美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与面临的挑战
含义、成就
挑战
亚洲: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
非洲:发展最不平衡,过于贫困
拉美: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
①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②殖民主义侵略遗留的问题
③发展中国家自身存在的问题
共同
挑战
概况
原因
影响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出现的很多发展中国家,收回了海关主权,收回了货币发行权和管理权,也收回了被原宗主国控制多年的矿山、工厂、港口、铁路,同时还对许多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实行了国有化。这些做法(  )
A.导致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B.有利于“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
C.为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奠定了基础 D.促使国际经济秩序日趋公正合理
B
18-20世纪中叶,世界的工业地带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和北美西部的“阳光地带”。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在西太平洋地区、南欧地区和拉美都形成了巨大的工业地带,尤其是西太平洋地区形成的从北起韩国往南经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离岸工业带”。据此可知(  )
A.国际经济新秩序日益形成 B.世界经济的中心转移完成
C.西方模式失去了竞争优势 D.新兴国家现代化成就突出
D
当前,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上升至23%。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接近40%。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持续快速发展。这一现象反映出当今世界(  )
A.经济全球化日益密切 B.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C.区域合作已成为主导 D.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全面确立
B
本课结语
道阻且长,行之将至
二战后英国继任的首相艾德礼意识到,给予殖民地独立,比不得不面对大规模暴动更好,随着英国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太阳终于在大英帝国落下。
关于发展,习近平主席有话说……
一是强调共同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二是深化南南合作,共同建设广 泛的发展伙伴关系;
三是携手开辟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一带一路)
在许多前殖民地,帝国主义的强制性统治似乎被市场微妙的强制取代,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发现,它们自己在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挣扎(机会渺茫),因为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似乎掌控一切。
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后,在发展民族经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缩小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一些国家实现了经济“起飞”,甚至创造“奇迹”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