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8张PPT。论友谊 培根长春版九年级语文(下)第14课教学目标1、了解随笔这种文学样式。
2、了解培根随笔的两个特色:世界书、简约体。教学重点:体会培根随笔那种居高临下的大气。
教学难点:深入咀嚼格言警句的丰富内涵。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是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新工具》、《新大西岛》等。
《培根人生论》与《蒙田随笔集》、《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生平经历
1561年~1582年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 - 1626)于1561年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思想倾向进步,信奉英国国教,反对教皇干涉英国内政;母亲安妮·培根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
1573年,年仅12岁的培根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大学中的学习是他对传统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自思考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
培根纪念碑
三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旅居巴黎。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里整个法国,这使他接触到不少新的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并且对其世界观的转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579年,父亲突然病逝,培根不得不回到伦敦。由于生活开始陷入贫困,培根进入了葛雷法学院,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四处谋职。
1582年,21岁的培根取得了律师资格,此时,培根在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并且把经验和实践引入认识论。这是他“复兴科学”的伟大抱负,也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 1602年 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赞赏。培根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1602年受封为爵士,1604年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
1616年 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授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授封为奥尔本斯子爵。但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存在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出版了多部著作。
1621年 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四万磅,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从此培根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1626年 3月底,培根坐车经守伦敦北郊。当时他正在潜心研究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当路过一片雪地时,他突然想作一次实验,他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以便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但由于他身体孱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培根随笔有两大特点:
一是在立意上具有世界书的高度;它“不是为一国而作,乃是为万国而作的;不是为一个时代,而是为一切时代”。
二是在语言上有简约体和格言体的风格。格言警句、广征博引。培根的随笔在英国文学史甚至思想史上有重要一席之地,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外世之道等,有一 种高屋建瓴,充满哲理的大气,大都系劝世箴言式的短文,对世态人情剖析入微,影响颇大,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名迭出。高山流水春秋时期有位晋国上大夫俞伯牙。他是出色的音乐家,精于弹琴,据说他弹琴连吃草的马也会抬头倾听。而当时最懂伯牙琴技之妙的,莫过于樵夫钟子期。有一次俞伯牙在江边巧遇钟子期,俞伯牙用琴表现高山情怀,钟子期听后说:“美哉,巍巍兮若泰山。”用琴声表现流水的情调时他听后说:“美哉,洋洋兮若江河。”两人十分投缘,结为兄弟,后来,钟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绝地摔破了琴,扯断了弦,发誓终生不再弹琴。并弃官到江边侍奉钟子期的父母,说:“子期即吾,吾即子期。” 知音难觅,友谊珍贵友谊经典事例1、管鲍之交
2、管宁割席
3、朋友比状元重要管鲍之交:春秋时,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是好朋友,但是两人各事其主。后鲍叔牙侍?奉的公子小白为被立为齐桓公,鲍叔牙却向齐桓公荐管仲为相而自己甘居其下。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日益强大,最终成为“九分诸侯,一匡天下”的霸王。成功后的管仲十分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宁割席: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二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以华歆为友。朋友比状元重要:唐代政治家、文学家白敏中在青年时,与疏言洒脱的贺拔甚是好?朋友,两人一起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当时的主考官王起欣赏白敏中的才学,想取他为状元,但不满意于他与贺的交往。于是派人带信给白敏中。