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四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是广播站同学的岗前培训笔记摘录,笔记里对加点字的读音或字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播报要注意易错字的读音,如:“虬枝”的“虬”读zhā,“濒临”的“濒”读bīn。
B.新闻播报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如:“倔强”的“倔”读juè,“深恶痛疾”的“恶”读wù。
C.新闻写作要注意形近字的写法,如:“蹒跚”的“跚”不要写成“珊”,“琐屑”的“琐”不要写成“锁”。
D.新闻写作要注意成语的写法:“恹恹欲睡”的“恹恹”应写为“奄奄”,“眼花潦乱”的“潦”应写为“缭”。
2.下面文段是“心灵阳光间”栏目的稿件,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大自然有着神奇的治愈力,可以安抚我们的心灵。树木傲然挺立的丛林葱葱郁郁,我们放下心中的杂念,感受恬静;绿意流动的草原坦荡如砥,我们把烦恼抛在脑后,享受安宁。与大自然亲密拥抱,我们不再触目伤怀,不再旁逸斜出,任阳光肆意,任微风轻拂,任特别的感觉在心头潜滋暗长。
A.坦荡如砥 B.触目伤怀 C.旁逸斜出 D.潜滋暗长
3.“安全伴我行”栏目记录了学校安全工作的日常,下面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
B.雨雪天气来临,学校安全处在校园湿滑处放置提醒标志,避免滑倒摔伤的情况不发生。
C.为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我校将开展“安全在我心安全伴我行”系列主题活动。
D.安全处主任在校车管理例会上强调:校车本身良好的状况,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4.“时代楷模”栏目有关袁隆平院士的介绍文字,请选出排序最合理的一项( )
①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
②袁隆平院士的两大梦想是“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③使全球杂交水稻技术有了显著的提升;
④运用自己多年辛苦研究所得出的丰硕成果;
⑤对于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⑥如今,这两个梦想正在一步步照进现实。
A.②⑥③①④⑤ B.①④③⑤②⑥ C.②①⑤④③⑥ D.①③④②⑤⑥
5.“文化长廊”栏目介绍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其中介绍有误的一项( )
A.孟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言论和活动主要记录在《孟子》一书中。
B.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时加冠的礼节,一般由氏族长辈按照礼仪流程举行。
C.秦晋之好,原义是春秋时,秦、晋二国世代联姻,后来代指两姓联姻的关系。
D.词牌名,决定词的节奏与音律,常见的词牌名有采桑子、相见欢、浣溪沙等。
二、综合性学习
6.读书的同时要爱护眼睛,班级将举行“爱眼日”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小金收集了一则新闻报道,请你给它拟写合适的标题。
6月2日,2022年全国教育系统“爱眼日”主题推进活动在山东济南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旨在加强眼健康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各地切实开展“爱眼日”宣传教育工作。活动由教育部主办,山东省教育厅承办,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办。
(2)现在近视现象越来越严重,请你根据以下材料向同学们提出两条预防近视的建议。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不当的用眼习惯会导致眼部疾病。儿童、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增多,户外活动减少,增加了近视发生的风险。青少年的睡眠时间减少,也增加了近视的风险。近视的早期症状是凑近看东西;其次为爱眯眼,当远处目标看不清时,习惯性采取眯眼的方式来弥补;再次是喜欢眨眼,频繁眨眼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近视,增加视力清晰度。家长要重视并关注青少年近视情况,早发现早治疗。
三、名句名篇默写
7.名句默写。
(1)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的句子是“,”。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抒发视死如归的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3)古诗文抒真情。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把乡愁寄予流动江水,轻吟“,”。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种地的外公是一片地
邓雅丹
①“人啊,就是地里的庄稼!”
