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探索地球表面(第2课时) (课件 21张ppt+教案+练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探索地球表面(第2课时) (课件 21张ppt+教案+练习+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3-20 09:21:2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探索地球表面(第2课时)
核心概念聚焦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变动均表现为地壳上升 B.地壳变动均表现得十分激烈
C.内力作用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动力 D.引起地壳变动主要能量是太阳辐射
2.图中的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4.气候炎热干燥,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式气候,其他地区均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造成
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流水侵蚀作用 B.雨水冲刷 C.溶蚀作用 D.风化和风蚀作用
5.下列现象主要由流水作用而形成的是 ( )
A.地震后马路开裂 B.火山喷发 C.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D.长江三角洲
6.外力对地形作用表现在 ( )
A.削低高山 B.填平深谷 C.使地表趋于平坦 D.以上选项都对
7.图为”自然界岩层形态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此过程中,岩层 。
A.受到挤压 B.出现断裂
C.受到张力作用 D.发生向下弯曲
(2)图示岩层形态变化很可能形成的地貌是 。
A.裂谷 B.海洋 C.平原 D.山脉
(3)假若自然界中该种岩层形态变化导致了海陆变迁,产生该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地壳运动 C.海平面下降 D.海平面上升
核心素养提升
8.下列有关地壳变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B.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等都是地壳变动的证据
C.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D.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9.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了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
记载说明( )
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水陆两栖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10.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说明了( )
①地壳变动在持续不断的进行着 ②地壳升降有运动是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③这里曾经发生过火山运动 ④地壳变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如图所示为北纬30°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M为陡崖,其
地貌的成因可能是(  )
A.流水侵蚀 B.岩层断裂 C.风蚀作用 D.泥沙堆积
12.科学家在浙江某山区发现大型海绵生物化石群,海绵是一
种海洋生物。
(1)下列能支持海绵是生物的证据有 (选填字母)。
A.由细胞构成 B.能繁殖后代 C.能在水中运动
(2)海绵生物化石的发现,说明很早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这种海陆变迁是 的结果。
13.读“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火山) 乙(峰林) 丙(峡谷)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2)地貌景观乙和丙的成因是( )
A.流水堆积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风力作电,地壳内部活动 D.流水侵蚀,冲刷作用为主
创新素养应用
14.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
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
是 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地区海拔最高的一个。”学生乙绘制的
是 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 ℃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
数我最辛苦了。”你认为学生丙绘制的两幅地貌景观图是 、 。
参考答案
核心概念聚焦
1.C 2.A 3.D 4.D 5.D 6.D 7.(1)A(2)D(3)B
核心素养提升
8.D 9.A 10.D 11.B
12.(1)AB (2)地壳的变动 13.A D
创新素养应用
14.(1)B 海浪侵蚀 (2)C 冰川侵蚀 (3)A E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探索地球表面(第2课时)
【核心概念】
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与要求】
10.4 地球内部圈层和地壳运动
⑦举例说明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认识地壳的变动 ,了解褶皱、断层的成因,了解外力的主要因素。
2.科学思维:能说明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探究实践:寻找地壳变动的证据,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内力作用的结果;通过课本插图的阅读,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象的能力。
4.态度责任:通过了解地形变化的事实,加深对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对一些典型实例的介绍来帮助学生了解地壳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和外力对地形的改变作用。该方法体现了科学课程要求,可帮助学生掌握采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了很多海洋古生物的化石。在几千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一片海洋。 地壳是变动的,地形也在变化的! 引入课题
内力作用 情境展示1: 问题探究:地壳变动有什么特点?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 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 情境展示2: 问题探究:图中地壳变动的哪种形式及产生什么影响?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水平岩层在内力的作用下, 或发生弯曲,或引发断裂, 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情境展示3: 问题探究:图中地壳变动的哪种形式及产生什么影响?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使岩层发生大规模隆起或凹陷,地壳的这种升降运动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思考与讨论 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 参考:(1)近年来,人们发现台湾海峡底部分布着古森林的遗迹。这说明台湾海峡曾经是一片森林,由于地壳变动,陆地下沉、海平面上升,被海水淹没而成为海峡。 (2)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的遗迹。这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后来由于海平面上升而成为海洋。 (3)岩浆主要来自软流层,沿着地壳的裂隙喷出地表。 可让学生看图归纳地壳变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找证据是重点。
外力作用 情境展示1: 问题探究: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有一条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正是由于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和雅鲁藏布江年复一年冲刷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这条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情境展示2: 问题探究: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要有哪些? 归纳提升: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流水的冲刷、流水的侵蚀、流水的搬运;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丘;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通过看视频和图片认识外力对地形的影响。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
第1节 探索地球表面
(第2课时)
浙教版 七年级下
创设情境
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了很多海洋古生物的化石。
珠穆朗玛峰
海洋古生物化石
在几千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一片海洋。
地壳是变动的,地形也在变化的!
