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二、密度的测量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二、密度的测量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06 17:43:37

文档简介

密度的测量
密度的特殊测量
密度的计算
密度的测量及误差分析
密度的计算
密度的常规测量
1 .固体密度的常规测量
原理: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 步骤:
□天平测物体的质量m;
□量筒中导入适量的水,读出示数 V1;
□将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示数 V2;
□物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注意:若先测体积再测质量的话,由于物体上会沾上水,则测出来的密度值会比真实值大. 对于不 能沉入水中的物体而言,可以用沉坠法和针压法测量体积。
2 .液体密度的常规测量
原理: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 步骤:
□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则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注意:不可将全部的液体倒入量筒中,因为液体不能完全倒入量筒中,会有残余,导致测量的体积偏小,测量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大.
小明利用下列器材:一架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来测定一 个合金块的密度,现请你帮他完成如下操作: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此时指针偏在分度盘的中线左侧,则应_______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②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③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_________________;
④将烧杯内水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a 图所示);
⑤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 a 的量筒内,测出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b 图所示).则:
(1)请补全有关步骤。
(2)合金块的质量= _____g;合金块的体积= _____cm3;合金的密度= _____kg/m3。
(3)在读数无误的情况下,小明测出的合金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_____(填“偏大”或“偏 小”), 产生这一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
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 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 水的体积 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V1﹣V2 .乙同学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 积 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 V2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V2﹣V1。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更准确你将选择哪种方法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如果某同学实验读数如图 1 所示,则测得这块碎石的体积是_______。
(3)实验后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乙同学测量结果偏小的是_______。
A 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 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 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 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
(4)甲同学提出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 2 所示),利用等效替代法。通过读取液体的 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装置能实现这一目的是______________。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了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案进行了实验:
(1)实验前小明将天平放在________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 要使橫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
(2)实验记录数据:m1=30g,m2=52g,m3=52.8g;m4=________g(如图甲),V1=_____mL(如 图乙),V2=10mL,V3=19mL,其中方案3液体密度大小为________g/cm3。
(3)分析比较上述三种实验方案,你觉得比较合理的应该是________(选填“方案1”“方案2” 或“方案3”)。
小李同学测量牛奶的密度。
(一)小李的实验步骤
(1)取一些牛奶倒入量筒内,如图甲所示,测得体积为_______cm3;
(2)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右侧,如图乙所示, 小李应该向______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正中央;
(3)用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如图丙所示;
(4)如图丁所示,将量筒内牛奶倒入空烧杯内,用天平测得烧杯、牛奶的总质量为______g;
(5)经过计算可知,牛奶的密度为______g/cm3;
(6)小明测得的牛奶密度值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真实值,理由是____________。
(二)小华的实验测量
(7)小华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思考了一会儿后,她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烧杯也测出了牛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②用天平测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天平测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根据她测得的物理量写出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牛奶=______ρ水(用字母表示)。
小东、小津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某品牌酸奶的密度。
(1)将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0”刻度,天平指针摆动情如图甲所示,要使 天平平衡,则应将_______向_________(左/右)移。
(2)调节天平平衡后,小东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 一番操作,当小东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 该________(填序号);
A.向右移动游码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3)通过上述操作后天平平衡,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______g;然后他将 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酸奶体积为______cm3;接着测出烧杯的质量为24g, 计算酸奶的密度;
(4)小津发现由于酸奶比较粘稠且不透明,容易粘在筒壁上,对测量影响较大; 在第(3)步中, 小津不再利用量筒测体积,而是改用针筒(如图丁)从烧杯中抽取5mL酸奶,测量烧杯和剩余 酸奶的总质量m2=53.2g;则酸奶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5)小东、小津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上描出了对应的点A、B两点,其中A点是_________(小 东/小津)画出的。
(6)细心的小津在实验中发现5mL针筒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隙”, 这会导致测得 的酸奶密度比实际值__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小明同学利用天平、量筒等器材测量盐水的密度。
(1)图甲是小明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_________;
(2)按照正确的方法调节天平平衡后,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是50g,然后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 用天平测量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盐水 的质量是_________g;
(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内,如图丙所示,经计算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小 明用此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偏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4)接下来,小明准备用同样的器材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但他发现矿石太大了,放不进量筒, 于是他想出了另一种办法测矿石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m0;
②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③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 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2;
请根据上述步骤测得的数据,写出下面物理量的表达式:烧杯溢出水的质量m溢=_________, 矿石的密度ρ矿石=_________。(用m0、m1、m2、ρ水表示)
密度的特殊测量
1 .有天平,无量筒(等体积替代法)
1) 固体密度的测量
器材:石块、烧杯、天平和砝码、足够多的水、足够长的细线 步骤: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 m0;
(2)将烧杯中盛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的质量 m1;
(3)用细线系住石块,使其浸没在烧杯中,待液体溢出后,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的总质量m2 . 最终表达式:
2) 液体密度的测量:
仪器:烧杯、足够多的水、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 步骤:
(1)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0;
(2)将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1;
(3)将烧杯中的水倒掉,然后在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测得此时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2 .