②即便在白天,略显拥挤的土墙屋里也是灰灰暗暗的,在灶房门、堂屋门两扇门正对的中间,勉强摆着一张桌子,那台老旧电视机已在桌上摆放了十几年。这个坐在电视机前同我说话的,就是我的外公。
③清瘦的他,打我有记忆以来,就是个驼背,仿佛一张永无打直可能的弓。外公虽不能脚下生风,但腿脚还算灵活,一点儿也看不出来是个九十岁的老人。他不喜欢穿新衣,不喜欢洗澡,没上过几天学,却颇有人生智慧,全是靠布满茧的双手去扶犁、去播种、去收获得来的。
④外公出生在重庆江津区朱杨溪镇的一个贫穷农家里。他,连同他的父亲以及他父亲的父亲,都是种地的,是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农民,一生中找不出任何辉煌耀眼的事迹,除了种地还是种地。外公总是鸡打鸣就起床干活,约莫5点,急匆匆吃完早饭,便扛起行头往地里赶,直到太阳落山才牵着牛羊回来,应极了陶渊明笔下的“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⑤土地把外公锻造成种地的好手,他不仅熟知据以安排农事的二十四个节气,更是从大自然的语言中读懂阴晴雨雪,耕田、播种、插秧、施肥、收割、晾晒、入仓,逐一施行,从不耽误。他把种下的庄稼视为孩子,且靠着这个孩子辛辛苦苦养育大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外公对待他们,一般亲近。就连那头老黄牛,也同样被外公精心照料着,不得有半点儿闪失。
⑥春天,外公卷起裤管,立于铁耙之上,一手使劲拉着牛枷上的粗索,一手挥舞牛鞭吆喝“吼吼、吁吁、喔喔、稍稍”,用犁铧敲醒沉睡了一个冬天的泥土。
⑦夏天,外公戴上草帽,挥舞镰刀,“嚓嚓”穿梭在骄阳似火、热气腾腾的麦地里,和着金灿灿的麦穗,演奏出一段丰收的乐章。
⑧秋天,外公推着鸡公车,从纵横交错的狭长田坎上驶过,再顺着小山坡,将摞得高高的谷子运到石坝上,一时间竟也不知道是堆的谷子更高,还是外公的背驼得更高。
⑨冬天,外公高高扬起锄头,对着红薯兜深挖下去,再用力往上一翘,一个个红苕便在一起一落间,连着藤带着土从地里翻滚出来,欢呼着,雀跃着。
⑩长江水日复一日从朱杨溪镇流过,他就像江水一样不知疲倦,严寒酷暑,一年四季。
我不曾参与外公的青春,也不知晓他的理想,更不知道他是否有过爱好。唯一知道的是,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外公把生命所有的热望都洒在了大地之上,勤勤恳恳匍匐在田间地头里。他恰似一粒种子,小小一颗,却承载着无限的希望,深扎田野;他也似水田里的老黄牛,低埋着头,辛勤劳作,慢慢悠悠又沉稳有力;他更似这片给予他生命,更赋予他价值和意义的土地,顶着风吹雨打,一如既往,沉默不语。
外公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家人们不放心他再干重活儿,商议后把水牛牵去卖了,那头老黄牛不得已离开了它的水田,只剩下犁、耙躺在角落,感叹着“英雄无用武之地”。斑斑驳驳的土墙上依旧挂着外公编的斗笠和蓑衣,在时间的长河里缄默等待着最后的宿命到来。
外公会越来越老,背越来越驼,头也会埋得越来越低,直到哪一天,低到地里去,化作一块土疙瘩,跟大地真正融为一体,继续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平凡的生命,弹唱着一曲又一曲坚韧的生命赞歌。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3.05.15有删改)
8.下列选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引用外公的话,“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引出下文,吸引阅读者阅读兴趣。
B.外公早晚耕作画面与陶渊明诗句意境吻合,引用诗句体现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
C.第⑤段细数外公按照二十四节气逐一安排农事,体现外公是个按部就班的人。
D.第 段中连用三个否定句和一个“唯一”,突出“我”对外公不了解的愧疚之情。
9.外公一年四季劳作不辍,仿照示例,简要概括。
春天,外公用犁铧翻新土地→夏天,→秋天,→冬天,
10.赏析句子。
春天,外公卷起裤管,立于铁耙之上,一手使动拉着牛枷上的粗索,一手挥舞牛鞭吆喝“吼吼、吁吁、喔喔、稍稍”,用犁铧敲醒沉睡了一个冬天的泥土。
11.文中划横线部分可以删除吗?请简要阐述理由。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①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燕山山脉最西段,这里年平均气温比北京市区低3~4℃。位于延庆赛区核心区的小海陀山,平均气温比延庆还低十几摄氏度,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它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赛场。高山滑雪赛道的出发平台,海拔2198米,是北京市海拔最高的建筑,造型巍峨,犹如一只乘风欲飞的风筝。
②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拥有国内第一条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也是目前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比赛场地之一。第一,延庆赛区整个场馆设施属于新建场馆,特别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不仅海拔最高,而且在初期建设中,山上没有道路、水、电和通信;第二,国际雪联对于整个赛道要求非常严苛,国内又没有冬奥会相应的雪道建设经验以及标准参考,所以整个建设过程中,都是根据国际雪联的相应要求进行建设的;第三,这条赛道的坡度非常大,最大的坡度达到68%,很多区域机械作业无法到达,因此完全要靠人力进行相应的施工作业。
③虽然西临海拔高、施工条件差等难题,但绿色低碳可持续是冬奥场馆建设的铁律。针对“可持续性”原则,组委会制定了54项任务,既有生态修复等环境可持续任务,也有与赛区周边居民生活改善相关的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任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奥运会史上第一次把所有相关业务都融入可持续性管理体系的赛事。
