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十四课《变脸》同步训练
1.下列划线的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噤(jīn) 吊唁(yàn) 颓唐 (tuí) 提防(tí)
B.差使(chāi) 尴尬(gān) 两栖(xī) 匀称(chèng)
C.嶙峋(líng) 伧俗(cāng) 逾时(yú) 狼藉(jiè)
D.依偎(wēi) 打鼾(hān) 呓语(yì) 蹒跚(pán)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中“寒噤”中“噤”读jìn,“提防”中“提”读dī;B项中“两栖”中“栖”读qī,“匀称”中“称”读chèn;C项中“嶙峋”中“嶙”读lín,“狼藉”中“藉”读ji 。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黯然(àn) 酒盅(zhōnɡ) 呜咽(yàn)
B.停泊(bó) 惺忪(xīnɡ) 打鼾(hān)
C.糍粑(zī) 竹篙(ɡāo) 回溯(sù)
D.诅咒(zǔ) 阴霾(mái) 揩泪(kǎi)
答案:B
解析:分析: A项,“咽”应读yè;C项,“糍”应读cí;D项,“揩”应读
kāi。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打鼾( ) 阴霾( ) 怡( )然自得 睡眼惺忪( )
答案: hān |mái|yí| song
解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还要注意的是声调要注准。
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niè( )手蹑脚 lù sī( )( ) cí bā( )( )
答案:蹑|鹭鸶|糍粑
解析:分析:这是本课中的重点字。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点评:写汉字,要根据语境结合拼音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5.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A.蹑手蹑脚 悴不及防 怡然自得 沾亲带故( )
B.气息奄奄 消声匿迹 巧妙绝伦 情郁于中( )
答案:猝|销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汉字的书写能力。要结合词义字义来理解,如“销声匿迹”是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因此用“销”。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6.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C.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迥然不同 险象叠生( )
D.未雨绸缪 穿流不息 眼花缭乱 韦编三绝( )
答案:迭|川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汉字的书写能力。要结合词义字义来理解,如“川流不息”是形容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因此用“川”。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7.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阴霾: 盘缠: 蹑手蹑脚:
答案: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烟尘而显得浑浊。|路费。|形容走路时脚步很轻。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根据词在文章当中的语境含义来解释。
点评:将词语拆分,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
8.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祠堂 跺脚 捶背 惶然大悟
B.蚂蟥 徘徊 挠痒 逢凶化吉
C.盘缠 赌咒 码头 猝不及防
D.愧疚 手腕 嘀咕 阿弥陀佛
答案:A
解析:分析:“惶然大悟”应为“恍然大悟”。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9. 找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A.你有缘遇上我,时来运转了。 B.水上漂捶轻点,再轻点……
C.水上漂享受天伦乐,拉起家常话。 D.家传决技,独孤一枝。
答案:D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能力。D项中“决技”应为“绝”,故选D项。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阅读短文,注意汉字这个特点,注意易错字,仔细辨析。
10.下列句中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他们在对白鼠的实验中可能发现了如何减缓老化进程,甚至实现局部器官“返老还童”的办法。
B.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C.园区内多组团式景观绿化,形成点线结合,休息区、生态区、娱乐区等功能各异的景观,怡然自得,营造独具魅力的社区文化。
D.同学们手舞足蹈地几乎要互相拥抱了。
答案:C
解析:分析:语义重复,“安居乐业”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和前面的“生活”重复。
点评: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彩,根据语境判断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11. 从下面备选词组中选择恰当的项填入这段文字的空缺处。
水上漂爷爷待你好,是对你 啊。爷爷老了,越老越怕。一怕断了我家香烟,二怕断了祖传 ,这才收你做我的孙子。爷爷把心 给你,教你变脸 ,望你给我 。