白敏中很想考中,于是就拒绝贺的来?信,但是事后他又后悔了,就跑出去追贺将事情告诉了他,然后说:“状元有什么了不起,难道比朋友更重要吗!”两人于是开怀畅饮,王起知道后,反而一起录取了他俩。??真假朋友:明代学者苏竣在《鸡鸣偶记》中,对真正朋友还是虚假朋友作了区分。他指出,道义互相砥砺,有过失互相规劝,这样的朋友为“畏友”,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危?急关头,都能生死相依,这样的朋友可称密友;而以甜言蜜语来迎合人,以吃喝玩乐论交情的朋友是“昵友”;遇到利益相互争夺,遇灾祸就相互倾轧的人是“贼友”。忘年之交:近代著名文学家、反清志士章太炎与著名爱国者、《革命军》作者邹容,年龄相差16岁,但因志趣相投,两人结成忘年交。邹容在日本反清遭迫害,被迫回国,在上?海拜访章太炎,两人一见如故,引为知己。因为鼓动革命,章太炎被逮捕,邹容却为了承担责任,主动投案。后迫害至死,章太炎为其修坟,亲自撰文刻石表示自己对亡友的深挚悼念?。?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鲁迅与瞿秋白相识于1932年春夏之间,彼此一见如故,十分相契?。从此后他们为推动革命文化运动而并肩战斗,结下深厚友谊。在白色恐怖中,瞿秋白避难?于鲁迅家中,后鲁迅为瞿秋白安置住处,让他用白之的笔名发表杂文。鲁迅曾亲笔题写了由瞿秋白拟写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赠给瞿秋白。在瞿秋白就义后?,他仍坚持抱病为之友编印《海上述林》,以此表达深切的悼念。最神圣的东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家薄加丘认为:“友谊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的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母亲,是感情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刻准备舍之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生命的一半:德国伟大文学家歌德与席勒是亲密的朋友。尽管他们在年龄上相差很大、并且性格气质也有很大不同,但是共同的追求和对文学的热爱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席勒写《威廉·退尔》的剧本。歌德便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全部提供给席勒。而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写作,也得到了席勒鼎力帮助。席勒英年早逝后,歌德无比悲痛地写道:?“我失去了一个朋友,同时也是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马克思主义的两位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自1844年在巴黎结?识时起,两个人共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努力奋斗,在斗争中结下真诚而无私的友谊。40年?间,他们精诚合作,亲密无间在一切重大问题的看法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共同撰写了许多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即使分居两地,也通信联系,交流思想感情,相互支持。两个人都为?结识对方而自豪,他们的友谊超越了一切古人,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佳话。?简介随笔
所谓随笔,又称随感,是一种针对生活现象,有感而发,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散文样式。它一般以借景抒情、夹叙夹议为特色,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培根的随笔除了有一般随笔的特色,更有一种高屋建瓴、充满哲理的大气。建:倒水 瓴:盛水的瓶子
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屋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情景导入只有野兽或神灵才不需要友谊,你我不是野兽或不是神灵,自然怕孤独,自然需要友谊。道义互相砥砺,有过失互相规劝,这样的朋友为“畏友”,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危?急关头,都能生死相依,这样的朋友可称密友;而以甜言蜜语来迎合人,以吃喝玩乐论交情?的朋友是“昵友”;遇到利益相互争夺,遇灾祸就相互倾轧的人是“贼友”。学生读课文
整体感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友谊对人生是何等重要
友谊对人有什么作用?
?
?????????????????? 调剂感情????(感情)
????????????????? 增进智慧????(智慧) ? 友谊的作用??????????????????健全心灵(品行) ????????????????? 提出忠告???? ?????????????????????????????? 有益事业(事业) ????????????????? 拓展事务????(生命) 作者从各个角度,分层论述。首先,友谊对人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如果你把快乐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其次,友谊可增进人的智慧。朋友的忠告可以使你少犯错误,朋友间的交流又可使你增长见识。朋友的忠告有利于使人的心灵健全,朋友的忠告有利于使人的事业进步。这一层意思一般人可能一下子意识不到,所以放在第二层。再次,友谊还可帮你做一些你无法做到的事情。朋友不仅仅是第二个我,他可以承担你未做完的事业,好朋友可以使你获得第二次生命。这是从一个的生命延伸的角度谈友谊的,使友谊的重要性又增加了一层。作为好朋友还可以全然不计较自己的情颜面实事求是地帮你出面主持公道。
(3)全文的论证手法。在论证友谊对人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时,作者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既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化金。这个比喻论证,论证友谊的神奇作用。 在论证友谊可增进人的智慧时,作者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有人曾对波斯王说:“思想是卷着的绣毯,而语言则是打开的绣毯。”证明与人交谈,可以启迪人的智慧,让人的智慧外露,让人的思想显现。作者还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这个比喻论证讨论可激起人思想的火花,让人智慧闪现。 所以,正如圣雅各说的“虽然照了镜子,却看不清自己的嘴脸”。这个引用证明了人类自身存在的人性不足,人类不容易认识自我,看别人都看得很清楚,但看自己却看得模糊。作者使用了举例论证的引方法。比如你有病求医,一位医生虽会治这种病却不了解你的身体情况,结果服了他的药这种病虽然好了,却可以从另外的方面损害你的健康,虽然治了病也伤了人。用来证明,最可靠的忠告,也还是只能来自最了解你事业情况的友人。
