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10 15:37:03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温故知新
1、唐朝时期,在新疆地区设置管辖机构的皇帝是
___ ___和_____ __.
2、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称作_____ ,7世纪时统一青藏高原的吐蕃赞普是_______ .他向唐朝求婚, _______(皇帝)把 公主嫁给了他.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 ,增进了 .8世纪初,唐中宗又将 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
3、“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是 说的,他被北方各族尊奉为“ ”。这句话体现了 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
武则天
吐蕃
松赞干布
唐太宗
文成
唐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
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金城
尺带珠丹
唐太宗
天可汗
开明
课标要求
本课重点
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导入新课
请同学观看这幅的唐人街图片,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在现代化大城市中,还称华人聚居的地方为“唐人街”呢?(隋唐经济、文化繁荣;声望很高;对外交往活跃。)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
学习新课
对外友好往来
自主学习及展示(一)
自学要求:阅读课本第28页“导入框和第一段”内容,思考:
(1)唐政府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影响如何?
(2)当时与隋唐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些大洲的国家?
对外开放
唐朝外交活跃频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
亚洲、非洲、欧洲
一、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自主学习及展示(二)
自学要求:自学课本第29—30页“遣唐使和前真东渡”一目,思考:
(1)隋唐时期,有哪些人从日本来中国?
(2)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表现在哪些方面?
(3)那时唐朝赴日本最有名的是谁?日本为什么那么尊重鉴真?
使者、留学生、留学僧
政治制度、文字、社会风尚
鉴真。因为他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并设计了唐招提寺。
唐朝中外交通
陆 路
海 路
可达朝鲜半
岛、日本
沿丝绸之路可达中亚、西亚
从广州
出发
可达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
经吐蕃可到天竺
从长安出发
南向
西向
东向
从登州、
扬州出发
可到达朝鲜
对外交往活跃:
1、与亚洲、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3、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市,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4、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合作探究:
结合以上史实思考讨论:唐朝的对外交往有哪些特点?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有哪些?
特点:开放友好、活跃频繁、范围较广、水陆并重。
原因:1、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领先。
2、开放的对外政策。
3、交通发达,水陆并举。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贞观年间,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使团规模庞大,少则二百多人,多至五六百人。使团成员素质较高,以便更好的吸收唐朝文化。
遣唐使来华:
遣唐使船
遣唐使印
关于遣唐使……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由官员、医师、画师、乐师、译师、史师,各类工匠等组成。
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
前后十九批
少则两百人,多则五六百人
精挑细选的优秀人才
——时间长
——次数多
——规模大
——素质高
小组交流: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或日本向中国学到了什么?)
日本文化的基础便是中国唐朝的基础,
无论是文字、茶道、花道、柔道、剑道、
和服、建筑、风俗、冶炼技术甚至社会制
度等等都是日本向唐朝学习后改良而出的。
1、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3、社会生活上至今保持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文字
生活中的历史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床前明月光
疑われる上で霜
唐装
和服
服饰
茶道
斗茶
茶道
节日
端午节
货币
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日本的和同开珎
(始铸于708年)
长安城
平城京
大内里
太极殿
建筑
平城京与唐都长安的建筑样式相同:街道整齐,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住宅区,市是繁华商业区。
鉴真六次东渡
鉴真东渡日本:
第一次东渡日本,鉴真和弟子21人从扬州出发,因受干扰而失败。
第二次东渡他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佛像、佛具、药品等,随行的弟子和技术人员达85人之多。可是船出长江口,就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第四次出海,都未成功。
第五次东渡,遇狂风巨浪,境况险恶。且船漂流到了海南岛南部。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在此次东渡中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
日本各界欢迎鉴真
鉴真所传“奇效丸”的药袋、药纸
鉴真设计的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传播佛教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 郭沫若
鉴真死于日本。 鉴真临终前,他的弟子为他塑造了这尊干漆坐像。鉴真身披袈,盘膝而坐,两手交叉放在腿上,神态慈祥。鉴真坐像一直保存在日本的唐招提寺内,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1980年4月,鉴真塑像“回国探亲”,先后在扬州和北京展出,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鉴真贡献:
唐玄宗时,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设计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内的塑像
二、唐朝与新罗的关系
1、新罗学习唐朝文化:
①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
②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
③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2、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三、唐朝与天竺的关系
玄奘西游天竺
自主学习及展示(三)
自学要求:阅读课本第31页“玄奘西游”一目,思考:
(1)玄奘到哪里取经游学?