④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造雪工作也是一项极其艰苦及严格的工作:为了保证比赛选手最高滑行时速能达到130~140公里/小时,国际雪联对雪道硬度有严格要求,因此造雪成为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根据比赛要求,雪道表面必须保持结晶状态,近似于冰面,这种雪被称为冰状雪。冰状雪可减小雪板和雪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雪道不易被破坏。在运动员高速转弯的情况下还能保证雪道表面平整光滑,让选手不论第几个出场,雪道的状态都是一样的相对完美,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
⑤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造雪用的水来自佛峪口水库和白河堡水库。通过7.5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把造雪用水送往小海陀山海拔1050米的塘坝和海拔1290米的蓄水池进行蓄存。再通过三级泵站将造雪用水分别注入各雪道造雪系统,最终到达小海陀山2198米最高点附近的出发平台。同时,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还建设了完善的融雪水、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回收的水资源将实现重复利用。
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内共设计了11条索道,不同制式的索道又形成了5个换乘站,确保运动员可以从冬奥村出发在30分钟内抵达各项目出发点。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2.下列对文本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物性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B.本文依次介绍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位置、赛道、引水、造雪、索道等。
C.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
D.本文第①段中画线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高山滑雪赛道的坡度非常大,最大的坡度达到68%,机械作业无法到达,完全要靠人力进行施工作业。
B.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把所有业务都融入绿色低碳、可持续性管理体系的赛事。
C.雪道表面近似于冰面,可减小雪板和雪道之间的摩擦力,让选手不论第几个出场,雪道的状态都是一样的完美。
D.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燕山山脉最西段,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赛场设在小海陀山。
14.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在哪些方面让你感到自豪?请根据文本简要回答。
五、诗歌鉴赏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①忆叩门。
高柳簇②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③黄昏。
【注】①浆:茶水。②簇:聚集。③耿:照。
15.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16.“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 )
A.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B.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良将李牧
司马迁
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①“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②”,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③士,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④,急入收保⑤,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起,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⑥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⑦五万人,教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余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便(bià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②莫府:即幕府。③飨(xiǎng):用酒食招待。④入盗:入侵。⑤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通“堡”。⑥让:责备。⑦百金之士:能冲锋陷阵的勇士。
17.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
A.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B.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C.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D.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18.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军细柳/上自劳军
B.居无何/常居雁门
C.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他人代将
D.已而之细柳军/赵之良将也
19.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甲文中有许多词语和古代礼仪相关,如“持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改容式车”是表现文帝为周将军的威严整肃而动容,于是以身作则,恪守军礼,以示君威。
B.甲文中汉文帝在细柳军不仅未得到至尊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他却对周亚夫大加称赞,体现了汉文帝的开明、识大体。
