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2024)
第十一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1.1 不等式
11.1.2 不等式的性质
11.1.2 不等式的性质 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1.2 不等式的性质 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3-06 21:57:18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文档简介
11.1.2 不等式的性质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的含义,并掌握它们与“>”“<”的区别.
2.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3.能利用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学会运用类比思想来解不等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的含义,并掌握它们与“>”“<”的区别.
难点:不等式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上节课我们通过引入实例探索、归纳得到了不等式的性质,并能运用它们将不等式变形成“x>a”或“x
如:(1)乘火车买半票的儿童身高不超1.1米.
(2)正常人的血压是60~90毫米汞柱,高压是90~120毫米汞柱.
(3)如图所示是一条公路上的交通标志图案,它们有着不同的意义,你知道图中的80所表示的含义吗 试着用不等式表示出来.
3.小希就读的学校上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8点开始,小希家距学校有2千米,而他的步行速度为每小时10千米.那么,小希上午几点从家里出发才能保证不迟到
二、新知探究
探究点1:认识含“≤”或“≥”的不等式
例题讲解
例1 下列根据语句列出的不等式错误的是( )
A.“x的3倍与1的和是正数”,表示为3x+1>0
B.“m的与n的的差是非负数”,表示为m-n≥0
C.“x与y的和不大于a的”,表示x+y≤a
D.“a,b两数的和的3倍不小于这两数的积”,表示为3a+b≥ab
解析:选D.根据题意,找出关键词语“正数”“非负数”“不大于”“不小于”列出不等式即可.A.“x的3倍与1的和是正数”,表示为3x+1>0,正确;B.“m的与n的的差是非负数”,表示为m-n≥0,正确;C.“x与y的和不大于a的”,表示为x+y≤a,正确;D.“a,b两数的和的3倍不小于这两数的积”,表示为3a+b≥ab错误,应表示为3(a+b)≥ab.
【方法总结】 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列出不等式,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大于(小于)、不超过(不低于)、是正数(负数)、至少、最多等等,正确选择不等号.
要点归纳:两个符号“≥”和“≤”,在不等式中含有等号.
1.读法及含义:
“≥”读作:“大于或等于”.含义是不小于,包括大于和等于.
“≤”读作:“小于或等于”.含义是不大于,包括小于和等于.
2.在数轴上表示:
含等号的要画实心圆点,不含等号的要画空心圆圈.
探究点2:应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
例2 白板出示教材第126页例3
分析:解不等式,就是借助不等式的性质使不等式逐步化为x>m或x
小题(1)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后面的三个小题由三名同学到黑板演示,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强调注意问题: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探究点3:不等式性质的应用
根据创设情境中的问题3,思考以下问题:
1.若设小希上午x点从家里出发才能不迟到,则x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2.你会解这个不等式吗 请说说解的过程.
3.你能把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吗
【分组探讨】 对上述三个问题,你是如何考虑的 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作出记录,最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x应满足的关系是:x+≤8,
根据“不等式性质1”,在不等式的两边减去,得:x+-≤8-,即x≤7
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方法指导】 强调“≤”与“<”在意义上和数轴表示上的区别.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借助数轴可以将不等式的解集直观地表示出来.在应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两个:“确定”:一是确定“边界点”,二是确定“方向”.(1)确定“边界点”:若边界点是不等式的解,则用实心圆点,若边界点不是不等式的解,则用空心圆圈;(2)确定“方向”:对边界点a而言,x>a或x≥a向右画,x
例3 (教材P127例4)
分析:(1)新注水的体积V与原有水的体积的和与容器的容积有什么关系
(2)新注入水的体积V可以是负数吗
(3)你能独立求出V的取值范围吗
(4)试将V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你认为在数轴上表示需要注意哪些
【方法总结】 满足两个条件的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是指它们的公共部分.
三、检测反馈
1.用不等式表示图中的解集,其中正确的是( )
A.x>-2 B.x<-2
C.x≥-2 D.x≤-2
2.不等式-5x≤15的负整数解的积是( )
A.-2 B.2
C.6 D.-6
3.小明借到一本有72页的图书,要在10天之内读完,开始2天每天只读5页,那么以后几天里每天至少要读多少页 设以后几天里每天要读x页,所列不等式为( )
A.10+8x≥72 B.2+10x≥72
C.10+8x≤72 D.2+10x≤72
4.用不等式表示下列语句并写出解集:
(1)x的3倍大于或等于1.
(2)x与3的和不小于6.
(3)y与1的差不大于0.
(4)y的小于或等于-2.
5.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x≤.(2)-8x≥10.
6.下列几组数字分别表示三个线段的长,每一组中三个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为什么
(1)3,4,5.(2)2,3,13.(3)2,6,8.(4)4,6,11.
7.一罐饮料净重约300g,罐上注有“蛋白质含量≥0.6%”,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多少克
8.一部电梯最大负荷为1 000 kg,有12人共携带40 kg的东西乘电梯,他们的平均体重x应满足什么条件
四、本课小结
1.理解不等式的有关概念,能灵活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并能把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准确表示出来.
2.利用不等式解简单应用题.主要是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在审题过程中应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并“翻译”成相应的不等符号.如“非负数”“最多”“至少”“不大于”“不小于”“不低于”等.列出不等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通过解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128页练习 第129页习题11.1第5题
六、板书设计
11.1.2 不等式的性质(第2课时) 例1 例2 例3 探究点拨 ……… ……… ……… ……… ……… ……… ……… ……… ……… ……… ……… ……… ……… ……… ……… ………
七、教学反思
本课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以问题为中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亲身体验问题的发生、发现、发展与解决的全过程,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深入研讨、步步为营的措施,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广阔空间,开辟探究、研讨、解决问题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快快乐乐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要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学生亲身经历过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就会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进一步认识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只有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才有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可能,以此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打破教材格局.本课对教材作出全新的调整,注重以问题为线索来探究不等式的解法,再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放开手脚让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充分展现“自我”,真正构建起学生的课堂主人的地位,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都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