(2)玄奘取经回国翻译的同时,还以亲身见闻写成什么书?
天竺(今印度)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中世纪亚洲次大陆的历史一片黑暗,玄奘是唯一的光芒。”
——西方历史学家
玄奘西游天竺
玄奘贡献:
唐太宗时,西游天竺,取回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
“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印度史学家阿里
玄奘
电视剧《西游记》剧照
西天取经
西天指天竺 经指佛经
提起玄奘法师,一般人们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位胆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难辨的糊涂和尚。其实这仅仅是作者的虚构,就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而言,对其形象未免过于歪曲。史实记载的玄奘法师,不仅精通佛法,虔心求学,而且胆识过人,是位大智大勇的高僧。
小结
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一、唐朝与日本的关系
1、贞观年间开始遣唐使来华。
2、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
传播唐文化,设计唐招提寺。
二、唐朝与新罗的关系
三、唐朝与天竺的关系
唐太宗时玄奘西游天竺,取回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1、学习唐朝文化。
2、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1、 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唐代高僧是: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戒日王
2.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3.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鉴真和尚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
当堂检测
C
A
B
4.“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
A.新罗 B.天竺 C.波斯 D.日本
5、唐朝时,我国与各国间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是
①中国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②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③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④唐朝疆域比过去扩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唐朝时期,许多外国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其中哪国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A日本 B印度 C新罗 D波斯
D
A
C
7、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 常须达。
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材料三:
根据以上材料和图片分析:为什么唐朝对外交往如此活跃?
1、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2、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3、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一单元 第六课 对外友好往来(习题)
1.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唐代高僧是( )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戒日王
2.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3.唐朝时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 )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
4..“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哪个国家的影响?( )
A新罗 B天竺 C波斯 D日本
5、如果你想研究唐朝时印度和西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西游记》 D《大唐西域记》
6、“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不畏艰难的精神 B高深的佛教学识
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著 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7、唐朝时,我国与各国间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是( )
①中国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②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④唐朝疆域比过去扩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的高僧是( )
A.鉴真 B.玄奘 C.晁横 D.郑和
9、唐代的繁荣与开放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 【版权所有:21教育】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东来
10、一班的黑板报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请指出四个标题中哪一项不恰当 ?( )
A.文成公主入藏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遣唐使来华
11、填空:写出鉴真和玄奘的贡献。
(1)鉴真: 宗时,东渡 ,传播唐朝文化,并设计了 。
(2)玄奘: 宗时,西游 ,取回 大量佛经 ,并写成了 。
12、材料分析: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
(1)材料一表明,当时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完备,文明发达,是值得珍视的国家。为了向唐朝学习,日本是怎样做的?日本仿照唐朝制度进行了什么改革?www-2-1-cnjy-com
材料二 美国学者谢弗评价说:“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3个世纪中,几乎亚洲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 21cnjy.com
图一 图二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中的图片正是反映该政策的典型事例,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分析】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并设计了唐招提寺,成为日本的一颗艺术明珠。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中与日本的关系,根据“鉴真东渡日本”这一知识点节课得出正确答案。
2、答案:A
解析:【分析】唐朝是一个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领先于世界的朝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外交对世界的影响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唐朝的国力和外交政策即可得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所以中国人在其他国家的人民眼中就是“唐人”。
3、答案:B
解析:【分析】唐太宗时,高僧玄奘西游天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印度),取回的大量佛经,并写成了《大唐西域记》,称为研究中亚、新疆地区的重要佛学和史学典籍,为中印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中与印度的关系,根据“玄奘西游天竺”这一知识点节课得出正确答案。
4、答案:D
解析:【分析】唐朝时,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派遣大量的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此后唐朝的文化和风气对日本的影响很大。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题干中的“奈良城”就是日本的城市。
5、答案:D
