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10 沙滩上的童话 课时 2
内容 分析 本文描述了一群孩子在海边的沙滩上修筑城堡、编织童话故事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童心的纯真、生活的快乐。全文共19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是总起句,也是课文的中心句,点明了“海边的沙滩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地”。第2~19自然段具体描写孩子们快乐地游戏的过程:垒城堡——编童话。文中的孩子们编织的童话故事层次清晰,情趣盎然:公主被困(起因)——攻打城堡(经过)——找到公主(结果)。课文在“编童话”部分,有3组对话描写。第一组对话(第3~5自然段),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编织着“公主被抢”的童话故事。第二组对话(第9~11自然段),具体写孩子们商量怎样攻下城堡。第三组对话(第17自然段),是找到公主后“我”对伙伴们说的话,句中有两处反复、两个感叹号,表达了“我”兴奋、激动的心情。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对话,通过朗读感受孩子们的心情,感受他们的童真与童趣,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纯真的童心、快乐的生活。 语言运用:根据提示用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思维能力:能展开想象编故事。 审美创造:感受孩子们玩耍的快乐和童年生活的美好。
思政 元素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勇于想象和探索的精神,以及对家人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珍惜童年时光,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重点 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
难点 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课前 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卡。 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环节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 引导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沙滩吗?会在沙滩上做些什么呢?” 鼓励学生自由分享。接着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沙滩上的童话》,看看文中的几个小伙伴在沙滩上做了什么。”(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回忆在沙滩上的经历,如堆沙堡、捡贝壳等,积极分享;对课文中小伙伴在沙滩上的活动产生好奇,期待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课题。
环节二: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教师活动】 1. 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大家先听朗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将会写字做上标记!” 巡视指导学生初读。 2. 出示文中生字: (1) 引导自由认读:“自由认读这些生字,读准字音。” 观察学生认读情况。 (2) 组织指名读词:“指名读词,其他同学评议正音。” 引导学生互相倾听、纠正读音。 (3) 开展开火车抽读词语活动:“开火车抽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3. 引导交流识字方法:“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看看谁的方法好。” 在学生交流后总结熟字比较、加一加、减一减等识字方法,如熟字比较:狼 - 狠;计 - 记;加一加:保 + 土 = 堡;衤 + 卜 = 补;减一减:拿 - 手 = 合 。 4. 组织识字游戏:“我们一起去拾‘贝壳’吧!老师展示带有生字的‘贝壳’卡片,大家快速认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通过游戏巩固识字效果。
【学生活动】 1. 认真听朗读,跟读课文,标记会写字,努力读准字音。 2. 自由认读生字,参与指名读词和开火车抽读活动,认真倾听并评议,理解词语意思。 3. 分享识字方法,学习并运用不同方法记忆生字。 4. 积极参与识字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生字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学习生字新词,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三:整体感知,描述大意
【教师活动】 1. 布置朗读任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巡视学生朗读情况。 2. 组织分组讨论:“分组讨论,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3. 出示第 1 自然段:“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 引导分析:“这是文章的总起部分,也是中心句,说明我们在沙滩上玩得很高兴。” 4. 组织讨论交流:“你在沙滩上玩过什么?心情怎样?” 引导学生分享经历,感受沙滩活动带来的快乐。 5. 出示第 2 自然段:“垒城堡。” 引导默读思考:“默读第 2 自然段,思考:‘我们’是怎样垒城堡的呢?画出表示动作的词句。” 在学生回答后,组织指名读、表演读:“指名读,表演读,读好表示垒城堡动作的词句,突出快乐的情绪。” 6. 教师小结:“城堡筑好了,我们是怎样编童话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学生活动】 1. 自由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2. 参与分组讨论,思考并交流课文主要内容,倾听他人观点,总结主要内容。 3. 学习第 1 自然段,理解中心句的作用,感受 “我们” 的快乐。 4. 分享自己在沙滩上的活动和心情,体会快乐。 5. 默读第 2 自然段,画出表示动作的词句;参与指名读和表演读,感受垒城堡的快乐。 6. 明确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对编童话的部分充满期待。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重点段落,感受 “我们” 在沙滩上的快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
