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合下的情境教学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习作四《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合下的情境教学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习作四《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6 07:00:4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四《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一、教材解析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写曾经做过的一项小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有序表达的能力。“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是本次习作的要求,本单元的课文都是经过仔细观察后写下来的,尤其是《蜜蜂》一文,对学生如何写一项实验,如何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具有启发性。
教材的第一部分,明确了本次习作的内容,即向大家介绍一项小实验。
教材的第二部分,借助图表帮助学生回忆实验情景。教材设计了一张用作记录实验的图表,包括“实验名称”“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让学生借助这张图表梳理实验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提示了本次习作需写的内容。
教材的第三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写的时候,要思考如何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教材给出了两个提示:一是可以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实验过程写清楚;二是可以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的发现。
教材的第四部分,对写后的评改提出了具体建议。写完后,与同学进行相互评价,并进行修改。教材提示了两方面的评价要求:一是实验过程是否介绍清楚了,这是本次习作评价的重点;二是词语运用是否合适,这是整个学段都需关注的习作评价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2.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
选择一次自己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难点】
写出做实验的心情或者有趣发现。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这一单元我们一起探索了大自然实验室,今天作为小小探索家的我们,一起进入实验室,做一项小实验,并试着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完成一次习作。一起读课题。
2.再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习作目标: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一起读。
读得真好,会认真观察是今天写作的基础,不但要观察,还要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老师想问一下,什么样的才叫写清楚?
预设:让人知道你做了什么就叫写清楚
预设:要把怎么做的写出来
预设:还要写出是用什么东西来做实验。
总结:是呀,别人看了你写得文章,知道了你做实验的名称是什么,需要准备什么,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又是什么样的,总之就是读了以后他也可以做这个实验了,就说明写清楚了。
好了,明白了如何写清楚,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写作任务是什么?
任务一:明确习作任务
1.大家之前都做过什么实验?
学生交流【交流的有容易的也有难度的】
2.看来同学们做过很多实验,面对这么多实验我们怎么选实验才比较好呢?
预设:好玩的实验
预设:如果不好写就不要选择
总结:就像大家说的,步骤太多、难以操作的,老师不建议你们选择,毕竟大家才三年级,简单好做的实验,大家容易写清楚。另外最重要的一点,这个实验最好是【自己做过的】,对,自己做过的才更了解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才会有自己深刻的体会。所以我们一起来读读选择的原则是:一起读【好玩有趣 步骤简单 亲自做过】
3.确定好实验名称后,就要开始写了吗?我们还要干什么?对,整理实验图表。
4.整理完图表呢?一起来读一读,
5.写实验过程。最后写完之后呢?谁来读。【还要评价修改】
总结:本次习作是让我们写一项自己做的小实验,写之前先【整理图表】借助图表写清实验过程和结果,最后进行修改。
明确了习作任务,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个实验。
任务二:做实验写图表
1.做实验
(1)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名称叫做:漂浮的鸡蛋。
(2)一起来看看实验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一一向同学展示:玻璃杯、水、生鸡蛋、盐、筷子。我们做实验所准备的这些东西,叫作实验准备。
(3)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这个实验。【没条件的可以观看视频】
第一步:往量杯中加入半杯水,
第二步:生鸡蛋放入量杯,学生观察生鸡蛋的状态。(生鸡蛋沉到杯底。)
第三步:往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均匀,引导学生交流猜测生鸡蛋在杯中的变化。
最后再看实验结果是什么?你们观察到了鸡蛋有什么变化?(鸡蛋从一开始的沉在水底,到最后浮了上来。)生鸡蛋浮起来了,为什么?
教师讲解实验原理:鸡蛋的密度比清水大,所以鸡蛋会沉入水底;但是鸡蛋的密度比盐水小,所以,能浮在盐水上。
(4)实验过程都明白了吗?接下来试着把这个实验图表填写完整。
填好实验图表后,如何将这个图表写成作文呢?书上给了我们怎样的建议
①写的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做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
②写的过程中加入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
同学们借助实验图表,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同桌两人互相说说实验过程、结果及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
任务三:理思路列提纲
一:开头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要根据自己填写的实验图表整理一下写作思路,首先,我们可以看着图片中的实验名称和实验准备,写成开头段,也就是说,你们可以开门见山的告诉大家,你做的实验名称和实验准备是什么?
二:实验过程
1.写好了开头,我们就要写实验过程了。要把实验过程写得怎样来?【写清楚】
在写过程的时候可以怎么写得有逻辑?【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
2.除了写清楚实验过程,我们还要写出什么?