备选词语:
a.传宗接代 b.本事 c.有望 d.绝活儿 e.掏
答案:c|d|e|b|a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准确用词,根据事物的特点选择准确的答案。
点评:阅读全段,了解语境,根据空处前后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根据人物的性格和事迹,就要考虑与其后内容搭配问题,填空后要读一读,看句子是否通顺,从词义、情感色彩、适用范围来判断词语是否表达准确。
12. 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是( )
水上漂 ,猛省出事,飞步上岸救护孩子, 与蛇搏斗,抓住蛇尾一抖,甩进草丛。返身抱起孩子。跳上船头, ,忙着关怀狗娃。
A.奋不顾身 喘息未定 一跃而起 B.奋不顾身 一跃而起 喘息未定
C.一跃而起 喘息未定 奋不顾身 D.一跃而起 奋不顾身 喘息未定
答案:D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准确用词,根据事物的特点选择准确的答案。
点评:阅读全段,了解语境,根据空处前后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本题要求填的都是动词,就要考虑与其后内容搭配问题,填空后要读一读,看句子是否通顺,从词义、情感色彩、适用范围来判断词语是否表达准确。
13.根据原文填空。
千不该,万不该,不该错__________女儿胎!不该__________在穷乡里!不该__________上大水灾!被人__________,被人__________,被人__________,被人__________
答案:投|生|遇|拐|卖|骑|踩
解析:分析:结合文章内容很容易可以填对。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掌握,只要细心不难做对。
1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B.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C.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品之一。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将“《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和“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两句式杂糅,应选取其中一种表达。C项列举的是三种饮品,与“之一”矛盾。D项滥用关联词,应去掉“之所以”。
点评:判断病句,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所以,平时多阅读培养语感是很重要的。
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变脸(节选)》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旧时代生活的图景以及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
B.课文塑造了一个豪爽仗义、重男轻女的人物形象——水上漂。
C.剧中狗娃为了让水上漂收留自己,故意欺骗水上漂。说明狗娃身上有不诚实和狡诈的一面。
D.课文选的这场戏上半场与下半场,氛围格调迥然不同,形成了鲜明对比。
答案:C
解析:分析:狗娃不是故意欺骗水上漂,而是怕自己再被别人卖掉,被逼无奈才这样做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时要用心细致地掌握一些细节问题,同时还要注意一些文章中运用的手法。
16.川剧剧本《变脸》的作者是 ,全剧共六场,课文节选的是第 场。
答案:魏明伦|二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作者魏明伦和《变脸》的相关常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初中阶段的作品,所以有必要要求学生识记他的相关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17.下列对唱词、对话、对白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小猫小狗,油水不多。我看干脆放开手脚,牵一牵大户人家的肥猪儿。”刻画出一个贪婪、残忍、毫无人性的人贩子的形象。
B.“男娃子是个宝,女娃子是根草”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说明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水上漂心中根深蒂固。
C.“往日独叹黄昏冷,今朝笑看夕阳红”一句用了对比手法写出了水上漂有了孙子后的那种喜悦、满足的心情。
D.“我比男娃子更勤快,能干粗活能挑抬。下河帮你洗铺盖,煮饭帮你劈干柴”几句唱词刻画出了一个勤劳能干又孝顺的狗娃形象。
答案:B
解析:分析:“男娃子是个宝,女娃子是根草”运用的是借喻的修辞手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各类修辞手法的掌握,所以在判断时要用心分析,仔细判断。
18.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只填写序号)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①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②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③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答案:②③④①
解析:分析:上句中讲述的本能是人得能力的一种,所以在后文衔接第②句,下文将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所以前一句应第①句。
点评:语意连贯题中最重要的紧扣前后文语句,做好语意的衔接。
