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减数分裂(含实验) -课后训练-(人教版2019必修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1.1 减数分裂(含实验) -课后训练-(人教版2019必修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3-06 16:0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1 减数分裂(含实验)
[基础达标]
题组一 减数分裂的相关概念
1.(2024·新疆乌鲁木齐期末)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同源染色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C.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
D.四分体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出现
2.(2024·山东学业考试)下图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染色体的结构示意图,A/a、B/b表示基因,①②表示染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体①和②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B.图中A和a,B和b为两对等位基因
C.图中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
D.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定相同
题组二 减数分裂的过程
3.下图a、b、c、d分别是生物细胞某一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图可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的间期
B.b图可表示蛙成熟的红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
C.c图所示细胞可为次级卵母细胞或者第一极体
D.d图所示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4.(2024·新疆乌鲁木齐期末)如图表示某生物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进行DNA的复制
B.BC段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CD段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
D.形成的精细胞中核DNA数是精原细胞的一半
5.(2024·黑龙江哈尔滨期末)图甲是基因型为Rr的某动物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乙为该生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1∶1
B.图甲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与图乙中FG段的相同
C.图甲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对应图乙的CD段
D.图甲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卵细胞或精细胞
题组三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6.下列有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形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B.精子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变形,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不需要
C.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成熟生殖细胞,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
D.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均进行不均等分裂,得到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7.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四个细胞中只有甲、乙中含有染色单体
B.甲、丙两细胞分别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C.四个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个体
D.丁细胞完成分裂后可产生两个卵细胞
题组四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8.(2024·四川成都期末)关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和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显微镜可识别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B.可选择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观察整个减数分裂连续变化的过程
C.用颜色不同、形状大小相同的橡皮泥,代表同源染色体
D.模拟减数分裂Ⅰ后期时,移动染色体的着丝粒,同源染色体分离
[能力提升]
9.(2024·辽宁沈阳阶段练习)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子细胞可以是乙和丁
B.乙细胞分裂后产生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C.丙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
D.丁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子细胞为精细胞
10.下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设①和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关于图解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B.②有姐妹染色单体,①和③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
C.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D.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DNA数目为2a
11.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就图2中乙细胞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1.【答案】A
【解析】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形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能两两配对的两条染色体,A错误;同源染色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两配对的两条染色体,B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C正确;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D正确。
2.【答案】D
【解析】图中①②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颜色互补,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为一对等位基因A/a或B/b,二者是一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图中A/a或B/b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一对相对性状,是等位基因,B正确;图中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共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但性染色体XY或ZW的形态大小不相同,D错误。
3.【答案】D
【解析】a图重新出现核膜,可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A错误;蛙成熟的红细胞进行的是无丝分裂,B错误;c图所示细胞质处于不均分状态,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不可能是第一极体,C错误;d图中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共有8条染色单体,D正确。
4.【答案】C
【解析】图中,AB段上升的原因是染色体的复制即DNA复制,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含有两个DNA分子,A正确;BC段每条染色体的DNA数目是2,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正确;CD段发生了着丝粒的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但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故减数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核DNA数是精原细胞的一半,D正确。
5.【答案】B
【解析】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已经分裂,染色单体数为0,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A错误;图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与体细胞相同,都是2N,与图乙中FG段的相同(FG段染色体数目为2N),B正确;图甲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位于图乙的HI段,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C错误;图甲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极体或精细胞,D错误。
6.【答案】D
【解析】卵细胞与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A正确;精子形成过程中,精细胞需要变形,卵细胞不需要,B正确;卵原细胞分裂,形成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卵细胞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C正确;初级卵母细胞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其中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均等分裂,D错误。
7.【答案】B
【解析】四个细胞中甲、乙、丙均含有染色单体,A错误;甲中有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B正确;据分析可知,乙均等分裂,属于初级精母细胞,丁不均等分裂,属于次级卵母细胞,所以四个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个体,C错误;丁细胞完成分裂后形成一个极体和一个卵细胞,D错误。
8.【答案】B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位置会因时期不同出现变化,所以可根据染色体的形态、数目、位置等初步判断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何种时期,A正确;减数分裂装片中的细胞已经死亡,不能看到连续变化的过程,B错误;同源染色体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染色体,用颜色不同、形状大小相同的橡皮泥,代表同源染色体,C正确;模拟减数分裂Ⅰ后期时,移动染色体的着丝粒,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正确。
【能力提升】
9.【答案】A
【解析】可判断甲图代表初级卵母细胞,子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乙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表示次级卵母细胞,丁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表示极体或者次级精母细胞,所以甲的子细胞可以是乙和丁,A正确;乙图表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产生卵细胞和极体,B错误;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8个核DNA,C错误;丁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表示极体或者次级精母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子细胞也不一定为精细胞,D错误。
10.【答案】C
【解析】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为4n,DNA数目为4a,A错误;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形成②初级精母细胞,所以②中有姐妹染色单体,①和③中着丝粒分裂,均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形成②初级精母细胞,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C正确;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2a,D错误。
11.【答案】(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着丝粒分裂 (2)乙、丙 甲 (3)8 1∶2 减数第一次 后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解析】由图示可知,图1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情况,AB段为分裂间期。(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间期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图1中CD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减半,是因为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2)图2中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应处于图1中的DE段;图2中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都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都有2个DNA分子,处于图1中的BC段。(3)图2中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共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细胞质不均等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