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双减作业本:水资源
1.通过阅读材料,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和特征。(综合思维)
2.结合有关实例,理解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含义及差异。(综合思维)
3.结合有关材料,了解水资源的构成特征,知道水资源的来源。(综合思维)
1.针对图中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 C.生产纯净水 D.治理水污染
下图为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我国重点缺水地区集中分布在( )
A.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B.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C.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 D.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3.甲地区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B.降水较少,分配不均
C.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D.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4.目前,缓解甲地区缺水的主要工程措施是( )
A.大规模海水淡化 B.增加人工降雨
C.大量开采地下水 D.跨流域调水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线,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如图为“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
A.修建水库 B.实施调水工程
C.海水淡化 D.人工降雨
6.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水资源的分布总体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状态
②我国南方各省大多在过渡带
③河南省位于少水带
④丰水带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2024年“世界水日”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目前,地球上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主要有( )
①两极冰川 ②淡水湖泊水 ③浅层地下水 ④海水 ⑤河流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8.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兴修水库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B.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南丰北缺、东多西少的特点
C.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D.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冬春多、夏秋少和年际变化小的特点
9.下列行为符合上述主题的是( )
A.大水漫灌农田,提高粮食产量
B.工业污水直接排放,降低生产成本
C.水资源循环利用,节约用水
D.生活污水排入河,提供充足饵料
水资源与耕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各地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状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下表为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数据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水资源+土地资源主题】
资源类型 总量世界排名 人均世界占比 北方占比 南方占比
水资源 6 25% 20% 80%
耕地资源 4 40% 60% 40%
10.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南少北多 B.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C.人均占有量较多 D.总量均居世界前列
11.表格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措施是( )
A.海水淡化 B.节约用水 C.修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12.珍惜土地资源,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应该( )
A.保护好每一寸耕地 B.过度开垦林地
C.开垦难利用的土地 D.围湖围海造田
“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的俗称。“阶梯水价”的基本特点是用水越多,水价越贵,从而增强了企业和居民的节水意识,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读“我国广州和北京阶梯水价表”,完成下面小题。
阶梯 广州 北京
第一阶梯水价(元/m3) 1.98 5
第二阶梯水价(元/m3) 2.97 7
第三阶梯水价(元/m3) 3.96 9
13.广州水价低于北京水价的原因是( )
A.广州农业用水很少 B.广州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
C.广州经济欠发达,需水量少 D.广州主要使用淡化海水
14.我国实行“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 )
A.增加大气降水 B.调节居民收入
C.促使节约用水 D.净化河流水质
15.目前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是( )
①利用地下水②跨流域调水③兴修水库④利用两极地区的冰川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京杭大运河向北输水,使得运河文明在流淌中得到延伸和发展。图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线工程输水线多采用抽水、自流模式,其中经一河流段采用了隧道引水,该河流是( )
A.海河 B.黄河 C.淮河 D.长江
2.东线工程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有( )
①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状况
②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③提升京杭运河的通航能力
④减轻南方地区的水体污染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3.下列措施不利于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是( )
A.用淘米水、清洗果蔬的水给盆栽植物浇水
B.增强个人节水、护水的意识
C.推广喷灌、滴灌技术,使用再生水、雨水等降低城市绿化用水量
D.工业实行清洁生产,关停需要用水的工业部门,以减少工业用水需求
2024年6月12日15时20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全面通水以来,累计向北京市调水量达1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600万,“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及以上。下图为南水北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的水资源( )
A.总量多,人均丰富 B.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C.主要是河流水和海水 D.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5.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东线利用京杭运河河道调水
B.中线引长江干流水补给京津两地
C.西线路线短,工程难度小
D.彻底解决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6.“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A.北京要全面恢复京西稻的种植
B.在密云水库开展水上娱乐活动
C.打造海绵城市,加大雨水利用
D.北京扩大城市规模,吸引外来人口
如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向东减少 B.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C.东北多,西南少 D.北方多,南方少
8.我国农业生产呈现“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水分条件 B.地形条件 C.热量条件 D.光照条件
