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达标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分析并提出假说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实验结论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2.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
①红花×白花→红花、白花 ②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 ③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 ④牛的黑毛×白毛→98黑毛+102白毛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④
3.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与性别无关。现有一匹白色公马(Ⅰ 1)与一匹栗色母马(Ⅰ 2)交配,先后产下两匹白色母马(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A.马的白色对栗色为显性
B.马的毛色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C.Ⅰ 1与Ⅱ 2的基因型一定不同
D.Ⅱ 1和Ⅱ 2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4.已知羊的毛色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某牧民让两只白色羊交配,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色小羊。要判断一只白色公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已知方案一中母羊的基因型为Aa,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②全为白色 B.③黑色∶白色=3∶1
C.④aa,⑤全为白色 D.④aa,⑥黑色∶白色=1∶1
5.(2024·黑龙江绥化期末)“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王维诗句中的牡丹花有红色、粉色和白色等丰富的色彩。研究人员将纯合红牡丹与纯合白牡丹植株杂交,F1牡丹花色全为粉色,F1自交得到的F2中牡丹花色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色∶粉色∶白色=1∶2∶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牡丹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且表现出不完全显性
B.F1粉色牡丹与白色牡丹杂交,子代中粉色∶白色=1∶1
C.F2红色牡丹和粉色牡丹植株混合种植,后代中红色牡丹占比1/2
D.F2牡丹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红色∶粉色∶白色=3∶2∶3
6.下表表示人类ABO血型所对应的基因型,下图为某家族血型系谱图,□代表男性,○代表女性,除了甲、庚两人,其他人的血型已在图中标明。由此系谱图推测甲、庚可能相同的血型是( )
血型 基因型
A型 IAIA、IAi
B型 IBIB、IBi
AB型 IAIB
O型 ii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7.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F1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的种类和数量比例是( )
A.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1∶2∶1
B.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2∶1∶1
C.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D.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或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8.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以下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aBbAB、Ab、aB、ab受精卵子代:N种表型(9∶6∶1)
A.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M、N分别代表9、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1
9.已知基因A、B、C及其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则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和出现具有aaB_C_表型女儿的比例分别为( )
A.1/16、3/16 B.1/8、3/8
C.1/16、3/8 D.1/8、3/16
10.(2024·江苏泰州期末)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孟德尔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过程②中
B.上述4个小桶内小球的数量一定相同,雌雄配子数量比例为1∶1
C.上述每个小桶内不同类型小球的数量不一定相同,且抓取记录组合后放回原处
D.乙同学经过多次抓取小球实验后,统计得到的ab组合概率一定为1/4
11.萝卜的花有红色、紫色、白色三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用紫花萝卜分别与红花、白花、紫花萝卜杂交,F1中红花、白花、紫花的数量比例分别如下图中①②③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紫花萝卜为杂合子,红花和白花萝卜均为纯合子
B.白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白花萝卜
