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应用题六大题型)单元复习讲义(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应用题六大题型)单元复习讲义(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3-06 10:58:34

文档简介

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可以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先把两位数看作是与它最接近的两个数相乘,然后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合适的方法。
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不进位)。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乘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是结果。
2、验算。
可以调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对乘法进行验算,判断积的正确性。
3、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进位)。
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下一位时,要加上进位的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是结果。
1、两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用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先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去乘,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1、两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问题。
(1)两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找到中间量,确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可以先找到每份数,再找到对应的份数,求出“中间量”,再和第三个条件求出总数;也可以先求出总份数。
易错知识点01:算法理解不透彻
错误表现:学生在计算时,容易直接套用公式或方法,而不理解其背后的算理。例如,不清楚为何要将一个乘数的每一位分别与另一个乘数相乘,再将结果相加。
解决方法:通过教具演示、生活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强调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易错知识点02: 进位处理不当:
错误表现: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容易忘记进位或进位错误,导致最终结果不准确。
解决方法:加强进位练习,特别是十位相乘需要进位的情况,提醒学生注意进位规则,并在计算过程中做好标记。
易错知识点03:乘法口诀掌握不牢:
错误表现: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需要用到乘法口诀,但学生可能口诀掌握不熟练,导致计算速度慢或结果错误。
解决方法:通过反复练习乘法口诀,如背诵、默写、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
易错知识点04:估算能力弱:
错误表现:学生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容易估算不准确,导致对结果的判断出现偏差。
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授估算方法,如将两位数近似为整十数进行估算,再对估算结果进行适当调整。
易错知识点05: 列竖式不规范
错误表现:学生在列竖式计算时,格式不规范,如数位不对齐、漏写乘号、等号等,导致计算错误或难以检查。
解决方法:强调列竖式的规范格式,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格式进行计算,并养成检查的习惯。
易错知识点06:忽视题目中的单位
错误表现: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容易忽视题目中的单位,导致计算结果虽然正确但不符合实际情况。
【考点精讲一】(22-23三年级下·河南平顶山·期中)张老师批改一份数学作业需要10分钟,全班一共36名同学,张老师批改作业需要多少小时?
【答案】6小时
【分析】用批改一份数学作业需要时间乘同学总人数,求出批改作业需要总时间。1小时=60分钟,据此换算单位即可。
【详解】10×36=360(分钟)
360分钟=6小时
答:张老师批改作业需要6小时。
【考点精讲二】(23-24三年级下·河南安阳·期中)一个会议厅有22排座位,每排能坐22人,有400名同学,能全部坐下吗?
【答案】能
【分析】先用每排能坐的人数乘排数,求出这个会议厅共有多少个座位,再与400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22×22=484(个)
484>400
答:能全部坐下。
【考点精讲三】(23-24三年级下·安徽阜阳·期中)我们团有52人。其中34名是儿童,儿童票每张15元,成人票每张30元。
(1)购买儿童票需要多少元?
(2)购买成人票需要多少元?
【答案】(1)510元
(2)540元
【分析】(1)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34×15即可求出购买儿童票需要多少元。
(2)先用52-34求出成人的人数,再乘30即可求出购买成人票需要多少元。
【详解】(1)34×15=510(元)
答:购买儿童票需要510元。
(2)52-34=18(人)
18×30=540(元)
答:购买成人票需要540元。
【考点精讲四】(23-24三年级下·江苏宿迁·期中)李老师到体育用品商店买了30个足球,每个足球78元。李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
【答案】2340元
【分析】用每个足球的价钱乘足球数量,求出要付的钱数。
【详解】78×30=2340(元)
答:李老师一共要付2340元。
【考点精讲五】(23-24三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三年级4个小分队参加植树活动,每个小分队植树5捆,每捆有45棵树。三年级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答案】900棵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三年级分队的个数×每个分队植树的捆数=三年级植树的总捆数,三年级植树的总捆数×每捆有树的棵数=三年级植树的总棵数,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4×5×45
=20×45
=900(棵)
答:三年级一共植了900棵树。
【考点精讲六】(22-23三年级下·江苏南京·期中)大众影剧院5号厅有3个区(每区的观众席的排数、每排的座位数相同),小明坐在最后一排最后一个座位。这个厅能容纳900人吗?写出估算的过程。
【答案】能
【分析】根据题意,小明坐在最后一排最后一个座位,则代表这个影剧院5号厅一共有3个区,每个区有15排,每排有22个座位,用3×15先求出一共有多少排,再乘22即可求出有多少个座位,用估算的方法即将乘数看作整十数,据此求出大概的座位数量,再和人数比较即可。
【详解】22×15×3
≈20×15×3
=300×3
=900(人)
由于估算时把22看作20,所以实际座位大于900个。
答:这个厅能容纳900人。
一、解答题
1.超市运进50箱梨,每箱梨25千克,一共运进梨多少千克?