探究实践
探究实践
岩石的变形、 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
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
探究实践
水平岩层在内力的作用下, 或发生弯曲,或引发断裂, 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观察一些自然现象来证明过去所发生的地壳变动。
弯曲
断裂
地壳在内力的作用下的水平运动
探究实践
取一本书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握住两端,用向中间挤压,使书弯曲,并试着把它画出来。
将书页向中间挤压
形成褶皱。
水平岩层在内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
内力—挤压作用
模拟实验
探究实践
岩层也会断裂,形成断层:
水平岩层在内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而发生错位。
探究实践
地壳在内力的作用下,除水平运动,还有升降运动。
海平面
大理石柱的升降
海平面
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 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石柱上横线代表曾经被火山灰覆盖,小点部分保留着海洋生物活动的痕迹。
使岩层发生大规模隆起或凹陷,地壳的这种升降运动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探究实践
自从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只要我们平时仔细观察,就不难找到地壳变动的痕迹。
弯曲的岩层
岩层断裂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都是地壳变动的证据。
内力的作用下,使地表起伏形成高山、深谷。
探究实践
思考与讨论
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
(3)岩浆主要来自软流层,沿着地壳的裂隙喷出地表。
(1)近年来,人们发现台湾海峡底部分布着古森林的遗迹。这说明台湾海峡曾经是一片森林,由于地壳变动,陆地下沉、海平面上升,被海水淹没而成为海峡。
(2)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的遗迹。这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后来由于海平面上升而成为海洋。
探究实践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有一条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正是由于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和雅鲁藏布江年复一年冲刷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这条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探究实践
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探究实践
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
黄土高原
贵州织金洞
三角洲平原
流水的冲刷:
使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
流水的侵蚀:
会使石灰岩溶蚀,
形成许多溶洞。
流水的搬运:
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会形成平原和三角洲。
探究实践
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丘。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
风力的搬运
新疆北部的风蚀城堡
风力的侵蚀
角峰和冰斗谷
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冰川移动
探究实践
思考与讨论
1. 列举事实,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要有哪些?
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
噶斯特地貌
风蚀蘑菇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 使地表趋于平坦。
2. 在你的家乡,导致地形变化的主要外力因素有哪些?请通过野外考察或查阅资料的方式加以证明。
迁移应用
1.以下信息中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 )
A.悬崖上弯曲的岩层 B.海洋底部古人类的遗迹
C.河谷中有崩落的大岩石 D.青藏高原上海洋生物化石
C
2.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说明( )
①:地壳变动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②:地壳的升降运动是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③:这里曾经发生火山活动
④: 地壳变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
D
迁移应用
3.下列关于地壳变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的断裂和弯曲是地壳变动留下的痕迹   
B.地壳的水平运动都会形成海陆变迁
C.喜马拉雅山是陆地变成海洋的证据     
D.地壳变动的主要能量来自于地球人类
A
4.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流水的溶蚀作用 B.流水的沉积作用
C.风的吹蚀作用 D.冰川移动的作用
A
5.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破坏的主要外力是( )
A.风 B.流水 C.冰川 D.海浪
A
迁移应用
6.以下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风 B.流水 C.火山 D.冰川
7.黄山顶部的飞来石,主要受( )
A.风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火山的作用 D.冰川的作用
C
D
8.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积形成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 )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内力和外力共同塑造的结果
D
板书设计
第1节 探索地球表面(第2课时)
地形变化
内力作用
褶皱和断层
大理石柱的升降
海陆变迁
形成山脉和谷地
升降运动
水平运动
使地表起伏
外力使地表趋于平坦。
外力: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