C.红花萝卜与红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红花萝卜
D.红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有红花萝卜和白花萝卜
12.(2024·新疆乌鲁木齐期中)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一个连锁反应,且受R、r和C、c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当R、C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CCRR和ccrr的两小鼠进行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只有小鼠基因型为CCrr时,毛皮才为棕色
B.基因型为ccRR的小鼠不能合成中间产物,所以为白色
C.F2表型比例为黑色∶棕色∶白色=9∶3∶4
D.基因型为CCrr与ccRr的小鼠交配,后代表型比例为1∶1
13.下列关于孟德尔实验遗传示意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发生了基因的分离 B.③过程具有随机性、机会均等性
C.①②④⑤为形成配子的过程 D.⑥过程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14.水稻抗稻瘟病由基因R控制,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r和B、b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的基因型是RrBb
C.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D.该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
15.(2024·内蒙古巴彦淖尔期末)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茎高受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每个显性基因对该种植物茎高的作用效果相等且有累加效应。甲、乙、丙个体自交,子代数量比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的基因型有3种可能性
B.每个显性基因可使茎高增加2 cm
C.乙的自交后代中,茎高为8 cm的个体中纯合子占比为1/2
D.子代中茎高相同的个体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16.(2024·河南三门峡期末)已知番茄的紫茎和绿茎(用A/a表示)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用B/b表示)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则植物④的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6分)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者利用这两个品种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红花♀ ×白花♂ 白花♀ ×红花♂ 第1组的 F1自交 第2组的 F1自交 第2组的F1♀×白花♂
后代植株 红色 2 617 2 628 2 940 2 730 1 754
白色 10 9 1 050 918 1 648
(1)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植株花色中的________色是显性性状。
(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____________现象,比例都接近________。
(3)第5组实验结果表明,该交配类型称为________。
(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生白色花植株,说明双亲中的________花植株混有杂合子。
(5)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上述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判断植株花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________定律。
18.(12分)(2024·辽宁朝阳期末)某种兔的毛色有黑色、灰色、白色三种表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多只兔进行了杂交实验,其统计结果如表所示。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 F1表型及比例
第一组 黑色×黑色 黑色∶灰色∶白色=9∶3∶4
第二组 黑色×黑色 黑色∶灰色=3∶1
第三组 灰色×灰色 灰色∶白色=3∶1
(1)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控制该种兔毛色的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由杂交结果可知,由基因__________控制黑色素的合成,第二组亲本黑色兔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组F1黑毛中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组F1中白毛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3)有一白毛兔,假设其基因型有aaBB、aaBb两种可能。现有黑毛、灰毛纯合个体供选择使用,通过杂交实验,判断该白毛兔的基因型。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假设子代的数量足够多)。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三组实验的F1均自交得F2,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 亲本表型 F1的表型 F2的表型及比例
实验1 红花×白花 紫花 紫花∶白花∶红花=9∶4∶3
实验2 紫花×白花 紫花 紫花∶白花=3∶1
实验3 紫花×白花 紫花 紫花∶白花∶红花=9∶4∶3