解析:【分析】唐太宗时,高僧玄奘西游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竺(今印度),取回的大量佛经,并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西亚、新疆地区的重要佛学和史学典籍,为中印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玄奘的事迹,他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西亚、新疆地区的重要佛学和史学典籍。www.21-cn-jy.com
6、答案:D
解析:【分析】玄奘西游”和“鉴真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渡”都是由唐代的高僧进行的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的共同影响,他们都促进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从而备受后人称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答案:A
解析:【分析】唐朝由于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领先; 开放的对外政策;交通发达,水陆并举等条件,所以与各国间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2-1-c-n-j-y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外交频繁活跃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即可能够分析得出结论。
8、答案:B
解析:【分析】唐太宗时,高僧玄奘西游天竺(今印度),取回的大量佛经,并写成了《大唐西域记》。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游”这一知识点,根据题干中的“贞观初年”“天竺”“求取佛经”这些关键词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21教育网
9、答案:A
解析:【分析】玄奘西游”能表明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 “鉴真东渡”和“遣唐使东来”表明的是外国人学习中国的意识,“文成公主入藏”表明的是民族间友好交往的意识。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历史事件性质的分析,只要抓住题干中的“中国人学习外国”既能够得出正确答案。
10、答案:A
解析:【分析】文成公主入藏反映的是唐朝的民族间的交流,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和日本遣唐使来华都梵音的是唐代的中外交往。  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于民族间交往和中外交往事例的区分,采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11、答案:(1)唐玄宗、日本、唐招提寺。(2)唐太宗、天竺、《大唐西域记》
解析:【分析】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播唐朝文化,并设计了唐招提寺,成为日本的一颗艺术明珠。唐太宗时,高僧玄奘西游天竺(今印度),取回的大量佛经,并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西亚、新疆地区的重要佛学和史学典籍,为中印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来源:21cnj*y.co*m】
【点评】本题是以填空题的形式梳理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史实,形式简单,易于强化学生的记忆。
12、答案:(1)日本派出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朝的文化。日本仿照唐朝的制度进行了政治改革(大化改新)。【出处:21教育名师】
(2)开放的对外政策。图一反映了玄奘西游,图二反映了鉴真东渡。
解析:【分析】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与日本的往来主要体现在遣唐使来华和鉴真东渡,唐朝与印度的往来主要是玄奘西游。2·1·c·n·j·y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对外政策,以及唐朝和日本、天竺交往的重要事例。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一单元 第六课 对外友好往来
课程标准:
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通过学习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友好往来的情况,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的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本课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培养为自己祖先的业绩自豪的情感。2·1·c·n·j·y
教学重点:
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
唐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活跃?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述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温故知新:
1、唐朝时期,在新疆地区设置管辖机构的皇帝是_唐太宗__和_武则天 _。
2、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称作吐蕃_ ,7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统一青藏高原的吐蕃赞普是松赞干布.他向唐朝求婚, 唐太宗_(皇帝)把 文成公主嫁给了他.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 唐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 ,增进了 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8世纪初,唐中宗又将金城 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是 唐太宗 说的,他被北方各族尊奉为“天可汗 ”。这句话体现了 开明 的民族政策。2-1-c-n-j-y
导入新课: 
出示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图片请同学观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在现代化大城市中,还称华人聚居的地方为“唐人街”呢?(隋唐经济、文化繁荣;声望很高;对外交往活跃。)
新课讲解: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
环节一: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1、阅读课本第28页“导入框和第一段”内容,思考:
(1)、唐政府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影响如何?(对外开放政策。影响:唐朝外交活跃频繁,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威望。)www-2-1-cnjy-com
(2)、当时与隋唐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些大洲的国家?(亚洲、非洲、欧洲)
2、自学课本第29—30页“遣唐使和前真东渡”一目,思考:
(1)、隋唐时期,有哪些人从日本来中国?(使者、留学生、留学僧)
(2)、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政治制度、文字、社会风尚)
(3)、那时唐朝赴日本最有名的是谁?日本朝野为什么那么尊重鉴真?
(鉴真。因为他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并设计了唐招提寺。)
环节二:自学展示(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实施评价)
环节三:点拨深化(师生互助,利用多媒体课件深化讲解内容)
1、 出示《唐朝的对外交通路路线图》根据路线图完成下表:
起点 方向 陆路 海路
从长安出发 向东 可到达朝鲜 从登州、扬州出发 可达朝鲜半岛、日本
向南 沿丝绸之路可达中亚、西亚 从广州出发 可达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
向西 经吐蕃可到天竺
用史实证明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表现:
(1)、与亚洲、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3)、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市,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4)、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2、合作探究:以上史实可以说明唐朝的对外交往有哪些特点?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有哪些?