2.学校举行三、四、五年级广播操表演,每个年级各有6个班,每班选45个人参加。参加广播操表演的共有多少人?
3.商店运来5箱乒乓球,每箱16盒,每盒有12个。一共运来乒乓球多少个?
4.一个人平均每月产生32千克垃圾。丁丁家有3口人,一年(12个月)产生多少垃圾?
5.小雅平均每分钟走45米,从家到学校她需要走20分钟,每天往返一次,一星期她上学一共要走多少米?
6.一共有6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每层可以放68本书,这些书架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
7.李老师每分钟步行62米,他从家走到学校需要12分钟。如果他想用8分钟从家走到学校,平均每分钟要走多少米?
8.书架上平均每层大约放20本书。15个这样的书架大约一共放多少本书?
9.有一个3层的展览馆,每层有6个展厅。如果每个展厅能放32幅画,一共能展出多少幅画?
10.学校图书馆买了28套《十万个为什么》,每套6本,每本8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11.王老师带领43名学生去淮安市动物园游玩。成人票是每张30元,儿童票可享受半价优惠。王老师带650元,买门票够不够?
12.一个小区一共有10幢楼,每幢楼有18层,每层有4户人家。这个小区一共有多少户人家?
13.丹顶鹤是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稀鸟,被列为我国一类重点保护鸟类。28位老师带领15个班的学生去丹顶鹤自然保护区观赏丹顶鹤,平均每班有45名学生,学校租了一些大客车,能乘坐720人。租的这些大客车够吗?说说你的理由。
14.白云小学有25个班级,平均每班43人,今天午餐每个学生发1盒酸奶,一箱酸奶有48盒,食堂准备20箱这样的酸奶够吗?如果不够,还需要准备多少盒这样的酸奶?
15.三年级3个班同学一起外出参加“我爱科学”活动,每个班平均分成4组,每组14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次活动?(列综合算式解答)
16.学校食堂买了25箱苹果,每箱2层,每层15个。全校6个年级,每个年级3个班,平均每班36人。
(1)食堂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2)全校每人分1个苹果,够吗?
17.学校开展庆“六一”活动,李老师带了2000元,准备去给25名演出的孩子每人购买一件运动上衣,三种不同款式的运动上衣价格如下图。李老师给孩子们买完衣服后,最少还剩下多少元?
18.社区杨阿姨给小区居民发放环保袋。小区共有8栋居民楼,每栋有6个单元,每个单元有26户居民。如果给每户居民发一个环保袋,那么一共要准备多少个环保袋?
19.为了丰富人民生活,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市区新建了一个大剧院,剧院共有4个同样的看台,每个看台有16排,每排有20个座位。4个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0.超超从家出发去电影院看春节档电影。他每分钟走56米,走了15分钟后距电影院还有85米。超超家距电影院多少米?
21.参加春游的学生有960人,带队老师有40人,如果一起出发,那么租19辆这样的大客车,够吗?
22.元旦快到了,三年级准备举行新年联欢会。张老师为表演节目的同学购买了25个文具盒和16支钢笔作为奖品。
(1)每个文具盒12元,买文具盒花了多少元?
(2)每支钢笔14元,买钢笔花了多少元?
23.太湖水产资源丰富,这为地处太湖之滨的苏州提供了丰富的美食资源,盛产的银鱼、梅鲚和白虾并秒为“太湖”三宝,驰誉中外。一个酒店购进太湖银鱼32千克,梅鲚24千克,购进白虾的质量是太湖银鱼和梅鲚总质量的11倍。这个酒店购进了多少千克白虾?