已知实验1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杂交实验可知,控制该植物花色的基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实验1的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白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3)若让实验2的F2中紫花植株再自交一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4)可以用aaBb的红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的方法,判断紫花植株的基因组成。请根据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型和比例,推测相对应的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
①如果杂交后代全部是紫花,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②如果杂交后代紫花∶白花=3∶1,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③如果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④如果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20.(12分)(2024·内江校级开学)“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薄幕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雄性不育是水稻育种过程中的重要性状,它们都是调控光周期敏感性的雄性育性基因,负责在花药发育过程中将糖由叶片运往花药。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不育水稻花粉不育,在杂交过程中只能作为__________,其在杂交操作过程中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水稻A基因主要在长日照条件下表达。经检测,aa突变体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的花粉存活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稻B基因主要在短日照条件下表达,A基因和B基因独立发挥作用,bb突变体的花粉存活情况如图2。
为探究A和B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研究者进行实验:
步骤1:aa突变体和bb突变体杂交得F1;
步骤2:F1自交获得F2;
步骤3:将F2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培养,统计花粉育性情况(不考虑互换)。
①若A和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2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A和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2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上述实验方法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A和B的位置关系。
21.(10分)(2024·广东汕头期末)香豌花的花色存在互补作用,当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同时为显性时,才会表现出某一性状,其余情况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为探究香豌花的白花品种甲和白花品种乙的花色遗传方式(基因用R、r和Q、q表示)进行下表的实验。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P 品种甲×普通红花 ↓ 品种乙×普通红花 ↓ 品种甲×品种乙 ↓
F1 红花A ↓ 红花B ↓ 红花C ↓
F2 红花 白花 红花 白花 红花 白花
比例 3∶1 3∶1 9∶7
(1)F1红花C相关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的________(填字母选项)所示。根据互补作用,基因型Rrqq个体花色为___________。
(2)实验1的红花A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实验2的F2红花基因型有______种。
(3)若红花C与隐性纯合白花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他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A错误;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检验,B错误;“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推理的内容,C错误;“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的内容,D正确。
2.【答案】B
【解析】红花×白花→红花、白花,为测交实验类型,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①错误;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非甜玉米是显性性状,②正确;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后代只出现了一种表型,说明盘状是显性性状,③正确;牛的黑毛×白毛→98黑毛+102白毛,为测交实验类型,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④错误。综上所述,可以判断显隐性关系的实验是②和③,故选B。
3.【答案】D
【解析】假设相关等位基因用A、a表示,仅就题中信息,不能确定栗色和白色的显隐性关系,只能进行假设。如果白色对栗色为显性,Ⅰ 1的基因型为Aa或AA,Ⅰ 2的基因型为aa,Ⅱ 1、Ⅱ 2的基因型均为Aa;如果栗色对白色为显性,则Ⅰ 2的基因型为Aa,Ⅰ 1的基因型为aa,Ⅱ 1、Ⅱ 2的基因型均为aa。所以,无论哪个性状为显性,Ⅱ 1、Ⅱ 2的基因型都是一样的,A、C错误,D正确;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会分离,马的毛色遗传遵循分离定律,B错误。
