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无忧】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2 在直线上表示数(教学设计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无忧】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2 在直线上表示数(教学设计含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3-06 10:2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素养达标教学设计
1.2 在直线上表示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P4.例3.
教材分析 《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单元的课时内容,本课教材结合活动情境,引入了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即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本课借助直线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让学生初步体会直线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以及正数与负数的比较。课程皆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五年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探究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为本课时学习提供了经验支持。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核心素养 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数,体会数形结合思想,一一对应的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初步掌握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负数的方法,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2. 能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抽象能力、应用意识。 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教学难点 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启发引导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激趣导入 前测达标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相关知识。 (1)指出下面哪些数是正数,哪些数是负数。 (2)情境导入。说反话游戏 2.小结,引出课题。 对旧知识的回顾,唤醒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好前测,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二、 探究新知 导学达标 学习例3 1.出示教材第4页例3:读图观察:上图中的四个学生以大树为起点,分别向东、西两个相反的方向走。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 (1)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后交流。 (2)老师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再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3)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直线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4)总结: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 (5)引导学生观察: 从0起往右依次是 从0起往左依次是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0的右边都是正数,而且越往右越大。0的左边都是负数,而且越往左越小。 (6)思考与解答: 在直线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独立思考解决此问题。 (7)全课总结: ①直线上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直线上的点和数是一一对应的。 ②在直线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负数 < 0 < 正数) 2.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3的基础上,让学生及时消化吸收,教师提出质疑,师生共同系统整理。 质疑一:怎样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 师生共同整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先根据数的正、负确定所要表示的点在原点的左边还是右边,再根据这个数距原点几个单位长度,找到并描出该点,最后在该点上方标出所要表示的数。 质疑二:直线上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整理:在直线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转变学习方式,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老师设计了观察、思考、讨论、总结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迈向成功。
三、 课堂巩固 训练达标 基础演练: 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 3.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拓展延伸: 分层次的巩固练习有助于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评价。
四、 归纳总结 素养达标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在直线上表示数 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0是分界点。 用带箭头的直线上的点表示数。0右边的数是正数,0左边的数是负数。 在直线上越往右数越大,越往左数越小。
课后作业 1.从课本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间,创设了多个贴近学生认知规律、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用数轴表示正、负数的方法,找出规律,拓展练习,联系生活并进行实际应用。 不足之处: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相对较小。 教学建议:给出例题后,可以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全部放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师以质疑的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回答中完善自己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