24.同学们,你们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现在有一头小象和一堆石头,在称小象时用去了72块这样的石头,那么这头小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5.学校图书馆新购进一批图书,只有4个空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每层能放45本书。这些书架最多能放多少本书?
26.芳芳家离学校568米,她从家去学校用了8分钟。照这样的速度,芳芳从学校去图书馆用了12分钟。芳芳从家经过学校到达图书馆一共要走多少米?
27.暑假期间小强和他的4个好朋友一起制作树叶标本,平均每人每天制作17个树叶标本,6天一共制作了多少个树叶标本?
28.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写好毛笔字,传承中华文化”月活动,小博计划写1200个毛笔字,已经写了25天,每天写43个字,还剩多少个字没写?
29.植树节那天,三年级的学生上午种树14行,下午种的行数和上午一样多,平均每行种26棵树,三年级学生一共种多少棵树?
30.
(1)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苗?
(2)分得的树苗够栽吗?若不够,还差多少棵?
31.王老师买了19个同样的球,付出1000元,找回一些。他买的是哪种球?应找回多少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可以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先把两位数看作是与它最接近的两个数相乘,然后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合适的方法。
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不进位)。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乘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是结果。
2、验算。
可以调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对乘法进行验算,判断积的正确性。
3、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进位)。
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下一位时,要加上进位的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是结果。
1、两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用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先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去乘,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1、两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问题。
(1)两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找到中间量,确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可以先找到每份数,再找到对应的份数,求出“中间量”,再和第三个条件求出总数;也可以先求出总份数。
易错知识点01:算法理解不透彻
错误表现:学生在计算时,容易直接套用公式或方法,而不理解其背后的算理。例如,不清楚为何要将一个乘数的每一位分别与另一个乘数相乘,再将结果相加。
解决方法:通过教具演示、生活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强调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易错知识点02: 进位处理不当:
错误表现: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容易忘记进位或进位错误,导致最终结果不准确。
解决方法:加强进位练习,特别是十位相乘需要进位的情况,提醒学生注意进位规则,并在计算过程中做好标记。
易错知识点03:乘法口诀掌握不牢:
错误表现: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需要用到乘法口诀,但学生可能口诀掌握不熟练,导致计算速度慢或结果错误。
解决方法:通过反复练习乘法口诀,如背诵、默写、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
易错知识点04:估算能力弱:
错误表现:学生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容易估算不准确,导致对结果的判断出现偏差。
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授估算方法,如将两位数近似为整十数进行估算,再对估算结果进行适当调整。
易错知识点05: 列竖式不规范
错误表现:学生在列竖式计算时,格式不规范,如数位不对齐、漏写乘号、等号等,导致计算错误或难以检查。
解决方法:强调列竖式的规范格式,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格式进行计算,并养成检查的习惯。
易错知识点06:忽视题目中的单位
错误表现: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容易忽视题目中的单位,导致计算结果虽然正确但不符合实际情况。
【考点精讲一】(22-23三年级下·河南平顶山·期中)张老师批改一份数学作业需要10分钟,全班一共36名同学,张老师批改作业需要多少小时?
【答案】6小时
【分析】用批改一份数学作业需要时间乘同学总人数,求出批改作业需要总时间。1小时=60分钟,据此换算单位即可。
【详解】10×36=360(分钟)
360分钟=6小时
答:张老师批改作业需要6小时。
【考点精讲二】(23-24三年级下·河南安阳·期中)一个会议厅有22排座位,每排能坐22人,有400名同学,能全部坐下吗?
【答案】能
【分析】先用每排能坐的人数乘排数,求出这个会议厅共有多少个座位,再与400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22×22=484(个)
484>400
答:能全部坐下。
【考点精讲三】(23-24三年级下·安徽阜阳·期中)我们团有52人。其中34名是儿童,儿童票每张15元,成人票每张30元。
(1)购买儿童票需要多少元?
(2)购买成人票需要多少元?