1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陈涉世家》节选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藏私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孙权劝学》选 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B.辑录了《阿长与〈山海经〉》《风筝》《藤野先生》等作品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加快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C.我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通过“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俄国诗人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则直接用劝说的口吻,对世人进行嘱咐。
D.奥楚蔑洛夫、韩麦尔、夏洛克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俄国契诃夫的《变色龙》、法国都德的《最后一课》、英国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答案:B
解析:分析:B项中的《风筝》出自鲁迅散文集《野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做好此类题的关键是平常的学习要认真用心,把识记类的内容要牢记。
20.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分点概括“缓解交通堵塞”的三条措施,每条不超过6个字。
为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逐步解决关箥民生的交通拥堵问题,今年,杭州市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据悉,有关部门在市区新增公共自行车5千多辆,新增和更新公交车共300多辆,同时国快城区中心道路的建设,完善公交专用车道,启动城市环线项目,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采取立体开发和地下空间开发等方式建造停车场地,解决商场、、车站等重点区域的停车难问题。鼓励单位开放内部停车场,探索并实施分时停车、借时停车等做法,另外,在大力宣传交通法规的同时,对车辆行人闯红灯、车辆在路品违法变道、行人过路口不走人行道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对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
答案:发展公共交通、解决停车问题、整治违法行为
解析:分析:注意选段的层次,先划分层次,再概括,注意字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做好此题的关键要全面理解材料,概括时要简洁。
21.《水浒传》和《西游记》都是我国长篇 ① 体小说的代表作品。《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讲述了一系列英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② 浔阳楼题反诗等。《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孙悟空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他因 ③ 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后追唐僧完成了西天取经的大业。
答案:章回体|松江|大闹天宫
解析:分析:此题很简单,只要对古典名著有所了解,不难做对此题。
点评:名著类考题要做好的关键是在复习时用心阅读,牢记一些常识性知识。
22.徐州电视台拟推出一档反映徐州历史文化传统的新栏目“话说徐州”,分若干期播出。请利用下面提供的古人咏徐州诗句中的景点或人物,仿照示例,拟定第三期节目的标题。
当年放鹤人何处?胜地尚传项王名。苏堤南北一行柳,黄河襟带古今情。
万顷碧波荡楚韵,九里烟云接汉营。回首云龙霜色动,戏马台前尽秋声。
第一期:放鹤亭内,领略苏轼(东坡)豪放情怀
第二期:九里山巅,追忆历代兵家争雄
第三期:
答案:示例:云龙湖畔,感受千年汉韵楚风
解析:分析:首先要分析语言材料,然后抓住例句的结构特点进行仿写,要有景点或人物,特点突出,句式相似,意思协调即可。
点评:这是一道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题。
23.选 出下列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 )
A.歌曲“卷珠帘”曲风清新唯美,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B.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C.千不该,万不该,不该错投女儿胎!不该生在穷乡里!不该遇上大水灾!
D.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 熟悉的。
答案:C
解析:分析:A项中引号改为书名号。B项中最后一个顿号改为逗号。D项的顿号改为逗号。
点评: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2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水上漂(唱)
老汉心并非铁石块,
是留是丢几徘徊……
狗娃(抓住一线希望,急唱快板)
我比男娃子更勤快,
能干粗活能挑抬。
下河帮你洗铺盖,
煮饭帮你劈干柴……
你桌上只添一双筷,
我不贪嘴,不挑菜,
学本事,听安排……
爷爷呀——
你收个孝顺的孙女划得来!
水上漂(唱)
可怜可爱,
好灵好乖,
催人滚滚泪!
背着狗娃揩……(返身望天三思)
雁鹅阵阵飞天外,
炊烟袅袅起楼台。
我家香烟今何在?
愧对祠堂祖先牌。
养儿方能续后代
女生外向遭祸灾。
