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无忧】人教版五下-6.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无忧】人教版五下-6.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含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3-06 12:0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素养达标教学设计
6.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P89.例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相同,只是计数的范围由整数扩充到了分数。在已有的基础上感悟分数加、减法的含义,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打下了基础。
学情分析 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学生对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有一定基础。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核心素养 经历计算法则得出的过程,培养概括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2.经历计算法则的得出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启发引导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知识链接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1)的分数单位是( ) ,有( )个( )。 (2)的分数单位是( ) ,有( )个( )。 (3)的分数单位是( ) ,有( )个( )。 学生举手回答。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师板书: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通过复习旧知,唤起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 探究新知 一、探究同分母相加的方法 例1.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 (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 (2)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1.分确分数加法的含义 师:读题,你知道什么信息? 生:知道爸爸吃了块饼,妈妈吃了块饼,求一共吃了多少张饼。 师:要求一共,应该用什么法计算? 生:加法。 师板书:+ 师:由此可见,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那怎样计算呢? 2.探究+的计算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1:我们把这块饼平均分成8份,妈妈吃了,也就是占其中的1份,而爸爸吃了,占其中的3份,一共吃了张饼。 生2: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 师说明: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解决问题 +==(张) 答: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张饼。 二、探究同分母相减的方法 1.明确分数减法的含义 师:从多吃可以推断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减法。 师:怎么列式? 生:-。 2.探究-的计算方法 师:怎样计算呢? 自主探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怎样计算呢? (2)你是怎样想的? (3)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1:3个减1个是2个,就是。 生2:-==。 3.解决问题 -==(张) 答:爸爸比妈妈多吃张饼。 三小结 师:你能总结一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做一做:(教材P90) 1.列式并计算。 2.计算。 = = = 4 = = = = 1 =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全班校对。 答案: 1.+ - 2.;1;;;;;; 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的活动,给予学生较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未知问题,培养知识迁移的思想,最后由学生自行概括出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 课堂演练 一、入门 1.看图涂一涂,填一填。 2.填空。(教材P91第3题) 3.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1)+==( )。改正:+===1 (2)1-==0( )。 改正:1-=-== 二、巩固 4.计算。(教材P92第6题) 5.在○里填上“>”“<”或“=”。(教材P92第8题) 三、挑战 6.在五年级一次测试中,及格人数占总人数的,及格人数比不及格人数多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1-= -= 答:及格人数比不及格人数多占总人数的。 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 2.素养评价 3.布置作业 (1)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2)预习下一节内容。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课后作业 1.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2.预习下一节内容。
课后反思 在三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借助直观图形,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本节课继续深入学习,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明白为什么这样算,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在教学时,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用算理引入算法,使学生明白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只用分子进行加、减,整节课学习效果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