最终表达式:m水 = m1 m0
2 .有量筒,无天平(等质量替代法)
1) 固体密度的测量:
器材:水槽、烧杯、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石块、笔或者橡皮筋 步骤:
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放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内,用笔在烧杯上标记 液面;
(2)取出烧杯内的固体,往里缓慢倒入水,直到水槽内液面达到标记的高度;
(3)将烧杯内水倒入量筒中,读取示数 V1;
(4)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示数V2,然后通过细线将固体放入液体内,测得此时示数为V3 .
最终表达式: 水
2) 液体密度的测量:
器材:小烧杯、水槽、量筒、待测液体、足够的水 步骤:
(1)在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烧杯放入一个水槽内,标记液面高度;
(2)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内测得体积为 V1;
(3)将小烧杯放在水槽内,将待测液体缓慢倒入小烧杯内,直到水槽内液面上升到标记处;
(4)将小烧杯内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内测得体积为 V2 .
最终表达式:
如图所示是小媛利用天平(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200g)、烧杯等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装置。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后,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指在刻度盘的右边,则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小媛将石块放入玻璃杯中,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石块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读数是 ____________g;
(3)取出石块,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4)将石块轻轻地放入烧杯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处作标记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水和石块 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
(5)从烧杯水中取出石块,再往烧杯加水,直到水面到达所作标记a处为止,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烧杯和 水的总质量,如图丁所示;
(6)计算出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cm3;
(7)小媛认为从烧杯水中取出石块时会带走一部分水,这样石块密度的测量值____________;若石块 吸水,会使得石块密度的测量值____________(前两空均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已 知石块每50cm3能吸水5cm3,则石块密度的真实值为____________g/cm3;
(8)聪明的小泓发现还可以用天平、烧杯和标记a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她将烧杯中的水倒掉后,将待 测液体加至标记a处,然后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利用该装置和标记a可测出液体密度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g/cm3;若要增大可测得密度的最大值,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_____。
A.增大空烧杯的质量 B.减小空烧杯的质量 C.提高初始标记 D.降低初始标记
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和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1)小明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其中存在 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正确的方法重新调节平衡后,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 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g .
(3)如图所示:
A .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静置足够长时间后,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B .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22g;
C.往烧杯中再次加水,直到__________________,再次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42g.通 过上述方法可求出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
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若需考虑小石块的吸水性,则该因素引起 的密 度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会 (偏大/偏小/不变)
小陈同学的合作小组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 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g;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下列各种情况中会造成质量的 真实 值比测量值偏大的是______。
A .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平衡标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便停止了调节
B .调节天平的橫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平衡标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便停止了调节
C .称量时所用的砝码己磨损
D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未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2所示方法进行测量, 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cm3;
(3)矿石的密度约是________ kg/m3,从图 A 到图 B 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消除测量结果的偏差,同组的小卫同学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方法:他采用方法: 在 B 步骤中立刻采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出刚从烧杯中取出的矿石的质量为 178.6g,其他步
骤无误,矿石的实际密度为________g/cm3
(5)整理器材时,同组的小平发现天平的右盘有一个缺角,则他们所测的密度值 (选 填“偏大” 、 “偏小”或“仍然准确”)。
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上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 的体积是 _______ cm3;
(3)经计算,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kg/m3 ,从图 A 到图 B 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结果比真 实值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4)小明不小心把量筒摔破了,于是老师又给小明一个烧杯,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并测出矿 石的密度: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并称出m2;
③将矿石轻放入烧杯内,标记下此时水面位置;
④将石块取出后,加水至标记处,称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⑤由此可得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 ;
⑥得到矿石的密度表示式为_______;
⑦由于矿石吸入部分水,产生误差,所以测得的密度值______矿石密度真实值(大于/小于/等于);
⑧若此实验中将矿石拿出后带了一部分水,此过程对实验结果_______(有/无)影响。(前两空用字母表示,ρ水已知)
桌上有烧杯(烧杯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大水槽和量筒、记号笔及足够的水,要求用这些器材 粗略测出一块小鹅卵石的密度.小刚根据要求,设计出了一种测量方法,基本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根据图示的实验步骤可知:鹅卵石的质量是____g,鹅卵石体积是___cm3,鹅卵石的密度为:ρ=_____g/cm3
密度的单位及换算
1 .密度单位:国际单位是 kg/m3(千克每立方米).