4.【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白色为显性性状,方案一中母羊的基因型为Aa,如果亲本公羊为纯种(AA),则②应该全为白色,A正确;如果亲本公羊为杂种(Aa),则③应该是白色∶黑色=3∶1,B错误;方案二中母羊若为aa,如果亲本公羊为纯种(AA),则⑤应该全为白色,C正确;如果亲本公羊为杂种(Aa),则⑥应该是白色∶黑色=1∶1,D正确。
5.【答案】C
【解析】分析题意,将纯合红牡丹与纯合白牡丹植株杂交,F1牡丹花色全为粉色,由此可知,牡丹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且表现出不完全显性,A正确;设控制牡丹花色的基因是A/a,分析题意,纯合红牡丹与纯合白牡丹植株杂交,F1牡丹花色全为粉色,F1自交得到的F2中牡丹花色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色∶粉色∶白色=1∶2∶1,由此可知,红花的基因型为AA(或aa),粉花的基因型为Aa,白花的基因型为aa(或AA),则F1粉色牡丹Aa与白色牡丹aa(或AA)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1(或Aa∶AA=1∶1),则子代中粉色∶白色=1∶1,B正确;F2中牡丹花色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色∶粉色=1∶2,F2红色牡丹和粉色牡丹植株混合种植,即让F2红色牡丹和粉色牡丹植株进行自由交配,若红色牡丹基因型为AA,则F2产生的配子为2/3A、1/3a,后代中红色牡丹占比2/3×2/3=4/9,C错误;F2中红花占1/4,粉花占1/2,白花占1/4,红花自交后代全为红花,粉花自交后代红色∶粉色∶白色=1∶2∶1,白花自交后代全为白花,F2牡丹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占1/4+1/2×1/4=3/8,粉花占1/2×1/2=1/4,白花占1/4+1/2×1/4=3/8,则F2牡丹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红色∶粉色∶白色=3∶2∶3,D正确。
6.【答案】B
【解析】从戊(O型)和己(AB型),可推知庚的血型为A型或B型;而甲和乙(A型)所生的丙为B型,则甲为AB型或B型,故甲、庚可能相同的血型是B型。
7.【答案】D
【解析】只考虑粒形,根据F1中圆粒∶皱粒=3∶1,可判断亲本均为Rr;只考虑子叶颜色,黄色∶绿色=1∶1,可判断亲本为Yy和yy,综合分析,则双亲基因型为YyRr、yyRr。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或YyRr;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故选D。
8.【答案】C
【解析】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A正确;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即受精作用,B正确;①过程形成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的方式=4×4=16种,基因型=3×3=9种,表型为3种,C错误;该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以及比例为1(A_B_)∶1(A_bb)∶1(aaB_)∶1(aabb),由图中“子代:N种表型(9∶6∶1)”可知,A_bb与aaB_同属一种表型,则测交表型的比例为1∶2∶1,D正确。
9.【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其子女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1/2×1/2×1/4=1/16;出现具有aaB_C_表型女儿的比例=1/2×1×3/4×1/2=3/16,故A正确。
10.【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该过程中模拟了等位基因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其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②减数分裂过程中,A正确;甲同学模拟的是等位基因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即图中Ⅰ、Ⅱ两桶可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由于雌雄配子的数量是不相等的,且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因此,上述4个小桶内小球的数量Ⅰ、Ⅱ可以不相同,Ⅲ、Ⅳ代表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中小球的数量一定相等,B错误;题述每个小桶内不同类型小球的数量一定相同,模拟杂合子个体的性器官产生的配子比为1∶1。抓取的小球记录组合后放回原处,以保证每个桶中模拟的配子比例始终保持1∶1,C错误;乙同学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若统计数量足够多,则统计得到的ab组合的概率约为1/4,D错误。
11.【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红花萝卜和白花萝卜都是纯合子,紫花萝卜为杂合子,A正确;白花萝卜是纯合子,所以白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白花萝卜,B正确;红花萝卜是纯合子,所以红花萝卜与红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红花萝卜,C正确;红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即都是紫花萝卜,D错误。
