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时达标作业
6.7 比和比例
1.填一填。
(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________。
(2)写出比值是7的两个比________和________,把它们组成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3:5=12:20这个比例中,3和20叫作比例的________,5和12叫作比例的________。把这个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是_____,写成乘法形式是_________。
(4)把5t:25kg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_,比值是______。
(5)配制一种盐水,盐和水的质量比是1:2,盐是盐水质量的_____。
(6) =_____÷10=12:_____=_____(填小数)=____%。
(7)如果3:a=b:5,那么a和b成________比例;如果a:b=3:5,那么a和b成________比例。
2.判断。
(1)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比例。 ( )
(2)小圆周长与半径的比和大圆周长与半径的比不可以组成比例。( )
(3)车轮周长一定,车轮行驶的路程和转数成正比例关系。( )
(4)化简比3:0.5=(3×10):(0.5×10)=30:5=6。 ( )
(5)一种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1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2:1。 ( )
(6)最简整数比中,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是1。 ( )
(7)一杯糖水,糖和水的比是1:16,喝掉一半后,糖和水的比是1:8。 ( )
(8)一段路程,甲走完用4小时,乙走完用5小时,甲、乙的速度比是5∶4。( )
3.选一选。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法中的除数相当于比中的前项
B.分数中的分子相当于比中的后项
C.比中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
(2)下面的比中,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 )。
A.1.5:4 B.3.5:6 C.3:2
(3)如果把5:9的前项增加2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 )。
A.20 B.45 C.36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4:5,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5)在比例尺是1:8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是2:3,那么甲、乙两个圆的实际的直径比是( )。
A.1:8 B.2:3 C.4:9
(6)已知甲数与乙数的比是2:7,甲乙两数的和是36,甲数比乙数少( )。
A.16 B.18 C.20
4.化简下面各比。
81:27 : 15:20% 0.5米:5厘米
5.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教材P84第2题)
(1)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与缺勤人数( )。
(2)已知 =3,y与x( )。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 )。
(4)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一个面的面积( )。
(5)已知xy =1, y与x ( )。
(6)出油率一定,花生油的质量与花生的质量( )。
6.解比例。
0.6 : 4 = 3 : x = : x = 16 : 10
7.下图描述的是购买某款口罩情况。
(1)这款口罩的数量与总价成____比例关系。
(2)照这样计算,如果要采购15个口罩,需要____
元。
(3)李老师想购买120个口罩,准备了400元,够吗?
_____(填够或不够)。
8.学校新进一批图书,按3:4:5分配给四、五、六年级。五年级分得120本,四年级和六年级各分多少本?
9.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24厘米,两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时行72千米,比乙车每时慢16千米,两车大约几小时后相遇?
10.张小红看一本故事书,看了一些后,已看的与剩下的比是1:4,又看了25页,此时已看的与剩下的比是3:7。这本故事书共多少页?
1.(1)1:500000 (2)7:1;14:2;7:1=14:2
(3)外项;内项; = ;3×20=5×12
(4)200:1;200 (5)
(6)8;15;0.8;80 (7)反;正
2.×;×;√;×;×;√;×;√
3.C;A;C;B;B;C;
4. =3:1;=8:9;=75:1;=10:1
5.(1)不成比例;(2)成正比例;(3)成反比例;(4)成正比例;(5)成反比例;(6)成正比例
6. x = 20;x = 0.6;x = 0.25
7.(1)正 (2)48 (3)够
8. 图书总数:120÷=360(本)
四年级:360×=90(本)
六年级:360×=150(本)
9.实际距离:24×4000000=96000000(cm)=960(km)
乙车速度:72+16=88(千米/时)
相遇时间:960÷(72+88)=6(小时)
10.25÷( - )=2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