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市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联考试题历 史 试 题
一 、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相应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隋朝的建立者及统一全国的时间分别是:( )
A.杨坚、581年 B.杨广、589年 C. 杨广、581年 D.杨坚、589年
2、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统一全国; ②空前富庶 ③制度创新 ④开凿大运河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3、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
4、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未达到的是:( )
A.乘龙舟游江南 B.沟通南北交通
C.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D.将长江水引入华北干旱地区。
5、隋朝被推翻的根本原因是:( )
A.开凿大运河 B.隋炀帝游江都 C.隋炀帝旳暴政 D.皇族内部的争权夺利
6、唐朝时,“六部”是由哪个机构领导的:(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内史省
7.法律制度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A.《隋律》 B.《唐律疏议》 C.《贞观氏族志》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武则天统治时期,一位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的士兵,不但被破格提拔,其姓氏也被列入《姓氏录》中,这得益于:( )
A.武则天重视人才 B.武则天将《贞观氏族志》改为《姓氏录》
C.武则天爱护士兵 D.武则天重视农业
9、俗语称“得贤者昌,失贤者亡”。选拔人才的方式是能否获得真正人才的关键。隋唐之前,选拔官吏的标准是:( )
A.家世背景 B.真才实学 C.推举提拔 D.科举考试
10、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并以亲身见闻写成一部重要的书籍,它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11、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七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纪》 D.《资治通鉴》
12、唐朝时期印刷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它是用什么技术印刷而成的:
A.人工手抄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电脑打印
13、在《丹经》中第一次把火药配方记录下来的人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魏征 D.孙思邈
14、若我们要写一篇《中国石拱桥起源》的论文,我们必须要去实地考察的一个省份是:( )
A.河南省 B.湖北省 C.河北省 D.山东省
15、契丹,一个剽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公元916年建立起政权,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
A.吐蕃 B.西夏 C.辽 D.金
16、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都城在:( )
A.南京 B.上京 C.东京 D.兴庆
17、北宋与西夏双方达成和议的时间是:( )
A.1004年 B.1044年 C.1038年 D.1005年
18、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宋金和议的内容是:( )
①金对南宋称臣; ②宋割让部分土地给金; ③宋向金交纳岁币 ④南宋对金称臣。
A.①② B.④②③ C.①②③ D.④③①
19.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何时完成的
A.两宋时期 B.隋唐时期 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
20.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A.交子 B.会子 C. 美元 D. 英镑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唐玄宗即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进行一系列改革。他的统治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2、唐朝疆域最盛时东至________ ,西迄_______ ,北达_______ 南抵________。
3、________初年,玄奘从________出发,途经我国________ 及 __________,一路上备尝艰辛,最终到达佛教圣地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后周大将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定都___________,历史上称为_________。
三、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1、(10分)
材料一 : 唐太宗说:“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
材料二 :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隋炀帝“一朝而败”的原因?(1分)
(2)唐太宗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3分)
(3)唐太宗在政治、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从而促使“贞观之治”局面的出
现?(4分)
(4)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唐太宗的历史地位。(2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篷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衡卿》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
(2)材料一图一与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2分)他们在历史上做出了什么贡献?(2分)
(3)图一 图二中人物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4、(7分)“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竟用‘会子’一为免商税,二为省脚力,三为不复折阅(亏损),以此观之,‘会子’可谓通流。”----吴泳的《鹤林集》摘录
(1)“会子”出现在我国哪一政权统治时期?(1分)该政权的都城在哪里?(1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会子”为什么会通流?(3分)
(3)你认为纸币的出现和商业发展是什么关系?(2分)
四、问答题:(15分)
1、契丹族政权建立后,曾与中原政权发生冲突,最终双方议和,史称什么?(1分)它们为什么要议和?(2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6分)
2、请结合史实说一说宋朝和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什么不同?(6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C
C
C
B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C
C
B
B
B
A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开元盛世;2、安东,安西,蒙古高原,南海;3、贞观,长安、新疆、中亚诸国、天竺;4、960年、赵匡胤、宋朝、汴京、北宋。
三、材料阅读:(共25分)
1、(1)既骄且逸 (1分) (2)吸取隋亡教训;虚心纳谏;知人善任等(3分)。(3)政治上:沿袭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4分)。
(4)唐太宗是杰出的封建政治家(2分)。
2、(1)开放的政策(2分)。
(2) 鉴真,玄奘(2分);他们都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2分)
(3) 为了理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2分)
3、(1)南宋、临安;(2分)(2)能够免税,便于携带,没有损耗;(3分)(3)商业的发展,贸易的活跃促进了纸币的出现,纸币的产生有反过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2分)。
四、问答题:(15分)
1、(1)澶渊之盟(1分)和议是双方政治、军事、经济实力均衡的产物,双方都无力统一对方,只有相互妥协,求得和平;(2分)(2)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稳定的和平的局面,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奠定祖国辽阔版图,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6分)(注:用书上P55的话回答即可)
2、唐朝的民族关系表现为:①挫败少数民族的进攻,在当地设管理机构实行有效统治;②同少数民族和亲;③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等;宋朝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以议和、送岁币维持苟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