12.【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当r、C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棕色素,即当小鼠基因型为C_rr(包括CCrr、Ccrr)时,毛皮表现为棕色,A错误;由图可知,缺少C基因不能合成棕色素,即基因型为ccRR表现为白色,B正确;亲本的杂交组合为CCRR×ccrr,F1的基因型为CcRr,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故F2表现型及比例为9 C_R_(黑色)、3 C_rr(棕色)、3 ccR_(白色)、1 ccrr(白色),即表现型比例为黑色∶棕色∶白色=9∶3∶4,C正确;基因型为CCrr与ccRr的小鼠交配,后代基因型为1 CcRr(黑色)、1 Ccrr(棕色),表现型比例为黑色∶棕色=1∶1,D正确。
13.【答案】D
【解析】分离定律研究的对象是一对等位基因,①②过程是一对等位基因分离,形成2种配子,遵循分离定律,A正确。③为受精作用,雌雄配子结合具有随机性、机会均等性,B正确。①②④⑤为形成配子的过程,C正确。⑥过程是雌雄配子随机组合,形成受精卵,没有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D错误。
14.【答案】C
【解析】子二代的表型及比例是3∶6∶7,是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水稻的抗病的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子二代的表型及比例是3∶6∶7,是9∶3∶3∶1的变式,故F1的基因型应该是RrBb,B正确;由题意知,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为RRBB、RrBB、rrBB、rrBb、rrbb,共5种基因型,C错误;因为F1的基因型是RrBb,亲本为纯合子,所以亲本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RRbb,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为rrBB,D正确。
15.【答案】C
【解析】假设控制植物的茎高的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为A/a、B/b、C/c。甲自交后代只有三种不同表现型,对比乙、丙图的高度分析,甲的F1出现两个显性基因、一个显性基因、无显性基因,且甲的F1一共4种组合方式,则甲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c、aaBbcc、aabbCc,即甲的基因型有3种可能,A正确。对比三幅图可知,无显性基因个体(基因型为aabbcc)的茎高为4 cm,在aabbcc的基础上,每多一个显性基因茎高就增加2 cm,B正确。乙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c、AabbCc、aaBbCc,假设乙基因型为AaBbcc,乙的子一代中茎高为8 cm的个体基因型为1/16AAbbcc、1/16aaBBcc、4/16AaBbcc,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同理,假设乙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也为1/3,C错误。子代中茎高相同的个体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BBcc的高度与aaBbCC的高度相同,D正确。
16.【答案】A
【解析】依据第1组实验,缺刻叶和缺刻叶植株杂交,子代缺刻叶∶马铃薯叶=3∶1,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缺刻叶为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紫茎与绿茎杂交后代均为紫茎可知,紫茎为显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紫茎缺刻叶)、aaBb(绿茎缺刻叶);依据第2组实验,子代中紫茎∶绿茎=1∶1,则亲代中的杂交组合为Aa(紫茎)×aa(绿茎),缺刻叶∶马铃薯叶=3∶1,则亲代的杂交组合为Bb(缺刻叶)×Bb(缺刻叶),则植株③的基因型为AaBb(紫茎缺刻叶),植株④的基因型为aaBb(绿茎缺刻叶),A正确,B、C、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每空1分,共6分)
(1)红 (2)性状分离 3∶1 (3)测交 (4)红 (5)基因分离
18.【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6分)
(1)A/a、B/b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2)A和B 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 1/3或1/6 1
(3)将该白毛兔与灰毛纯合个体进行杂交,统计后代表型及比例(或将黑毛纯合个体与灰毛纯合个体进行杂交得到F1,让该白毛兔与F1杂交得到F2,统计F2表型及比例)(3分) 若后代全为黑毛,则该白毛兔基因型为aaBB;若后代黑毛∶灰毛=1∶1(或后代中既有黑毛又有灰毛),则该白毛兔的基因型为aaBb(或若F2全为黑毛,则该白毛兔基因型为aaBB;若F2黑毛∶灰毛=3∶1,则该白毛兔的基因型为aaBb)(3分)
【解析】(1)第一组实验F1表型及比例为黑色∶灰色∶白色=9∶3∶4,是9∶3∶3∶1的变式,可知A/a、B/b能够自由组合,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2)由第一组结果可知,当A和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黑色,第二组实验中F1表型及比例为黑色∶灰色=3∶1,若A_bb为灰色,则亲本为AA×A_,Bb×Bb,组合有AABb、AABb或AABb、AaBb;若aaB_为灰色,则亲本为BB×B_,Aa×Aa,组合有AaBB、AaBB或AaBB、AaBb。综上所述,第二组亲本黑色兔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以A_bb为灰色计算,亲本组合为AABb、AABb时,F1黑毛为AABB∶AABb=1∶2,其中纯合子AABB占1/3;亲本组合为AABb、AaBb时,F1黑毛为AABB∶AABb∶AaBB:AaBb=1∶2∶1∶2,其中纯合子AABB占1/6。综上所述,F1黑毛中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3或1/6。第三组F1表型及比例为灰色∶白色=3∶1,以A_bb为灰色分析,亲本为Aabb×Aabb,因此F1中的白色的基因型只有aabb一种。(3)aaBB、aaBb为白色,则A_bb为灰色。要鉴别aaBB、aaBb即区分BB和Bb,不能选用BB,而应该选用bb或Bb与之杂交,因此选用灰毛纯合AAbb与其杂交(或将黑毛纯合个体与灰毛纯合个体进行杂交得到F1,让该白毛兔与F1杂交得到F2,统计F2表型及比例),统计后代表型及比例。若后代全为黑毛,则该白毛兔基因型为aaBB;若后代黑毛∶灰毛=1∶1(或后代中既有黑毛又有灰毛),则该白毛兔的基因型为aaBb(或若F2全为黑毛,则该白毛兔基因型为aaBB;若F2黑毛∶灰毛=3∶1,则该白毛兔的基因型为aaBb)。
