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考点专项练习人教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四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考点专项练习人教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06 12:48:06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
  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国家绿肺”之称,被尊称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下图为秦岭周围区域图及西安和汉中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1~3题。
1.冬季强冷寒潮发生时,汉中最低气温远远高于西安的主要原因是 (A)
A.秦岭阻挡冬季风南下
B.汉中纬度低于西安
C.汉中海拔低于西安
D.秦岭阻挡了夏季风北进
2.结合题干材料,秦岭的重要的生态作用有 (A)
①调节气候
②提供矿产和木材
③维护生物多样性
④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秦岭—淮河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小于0℃
B.秦岭—淮河线以南年降水量小于800mm
C.秦岭—淮河线以北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D.秦岭—淮河线以南以牧区畜牧业为主
  (2024·宿迁学业考)图1为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水果品名及其产地标签,图2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4~6题。
4.产地标注错误的水果是 (C)
A.哈密瓜  B.芒果  C.柑橘  D.苹果
5.四种水果产地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B)
A.新疆——甲 B.海南——乙
C.吉林——丙 D.山东——丁
6.四种水果同时出现在该超市,得益于 (A)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②保鲜技术的进步
③各地的气候差异小
④化肥农药的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棉花喜光、喜温,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下图示意我国“山河四省”,下表为棉花生长期示意。阅读图文资料,完成7~9题。
棉花生长习性
3-4月 5-8月 9-10月
播种 生长 成熟期采摘
需要足够的水分 需要晴朗少雨的天气
棉花是喜光、喜温作物,充足的光照和热量有利于其生长
7.“山河四省”中,山、河分别是 (B)
A.秦岭 淮河
B.太行山 黄河
C.燕山 海河
D.昆仑山 塔里木河
8.图中的“山河四省” (C)
A.全部位于华北平原
B.主要位于湿润区
C.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D.主要位于亚热带
9.图示棉花产区,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有 (B)
①采摘期降水少,晴天多
②地势平坦,黄土肥沃
③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④生长期水热条件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烟台学业考改编)2024年元旦前后,哈尔滨冰雪旅游火出圈,带动了周边更多城市和景区都火起来。春节期间,烟台的小明随家人也到东北地区享受了一场冰雪盛宴。下图示意图哈尔滨位置、气候统计图和冰雪大世界。据此完成10~12题。
10.小明一家游览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哈尔滨打造冰雪文化景观的自然条件优势是 (B)
①地形崎岖多山地,冰雕造型丰富
②冬季寒冷而漫长,展览时间长
③冬季多降雪,方便就地取材
④河流较多,原材料丰富廉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旅行中,小明在长白山区拍摄了一张当地传统民居“地窨(yìn)子”的照片(如图)。据悉,“地窨子”以前是当地渔猎民族冬季的居所,一般靠山临水而建,属于地穴或半地穴建筑。结合图片推测“地窨子” (B)
①通常位于山地北坡
②一般南向开门,北向有窗
③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④有利于防寒保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此次旅行小明一家还可以体验的当地特色是 (D)
①欣赏林海雪原
②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观
③喝酥油茶、品牦牛肉
④感受火墙、火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临沂学业考)东北地区既是我国的“北大仓”,又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阶段,后来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国家决定停止开荒的原因是 (C)
A.开发矿产资源
B.扩大工业用地
C.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D.面临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14.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的摇篮,发展中面临资源枯竭、设备技术落后以及优质人才外流等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 (A)
①更新设备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依托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威海学业考)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北京某公司主要生产智能立体停车设备、矿用机械产品,是用钢大户。五年前,该公司将加工制造业务搬迁到唐山市曹妃甸区。读京津冀区域示意图(下图),完成15、16题。
15.北京大批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等外迁,是为了 (C)
A.减轻就业压力
B.改善城市治安
C.疏解非首都职能
D.提升国际影响力
16.与北京相比,曹妃甸区承接该公司制造业的优势有 (B)
①资源 ②资金
③技术 ④劳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24·郑州一模)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这里山高坡陡、石厚土薄、十年九旱。当地农民垒石成堰(石头垒起的梯田田埂),在石堰间填土造出梯田,2022年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为涉县石堰梯田位置及景观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列举涉县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答:地势起伏大,坡度陡(地形不平坦/崎岖/多山地);水源匮乏(降水少,气候干旱);土壤贫瘠(土层薄)。
(2)完成下图,认识当地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体会人地协调观念。
①水土、②近。
  梯田中散落的石庵是当地农民用石头砌成的简易小屋,供农忙时人们休憩及避雨。庵体石块交错多孔隙,屋顶石块交叠成斜坡。如图为石庵景观图。
(3)结合材料,说出涉县人搭建石庵的巧思。(从建筑材料、屋顶的坡度、采光通风任选两点回答)
答:利用石头作为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屋顶倾斜便于雨水滑落;石块间多孔隙,有利于屋内采光通风。(任答两点)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不少农村青年外出打工,涉县石堰梯田出现坍塌、大面积荒废的情况。
