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识字 口语交际 长大以后做什么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识字 口语交际 长大以后做什么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6 08:4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口语交际 长大以后做什么 课时 2
内容 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以“长大以后做什么”为主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围绕主题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并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我国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分工,有各自的社会价值。 语言运用:能够简单说清楚自己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并且认真听清他人的发言,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提问。 思维能力:思考自己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并说明理由。 审美创造:品味感受社会职业的不同和意义。
思政 元素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尊重每一种职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重点 能把以后长大以后想干什么说清楚,简单说明理由。
难点 能听明白同学说的内容,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疑问。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看图片,激趣导入
【教师活动】 1. 展示图片:“观察图片,说说他们的职业。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可以用上句式:我猜他是(),因为()。” 展示不同职业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 引出话题:“同学们真会观察,那么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让我们今天一起来说说。”(板书课题:长大以后做什么)
【学生活动】 1. 观察图片,与同桌交流,运用给定句式猜测图片中人物的职业,分享自己的想法。 2. 跟随老师的引导,进入口语交际话题,对后续交流产生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猜测职业,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话题,同时为学生后续表达提供语言和思维的铺垫。
环节二:感受话题
【教师活动】 1. 组织情景讨论:“你的爸爸妈妈的职业是什么?这份工作是做什么的?”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在学生回答后给予肯定和补充,如 “你的妈妈作为老师,传授知识真的很有意义,那她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呢?” 2. 总结职业价值:“很多职业看似普通,却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也往往最容易被忽视,比如清洁工、建筑工、厨师、家庭保姆…… 你还知道哪些职业?”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拓展职业认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如 “你提到的快递员确实很重要,他们风里来雨里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3. 启发思考未来:“想一想:二十年后的你会在哪里?在做什么工作?” 引导学生畅想未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如 “如果你成为了一名科学家,你最想研究的领域是什么呢?” 4. 提供交际指导:“交流前先想清楚自己长大后想做什么?为什么想从事这个职业?这个职业对于你自己有什么特殊之处?你可以试着用下面的句式进行说话:我长大后要做一名…… 因为…… 我长大后要当一名…… 因为…… 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当一名……” 详细解释每个句式的用法,帮助学生组织语言。 5. 组织小组交流:“每个人都要畅谈自己的理想,也要认真倾听他人的表达,不明白的可以提问,互相讨论自己的职业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帮助。” 巡视各小组交流情况,适时参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交流,如 “你说想当医生,那你觉得医生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具体的帮助呢?” 6. 引导对比思考:“有很多同学的理想是一样的,但他们选择的理由却不相同。” 展示不同学生对同一职业的不同理由,如 “我长大后想当老师,因为我想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进步。”“我的理想是当老师,因为我觉得老师什么都会,什么都懂。”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理由背后的原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7. 示范提问:“我们对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进行提问。例:老师小时候的理想是当机械工程师,因为我想发明一个可以陪我玩的机器人。提问:老师,机械工程师是做什么的?老师,你为什么做了老师呢?” 详细解释提问的角度和方式,帮助学生学会提问。 8. 明确交际要点:“(1) 清楚地表达想法,简单说明理由。(2) 对感兴趣的内容问一问。” 强调交际要求,让学生明确交流重点。 9. 组织实战演练: (1) 布置任务:“①问一问:问一问你的好朋友或小组成员,看看他们的愿望是什么。也可以表达自己的祝愿。②评一评: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述自己的理想,全班评议。”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提问和评议进行指导,如 “在提问时,要注意礼貌,先肯定对方的想法,再提出自己的疑问。”
【学生活动】 1. 参与情景讨论,踊跃分享爸爸妈妈的职业及工作内容,认真倾听他人分享,从中获取新的职业信息,积极回应老师的补充提问。 2. 思考老师的总结,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职业,如快递员、外卖员等,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和老师点评。 3. 畅想二十年后的自己,积极思考未来的职业,大胆分享自己的想象,回应老师的引导问题。 4. 学习交际句式,深入思考自己的职业理想及理由,运用句式组织语言,进行初步表达练习。 5. 参与小组交流,热情分享自己的职业理想,专注倾听他人发言,主动提出疑问,积极参与讨论职业对人们生活的帮助,认真思考老师的引导问题并回答。 6. 对比不同同学对同一职业的不同理由,拓宽思维,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交流讨论。 7. 学习提问示例,理解提问的角度和方式,练习提问技巧。 8. 明确交际要点,在交流中注重表达清晰、倾听认真、提问礼貌。 9. 参与实战演练,主动询问同学的职业愿望,真诚表达祝愿;小组代表上台讲述,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议,依据老师的指导进行提问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多形式活动,助力学生深入思考职业理想,掌握表达、倾听和提问技巧,拓宽职业视野,提升口语交际能力,树立正确职业观。
环节三:小结
【教师活动】 1. 总结发言:“教师总结:有了目标,还要有行动,不能半途而废,要一步一步努力地靠近自己的目标,不能遇到困难就放弃,要坚持不懈地去奋斗。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这样我们才能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如一些名人坚持梦想最终成功的故事,加深学生对实现目标需要努力奋斗的理解。
【学生活动】 1. 认真倾听老师的总结,结合老师所举事例,深刻理解实现职业理想需要努力奋斗,明确当下学习的重要性,思考自己为实现理想可采取的行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实现观,激励学生为实现理想努力学习,将口语交际与学生成长紧密相连,升华主题。
环节四:课堂延伸
【教师活动】 1. 布置课后任务:“课后请大家把今天交流的内容写下来,制作成一份‘我的职业理想’手抄报;和家人分享今天课堂上听到的有趣的职业理想,听听他们的想法。” 详细说明手抄报的制作要求,如内容板块设计、图文搭配等;鼓励学生积极与家人交流,认真倾听家人的看法。
【学生活动】 1. 课后认真完成手抄报制作,精心整理课堂交流内容,发挥创意进行排版设计;与家人分享交流,认真倾听家人的想法,进一步深化对职业理想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课后任务,巩固课堂所学,锻炼学生书面表达和综合实践能力,将课堂交流拓展到家庭,拓宽学生交流空间,加深学生对职业理想的思考。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
表达:职业 + 理由
倾听:理解、提问
实现:努力学习、坚持奋斗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创设多个交际情境,学生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职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对不同职业价值的讨论,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 不足之处:如教师教学反思中提到,交流示范指导不足,导致部分学生交流时存在各说各话的现象。在引导学生提问环节,部分学生提问质量不高,可能是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部分小组讨论时间不充分,全班评议环节有些仓促。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示范环节,为学生提供清晰的交流范例;在提问指导方面,给予更具体的方法引导,如从职业特点、实现途径等方面提问;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小组讨论充分,全班评议深入,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效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