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10 15:1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诗两首》第一课时(《我爱这土地》)同步训练
1.正音辨形
腐烂( ) 吹刮( ) 汹涌( )
lí( )明 hóu( )咙 悲fèn( )
答案:fǔ |ɡuā |xiōnɡ|黎|喉|愤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汉字的拼音和认读、书写能力。
点评:写拼音,要注意韵母和声调的准确;写汉字,要根据语境结合拼音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2.据义填词
(1)___________:声音沙哑。
(2)___________:温和柔顺(多形容女性)。
(3)___________:①形容程度深。②(声音)低沉。③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4)___________:(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答案:(1)嘶哑|(2)温柔|(3)深沉|(4)汹涌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的掌握能力,不仅要理解意思,也要辨析字形,准确书写。
点评:应在对词语含义掌握的基础上来判断是哪一个词语,都是出自文章当中的,比较简单。
3.《我爱这土地》选自《 》,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原名 。
答案:艾青诗选|艾青|蒋海澄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作者和其原名,属于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点评:解答这题,要对作品、作者和作者的相关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并将重要的知识记牢。
4.你认为这首诗歌应怀着怎样的感情来进行朗读?
答案:激昂悲壮,充满深重的忧患意识,又满怀着对土地、对家乡、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意对即可)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诗歌的朗读情感基调,属于课文初读的整体把握。
点评:解答这题,需要抓住朗读这把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由此去把握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情感。
5.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①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答案:①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诗歌的朗读知识。
点评:解答这题,需要根据诗歌的情感基调,抓住朗读的主要点,即节奏和重音,由此去把握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情感。
6.《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鸟”的形象与作者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
答案:诗人在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和他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诗歌的意象知识,属于对诗歌核心意象的初步感知。
点评:解答这题,需要联系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情感。
7.第一节第二行中“嘶哑的”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答案:不可以。因为“嘶哑的”写出了“鸟”饱受磨难,尽管这样,它还要为“土地”歌唱,这更能表现出“我”对“土地”的深爱程度,去掉了会影响表达效果。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修饰性词语,抓住该词有利于理解“鸟”的形象,“嘶哑的”一词,一方面是饱受苦难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呈现了深挚坚定的心意,表达对土地的深厚感情。
点评:解答这题,需要联系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情感。
8.阅读全诗,找出诗中的意象,并体会其象征意义。完成下面的表格。
意象 象征意义
鸟 诗人自己
① ②
河流 ③
④ ⑤
⑥ 光明未来
答案:①土地|②祖国大地|③满腔悲愤|④风|⑤抗争精神|⑥黎明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诗歌的意象,以填空的形式考查降低了难度。
点评:解答这题,需要注意意象和意象意义的对应关系,和意象之间的紧密联系。
9.对文中的意象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土地”象征着祖国大地。
B.“悲愤的河流”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C.“激怒的风”象征着疯狂肆虐的侵略者。
D.“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着光明的未来。
答案: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诗歌意象的意义,以选择的形式考查,降低难度。“激怒的风”,容易和前面的“被暴风雨打击着的”混淆。
点评:解答这题,需要注意辨析意象意义的差异,避免相似所带来的混淆不清。
10.鸟儿歌唱的“土地”“河流”“风”的前面分别有“暴风雨所打击的”“悲愤的”“激怒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这些修饰语限定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突出了鸟儿的“爱国者”“吹号者”的形象:歌唱“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即是虽然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做为一只在炮火中力薄势单的鸟儿,却勇敢地护卫着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不但不会弃之而去,而且为它的解放加油呐喊;歌唱汹涌着“悲愤的”“河流”,吹刮着“激怒”的“风”,就是在为中国人民满怀悲愤满腔怒火地掀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而呼号礼赞,目的是等到“无比温柔的黎明”来到的那一天。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修饰性词语,抓住这些修饰词有利于理解诗中一系列的意象。
点评:解答这题,需要联系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情感。
11.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诗歌意象的意义和情感。
点评:解答这题,需要注意各意象所包含的情感不同,彼此的组合才较好地呈现了诗人的丰富情感。
12.“——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应如何理解?
答案:鸟在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和愿望。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诗人的情感。
点评:解答这题,需要注意意象意义,并抓住关键词语,如“死”的含义,以及“连羽毛也腐烂”所体现的决心和意愿。
13.《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很短小,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你觉得呢。
答案: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诗歌的写作技巧。第二段独立成段的意义何在呢?涉及到二者在写作中承担不同的作用。主要的区别是:第一节是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直抒胸臆式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点评:解答这题,需要注意诗歌写作技巧,通过思考诗节的形式不同,来理解诗节的作用不同。
1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修辞方法上的设问,以及作者整个的情感倾向。要抓住特殊句式和关键词语进行理解。可以通过“常含泪水”和“爱得深沉”的关系,去解读。
点评: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联系上下文,需要关注关键词句,需要简洁而准确地表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结尾两句,隔开一行,作了必要的间歇和停顿后,又以“鸟”临死前质朴真诚的抒怀,表达了对“土地”的情感,升华了主题。
答案:D
解析:分析:此题从诗歌主旨、诗人情感、意象意义和诗歌技巧等多方面考查了该诗。
点评:解答这题,需要注意第二诗节在全诗的作用,注意诗人对开头第一句“假如我是一只鸟”的呼应,“我”不仅仅是“鸟”这个意象本身,也包含跳出“鸟”的意象之后,回归现实,以宏观的视野,纵深的历史感和强烈的使命感,直抒胸臆,由此所表达的丰富复杂而深挚的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