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1)》ppt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1)》ppt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5-10 17:5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课 堂 精 讲课 前 预 习第3节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一)课 后 练 习能 力 提 升第七章 运动和力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 2.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 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 的缘故. 3.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课 前 预 习运动状态力阻力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________ 和 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 .
2. 一辆汽车正在沿直线自西向东匀速行驶,在这个过程中其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
运动方向课 堂 精 讲知识点1 运动和力的关系速度大小施加力不变3. 如下四幅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课 堂 精 讲CA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按如图7.3-1(甲)所示的方式,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水平面是毛巾表面,第二次水平面是棉布表面,第三次水平面是木板表面,小车在平面滑行的距离如图(乙)所示.
(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A时具有相同的速度,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
同一课 堂 精 讲(2)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 运动.
小远一直做匀速直线课 堂 精 讲5. 下列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牛顿笫一定律是直接由斜面小车实验探究得出来的
B.牛顿第一第一定律是没有亊实依据凭空想象的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槪括出来的一条重要规律
D.牛顿笫一定律是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来 C课 堂 精 讲知识点2 牛顿第一定律6. 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受到的一切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
A.立即停止
B.改变运动方向
C.先慢下来,然后停止
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D课 堂 精 讲牛顿第一定律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 状态.表明:原来 的物体在不受 作用时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原来 的物体在不受 作用时将保持 .
8. 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围绕地球运动,假如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选填“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静止力运动力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课 堂 精 讲做匀速直线运动9.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10. 某同学在水面路面上骑自行车 前行,当他停止蹬车后,车速减慢,最后停下来,这是由于 ()
A.自行车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B.自行车受到重力的作用
C.自行车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共同作用
D.自行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课 后 练 习D11. 下列物理学家中,首先揭示了“一切物体在没有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一规律的是 (  )
C课 后 练 习12.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移动
B.将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移动
C.将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移动
D.将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移动C课 后 练 习13. 如图7.3-2所示,一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将F力撤去,则物体 (  )
A.立即停止
B.继续以5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先向右运动,然后向左运动
D.继续向右运动,但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
14. 在篮球比赛开始时裁判员会将篮球抛向空中让双方争球,假设篮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所有的力突然消失,则篮球将  .D课 后 练 习静止15. 相对地面来说,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物体是 ( )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B.刹车后减速进站的火车
C.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的气球
D.点火后,离开地面而发射升空的火箭C能 力 提 升16. 如图7.3-3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
A.一定相碰 B.若m1<m2,则肯定相碰
C.一定不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C能 力 提 升17. 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
(1)古希腊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
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
(2)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提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7.3-4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能 力 提 升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A能 力 提 升A.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
B.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C.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④→推论③
D.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
(3)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会 ,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永远匀速运动下去能 力 提 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