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新课导入
当时的中国GDP还不到世界人均的五分之一,该怎么办?
1977年,全国职工的人均月工资也只有48元,居民人均存款更低,只有19元。
农村吃不饱
城市工资低
工业化的效果差
您的脱贫任务已下载99%
取消
查看
提示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新中国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改革开放,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救国之梦”
“建国之梦”
“强国之梦”
一、徘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
阅读教材P34及材料,概况文革后的中国面临怎样的局面?
问题 “文革”时 “文革”后
制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冤假错案,全国被株连的群众达1亿人
“文化大革命”的大折腾,估算损失了五千亿元……这个数字比建国30年的全部基本建设总投资还多。
学校“停课闹革命”,高考停止考试,大学停止招生,学校关闭,文盲大量增加;文艺界百花凋零等
“文化大革命”把多年辛苦建立的各级人民政权机构打碎了,把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机构砸烂了…… 冤假错案
政治混乱
文化凋敝
经济困难
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
人民期盼恢复经济发展
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十年文革动乱,积累许多政治和社会问题,急需调整。
一、徘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
华国锋
“ 两个凡是”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左”的错误,禁锢人民思想
一、徘徊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
时代呼唤一位有勇气、有能力纠正错误的人!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给中共中央写信,明确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邓小平对“两个凡是”的批评,开了全党解放思想的先河。
邓小平
(1904-1997)
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
被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
“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下放江西
恢复副总理职务,代替周恩来分管国务院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职务,保留党籍
7月,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 8月,选举邓小平等人为副主席
1933年6月
“第一起”
1973年
“第二起”
1977年
“第三起”
1933年2月
“第一落”
1966年
“第二落”
1976年
“第三落”
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思想 政治 组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邓小平
阅读教材P35-36,梳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信息。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1978年12月
北京
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甚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三、拨乱反正
平反冤假错案
刘少奇
(1898年-1969年)
1980年,中共中央撤销了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等上万人参加。邓小平在刘少奇追悼会上致辞。19日遵刘少奇遗嘱,亲属将骨灰撒向大海。
新中国成立以来,
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三、拨乱反正
通过决议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三、拨乱反正
恢复高考
当堂检测
1.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伟大转折”体现在(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D.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习近平总书记嘱咐青年学生要多学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的交汇点是( )
A.1921年 B.1949年
C.1956年 D.1978年
B
D
作业布置
优化设计:
A、B、C档:轻松尝试应用1-7和知能演练1-6题
D、E档:预习感知和轻松尝试应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