【答案】(1)510元
(2)540元
【分析】(1)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34×15即可求出购买儿童票需要多少元。
(2)先用52-34求出成人的人数,再乘30即可求出购买成人票需要多少元。
【详解】(1)34×15=510(元)
答:购买儿童票需要510元。
(2)52-34=18(人)
18×30=540(元)
答:购买成人票需要540元。
【考点精讲四】(23-24三年级下·江苏宿迁·期中)李老师到体育用品商店买了30个足球,每个足球78元。李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
【答案】2340元
【分析】用每个足球的价钱乘足球数量,求出要付的钱数。
【详解】78×30=2340(元)
答:李老师一共要付2340元。
【考点精讲五】(23-24三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三年级4个小分队参加植树活动,每个小分队植树5捆,每捆有45棵树。三年级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答案】900棵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三年级分队的个数×每个分队植树的捆数=三年级植树的总捆数,三年级植树的总捆数×每捆有树的棵数=三年级植树的总棵数,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4×5×45
=20×45
=900(棵)
答:三年级一共植了900棵树。
【考点精讲六】(22-23三年级下·江苏南京·期中)大众影剧院5号厅有3个区(每区的观众席的排数、每排的座位数相同),小明坐在最后一排最后一个座位。这个厅能容纳900人吗?写出估算的过程。
【答案】能
【分析】根据题意,小明坐在最后一排最后一个座位,则代表这个影剧院5号厅一共有3个区,每个区有15排,每排有22个座位,用3×15先求出一共有多少排,再乘22即可求出有多少个座位,用估算的方法即将乘数看作整十数,据此求出大概的座位数量,再和人数比较即可。
【详解】22×15×3
≈20×15×3
=300×3
=900(人)
由于估算时把22看作20,所以实际座位大于900个。
答:这个厅能容纳900人。
一、解答题
1.超市运进50箱梨,每箱梨25千克,一共运进梨多少千克?
【答案】1250千克
【分析】求一共运进梨多少千克,就用运进梨的箱数乘每箱梨的千克数,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50×25=1250(千克)
答:一共运进梨1250千克。
2.学校举行三、四、五年级广播操表演,每个年级各有6个班,每班选45个人参加。参加广播操表演的共有多少人?
【答案】810人
【分析】一共有三、四、五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各有6个班,可以先用乘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个班。然后知道每个班选45人参加广播操表演,可以再用乘法算出参加广播操表演的共有多少人。
【详解】6×3=18(个)
45×18=810(人)
答:参加广播操表演的共有810人。
3.商店运来5箱乒乓球,每箱16盒,每盒有12个。一共运来乒乓球多少个?
【答案】960个
【分析】先用5乘16计算出一共运来多少盒,再乘12计算出一共运来乒乓球多少个;据此解答。
【详解】
=80×12
=960(个)
答:一共运来乒乓球960个。
4.一个人平均每月产生32千克垃圾。丁丁家有3口人,一年(12个月)产生多少垃圾?
【答案】1152千克
【分析】用一个人平均每月产生垃圾的质量乘丁丁家的人数,先算出丁丁家3口人一个月平均产生垃圾的质量,一年有12个月,再乘12,即可求出丁丁一家3口人一年(12个月)产生多少垃圾;据此列式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32×3×12
=96×12
=1152(千克)
答:一年(12个1月)产生1152千克垃圾。
5.小雅平均每分钟走45米,从家到学校她需要走20分钟,每天往返一次,一星期她上学一共要走多少米?
【答案】9000米
【分析】小雅平均每分钟走的米数乘走的时间,可以算出小雅家到学校有(45×20)米。小雅上学每天往返一次共2趟,小雅家到学校距离乘2,可以算出小雅一天走多少米。一星期上学5天,小雅一天走的米数乘走的天数,即可算出一星期她上学一共要走多少米。
【详解】45×20=900(米)
900×2=1800(米)
1800×5=9000(米)
答:一星期她上学一共要走9000米。
6.一共有6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每层可以放68本书,这些书架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
【答案】1632本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6×4求出一共有多少层,再乘每层可以放的本数,即可求出这些书架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4×68
=24×68
=1632(本)
答:这些书架一共可以放1632本书。
7.李老师每分钟步行62米,他从家走到学校需要12分钟。如果他想用8分钟从家走到学校,平均每分钟要走多少米?
【答案】
93米
【分析】已知步行速度和时间,用速度乘时间可求出他家到学校的距离,再除以新的时间,即可得到需要的速度,据此解答。
【详解】62×12÷8
=744÷8
=93(米)
答:想用8分钟从家走到学校,平均每分钟要走93米。
【点睛】明确时间、速度、路程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系。
8.书架上平均每层大约放20本书。15个这样的书架大约一共放多少本书?