特点:开放友好、活跃频繁、范围较广、水陆并重。
原因: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领先; 开放的对外政策;交通发达,水陆并举。
3、 遣唐使来华:
(1)出示史料: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贞观年间,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使团规模庞大,少则二百多人,多至五六百人。使团成员素质较高,以便更好的吸收唐朝文化。21·cn·jy·com
(2)简介遣唐使: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由官员、医师、画师、乐师、译师、史师,各类工匠等组成。(并用图片和材料来说明)
小组交流: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日本向中国学到了什么?)
A、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B、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C、社会生活上至今保持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利用图片来说明唐朝对日本的影响:如文字、服饰、茶道、节日、货币、建筑等。
4、 鉴真东渡日本:
(1) 出示鉴真东渡日本的图片和材料:
第一次东渡日本,鉴真和弟子21人从扬州出发,因受干扰而失败。
第二次东渡他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佛像、佛具、药品等,随行的弟子和技术人员达85人之多。可是船出长江口,就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第四次出海,都未成功。
第五次东渡,遇狂风巨浪,境况险恶。且船漂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到了海南岛南部。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在此次东渡中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
(2) 出示鉴真对日本的影响图片:《日本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欢迎鉴真》《鉴真所传“奇效丸”的药袋、药纸》《传播佛教》《唐昭提寺》,特别强调:鉴真设计的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www.21-cn-jy.com
(3) 出示《唐招提寺内的塑像》并说明:鉴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死于日本。 鉴真临终前,他的弟子为他塑造了这尊干漆坐像。鉴真身披袈,盘膝而坐,两手交叉放在腿上,神态慈祥。鉴真坐像一直保存在日本的唐招提寺内,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1980年4月,鉴真塑像“回国探亲”,先后在扬州和北京展出,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 总结:鉴真贡献——唐玄宗时,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设计唐招提寺。
出示郭沫若的诗句: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 郭沫若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环节一: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阅读课本第31页“唐与新罗的关系”一目,思考:
新罗位于什么半岛?(朝鲜半岛)隋唐时期,哪些经济文化成就与新罗有关?(音乐)
环节二:自学展示(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实施评价)
环节三:点拨深化(师生互助,利用多媒体课件深化讲解内容)
梳理:1、新罗学习唐朝文化:
①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
②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
③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2、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
环节一: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阅读课本第31页“玄奘西游”一目,思考:
1、玄奘到哪里取经游学?(天竺今印度)
2、玄奘取经回国翻译的同时,还以亲身见闻写成什么书?(《大唐西域记》)
环节二:自学展示(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实施评价)
环节三:点拨深化(师生互助,利用多媒体课件深化讲解内容)
1、 出示《玄奘西游天竺》路线图,体会玄奘西游的艰辛。
2、 出示《大唐西域记》的书影以及作用,出示西方史学家对玄奘的评价——
“中世纪亚洲次大陆的历史一片黑暗,玄奘是唯一的光芒。”
“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印度史学家阿里
3、 总结:玄奘贡献——唐太宗时,西游天竺,取回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
4、 拓展延伸:
提起玄奘法师,一般人们都会想到《西游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那位胆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难辨的糊涂和尚。其实这仅仅是作者的虚构,就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而言,对其形象未免过于歪曲。史实记载的玄奘法师,不仅精通佛法,虔心求学,而且胆识过人,是位大智大勇的高僧。21教育网
小结升华:
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其实,从汉朝开始,直到明朝,我国政府一直采取积极的开放政策。汉代的丝绸之路联通了欧亚大陆,唐朝的频繁交往远扬了中华国威,明朝的郑和远航缩短了世界距离。尤其是唐朝,它海纳百川,吸收各国文明,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又更加促进了唐朝的繁荣昌盛;同时它又无私奉献,把中华文明的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板书设计:(利用幻灯片梳理)
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唐与日本 唐与新罗 唐与天竺
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当堂检测:
1、 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唐代高僧是: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戒日王
2.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3.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鉴真和尚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
4.“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
A.新罗 B.天竺 C.波斯 D.日本
5、唐朝时,我国与各国间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是
①中国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②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③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④唐朝疆域比过去扩大21cnjy.com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唐朝时期,许多外国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其中哪国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A日本 B印度 C新罗 D波斯
7、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 常须达。
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请回答:根据以上材料和图片分析:为什么唐朝对外交往如此活跃?
答案:1、C 2、A 3、B 4、D 5、A 6、C
7、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世界领先;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