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12.为人民服务 分层练习
人文素养:为人民服务
语文要素:1.理清篇章、段落、句子间的内在联系。
2.查阅相关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及课文内容。
一、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100多年前,为了①chè dǐ摆脱剥削和②yā pò,来自________的人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他们以民族的③jiě fàng 和人民的④lì yì为奋斗⑤mù biāo,他们鼎力相助不怕⑥pī píng,不怕受伤,不怕⑦xī shēng。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⑧tài shān,或轻于鸿毛。”因此,在他们的心中,他们为了人民而死,就是________。
1. 根据拼音按顺序写词语。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2. “削”是多音字,在词语“剥削”中读作________,在“削铅笔”“刀削面”中读作________,由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可知,“削”的本义应该与________有关。
3. “鼎”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②大;③正当,正在。“鼎”在下面词语中各是什么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鼎力相助( ) 鼎盛时期( )
人声鼎沸( ) 鼎鼎有名( )
4. 将下面的词语选填在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序号)
A. 古往今来 B. 五湖四海 C. 叶落归根 D. 死得其所
100多年前,为了彻底摆脱剥削和压迫,来自________的人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因此,在他们的心中,他们为了人民而死,就是________。
二、依次填入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专家的指导下,科研小组( )了之前错误的试验方法,进一步( )了生产工艺,最终获得了成功,从而一举( )了之前严重依赖外国产品的局面。
A. 改变 改进 改正 B. 改变 改正 改进
C. 改正 改进 改变 D. 改进 改变 改正
三、按要求写句子。
1.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________我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再到科研一线奋战了,________我还是有句话想给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说:“________国家强盛,________有个人的幸福。”
——“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
A. 虽然……但…… 无论……都…… B. 因为……所以…… 只有……才……
C. 虽然……但…… 只有……才…… D. 因为……所以…… 无论……都……
五、课文解读
1. 《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9月8日,____________同志在____________同志的追悼会上作的___________。
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3. 将语段补充完整。
4. 用“____”画出语段的中心句。作者引用司马迁的名句来论证,把两种不同的“死”的意义进行________,还通过列举________的事例,再次论证了中心。
5. 语段中加点字词的形式相似,但感情截然不同。“为……而死”极力( );“替……去死”极为( ),表达了作者鲜明的褒贬态度。
A. 赞扬 B. 憎恶 C. 吹捧
6. 查阅资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1)借助工具书,我知道了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下面的资料,我知道了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带领战士们执行烧炭任务时,窑洞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窑洞,自己却被埋在窑洞中,牺牲时年仅29岁。
7. 根据对死的意义的理解进行判断:下列人物中,( )的死比泰山还重,( )的死比鸿毛还轻。(多选)
A. 雷锋 B. 李大钊 C. 秦桧 D. 汪精卫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8. 在选段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9. 这段话共有四句,句子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都是紧扣“________________”这个中心意思来写的。
10. 读了选段,我们明白了,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是( ),接受任何人正确的批评的目的是( )。
A. 为人民服务 B. 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11. 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的写法,根据提示,采用引用名言、古诗或列举人物事例等方法,对“勤奋刻苦”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勤奋刻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彻底 压迫 解放 利益 目标 批评 牺牲 泰山
2.xuē xiāo 刀
3. ② ③ ① ②
4.B D
二、C
三、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难道不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吗?
2.示例: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要积极思考问题,要勇于举手发言。
四、C
五、1.毛泽东 张思德 演讲
2.为人民服务 “死” 批评 困难 “我们的队伍”里死去的同志
3.重于泰山 重于泰山
4.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对比 张思德
5.A B
6.(1)人生来就有死亡的那一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2)他为救战友牺牲了自己,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7.AB CD
8.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只要 就
9.不怕批评 10.B A
11.示例:卡莱尔有句名言:“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成功的路上无捷径,勤奋刻苦是成功的源泉。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练好书法,每天都要求自己练字,练完后就在池水里洗笔砚,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染成了墨色。王羲之如果没有勤奋刻苦的品质,就不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