事出无奈,
快快丢开。
狗娃休把老汉怪——
重男轻女自古来!
水上漂心一横,跺脚踢开女孩,跳上小舟,轻篙一撑,船如箭发,开往下游。
狗娃沿着河岸追赶小舟,踏进浅水呼唤爷爷,水漫到膝,波涌到腰……
水上漂回头一看,女孩在水中沉浮!
水上漂 死丫头,不要命了!
老汉嘴上大骂,行动却很果断——投河救人!
艺人不愧外号水上漂,弄潮之术极高,迅速救起女孩。
(1)从上面节选文字看,狗娃和水上漂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狗娃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水上漂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
(2)上面这段文字中,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性格,在其心理和行动上存在明显的矛盾,试找出表现此矛盾的内容。
答案:水上漂心理上:“养儿方能续后代,女生外向遭祸灾。 重男轻女自古来!”想法根深蒂固,可是行动上恰恰相反“老汉嘴上大骂,行动却很果断——投河救人!”存在明显矛盾。
解析:分析:回答此阅读题,通读剧本,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要在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点评:此题考查范围比较广,既有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分析,也有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25.阅读理解
站立在废墟上的衣橱
麦 子
奶奶的卧室有一个大大的衣橱。衣橱里挂着各式各样的旗袍。
穿着旗袍的奶奶很精神,也很好看。我很喜欢她穿着旗袍的样子,也很喜欢她挂着旗袍的大衣橱。高兴的时候,我喜欢躲进里面,嗅着樟脑丸淡淡的芬香;受委屈的时候,我喜欢躲进里面,一个人偷偷地哭。
奶奶说,长大后,衣橱里的旗袍都归我。为此,我向同桌的小芊炫耀了很久。
那一天中午,我们全家坐在院外的丁香树下,正议论镇东的大叔家来了一只野猫。突然,丁香树剧烈地晃动起来,所有的东西都晃动起来。站立不住的我们晃趴在了地上。
然后,到处一片“轰隆隆”。
接着,一片静寂。时间也仿佛为之停止了很久,很久。等我们反应过来时,看到的除了尘烟,还是尘烟。在尘烟中,我家的四合院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堵墙,还有墙下奶奶的那个大衣橱。
后来,我才知道,那一天倒了许多的房,死了许多的人。而小芊也永远看不到我穿旗袍的模样了。
爸爸妈妈去镇上的医院帮忙了。奶奶去了附近的农贸市场,听说那里的房子全倒了。孤零零的我带着被吓坏的小狗阿白钻进了奶奶的衣橱。
衣橱完好无损。衣橱里的衣服仍然光鲜、亮丽。可是,我害怕极了。
傍晚的时候,奶奶回来,从废墟里刨出一些饼干。可是,我们都没有心情吃,阿白也没心情吃。我们一起坐在衣橱里,望着满天的星斗,呆呆地等待着黎明。
第二天,爸爸妈妈仍然没有回来。我和奶奶从废墟里拾掇出一些米和蔬菜,还有一些完好的砖块、木料。穿着一身蓝色旗袍的奶奶在废墟上砌了简易的灶,为我熬了稀粥。还用那些砖块、木料在衣橱旁搭建了一个能睡觉的小窝棚。
因为下了一场雨,衣橱开始渗水。
天晴后,奶奶找来一根长长的绳子,一头系在那株丁香树上,一头系在从前院内的那株橘树上。我和她将衣橱里的旗袍一件一件又一件,慢慢地晾挂在绳上。阳光下,那些旗袍随风轻轻地摇摆,像一面面绚丽的旗帜。站在这些旗帜下的我,悲伤的心慢慢有了温度。
后来,镇上来了救援队、医生,还有许多志愿者。奶奶也加入到他们中间,为那些受伤的人做饭、洗衣。每天早上,奶奶去做事前,都会拉开她的衣橱,精心挑选出一件美丽的旗袍。她说:“漂亮的衣服会使人的心情逐渐好起来。”
奶奶说得一点没错,每天目送她穿着旗袍离去的身影,我的心情也逐渐不再像从前那样悲伤。而阿白也渐渐有了生气。我们一起在废墟上走来走去,还采来野花,放在窝棚里,放在衣橱上。不远处传来小鸟的叫声,空气中有栀子花的味道在弥漫。我开始明白某些东西已永远失去,但某些东西却留了下来。
一天一天过去。灾后重建开始了。爸爸妈妈所在的厂区恢复了生产,学校有了板房教室。奶奶为我缝制了一个新书包,上面还绣了一朵金色的太阳花。
我们一家寄居过的窝棚被拆去,废墟上的碎砖烂石也清理走。大家开始陆续搬进简易的板房。我们也不例外。衣橱也搬了进去。里面的旗袍依然光鲜、亮丽。樟脑丸依然散发出淡淡的芳香。
奶奶的精神依然很好,穿着旗袍的她依然好看。而我依然喜欢高兴的时候躲进衣橱,也依然喜欢伤心时,一个人躲到里面,哭泣。
一些东西已改变,一些东西却仍然在。
(1)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站立”指的是什么?
答案:“站立”指:地震中没有倒下的大衣橱;灾难中人们坚强、团结、乐观的精神。
(2)请赏析文中画波浪 线的句子。
时间也仿佛为之停止了很久,很久。
答案:运用反复的修辞,突出了地震瞬间带给人心理感受上的时间之久。(“时间也仿佛为之停止了很久,很久”一句中,“很久,很久”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用在这里是为了强调地震瞬间带给人心理感受上的时间之久。)
(3)文中的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结合事例,围绕“热爱生活、坚强乐观、善良热心、疼爱孙女”等作答。
解析:分析:第一题根据文章主要内容,结合中心来分析即可。第二题找准赏析角度,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第三题要求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时要抓住文中的关键性句子。文中说“穿着旗袍的奶奶很精神”,震后“奶奶的精神依然很好,穿着旗袍的她依然好看”,这些语句暗示了奶奶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坚强乐观的性格。“奶奶去了附近的农贸市场,听说那里的房子全倒了”“奶奶也加入到他们中间,为那些受伤的人 做饭、洗衣”几句话,说明了奶奶是善 良热心,乐于助人的。而贯穿于全文的更有奶奶对孙女的无限疼爱之意。
点评:此题考查范围比较广,既有对题目含义的考查,又有重点句子的赏析,还有修辞手法的分析,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