常用单位:g/cm3(克每立方厘米),t/m3(吨每立方米) ,kg/dm3(千克每立方分米).
2 .单位换算:
3 .常见的密度值:
物质名称 水 冰 水银 酒精(煤油) 铜 铁
密度(103kg/m3) 1.0 0.9 13.6 0.8 8.9 7.9
自行车轮胎在充气时,轮胎内的气体的密度和质量的变化( )
A .质量和密度都变大 B .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C .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 .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材料,其密度仅为 0.16kg/m3 ,用该 种材料制成的体积为 8cm3的“碳海绵”可以放置在鲜花上。则 ( )
A. 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B. 8 cm3 的该材料质量为1.28 g
C. 该材料制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D. 1 m3 的该材料质量为160 g
小明家有一枚质量为 2.1g 的银币,他想用量筒测算出该银币是不是纯银的(ρ银=10.5g/cm3), 所用的量筒规格如图所示, 此量筒的分度值是______mL ,他能否鉴别出该银币?______ (能/不 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家还有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其横截面积是25mm2,质量 为89kg,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则这捆铜线的长度是______米。
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m)与 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 .乙、丙、甲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丙、乙、甲
图甲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现将一杯水的温度从0℃逐渐升高到10℃。 图中,能正确反应其体积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小字同学想通过实验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首先用量杯测量了部分液体的体积v,然后 天平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多次实验后,他通过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m-V图
象。下列说法()
①量杯质量为20g
②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③该液体密度为2g/cm3
④65cm的该液体质量为65g
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如图所示,利用电子秤和量筒测量了几组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及相应液体的体积V,并绘出了 m-V图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液体的质量与体积不成正比 B.该液体密度为1g/cm3
C.量筒质量为20g D.100mL的该液体质量为100g
小明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测量了四种固体的质量与体积,把它们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表示 出来,根据图象同学们认为:①ρ1>ρ2=ρ3>ρ4;②ρ1<ρ2=ρ3<ρ4;③m1=m2>m3>m4; ④V1=V2>V3>V4.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两个相同的带刻度的烧杯分别装有水和未知液体,用天平测出装有水的烧杯总质量为m、装有未 知液体的烧杯总质量为m,并分别读出水和未知液体的体积为V、V2,现在m-V图象中标出A点(m, V1)和B点(m2,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仍为水 B.该液体密度为0.9g/cm3 C.烧杯质量为40g D.60cm该液体质量为42g
一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 V 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 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求:
(1)量杯的质量是多少克?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克每立方厘米?
(3)当液体的体积为50ml时,量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多少?
为了测量如图所示的整瓶酸奶的相关物理量,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在下表中,盒上标注 了“净含量:230g”的字样.
求:(1)喝掉部分酸奶的体积:(2)酸奶的密度;(3)整盒酸奶的体积
泡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用字母Φ表示)是指泡沫钢中 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 8.0×103kg/m3,一块质量为 0.8kg、 边 长为 0.1m的正方体泡沫钢。
求:(1)所有气孔的体积;
(2)孔隙度。
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 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 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 .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 .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 .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 、B 、C 、D 、E处的温度分别为4℃、3℃ 、2℃ 、1℃、0℃
D .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学过天平使用的知识后,小明想用家中的一架旧天平称一个鸡蛋的质量.在调节横梁平衡时, 先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 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他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平衡螺母,指针总略偏向分度盘右侧 ,于是他在天平的左盘中放 入几粒米后重新调节平衡并进行了测量.则鸡蛋的质量 (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实际质量 .