全文的论证手法在论证友谊对人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时,作者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既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化金。这个比喻论证,论证友谊的神奇作用。在论证友谊可增进人的智慧时,作者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有人曾对波斯王说:“思想是卷着的绣毯,而语言则是打开的绣毯。”证明与人交谈,可以启迪人的智慧,让人的智慧外露,让人的思想显现。作者还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这个比喻论证讨论可激起人思想的火花,让人智慧闪现。 所以,正如圣雅各说的“虽然照了镜子,却看不清自己的嘴脸”。这个引用证明了人类自身存在的人性不足,人类不容易认识自我,看别人都看得很清楚,但看自己却看得模糊。作者使用了举例论证的引方法。比如你有病求医,一位医生虽会治这种病却不了解你的身体情况,结果服了他的药这种病虽然好了,却可以从另外的方面损害你的健康,虽然治了病也伤了人。用来证明,最可靠的忠告,也还是只能来自最了解你事业情况的友人。培根的随笔语言上有“简约体”和“格言体”的风格,请同学们找出并朗读、品味文中简约而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 培根的随笔常常广征博引,请同学们找出并朗读文中引用的格言、谚语,品味它的丰富内涵,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迁移思考:培根关于友谊的论述中你感触最深的句子是一句?请结合你的人生体验或阅读积累谈谈你的理解 本文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摘录关于友谊方面的名人名言。 拓展积累
友谊名言
1. 先人而后己。——《礼记》
2.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体衰而爱渝。
3.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4.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后汉书·宋弘 传》
5. 居必择乡,游必择士。——《荀子》
6. 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韩诗外传》
7. 好正道则正人至,好邪道则邪人至。——程颢
? 8. 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英莎士比亚?
9.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并不容易;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 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马克思
10. 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如果 你把忧愁向一半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个忧愁。——培根
11.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西塞图
12.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得,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 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变与之化矣。——孔子
13.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4. 友正直者日益,友邪柔者日损。——《薛之情公读书录·交友》
15. 顺利时结交朋友,逆境中考验朋友。——拉丁谚语
16.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17. 信任一位虚伪的朋友,增加一个敌对的证人。——西班牙谚语
18. 背后说我好话的才是朋友。?
19. 友谊就是栖于两个身体中的同一灵魂。——亚里士多德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并不容易;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 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马克思感受:
友谊是人与人应当相互的、诚挚的建立在心灵相通相知基础上的友情、情谊。要认清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小人之交是利用,君子之交才是能同生死共患难。友谊需要双方的付出,一味的索取最终会导致友谊破裂。友谊不是一味的认同,有时它需要真诚的批评。友谊是双方的互相理解与支持,要同甘苦,共难患!带来一份真诚,留下一段友谊!凯撒大帝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巨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制定了《儒略历》。 公元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享年58岁。恺撒死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凯撒之死电影《理发师》大家是否知道?这部电影是著名画家、导演陈逸飞用生命拍摄的,电影还未拍完,他因积劳成疾就倒在他钟爱的电影艺术里,陈逸飞逝世后不久,他的朋友吴思远等人拾起了他遗留在世尚未完成的作品,并宣布一定要完成他的遗愿,让他走得没有遗憾,陈逸飞死前只完成了《理发师》的五分之四,包括结尾的大戏,后期制作等都是陈逸飞的好朋友吴思远操作的,不过影片最后署名导演只有陈逸飞一人,吴思远只署名艺术总监,他说自己只是按陈逸飞的思路把作品完成,这样做是对好友的尊重,是友谊让陈逸飞延续了自己的艺术生命。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