19.【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分离和)自由组合 (2)aaBB和aaBb 1/2 (3)紫花∶白花=5∶1(2分) (4)②AABb ③紫花∶红花=1∶1(2分) ④紫花∶红花∶白花=3∶3∶2(2分)
【解析】(1)由于杂交实验1和3中F2表型是9∶3∶3∶1的变式,所以花色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因为已知实验1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1的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白花植株中有2份是纯合子,所以杂合子占1/2。(3)实验2的F2中紫花中有1/3的双显性纯合子即1/3AABB和2/3AABb,让这样的植株再自交一次,只有2/3AABb自交后会出现2/3×1/4=1/6的白花,所以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白花=5∶1。(4)紫花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和AaBb四种基因型:②如果杂交后代紫花∶白花=3∶1,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③如果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杂交后,后代有AaBB、AaBb、aaBB和aaBb四种基因型,根据题干中A_B_是紫花,aaB_是红花,剩余基因型都是白花,所以是紫花∶红花为1∶1;④如果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杂交后,后代有1AaBB、2AaBb、1Aabb、1aaBB、2aaBb和1aabb,所以子代中紫花∶红花∶白花=3∶3∶2。
20.【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0分)
(1)母本(1分) 免去了去雄的麻烦
(2)长日照条件下花粉育性下降50%,短日照条件下花粉育性正常
(3)①长日照条件下,育性正常(100%育性)∶半不育(50%育性)=3∶1;短日照条件下,育性正常∶不育=3∶1 ②长日照条件下,育性正常∶半不育(50%育性)=3∶1;短日照条件下,育性正常∶不育=3∶1 不能(1分)
【解析】(1)依据题意,雄性不育水稻花粉不育,因此在杂交过程中只能作为母本,且免去了去雄的麻烦,节省了人力。(2)依据题意,A基因主要在长日照条件下表达,据图1可知,aa突变体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的花粉育性表现分别为50%和100%。由此可知,长日照条件下花粉育性下降50%,短日照条件下花粉育性正常。(3)依据题意,水稻B基因主要在短日照条件下表达,A基因和B基因独立发挥作用。①若A和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的基因型为AaBb(且A和b连锁,a和B连锁),在长日照条件下,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为Ab∶aB=1∶1,则子代为:1AAbb∶2AaBb∶1aabb。据图1可知,aa突变体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的花粉育性表现分别为50%和100%,据图2可知,bb突变体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的花粉育性表现分别为100%和0,则F2的表型及比例为长日照条件下,育性正常(100%育性)∶半不育(50%育性)=3∶1;短日照条件下,育性正常∶不育=3∶1。②若A和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长日照条件下,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为AB∶Ab∶aB∶ab=1∶1∶1∶1,则F2基因型及比例为:9A_B_∶3aaB_∶3A_bb∶1aabb。据图2可知,aa突变体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的花粉育性表现分别为50%和100%,据图2可知,bb突变体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的花粉育性表现分别为100%和0,则F2的表型及比例为长日照条件下,育性正常∶半不育(50%育性)=3∶1;短日照条件下,育性正常∶不育=3∶1;可见上述实验方法不能确定A和B的位置关系。
21.【答案】(每空2分,共10分)
(1)A 白色 (2)RRQq或RrQQ 2 (3)红花∶白花=1∶3
【解析】(1)根据实验3中子二代分离比为9∶7,是9∶3∶3∶1的变式,可知白花和红花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故实验3中红花C的基因型为RrQq,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A正确。根据实验3中红花∶白花=9∶7,可知红花的基因型为R-Q-,而rrQ-、R-qq、rrqq均表现为白花,故基因型Rrqq个体为白花。
(2)红花基因型为R-Q-,实验1的F2中红花∶白花=3∶1,说明子一代只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另一对基因为显性纯合,则红花A基因型为RRQq或RrQQ,品种甲的基因型为RRqq或rrQQ,品种乙的基因型为rrQQ或RRqq,实验2的F2中红花∶白花=3∶1,说明子一代只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另一对基因为显性纯合,即实验2的子一代基因型为RrQQ或RRQq,所以实验的F2红花基因型为RRQQ和RrQQ或RRQQ和RRQq,即共2种基因型。
(3)红花C的基因型为RrQq,与隐性纯合白花rrqq杂交,子代RrQq为红花,rrQq、Rrqq、rrqq均为白花,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