(4)请你为当地保护该农业文化遗产献计献策。
答:发展特色种植业,打造农产品地理品牌;结合独特的梯田景观,发展特色旅游业;产业升级,吸引年轻人回乡就业。(任答一点,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逻辑成立即可)第十四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
  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国家绿肺”之称,被尊称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下图为秦岭周围区域图及西安和汉中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1~3题。
1.冬季强冷寒潮发生时,汉中最低气温远远高于西安的主要原因是 ( )
A.秦岭阻挡冬季风南下
B.汉中纬度低于西安
C.汉中海拔低于西安
D.秦岭阻挡了夏季风北进
2.结合题干材料,秦岭的重要的生态作用有 ( )
①调节气候
②提供矿产和木材
③维护生物多样性
④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秦岭—淮河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小于0℃
B.秦岭—淮河线以南年降水量小于800mm
C.秦岭—淮河线以北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D.秦岭—淮河线以南以牧区畜牧业为主
  (2024·宿迁学业考)图1为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水果品名及其产地标签,图2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4~6题。
4.产地标注错误的水果是 ( )
A.哈密瓜  B.芒果  C.柑橘  D.苹果
5.四种水果产地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
A.新疆——甲 B.海南——乙
C.吉林——丙 D.山东——丁
6.四种水果同时出现在该超市,得益于 ( )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②保鲜技术的进步
③各地的气候差异小
④化肥农药的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棉花喜光、喜温,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下图示意我国“山河四省”,下表为棉花生长期示意。阅读图文资料,完成7~9题。
棉花生长习性
3-4月 5-8月 9-10月
播种 生长 成熟期采摘
需要足够的水分 需要晴朗少雨的天气
棉花是喜光、喜温作物,充足的光照和热量有利于其生长
7.“山河四省”中,山、河分别是 ( )
A.秦岭 淮河
B.太行山 黄河
C.燕山 海河
D.昆仑山 塔里木河
8.图中的“山河四省” ( )
A.全部位于华北平原
B.主要位于湿润区
C.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D.主要位于亚热带
9.图示棉花产区,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有 ( )
①采摘期降水少,晴天多
②地势平坦,黄土肥沃
③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④生长期水热条件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烟台学业考改编)2024年元旦前后,哈尔滨冰雪旅游火出圈,带动了周边更多城市和景区都火起来。春节期间,烟台的小明随家人也到东北地区享受了一场冰雪盛宴。下图示意图哈尔滨位置、气候统计图和冰雪大世界。据此完成10~12题。
10.小明一家游览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哈尔滨打造冰雪文化景观的自然条件优势是 ( )
①地形崎岖多山地,冰雕造型丰富
②冬季寒冷而漫长,展览时间长
③冬季多降雪,方便就地取材
④河流较多,原材料丰富廉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旅行中,小明在长白山区拍摄了一张当地传统民居“地窨(yìn)子”的照片(如图)。据悉,“地窨子”以前是当地渔猎民族冬季的居所,一般靠山临水而建,属于地穴或半地穴建筑。结合图片推测“地窨子” ( )
①通常位于山地北坡
②一般南向开门,北向有窗
③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④有利于防寒保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此次旅行小明一家还可以体验的当地特色是 ( )
①欣赏林海雪原
②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观
③喝酥油茶、品牦牛肉
④感受火墙、火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临沂学业考)东北地区既是我国的“北大仓”,又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阶段,后来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国家决定停止开荒的原因是 ( )
A.开发矿产资源
B.扩大工业用地
C.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D.面临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14.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的摇篮,发展中面临资源枯竭、设备技术落后以及优质人才外流等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 ( )
①更新设备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依托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威海学业考)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北京某公司主要生产智能立体停车设备、矿用机械产品,是用钢大户。五年前,该公司将加工制造业务搬迁到唐山市曹妃甸区。读京津冀区域示意图(下图),完成15、16题。
15.北京大批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等外迁,是为了 ( )
A.减轻就业压力
B.改善城市治安
C.疏解非首都职能
D.提升国际影响力
16.与北京相比,曹妃甸区承接该公司制造业的优势有 ( )
①资源 ②资金
③技术 ④劳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24·郑州一模)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这里山高坡陡、石厚土薄、十年九旱。当地农民垒石成堰(石头垒起的梯田田埂),在石堰间填土造出梯田,2022年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为涉县石堰梯田位置及景观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列举涉县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2)完成下图,认识当地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体会人地协调观念。
① 、② 。
  梯田中散落的石庵是当地农民用石头砌成的简易小屋,供农忙时人们休憩及避雨。庵体石块交错多孔隙,屋顶石块交叠成斜坡。如图为石庵景观图。
(3)结合材料,说出涉县人搭建石庵的巧思。(从建筑材料、屋顶的坡度、采光通风任选两点回答)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不少农村青年外出打工,涉县石堰梯田出现坍塌、大面积荒废的情况。
(4)请你为当地保护该农业文化遗产献计献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