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课 堂 精 讲课 前 预 习第1节 认识压强(一)课 后 练 习能 力 提 升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1. 物理学中把 的力叫做压力 .2.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 和 有关.3. 物理学中,把 与 的 比,叫做压强.可用公式 来表示,压强的单位是 或 .课 前 预 习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受力面积P=F/SN/m2Pa1. 关于压力说法正确的是 ( )
A.压力就是重力
B.压力大小等于重力,但产生原因不同
C.压力大小与重力没有必然联系
D.压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 如图8.1-1所示是静止在月球上的“玉兔”号月球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月球车采取多轮设计是为了减小对月面的压力
B.月球车采取多轮设计是为了增大与月面间的摩擦力
C.月球车水平静止在月面上对月面压力与其受到的支持力平衡
D.月球车水平静止在月面上比水平静止在地球表面上对支承面
压力要小C课 堂 精 讲知识点1 压力的概念D3. 如图8.1-2所示, 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选填“a”、“b”或“c”)课 堂 精 讲C4. 一座平直的跨海大桥全长1.6km,桥头立着如图8.1-3所示的两个标志牌,如果一辆匀速行驶的载重汽车恰好达到两标志牌的最大限定值,该车通过桥中央时对桥面的压力为 N,如果车辆超载就会压坏桥面;通过该桥所用时间为 h.(g取10N/kg,车长不计)4X1050.032课 堂 精 讲知识点2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5. (2015·广东)图8.1-4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甲图所示,将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所示,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所示,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
①比较 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②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③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 .
甲乙受力面积越小控制变量法课 堂 精 讲用F表示压力,用S表示受力面积,用p表示压强,则
下面对此公式解释正确的是 ( )
A.物体所受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B.物体的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C.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D.受力面积不变,产生的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7. 下列单位中,属于压强单位的是 ( )
A.g/cm3 B.N/kg C.kg/m3 D.N/m2D课 堂 精 讲知识点3 压强的概念D8. 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则余下的半块砖与整块砖相比 ( )
A.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B.对地面的压强减半
C.对地面的压强不变
D.对地面的压强加倍
9. 科学家研究表明,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会产生压强,其值约为9×10-6Pa.科学家设想制造出“太阳帆”,在太空中利用太阳光的压力来推动航天器的航行,上海市宇航学会曾设计出边长为100m的正方形“太阳帆”,则该“太阳帆”在太空中所受阳光的压力为
N.C9X10-2课 堂 精 讲10. 水平桌面上放有一个茶杯,桌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 茶杯受到的重力大小,但重力不是压力,重力作用在 上,而压力作用在 ,重力的施力体是 ,而压力的施力体是 .
11. 如图8.1-5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B.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C.两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D.两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大
等于课 后 练 习茶杯桌面地球茶杯A12. 下列能够体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的成语是 ( )
A.迎刃而解 B.立竿见影 C.孤掌难鸣 D.震耳欲聋
13. 近年来,汽车超载现象异常突出,公路损坏严重.你认为超载汽车对公路的损坏主要取决于 ( )
A.汽车的大小 B.汽车对公路的压强
C.汽车的速度 D.汽车的惯性
14. 一张报纸平摊在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0.5Pa,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
.A课 后 练 习B每平方米的面积受到的压力为0.5N15. 一位初三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104Pa.当他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若有10位初三学生均双脚站立时,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Pa.2X104课 后 练 习16. 松软的雪地上行走,脚容易陷进雪地里.即使是干燥的硬泥路面,坦克履带同样也会轧出印痕来.经验表明,所有材料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叫极限压强.如下表所示的几种材料的极限压强值.
几种材料的极限压强值(单位:Pa)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花岗岩的极限压强值为 Pa,它表示加在花岗岩上的压强一旦超过它的大小,花岗岩就 (选填“能”或“不能”)承受2X108运动状态能 力 提 升不能17. 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一张纸板引起了肖同学的兴趣,他想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他进行了猜想:
猜想1: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可能与纸板的形状有关;
猜想2: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可能与纸板的大小有关;
为此,它在一块纸板上剪下2块相同的小纸板AB和一块较大的纸板C,并设计了如图8.1-6所示的实验方案:能 力 提 升步骤一:将纸板A用两木块支撑起来,如图甲所示,在纸板的中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重物的重力G1;
步骤二:保持两木块的距离不变,将纸板B弯成拱形,如图乙所示,在拱形纸板的上面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重物的重力G2;
步骤三:保持两木块的距离不变,将纸板C用两木块支撑起来,如丙所示,在纸板的中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重物的重力G3.
(1)比较实验数据发现G2>G1,可以验证猜想 (填写序号)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比较实验数据G3与 (选填“G1”或“G2”)大小,可以验证猜想2.1 能 力 提 升正确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