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教案)识字1 神州谣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教案)识字1 神州谣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6 08:3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识字1 神州谣 课时 1~2
内容 分析 本文是一首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的歌谣,气势恢宏,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表达了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斗的愿望。 全文有四个小节。第1小节,概要地写了神州大地山川壮美,风景如画;第2小节列举了黄河、长江、长城、珠穆朗玛峰4个代表性的事物,具体描绘了神州大地之美;第3小节讲了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是不能分割的一家人;第4小节写各族人民情谊深厚,精诚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歌谣的韵律美、节奏美,渗透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语言运用:用自己的话说说歌谣描述的祖国美和团结。。 思维能力: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审美创造:品味感受古诗的三字经式的韵律美、节奏美。
思政 元素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明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重点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理解字词的含义。
难点 感受祖国的伟大,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谈话导入,启发想象
【教师活动】 1. 引导谈话:“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大家对我们的祖国都有哪些了解呢?可以说说自己所了解的祖国的文化、历史、自然风光等。” 鼓励学生积极分享。 2.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祖国图画。”(板书课题,识记 “州” 字,出示 “州” 字的汉字演变图,与 “川” 比较讲解,引导学生观察两者的区别,加深对 “州” 字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活动】 1. 思考并分享自己对祖国的了解,如长城很壮观、春节有很多习俗等。 2. 认真倾听老师讲解,观察 “州” 字的演变过程,对比 “州” 与 “川”,学习 “州” 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自然引出课题,利用汉字演变图帮助学生识字,增加学习趣味性。
环节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教师活动】 1. 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大家先听朗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将会写字做上标记!” 巡视指导学生初读。 2. 组织识字活动:“我们来读课后的生字表,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组织学生齐读、指读、开火车认读。 3. 引导识字方法交流:“同学们想用哪些好的识字方法来记住这些字?” 在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时,适时补充和总结,如(1)偏旁归类识记。如,“涌、浓” 都是三点水旁,“隔、陆” 都是双耳旁。(2)利用熟字识记。加一加:“耸、峡、浓、奋、华”。换一换:通 - 涌;锋 - 峰。(3)联系生活识记。如,结合地名识记,峡 - 三峡。(4)结合语境识记。“繁、荣” 二字可组成词语 “繁荣”,借助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中加深理解。 4. 开展识字游戏:“现在我们来玩个识字游戏,唱歌谣,你认识这些‘音符’吗?” 通过游戏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学生活动】 1. 认真听朗读,跟读课文,标记会写字,努力读准字音。 2. 参与生字认读活动,认真跟读,读准每个生字的读音。 3. 积极分享识字方法,学习他人的识字技巧。 4. 参与识字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生字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识字方法交流,让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三:指导书写,读记词语
【教师活动】 1. 出示生字卡片:“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大家认读并组词,然后任选其中两个词语,练习说话。”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组词和说话练习。 2. 示范书写:“老师来示范书写,重点对‘岛’进行指导。” 边写边讲解笔画顺序和书写要点。 3. 巡视指导:“学生自由练习书写,同桌评议,对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巡视学生书写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学生活动】 1. 认读生字、组词并练习说话,如 “州 - 广州 - 我想去广州游玩”。 2. 观察老师示范书写,认真倾听讲解,学习 “岛” 字及其他生字的书写方法。 3. 自由练习书写,同桌互相评价,接受表扬,学习他人优点。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组词和说话练习,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和运用。
环节四:朗读课文,激发情感
【教师活动】 1. 布置朗读任务:“自由朗读课文,读出韵律。并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朗读并思考。 2. 学习第一节:展示第一节内容,引导分析:“读第一节,你感受到了什么?”“‘神州’和‘中华’都指中国。”“‘山川美,可入画。’是总起句。” 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川之美,组织学生自由举手朗读,全班齐读,指导读出喜欢的语气。 3. 学习第二节:展示第二节内容,提问引导:“这一节中提到了哪些具体事物?这里提到的具体事物各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回答后总结:“黄河奔:‘奔’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河水流急、水量大,不停地奔走,奔流不息。长江涌:‘涌’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的奔腾涌动。长城长:‘长’让我们感受到了长城的蜿蜒千里。珠峰耸:‘耸’让我们感受到了珠穆朗玛峰的参天高耸。” 教师范读,着重突出 “奔、涌、长、耸” 的语音语调,引导学生体会,然后组织男女生分别读、配合读。拓展提问:“你知道神州大地还有哪些美景吗?” 鼓励学生自由分享。 4. 学习第三节:组织分小组读第三节,引导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台湾岛与大陆的关系,指导朗读,读出期盼祖国统一的语气,语气要低缓、深情。 5. 学习第四节:通过近义词理解 “繁荣”,引导:“各民族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组织学生齐读,指导读出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奋发向上、共创繁荣的语气。拓展介绍:“我们国家一共有 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汉族,有 55 个少数民族。” 6. 组织齐读全文:“我们一起齐读全文,说说读完这篇课文以后,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7. 感悟提升:“本文是一首赞美祖国的歌谣,浓缩了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感。展现了我国壮丽的大好山河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展示了宝岛台湾和大陆不可分割的深刻联系,展示了我国各民族团结一致的深厚友谊。让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也愈加浓烈!” 引导学生升华爱国情感。
【学生活动】 1.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分享自己的发现,如课文的句式特点。 2. 朗读第一节,感受祖国山川美,参与朗读,读出喜欢的语气。 3. 思考并回答问题,感受黄河、长江等事物的特点,参与朗读,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分享神州大地的其他美景。 4. 分小组朗读,思考并理解台湾岛与大陆的关系,有感情地朗读,表达期盼祖国统一的情感。 5. 理解 “繁荣” 的意思,参与齐读,感受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了解我国民族构成。 6. 齐读全文,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想,如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7. 倾听老师总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爱国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逐节朗读、分析和拓展,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的伟大,体会爱国情感和民族团结精神,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环节五: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2.自行查阅资料,感受祖国壮美河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谈话导入和多种识字方法,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在朗读课文环节,学生能够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到课文蕴含的情感。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拓展活动,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体会 “奔、涌” 等词语的表达效果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刻,可能是引导方式不够直观,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组织不够有序,没有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部分拓展内容讲解仓促,学生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较难理解的词语,采用更直观的方式,如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优化小组活动的组织,明确分工,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对重点内容给予充足的时间讲解,确保学生理解透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