【答案】1200本
【分析】每层大约放书的本数乘一个书架的层数等于一个书架大约可以放书的本数,再乘书架数即可解答。
【详解】20×4×15
=80×15
=1200(本)
答:15个这样的书架大约一共放1200本书。
9.有一个3层的展览馆,每层有6个展厅。如果每个展厅能放32幅画,一共能展出多少幅画?
【答案】576幅
【分析】首先算出总的有多少个展厅,就用总的层数乘每层的展厅数量,再用总的展厅数量乘每个展厅能放的画的数量,就能求出一共能展出的画的数量。
【详解】3×6×32
=18×32
=576(幅)
答:一共能展出576幅画。
10.学校图书馆买了28套《十万个为什么》,每套6本,每本8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答案】1344元
【分析】用每套的本数乘每本的价钱,即可求出一套的价钱,再乘套数,即可求出一共用了多少元。也可以先用每套的本数乘购买的套数,算出一共购买了多少本,再乘每本数的价格,即可算出一共花了多少钱。据此解答。
【详解】方法一:
6×8×28
=48×28
=1344(元)
方法二:
6×28×8
=168×8
=1344(元)
答:一共用了1344元。
11.王老师带领43名学生去淮安市动物园游玩。成人票是每张30元,儿童票可享受半价优惠。王老师带650元,买门票够不够?
【答案】不够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王老师带领43名同学去淮安市动物园游玩。成人票价每张30元,儿童可享受半价优惠。那么有1个成人,43个儿童,把44个人的价格求出来,再和650元进行比较。
【详解】30 ÷2=15(元)
15×43=645(元)
645+30=675(元)
675>650
答:王老师带650元买门票不够。
12.一个小区一共有10幢楼,每幢楼有18层,每层有4户人家。这个小区一共有多少户人家?
【答案】720户
【分析】用每幢楼的层数乘每层人家数量,求出每幢楼的人家数量,再乘幢数,求出这个小区人家数量。
【详解】18×4×10
=72×10
=720(户)
答:这个小区一共有720户人家。
13.丹顶鹤是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稀鸟,被列为我国一类重点保护鸟类。28位老师带领15个班的学生去丹顶鹤自然保护区观赏丹顶鹤,平均每班有45名学生,学校租了一些大客车,能乘坐720人。租的这些大客车够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够
【分析】用平均每班学生人数乘班级数,求出学生人数。再加上老师的人数,求出参观总人数。用这些大客车可以乘坐人数与参观总人数比较大小。
【详解】15×45+28
=675+28
=703(人)
720>703
这些大客车能乘坐的人数大于去参观的师生总人数。
答:租的这些大客车够。
14.白云小学有25个班级,平均每班43人,今天午餐每个学生发1盒酸奶,一箱酸奶有48盒,食堂准备20箱这样的酸奶够吗?如果不够,还需要准备多少盒这样的酸奶?
【答案】不够;115盒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每班的人数乘班级数即43×25求出白云小学一共有多少学生,再用每箱酸奶的盒数乘20求出一共准备了多少盒酸奶,两个数比较,如果学生人数小于或等于酸奶盒数则够,如果学生人数大于酸奶盒数即不用,用学生人数减去酸奶盒数即可求出还需要准备多少盒这样的酸奶。
【详解】43×25=1075(人)
48×20=960(盒)
1075>960
1075-960=115(盒)
答:不够,还需要准备115盒这样的酸奶。
15.三年级3个班同学一起外出参加“我爱科学”活动,每个班平均分成4组,每组14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次活动?(列综合算式解答)
【答案】168人
【分析】用平均每组的人数乘分的组数,即可求出平均每班的人数,再乘3,即可求出三年级一共有几人参加这次活动。
【详解】14×4×3
=56×3
=168(人)
答:三年级一共有168人参加这次活动。
16.学校食堂买了25箱苹果,每箱2层,每层15个。全校6个年级,每个年级3个班,平均每班36人。
(1)食堂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2)全校每人分1个苹果,够吗?