9.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多洪涝灾害 B.甲地位于少水带
C.丙地河流无结冰期 D.丁地位于丰水带
“引汉济渭”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引来的江水,穿过近百公里的秦岭隧洞后,最终补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从而实现长江和黄河在关中大地“握手”,受益人口1411万。下图是“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引汉济渭”工程( )
A.应对的是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B.应对的是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C.线路短,施工难度小
D.根本上解决了渭河流域的缺水状况
11.与汉江比较,渭河水文特征正确的是( )
A.有结冰期 B.含沙量小 C.汛期长 D.径流量大
1.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累计调水超394亿立方米,1.2亿人直接受益。下图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材料: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春降水少,春旱严重。华北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淡水供应紧张。
(1)南水北调工程是把 水系的水资源调到严重缺水的 地区和 地区。该工程可解决我国水资源 分布不均的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线是 运河,东线工程自南向北经过的平原依次是 、 ,沿途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为主。
(3)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社会经济原因是 。(各答出一点即可)
(4)为确保清水北流,应加快长江流域的生态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重点防治 ,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治 等。
2.读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 , ”的特点。解决措施是 。最主要的工程是 工程。
(2)从乙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 、 等特点。解决措施是 。
(3)实际上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还有 变化大的特点。(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
学习目标
核心巩固
素养提升
自我超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双减作业本:水资源
1.通过阅读材料,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和特征。(综合思维)
2.结合有关实例,理解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含义及差异。(综合思维)
3.结合有关材料,了解水资源的构成特征,知道水资源的来源。(综合思维)
1.针对图中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 C.生产纯净水 D.治理水污染
1.【答案】D
下图为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我国重点缺水地区集中分布在( )
A.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B.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C.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 D.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3.甲地区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B.降水较少,分配不均
C.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D.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4.目前,缓解甲地区缺水的主要工程措施是( )
A.大规模海水淡化 B.增加人工降雨
C.大量开采地下水 D.跨流域调水
【答案】2.A
3.B
4.D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线,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如图为“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
A.修建水库 B.实施调水工程
C.海水淡化 D.人工降雨
6.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水资源的分布总体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状态
②我国南方各省大多在过渡带
③河南省位于少水带
④丰水带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5.B
6.D
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我国纪念2024年“世界水日”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目前,地球上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主要有( )
①两极冰川 ②淡水湖泊水 ③浅层地下水 ④海水 ⑤河流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8.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兴修水库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B.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南丰北缺、东多西少的特点
C.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D.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冬春多、夏秋少和年际变化小的特点
9.下列行为符合上述主题的是( )
A.大水漫灌农田,提高粮食产量
B.工业污水直接排放,降低生产成本
C.水资源循环利用,节约用水
D.生活污水排入河,提供充足饵料
【答案】7.D
8.B
9.C
水资源与耕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各地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状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下表为我国水资源与耕地资源数据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水资源+土地资源主题】
资源类型 总量世界排名 人均世界占比 北方占比 南方占比
水资源 6 25% 20% 80%
耕地资源 4 40% 60% 40%
10.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南少北多 B.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C.人均占有量较多 D.总量均居世界前列
11.表格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措施是( )
A.海水淡化 B.节约用水 C.修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
12.珍惜土地资源,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应该( )
A.保护好每一寸耕地 B.过度开垦林地
C.开垦难利用的土地 D.围湖围海造田
【答案】10.D
11.D
12.A
【解析】
10.A.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A不符合题意;
B.我国耕地资源北多南少,B不符合题意;
C.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C不符合题意;
D.我国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总量丰富,居世界前列,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根据表格内数据分析可知,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措施是是跨流域调水。比如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引水工程。海水淡化是解决水资源匮乏的措施;节约用水不能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兴修水库是解决水资源时间不均问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珍惜土地资源,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应该保护好每一寸耕地。