环节四:教学生字
【教师活动】 1. 引导认读生字:“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 带领学生认读。 2. 引导思考书写要点:“说一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鼓励学生发言。 3. 补充总结:“学生自由发言,老师补充。” 完善书写要点。 4. 重点指导书写:“周、围、句、补、充、药、合、死、记”,示范书写并讲解笔画结构要点:“周,被包围部分要向上靠,多个横笔之间的距离需紧凑……” 5. 巡视指导:“学生独立书写,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关注学生书写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学生活动】 1. 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2. 思考并发言,说说自己对生字书写要点的认识。 3. 倾听老师补充,学习书写要点。 4. 观察老师示范书写,跟随老师书空练习;独立书写生字,接受老师的巡视指导,及时改正错误。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让学生掌握生字的字形结构和书写技巧。
环节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1.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初读了课文,知道了‘我们’在沙滩上修筑城堡,还学习了生字的书写。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我们’编童话的故事。” 2. 布置作业:“课后请大家认真书写今天学习的 8 个生字,每个字写 5 遍;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分享你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活动】 1. 认真倾听老师的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下节课的学习方向。 2. 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书写生字,朗读课文与家人分享。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10 沙滩上的童话(第一课时)
生字:周、围、句、补、充、药、合、死、记(书写要点)
课文内容:沙滩 - 快乐天地,垒城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谈话导入和多种形式的识字教学,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在初读课文和整体感知环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大意,对 “我们” 在沙滩上的活动有了初步认识。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理解 “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 这一中心句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可能是引导方式不够生动,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读时,个别学生表演不够自然,可能是对课文的理解不够到位,也可能是缺乏表演指导。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课堂小结有些仓促,对学生作业的指导不够细致。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较难理解的句子,采用更生动的方式,如创设情境、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在表演读指导方面,增加示范和讲解的时间,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还可以展示优秀范例,让学生更好地借鉴。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课堂小结和作业指导留出充足时间,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细致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 目标 1.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读懂课文内容,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的情景。 2.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难点)
环节一:复习生字新词
【教师活动】 1. 组织抽读生字新词:“现在我们来抽读文中的生字新词,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 出示生字词卡片,进行抽读。 2. 引导复述课文:“指名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3. 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了解一下孩子们是怎样在沙滩上编织童话的。”
【学生活动】 1. 认真参与抽读,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2. 思考并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回顾上节课知识。 3.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孩子们编童话的情节充满期待。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生字词和复述课文,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同时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环节二:想象情景,体会玩耍的快乐