一个实心铁球,它的密度是 7.8g/cm3,质量是 40kg,若将它截取一半,则剩余部分的质量是 kg,它的密度是 。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 量 m 及液体的体积 V, 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了 m﹣V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液体密度为 2g/cm3 B .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
C .量杯质量为 40g D .60cm3 该液体质量为 60g
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 ,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
A .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 B .用量筒“量”出小钢珠的质量
C .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 D .用量筒“量”出0.2kg 的酒精
有一块金属,质量为 237g,体积是 30cm3,这块金属的密度是 kg/m3, 若将这块金属切成两半,则 其中一半的密度是 kg/m3。
小明家有一个镶嵌玉石的铜制工艺品,在实验室中用天平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141g,已知其中 铜的质量为89g .如图所示,将工艺品浸没在装有40ml水的量筒中,则工艺品的体积为 ______cm3 .由此可以算出玉石的密度为 g/cm3(铜的密度为 8.9g/cm3)。
小华同学测定某液体密度时的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求:
实验次数 1 2 3
液体的体积 V/cm3 5.8 7.8 10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 m/g 10.8 13.0 m′
(1)液体的密度;
(2)容器的质量;
(3)表格中的 m′。
在测酱油密度的实验中,
(1)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请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
A 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用已调好的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的质量和体积如图所示, 甲图中烧杯和酱油质量为 g;把 部分酱油倒入量筒,如乙图,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 mL;丙图中烧杯和剩余 酱油质量为 g, 由此可知酱油的密度是 kg/m3 .
(3)小方设计另一种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l,向烧杯内倒 入适量酱 油,再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 m2 ;然后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 测出量筒内酱油的体积 为 V;由 再求出酱油的密度.按该实验方案测出的酱油密度 (选填“ 准确” 、“偏大”或“偏小”), 因为 _______
学习了“测量物质的密度”之后,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盐水的密度。
①测量盐的质量,如图甲所示,盐的质量为___________。
②用量筒取60mL水,全部倒入烧杯中,再将盐倒入烧杯,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再将盐水倒入量筒 中,如图乙所示。
③盐水的密度,ρ盐水=___________。
(2)小然的方法如图丙所示:
①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③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④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盐水=___________(用字母m1、m2、V表示)。
分析以上两种方法,___________(填“小浩”或“小然”)的方法测量误差更小。
(3)小玉使用密度已知的铁块(ρ铁)进行如下操作:
①用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m1。
②把铁块放在杯中,向杯中加满盐水,将铁块取出(忽略铁块带出的盐水),测量烧杯和盐水的质 量m2。
③____________,测量其总质量m3。
④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盐水=___________(用字母m1、m2、m3、ρ铁表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米米
第二讲密度的测量
学习目标
1、密度的测量
2、密度的特殊测量
3、密度的计算
重点难点
1、密度的测量及误差分析
2、密度的计算
内容一
密度的常规测量
知识解析
一密度的常规测量
1·固体密度的常规测量
原理: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步骤:
口天平测物体的质量m:
口量筒中导入适量的水,读出示数V1:
口将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示数V2:
口物体的密度表达式为p=
注意:若先测体积再测质量的话,由于物体上会沾上水,则测出来的密度值会比真实值大,对于不
能沉入水中的物体而言,可以用沉坠法和针压法测量体积。
米米
米米
行测物
细线
-V
待池物
(加铁块等)
待测物的体!V=V-V
待测物的体积V=V-V
2·液体密度的常规测量
原理:天平测质量,量简测体积步骤:
口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口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口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口则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P=,严。
注意:不可将全部的液体倒入量筒中,因为液体不能完全倒入量筒中,会有残余,导致测量的体积
偏小,测量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大
m
10
30
20
#
典例精练
例1小明利用下列器材:一架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来测定一
个合金块的密度,现请你帮他完成如下操作: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此时指针偏在分度盘的中线左侧,
则66叶平限知
②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玉平的左右两盘内
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孕昆大半子
④将烧杯内水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
图所示):
⑤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的量筒内,测出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b图所示)·则:
(1)请补全有关步骤。
(2)合金块的质量=
0.
合金块的体积
O:合金的密度HOKR/.
(3)在读数无误的情况下,
小明测出的合金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或“偏少),
产生这一误差的主要原因
9漫
△physics
米米
例2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
简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乙同学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
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图1
图2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更准确你将选择哪种方法
(选填“甲“或“乙“)
(2)如果某同学实验读数如图1所示,则测得这块碎石的体积是)0八
《3)实验后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乙同学测量结梁偏小的个予.(
A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
(4)甲同学提出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2所示),利用等效替代法。通过读取液体的
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装置能实现这一目的是
例3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了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
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案进行了实验:
万1
方发
方案3
nl.
8:
620:
012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