过度开垦林地、开垦难利用的土地、围湖围海造田都会破坏生态环境,是不合理的做法。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的俗称。“阶梯水价”的基本特点是用水越多,水价越贵,从而增强了企业和居民的节水意识,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读“我国广州和北京阶梯水价表”,完成下面小题。
阶梯 广州 北京
第一阶梯水价(元/m3) 1.98 5
第二阶梯水价(元/m3) 2.97 7
第三阶梯水价(元/m3) 3.96 9
13.广州水价低于北京水价的原因是( )
A.广州农业用水很少 B.广州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
C.广州经济欠发达,需水量少 D.广州主要使用淡化海水
14.我国实行“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 )
A.增加大气降水 B.调节居民收入
C.促使节约用水 D.净化河流水质
15.目前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是( )
①利用地下水②跨流域调水③兴修水库④利用两极地区的冰川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13.B
14.C
15.D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京杭大运河向北输水,使得运河文明在流淌中得到延伸和发展。图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线工程输水线多采用抽水、自流模式,其中经一河流段采用了隧道引水,该河流是( )
A.海河 B.黄河 C.淮河 D.长江
2.东线工程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有( )
①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状况
②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③提升京杭运河的通航能力
④减轻南方地区的水体污染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3.下列措施不利于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是( )
A.用淘米水、清洗果蔬的水给盆栽植物浇水
B.增强个人节水、护水的意识
C.推广喷灌、滴灌技术,使用再生水、雨水等降低城市绿化用水量
D.工业实行清洁生产,关停需要用水的工业部门,以减少工业用水需求
【答案】1.B
2.C
3.D
2024年6月12日15时20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全面通水以来,累计向北京市调水量达1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600万,“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及以上。下图为南水北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的水资源( )
A.总量多,人均丰富 B.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C.主要是河流水和海水 D.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5.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东线利用京杭运河河道调水
B.中线引长江干流水补给京津两地
C.西线路线短,工程难度小
D.彻底解决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6.“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A.北京要全面恢复京西稻的种植
B.在密云水库开展水上娱乐活动
C.打造海绵城市,加大雨水利用
D.北京扩大城市规模,吸引外来人口
【答案】4.B
5.A
6.C
如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向东减少 B.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C.东北多,西南少 D.北方多,南方少
8.我国农业生产呈现“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水分条件 B.地形条件 C.热量条件 D.光照条件
9.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多洪涝灾害 B.甲地位于少水带
C.丙地河流无结冰期 D.丁地位于丰水带
【答案】7.B
8.A
9.B
【解析】
7.可以看到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
故答案为:B
8.我国农业生产呈现“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是因为东部降水更多,所以以种植业为主,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降水多,所以种植水稻,因此影响因素是水分,A正确。
故答案为:A
9.A、乙地区位于西北内陆的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没有洪灾多发,A错误;
B、从图中可知甲是少水带,B正确;
C、丙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冬季寒冷干燥,河流有结冰期,C错误;
D、丁地区位于丰水带,D错误。
故答案为:B
“引汉济渭”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引来的江水,穿过近百公里的秦岭隧洞后,最终补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从而实现长江和黄河在关中大地“握手”,受益人口1411万。下图是“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引汉济渭”工程( )
A.应对的是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B.应对的是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C.线路短,施工难度小
D.根本上解决了渭河流域的缺水状况
11.与汉江比较,渭河水文特征正确的是( )
A.有结冰期 B.含沙量小 C.汛期长 D.径流量大
【答案】10.B
11.A
1.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累计调水超394亿立方米,1.2亿人直接受益。下图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材料: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春降水少,春旱严重。华北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淡水供应紧张。
(1)南水北调工程是把 水系的水资源调到严重缺水的 地区和 地区。该工程可解决我国水资源 分布不均的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线是 运河,东线工程自南向北经过的平原依次是 、 ,沿途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为主。
(3)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社会经济原因是 。(各答出一点即可)
(4)为确保清水北流,应加快长江流域的生态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重点防治 ,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治 等。
1.【答案】(1)长江 ;华北;西北;空间
(2)京杭 ;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耕地
(3)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用水量大;浪费严重;污染严重;不合理利用
(4)水土流失;水体污染
2.读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具有“ , ”的特点。解决措施是 。最主要的工程是 工程。
(2)从乙图可知,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 、 等特点。解决措施是 。
(3)实际上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还有 变化大的特点。(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
2.【答案】(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2)夏秋多;冬春少;兴修水库或兴建水库
(3)年际
学习目标
核心巩固
素养提升
自我超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