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轮复习 第24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一轮复习 第24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06 12:0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 勃
[2014]
认识《诗经》
王勃(约650—676),字子安,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曾游览南昌有名的胜地滕王阁,写下了震撼古今的名篇简称《滕王阁序》,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诗人一生短暂坎坷。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有《王子安集》传世。
【作者简介】

认识《诗经》
这首诗约作于乾封元年至总章元年(666~668),此时作者正在京城长安沛王府任修撰之职,豪气满怀、积极向上、努力求仕是王勃此时的思想核心。
杜少府是王勃的好友,姓名不详。少府,是当时对县尉的通称。此时,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蜀州去上任,王勃设宴为他送行,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蜀州,在现今四川省,州府在崇庆县。两人一起走出了长安城,来到分手的地点,心中有话,但却相对无言,只好观看四周的景致,以克制自己的离情别绪。
【写作背景】

1.[2014河南]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2.有人认为颔联为宽慰之辞,试分析作者是怎样宽慰朋友的。
变式设问 请简要分析“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在全诗中的作用。
3.你认为本诗的颈联广为传颂的原因是什么?请从蕴含的哲理和诗歌意境两方面简析。
4.这首送别诗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清新高远,旷达乐观,请从后两联中任选一联谈谈你的理解。

要求:
1.认真思考,不出声。 2.简单写出答案。
3.记录疑难,准备交流。 4.时间5分钟。
1.[2014河南]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2.有人认为颔联为宽慰之辞,试分析作者是怎样宽慰朋友的。
变式设问 请简要分析“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在全诗中的作用。
3.你认为本诗的颈联广为传颂的原因是什么?请从蕴含的哲理和诗歌意境两方面简析。
4.这首送别诗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清新高远,旷达乐观,请从后两联中任选一联谈谈你的理解。

要求:
1.组长主持,全员参与。 2.小组释疑得出结果。
3.勇敢质疑,及时记录疑难。 4.时间4分钟。
1.[2014河南]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2.有人认为颔联为宽慰之辞,试分析作者是怎样宽慰朋友的。
变式设问 请简要分析“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在全诗中的作用。
3.你认为本诗的颈联广为传颂的原因是什么?请从蕴含的哲理和诗歌意境两方面简析。
4.这首送别诗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清新高远,旷达乐观,请从后两联中任选一联谈谈你的理解。

自由展示:
1.身正腰直,声音洪亮。 2.条理清晰,用语规范。
1.[2014河南]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势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2.有人认为颔联为宽慰之辞,试分析作者是怎样宽慰朋友的。
诗人用两人处境相同——宦游,感情一致——离别,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独之感,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
变式设问 请简要分析“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在全诗中的作用。
点明送别原因;呼应诗题;由写景过渡到抒情;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与宽慰之意。
3.你认为本诗的颈联广为传颂的原因是什么?请从蕴含的哲理和诗歌意境两方面简析。
①颈联蕴含了真挚的友谊可以克服空间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的哲理。②颈联一改过去送别诗中的悲戚情调,表达出诗人乐观旷达的胸襟,意境开阔,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4.这首送别诗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清新高远,旷达乐观,请从后两联中任选一联谈谈你的理解。
示例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告诉人们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一改过去送别诗中的悲戚情调,表现出诗人乐观旷达的胸襟,意境开阔,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示例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直言劝慰好友不要因离别而伤心落泪,要心胸开阔,坦然面对,一改过去送别诗中的悲戚情调,表现出诗人豪迈旷达的胸襟。
【结构导图】

【主旨情感】
这是一首赠友送别诗。友人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宦游人”宽解友人,劝慰友人勿在离别时悲伤。既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1.[2018辽宁朝阳中考]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 )
A.首联直入主题,点明送别的地点和友人的去向,给人空间的遥远和苍茫感。
B.颈联一改过去送别诗黯然伤魂的情调,代之以积极向上的情感,给人以鼓舞。
C.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诗人与友人在离别之时难舍难分,都流下不舍的泪水。
D.全诗格调高昂、笔力雄健、感情真挚,是送别诗中的名作。
C
【解析】C项,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表达了旷达胸襟与乐观精神的思想感情。故选C。

2.默写
(1)[2023福建中考]真挚的情谊不会因空间阻隔而改变。毕业前夕,我们可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赠别。
(2)[2021四川泸州中考]在初三毕业晚会上,有好友为即将到来的离别而泪眼婆娑,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勉励他收起眼泪,趁青春年少,奋发有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