【答案】(1)750个
(2)够
【分析】(1)根据题意,先用15×2求出每箱有多少苹果,再乘25即可求出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
(2)根据题意,先用36×3求出每个年级的人数, 再乘6即可求出全校的人数,再和苹果的个数比较,如果小于或等于苹果的个数即够,如果大于苹果的个数则不够。
【详解】(1)15×2×25
=30×25
=750(个)
答:一共买了750个苹果。
(2)6×3×36
=18×36
=648(人)
750>648
答:每人一个苹果,够。
17.学校开展庆“六一”活动,李老师带了2000元,准备去给25名演出的孩子每人购买一件运动上衣,三种不同款式的运动上衣价格如下图。李老师给孩子们买完衣服后,最少还剩下多少元?
【答案】400元
【分析】三款运动上衣的价格不一样。要使李老师买完衣服后,剩下的钱最少,那么就得买三款运动上衣中最贵的那种。最贵的衣服每件64元,一共买25件,用乘法即可算出一共花了多少钱。最后再用2000元减去花的钱即可。
【详解】2000-25×64
=2000-1600
=400(元)
答:最少还剩下400元。
18.社区杨阿姨给小区居民发放环保袋。小区共有8栋居民楼,每栋有6个单元,每个单元有26户居民。如果给每户居民发一个环保袋,那么一共要准备多少个环保袋?
【答案】1248个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8×6求出该小区一共有多少单元,再乘每个单元的户数,求出这个小区一共有多少户,即为一共要准备环保袋的个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8×6×26
=48×26
=1248(个)
答:那么一共要准备1248个环保袋。
19.为了丰富人民生活,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市区新建了一个大剧院,剧院共有4个同样的看台,每个看台有16排,每排有20个座位。4个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答案】1280个
【分析】用16乘20,先算出每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再乘4,即可求出4个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16×20×4
=320×4
=1280(个)
答:4个看台一共有1280个座位。
20.超超从家出发去电影院看春节档电影。他每分钟走56米,走了15分钟后距电影院还有85米。超超家距电影院多少米?
【答案】925米
【分析】先用56×15求出超超已经走了多少米,再加上剩余的路程即可求出超超家到电影院的距离。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56×15+85
=840+85
=925(米)
答:超超家距电影院925米。
21.参加春游的学生有960人,带队老师有40人,如果一起出发,那么租19辆这样的大客车,够吗?
【答案】不够
【分析】学生有960人,带队老师有40人,先算出总共有多少人,一辆大客车限乘客48人,用乘法算出19辆大客车能坐多少乘客,然后进行比较。
【详解】960+40=1000(人)
19×48=912(人)
1000>912
答:如果一起出发,租19辆这样的大客车不够。
22.元旦快到了,三年级准备举行新年联欢会。张老师为表演节目的同学购买了25个文具盒和16支钢笔作为奖品。
(1)每个文具盒12元,买文具盒花了多少元?
(2)每支钢笔14元,买钢笔花了多少元?
【答案】(1)300元;
(2)224元
【分析】(1)根据题意,用每个文具盒的价格乘购买的数量,即可求得买文具盒花了多少元;
(2)用每支钢笔的价格乘购买钢笔的数量,即可求得买钢笔花了多少元。
【详解】(1)12×25=300(元)
答:买文具盒花了300元。
(2)14×16=224(元)
答:买钢笔花了224元。
23.太湖水产资源丰富,这为地处太湖之滨的苏州提供了丰富的美食资源,盛产的银鱼、梅鲚和白虾并秒为“太湖”三宝,驰誉中外。一个酒店购进太湖银鱼32千克,梅鲚24千克,购进白虾的质量是太湖银鱼和梅鲚总质量的11倍。这个酒店购进了多少千克白虾?
【答案】616千克
【分析】先用加法求出太湖银鱼和梅鲚的总质量,再乘11即可求出购进了多少千克白虾,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32+24)×11
=56×11
=616(千克)
答:这个酒店购进了616千克白虾。
24.同学们,你们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现在有一头小象和一堆石头,在称小象时用去了72块这样的石头,那么这头小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答案】1080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用平均每块石头重15千克乘72块石头,即可求出这头小象的体重,据此解答。
【详解】72×15=1080(千克)
答:这头小象的体重是1080千克。
25.学校图书馆新购进一批图书,只有4个空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每层能放45本书。这些书架最多能放多少本书?