【教师活动】 1. 编故事。 (1) 指名读第 3 - 6 自然段,引导思考:“‘我们’在玩游戏时做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是孩子们在编故事。 (2) 组织师生分角色读第 3 - 6 自然段,相机指导朗读:“我们来分角色读这几个自然段,老师读旁白,同学们读角色的话,注意要读好感叹句。” 在朗读过程中指导学生读出情感。 (3) 引导想象,理解词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顺势在语境中理解‘凶狠’的意思。” 通过提问、引导联想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4) 组织讨论交流:“我们还会怎样编童话呢?想一想,说一说。”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分享自己的想法。 2. 攻城堡。 (1) 出示第 7 自然段,引导理解:“转眼间,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一座魔窟,我们也成了攻打魔窟的勇士。引导大家理解‘转眼间’,并积累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 通过举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 (2) 出示第 9、10 自然段,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重点指导 “反驳”: ① 出示第 9 - 11 自然段,组织分角色朗读并提问:“这三个小朋友都互相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这叫什么呢?” 引导学生理解 “商量” 的概念。 ② 出示第 8 自然段,标红 “商量”,总结:“像这样几个人在一起讨论,想办法,就是‘商量’。那我们也试着读出商量的语气吧!” 指导学生朗读。 ③ 讲解多音字 “量”:“这里出现了多音字‘量’,大家要注意它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和意思。” 结合语境讲解。 (3) 出示第 12 自然段,引导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理解‘赞赏’,积累和‘四面八方’相似的成语。” 通过举例、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 (4) 出示第 13 自然段: ① 引导分析:“‘挖呀挖呀’说明‘我们’为了救公主,挖了很久,反映出我们迫切的心情。” 引导学生体会情感。 ② 组织学生交流,表演挖地道的动作:“大家交流一下,然后表演挖地道的动作,体会玩耍的快乐。”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5) 组织师生配合读第 7 - 13 自然段:“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配合读这几个自然段,感受攻城堡的过程。” 3. 救公主。 (1) 出示第 14 自然段,引导分析修辞和情感:“‘欢呼…… 欢呼…… 欢呼……’,这是排比修辞,反映出‘我们’攻下城堡后的兴奋和快乐。” 帮助学生理解修辞和情感。 (2) 引导自由朗读第 14 - 19 自然段:“自由朗读这几个自然段,‘我们’玩得太兴奋了,完全沉浸在‘我们’自己编织的童话里,把‘我’的妈妈真的当成了公主。” 引导学生感受孩子们的情感。 4. 引导思考人物特点:“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总结孩子们的特点。 5. 教师总结:“孩子们还在继续编着他们的童话呢,天色已经晚了,妈妈也许早就在他们身后了,可是看见孩子们玩得那么开心,编的童话如此有趣,真不忍心打扰他们。而当孩子们回头看到了温柔的妈妈,怎么会不把她当作美丽的公主呢?也许在每个孩子的心中,妈妈就是公主。”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和内涵。
【学生活动】 1. 编故事。 (1) 朗读第 3 - 6 自然段,思考并回答问题,理解孩子们在编故事。 (2) 参与师生分角色朗读,读好感叹句,体会情感。 (3) 展开想象,理解 “凶狠” 的意思,分享自己的理解。 (4) 思考并参与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编童话的想法。 2. 攻城堡。 (1) 学习第 7 自然段,理解 “转眼间” 的意思,积累相关词语。 (2) 参与分角色朗读,理解 “反驳”“商量” 的含义,学习读出商量的语气,了解多音字 “量”。 (3) 理解 “赞赏” 的意思,积累相似成语。 (4) 体会 “挖呀挖呀” 的情感,交流并表演挖地道的动作,感受玩耍的快乐;参与师生配合读,感受攻城堡的过程。 3. 救公主。 (1) 学习第 14 自然段,理解排比修辞和 “我们” 的兴奋快乐之情。 (2) 自由朗读第 14 - 19 自然段,感受孩子们把妈妈当成公主的情感。 4. 思考并回答问题,总结孩子们天真活泼、快乐幸福、富于幻想、善良勇敢的特点。 5. 倾听老师总结,体会文章的情感和内涵。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的快乐,体会他们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
环节三: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1. 布置作业:“向爸爸妈妈讲述沙滩上的童话故事,或是自己编一个故事讲给他们听,可以用课后练习中的开头和提供的词语。找一片沙地,和伙伴们一起编个沙滩上的童话故事。” 明确作业要求,指导学生如何完成作业。
【学生活动】 1. 认真倾听作业要求,课后完成作业,讲述故事,和伙伴们一起编童话,锻炼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板书设计
10 沙滩上的童话
沙滩上的童话:城堡 - 魔窟
我们 - 勇士
妈妈 - 公主
孩子们特点:天真活泼、快乐幸福、富于幻想、善良勇敢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复习导入,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分角色朗读、讨论交流等活动,对课文内容理解较好,感受到了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的快乐,对孩子们的特点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理解 “商量”“反驳” 等词语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准确,可能是引导方式不够直观,没有充分结合生活实例。在组织学生表演挖地道的动作时,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活动组织不够有序,缺乏有效的引导。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课堂总结有些仓促,对学生作业的指导不够细致。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较难理解的词语,采用更直观的方式,如播放相关视频、创设情境等,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优化活动组织,明确活动要求和分工,加强对学生活动的引导和监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课堂总结和作业指导留出充足时间,详细说明作业要求,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细致指导,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