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课文1 口语交际 注意说话的语气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课文1 口语交际 注意说话的语气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6 08:0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口语交际 注意说话的语气 课时 1
内容 分析 这是本册第一次口语交际活动,内容聚焦“注意说话的语气”,通过引导语和两组句子的对比朗读,引导学生懂得不同的语气会带来不同的交际效果,恰当的语气能使沟通顺畅、愉快。 此次口语交际侧重提升“说”和沟通的能力,在一年级下册使用礼貌用语向他人求助,二年级上册用商量的语气与人沟通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的基础上,二年级下册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注意说话的语气”,“说话的语气不要太生硬”。 怎样的说话语气才算恰当?引导语告诉学生“能让听的人感到舒服”的语气就是恰当的说话语气。如何说才能让听的人感到舒服?小贴士提供了两项提示:一是说话的语气不要太生硬,二是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这既是对学生“使用恰当的语气”方法的具体指导,也是教材对口语交际要求的落实。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懂得不同的语气会带来不同的交际效果,恰当的语气能使沟通顺畅、愉快。 语言运用:与人交流时,能注意用恰当的语气说话。 思维能力:在评价与交流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审美创造:在真实情境中提升表达能力。
思政 元素 培养学生文明礼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让学生明白恰当交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重点 懂得与人交流时,语气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
难点 与人交流时,能注意用恰当的语气说话。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1. 提出问题:“你排队时不小心踩了同学一脚,这时你应该怎么做呢?” 引导学生回答。 2. 进一步追问:“同学们,你们说道歉时应该用什么语气呢?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如何用恰当的语气与别人交流。” 板书课题 “注意说话的语气”。
【学生活动】 1. 思考并回答要跟同学道歉。 2. 认真倾听老师的话,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对后续内容产生期待。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引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意识到说话语气的重要性。
环节二:读读想想
【教师活动】 1. 创设第一个情境:“你正在写字,可是同桌不小心碰了你一下”,出示课本第一组句子,引导小组讨论:“哪一种说话方式更好?为什么?” 2. 邀请 2 个小组上台表演情境,指导学生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对表演进行点评。 情境一:我不是故意的!(读出骄傲自大,不讲道理的语气。说这句话时语速快,语调持续上扬,音调高,音量大。) 情境二:我不是故意的。(读出愧疚,带着歉意的语气。语气弱,音量较小,配合表情。) 3. 组织交流:“说说哪种语气更合适,让人听起来更舒服。” 引导学生总结原因。 4. 创设第二个情境:“你正在商场买东西,可是前面一个阿姨挡住了路”,出示课本第二组句子,重复上述步骤,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表演和交流。 情境一:阿姨,请您让一下。(读出不讲道理的语气。这句话是命令式的,说这句话时语速快,语调持续上扬,音调高,音量大。) 情境二:阿姨,请您让一下好吗?(读出询问有礼貌的语气。这句话是协商式的。音量较小,配合表情。) 5. 引导学生思考:“说话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能让人感到舒服。什么样的语气才是恰当的语气呢?” 总结交际指导要点:注意语调,用商量的口气,使用礼貌用语;说话时注意自己的表情,态度要诚恳,正视对方;请求的内容要说得清楚、明白。展示可以参考的说话结构布局,如 “请问……?”“我能…… 吗?”“请你…… 好吗?”“…… 可以吗?”
【学生活动】 1. 小组内积极讨论第一组句子,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参与表演的小组认真表演,其他小组仔细观看;参与交流,表达自己认为哪种语气更合适及原因。 3. 按照同样的方式参与第二个情境的讨论、表演和交流。 4.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倾听并记录交际指导要点,理解合适语气的特点和说话结构布局。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对比、表演和交流中直观感受不同语气的效果,总结出恰当语气的特点和交流要点,为后续实践运用做准备。
环节三: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 1. 布置交际训练任务:“看到同学洗手后忘了关水龙头,我会跟他说……” 提示学生把事情说清楚,语气让人感到舒服。引导小组讨论。 2. 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示例,组织学生讨论其优缺点。 同学,你好!你洗手后忘关水龙头了,以后要记得关哦! 同学,你好!你洗手后忘关水龙头了,我已经帮你关了,以后要记得关哦! 同学,你好!你洗手后忘关水龙头了,会浪费水的,以后要记得关哦! 3. 开展实战演练,提出两个情境:“妈妈让我学钢琴,我想学画画。我会跟妈妈说些什么?”“上学迟到了,老师批评了我。下课后我会对老师说些什么?” 先给出示例,再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最后师生合作表演。 (示例:妈妈,比起弹钢琴我更喜欢画画,我画得很好,老师经常表扬我。我想学习我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妈妈,请您允许我学习画画吧。) (示例:对不起,老师。今天我起床迟了,所以迟到了。以后我会早点起床的。)
【学生活动】 1. 小组讨论如何跟忘关水龙头的同学说,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2. 分析不同表达示例的优缺点,学习更好的表达方式。 3. 针对实战演练的情境,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合适的交流内容;参与师生合作表演,模拟真实交流场景。
【设计意图】通过交际训练和实战演练,让学生将所学的恰当语气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在实践中锻炼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
环节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1. 总结本节课内容:“经过了我们共同的讨论,我们初步学会了如何运用礼貌用语与他人交流。希望同学们都做一个懂礼貌、人人都喜欢的好孩子。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课堂上的情境哟!”
【学生活动】 1. 认真倾听老师的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课后任务。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实践,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以实际情境导入,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讨论、表演,学生参与度较高,较好地理解了语气对交流效果的影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恰当语气进行交流。实战演练环节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不足之处: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讨论话题对部分学生缺乏吸引力,或者小组活动组织不够有序,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充分参与讨论。在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语气的句子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可能是讲解方式不够生动直观。在评价学生的交流表现时,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可能无法全面、准确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优化小组讨论话题,增加话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加强小组活动的组织和引导,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对于较难理解的内容,采用更生动直观的讲解方式,如播放相关视频、展示动画等。丰富评价方式,除了教师评价,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习效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