【自己的发现、还有自己的心情】
写发现时可以加入什么 加入实验发现/推测;加入人物语言、动作、心理
想想做实验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心情?学生交流
3.在这里老师还想提醒一下大家,做实验我们还需要主要语言的严谨性。
三:实验结尾
写实验的结果和得到的启示。
我们在写这篇习作时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写。一起来说说前面漂浮的鸡蛋的写作思路
大家课下也可以做做其他的实验,按照这个思路来构思。比如:实验 烧不破的气球。
在这里老师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精彩词语 精彩开头和结尾。一起来读读
任务四:习作例文引路
我们完成了本单元习作。一起来分享习作,互相评议习作,进一步修改习作。出示评价标准。
根据老师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继续完善自己的作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清楚地介绍我们做过的小实验, 到今天我们探索自然实验室的活动圆满结束。自然科学无处不在,只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科学的奥秘。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勇于探索的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借助《蜜蜂》,学习如何写科学探究类实验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听说___________,我想做个实验。
开头句式:
借助《蜜蜂》,学习如何写科学探究类实验
“听说小人能在纸上站起来,并且会跳舞。我想做个实验。”
“听说小狗走丢了会自己跑回家。我想做个实验。”
“听说说柠檬可以把灯泡点亮。我想做个实验。”
分析《蜜蜂》的文章结构,为习作提供思路
两只飞回
来了 ,还带着花粉
做上白
色记号
并放飞
第二天,又有十五只飞了回家
蜜蜂能辨别方向吗
蜜蜂能
辨别方向
实验原因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分析《蜜蜂》的文章结构,为习作提供思路
实验文章结构
①实验原因
②实验过程
③实验结果
你做过什么小实验?向大家介绍一下。
如何选实验
步骤简单
好玩有趣
亲自做过
你做过什么小实验?向大家介绍一下。
如何选实验
步骤简单
好玩有趣
亲自做过
你做过什么小实验?向大家介绍一下。
如何选实验
步骤简单
好玩有趣
亲自做过
实验名称:
实验准备:
量杯
清水
生鸡蛋
食用盐
搅拌棍
漂浮的鸡蛋
实验过程
思考:可以直接根据观察实验记录表写作文吗?
用上序列词: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将实验步骤写得条理清晰。
写进作文读起来感觉怎么样?
方法:①序列词
实验过程
第一步:往量杯中加入半杯水。
第二步:生鸡蛋放入量杯。
第三步:往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均匀。
用上表示顺序的词: “先……接着……然后……最
后……”,将实验过程分步骤写清楚,做到段落分明。
写进作文读起来感觉怎么样?
方法:②表示顺序的词
思考:如何根据观察实验记录表完善作文呢?
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实验过程,以对话推动故事发展。
最好的方法:③讲故事
我将报纸平铺在墙上,用左手固定,右手迅速地用铅笔的侧面在报纸上摩擦几下,然后拿开铅笔,奇迹发生了,报纸居然贴在了墙上!
我忍不住大叫起来:“太神奇了!”
妈妈说:“还没结束,还有更好玩的事情呢!”
只见妈妈轻轻地用手揭开报纸的一个角,让我凑近去听。天哪,我居然听到了啪啪的声音。
怎么回事?我用好奇的目光看着妈妈。
……
用“讲故事”叙述示例
如果大家都以“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为题,作文就不易吸引人。
思考:如何给实验文章取个好题目?
如果以实验名称命题,就会“千姿百态”“百花齐放”了。
取题:实验名称
变色的花
纸屑和尺子的“舞蹈”
不倒翁
的秘密
烧不着
的纸钱
飞旋
的纸杯
吸管
穿土豆
实验文章
标题怎么取
写清经过
①表示顺序的词
②序列词③讲故事
文章取题
以实验名称命题
结构2:①提出问题
②观察论证③得出结论
结构1:①实验原因
②实验过程:③实验结果
文章结构
课堂小结
写实验文章
上周科学课上,张老师神秘地眨眨眼说:“白醋和小苏打会跳舞。”我眼睛一亮,这是真的吗?一回家就准备了材料——透明杯、白醋、小苏打、洗洁精,还有一双旧筷子。
会“跳舞”的泡泡
开头设置悬念+简单介绍材料,激发读者的兴趣,交待实验目的。
我踮着脚从厨房柜子里翻出白醋和小苏打,妈妈的玻璃罐‘叮当’一声响,我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小苏打藏在冰箱旁,一打开就扑来白粉末,像雪一样。洗洁精最有趣,挤三滴进去,水面就绽开小泡泡,像撒了碎星星。
像“小侦探”一样记录。
运用比喻修辞,语言生动,写出自己的发现。
我先在白醋里搅了搅洗洁精,水面泛起波纹,又舀了一勺小苏打。手一抖,粉末撒在了杯子外。妈妈笑着递来抹布:“别着急,当给杯子撒糖吧!”这一次我慢慢倾斜勺子,小苏打像下雪似的飘进杯子。
用动作写实验过程,用视觉写出“变化”。
“嘶——”刚碰到液体,杯底就炸开小气泡!它们“咕噜咕噜”往上蹿,白色的泡沫越堆越高,像火山在喷涌。我凑近闻,酸酸的带着洗洁精的果香,耳朵里全是“滋滋”声,像小蚂蚁在说话。用筷子戳一下,泡泡“噼啪”炸开,小水花凉丝丝的。
用拟声词写出“变化”。
用比喻把变化写得更有趣。
我歪着头想:“它们是不是在打架?”妈妈找到一条科普视频,我这才明白,原来白醋和苏打相遇会产生二氧化碳,就是我们呼气时的气体!那些泡泡,是气体抱着洗洁精在跳舞呢!
点明实验的结论
我歪着头想:“它们是不是在打架?”妈妈找到一条科普视频,我这才明白,原来白醋和苏打相遇会产生二氧化碳,就是我们呼气时的气体!那些泡泡,是气体抱着洗洁精在跳舞呢!
张老师夸我是“小小科学家”,可我知道,只要用心观察,每个小朋友都能找到神奇的魔法。
点明实验的结论。
表达做实验的感受和收获。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