C.甲文中写细柳军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军士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D.乙文中“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从反面说明李牧之前对匈奴的用兵策略是正确的。
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②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21.从以上两文中看,李牧在治军方面与周亚夫有什么共同点?李牧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七、选择题
22.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十卷本科普巨著,为我们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
B.《昆虫记》中,法布尔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清道夫”的称呼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C.蝉在地下生活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却在阳光下只能活一个夏天。
D.《昆虫记》中,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的“剪”下大小适当的园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八、名著阅读
23.读了《红星照耀中国》,某同学以“革命领袖”为专题做阅读积累,请你根据提示补充表格。
人物 笔记
A 与父亲的矛盾对抗;剪辫子、参军;生活和一般红军战士没有什么两样,将自己的上衣脱给战士穿,长征中和普通战士一样步行。他博览群书,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的熟悉。
B 他用一柄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虽然生性暴躁,却十分谦逊。自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他忠实于党,从未破坏党的纪律。他常常要求批评,遵从忠告。行军神出鬼没。
彭德怀 童年时在私塾奋起反抗欺负他的老师,将祖母的鸦片烟盘踢掉;带领农民攻打囤粮的大地主。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常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的个人问题。长征中经常步行,把马让给走累或受伤的同志骑;看演出途中,把棉衣披在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善于总结战术经验,巧妙运用C(填写战术)取得胜利。
九、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孤身求学遇见的一盏灯,朱德同志的母亲亦犹如一盏灯指引他前行的方向,列夫 托尔斯泰在茨威格笔下是在黑暗里点亮一盏灯的人物,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盏灯,在黑夜中给我们光明,在寒夜里予我们暖意。
请以“那盏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湖南省衡阳市四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6 分)
1.C
2.C
3.D
4.B
5.A
6.B
7.D
8.A
9.B
10.B
11.C
12.A
13.C
二.综合性学习(每题 6 分,共 12 分)
6. (1) 全国教育系统 “爱眼日” 主题推进活动在山东济南举行。
(2) 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增加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关注近视的早期症状,早发现早治疗。
三.名句名篇默写(每空 2 分,共 12 分)
7.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四.现代文阅读(每题 6 分,共 24 分)
8. A
9. 夏天,外公挥舞镰刀收割小麦;秋天,外公推着鸡公车运谷子、堆谷子;冬天,外公扬起锄头挖红苕
10. 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方法,描写了外公春天用犁铧翻新土地的情景,表现了外公勤劳的特点,抒发了 “我” 对外公的敬爱之情。
11. 不可以。通过景物描写,自然地引出对 “他就像江水” 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外公一年四季不知疲倦辛勤劳动的特点;在结构上,总结上文所写内容,引出下文对外公一生的评价,使文章结构严谨。
14. 示例:①拥有国内第一条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②是目前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比赛场地之一;③建设理念先进,坚持了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建设理念;④回收的水资源实现了重复利用;⑤交通便捷,确保运动员可以从冬奥村出发在 30 分钟内抵达各项目出发点;⑥高山滑雪赛道的出发平台造型巍峨,外形优美。
五.诗歌鉴赏(每题 3 分,共 6 分)
15. A
16. B
六.文言文阅读(每题 3 分,共 12 分)
17. B
18. C
19. A
20. ①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②像这样连续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损失。
21. 共同点:①治军严谨(恪尽职守、令出如山);②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不取悦君主)
独特之处:李牧做到了厚遇战士(在战略战术上以退为进,蓄势以待)
七.名著阅读(每题 2 分,共 6 分)
23. A. 毛泽东 B. 贺龙 C. 游击战
8.作文(60 分)
24.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