【答案】1080本
【分析】用45×6求出每个书架可以放多少本书,再乘4,就是4个书架最多能放多少本书。
【详解】45×6×4
=270×4
=1080(本)
答:这些书架最多能放1080本书。
26.芳芳家离学校568米,她从家去学校用了8分钟。照这样的速度,芳芳从学校去图书馆用了12分钟。芳芳从家经过学校到达图书馆一共要走多少米?
【答案】1420米
【分析】用芳芳家离学校的距离除以她从家去学校用的时间,求出芳芳每分钟走的路程,再用芳芳每分钟走的路程乘芳芳从学校去图书馆用时间,即可求出芳芳学校与图书馆的距离,再加上芳芳家离学校的距离,即可求出芳芳从家经过学校到达图书馆一共要走多少米。
【详解】568÷8×12
=71×12
=852(米)
852+568=1420(米)
答:芳芳从家经过学校到达图书馆一共要走1420米。
27.暑假期间小强和他的4个好朋友一起制作树叶标本,平均每人每天制作17个树叶标本,6天一共制作了多少个树叶标本?
【答案】510个
【分析】根据小强和他的4个好朋友一起制作树叶标本可知,一共是(4+1)人,用平均每人每天制作树叶标本的数量乘人数,即可求出每天制作标本的数量,再乘天数,即可求出一共制作了几个树叶标本。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4=5(人)
5×17×6=510(个)
答:6天一共制作了510个树叶标本。
28.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写好毛笔字,传承中华文化”月活动,小博计划写1200个毛笔字,已经写了25天,每天写43个字,还剩多少个字没写?
【答案】125个
【分析】每天写43个字,43乘25可以求出25天写字的总个数,计划写1200个字,再用1200减25天写字的总个数,即可求出还有多少个字没有写。
【详解】1200-43×25
=1200-1075
=125(个)
答:还剩125个字没写。
29.植树节那天,三年级的学生上午种树14行,下午种的行数和上午一样多,平均每行种26棵树,三年级学生一共种多少棵树?
【答案】728棵
【分析】根据题意,用14加14求出一共种的行数,每行26棵树,再给这个和乘26即可求出总棵数。
【详解】(14+14)×26
=28×26
=728(棵)
答:三年级学生一共种728棵树。
30.
(1)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苗?
(2)分得的树苗够栽吗?若不够,还差多少棵?
【答案】(1)375棵
(2)不够,11棵
【分析】(1)求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苗,就用要栽的树苗的行数乘每行栽的棵数。
(2)首先算出分得的树苗的棵数,就用小队的数量乘每个小队分得的树苗棵数。再跟一共要栽的树苗棵数作对比,如果分得的树苗的棵数大于或者等于一共要栽的树苗的棵数,就够栽;如果分得的树苗棵数小于一共要栽的树苗棵数,就不够栽,再把它们相减求出还差的棵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5×15=375(棵)
答:一共要栽375棵树苗。
(2)14×26=364(棵)
375>364
375-364=11(棵)
答:不够,还差11棵。
31.王老师买了19个同样的球,付出1000元,找回一些。他买的是哪种球?应找回多少元?
【答案】买的是48元的篮球;88元
【分析】已知一个足球的价格是58元,一个篮球的价格是48元,一个排球的价格是38元。根据公式总价=单价×数量,分别用一个足球、篮球、排球的价格乘19,算出购买19个足球、篮球、排球的总价,分别与1000元比较大小,比1000元大的,就是属于不能找回钱的情况,不考虑;比1000小的,用1000减去对应的总价,看差的大小,如果两者的差比较大,不属于找回一些的情况,也不考虑;如果两者的差比较小,属于找回一些的情况,它们的差就是应找回的金额。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8×19=1102(元);1102元>1000元
购买的总价比1000元大,不考虑。买的不是58元的足球。
48×19=912(元);912元<1000元;1000-912=88(元)
差不足100,属于差比较小的情况,因此买的是48元的篮球,应找回88元。
38×19=722元;722元<1000元;1000-722=278(元)
差接近300,属于差比较大,不属于找回一些的情况,买的不是38元的排球。
答:买的是48元的篮球,应找回88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