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隆中对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隆中对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10 15:4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23课隆中对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好为《梁父吟》(hào) 因屏人( bǐng) 猖蹶(jué)
B.屯新野(tún) 先主遂诣亮(yì) 倾颓(tuí)
C.亮躬耕陇亩(lóng) 不可胜数(shǔ) 乐毅(yuè)
D.欲信大义(shēn) 北据汉、沔(miǎn) 帝室之胄(zhóu)
答案:C
解析:
分析:C项“陇”应读lǒng。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答案:A
解析:
分析:A“以”介词,相当于“从、由”;B“以”连词,相当于“用来、以便”;C“以”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用来”,也可不译;D“以”连词,相当“用来”。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掌握。
3.诸葛亮提出的策略,强调对不同方面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根据句意,依次填入选段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保 抚 和 争锋 修
B.保 和 抚 结好 修
C.守 和 抚 结好 修
D.守 抚 和 争锋 修
答案:B
解析:
分析:熟记、理解并运用文章中重点词语。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运用能力。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时人莫之许也 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①好为《梁父吟》 ②谓为信然
C.①孤不度德量力 ②度已失期
D.①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②贤能为之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A项,许:①承认、同意,②处所;B项,为:①吟唱,②是;C项,度:均为“考虑”的意思;D项,用:①因此,②任用。
点评: 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掌握。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岂愿/见之乎
B.由/是先/主遂诣亮
C.欲/信大义/于天下
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答案:B
解析:
分析:选B。正确停顿应为:由是/先主/遂诣亮。
点评:考查断句能力。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
B. 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
C. 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D. 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答案:A
解析:
分析:A应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点评:考查描写方法。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殆:一定 B.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殷:兴旺富裕
C.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控制 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将:率领
答案:A
解析:
分析:A项,殆:大概。
点评: 考查学生的词义辨析能力。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利尽南海 ②父利其然也
B.①信义著于四海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
C.①则名微而众寡 ②有仙则名
D.①此诚不可与争锋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答案:D
解析:
分析:A项,物资/以……为利;B项,诚信/通“伸”伸张;C项,名声/出名;D项,都是确实,的确的意思。
点评: 考查学生文言实词。
9.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的。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
答案:C
解析:
分析:C项译为“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的”, 殆:大概。
点评: 考查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10.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军亲自率领着益州的老百姓向秦州出发。
B. 您身先士卒,率领着益州的军队从秦州出发。
C. 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发。
D. 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兵。
答案:D
解析:
分析: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翻译句子。
点评: 考查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二、填空题
11.《隆中对》节选自《________》,作者,字________,_____朝史学家。所著《________》记载了________三国的历史。
答案: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陈寿 承祚 晋 三国志 魏、蜀、吴
解析:
分析: 背诵默写一定的文学常识。
点评: 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等考点的掌握。
12.我国史学上合称为“四史”的四部历史著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三国志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解析:
分析: 背诵默写一定的文学常识。
点评: 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等考点的掌握。
13.《隆中对》一文中,诸葛亮给刘备全面地分析了当时全国的形势,为刘备提出了
的战略方针。
答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解析:
分析:熟读课文。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14.根据文意,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依次排出顺序。
①礼贤下士,网罗人才 ②安抚边境各民族
③广布仁义 ④结好孙权,搞好外交
⑤巩固荆、益基地 ⑥利用帝室之胄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
⑦选择时机,两路出兵北伐 ⑧搞好内政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⑥③①⑤②④⑧⑦
解析:
分析:从课文大意去分析。
点评: 考查熟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15.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注音。
a欲信大义于天下。 ________通________,读________。
b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________通________,读________。
答案:信|伸|shēn|已|以|yǐ
解析:
分析:略。
点评:考查辨析通假字的能力。
16.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完成下列对联。
上联:千古奇谋隆中决策
下联: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万世流芳南阳诸葛
解析:
分析:略。
点评: 考查学生对语言的运用。
17.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用文中的6个字来概括)
答:
答案:成霸业,兴汉室。
解析:
分析:略。
点评: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a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译文:
b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译文:
答案: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在天下伸张正义,然而自己智谋浅短,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果真能这样,那么(您)就可以成就霸业,兴复汉室了。
解析:
分析: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翻译句子。
点评: 此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三、阅读理解
19.阅读下面《隆中对》中的文段,完成19—25题。
隆 中 对(节选)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子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自董卓已来 _________ 名微而众寡 _________
挟天子而令诸侯_________ 利尽南海 _________
答案:通“以”|而且(并且)|挟持(控制)|物资
解析:
分析:略。
点评: 考查学生的词义辨析能力。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犹鱼之有水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D.曹操比于袁绍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答案:A
解析:
分析:A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分别为并列关系、修饰关系的连词。C项分别译为“凭借”、“于是”。D项分别为“同”、“在”。
点评:考查学生的一词多义分辨能力。
(3)用“/”给下面语句标出正确的停顿。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答案: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解析:
分析:略。
点评: 考查断句能力。
(4)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文:
答案: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竹篮、竹筒)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酒水)来迎接将军你呢
解析:
分析: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翻译句子。
点评: 此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5)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a
b
c
答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
解析:
分析:熟读课文,筛选、提取有关信息,加以概括。
点评: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6)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①曹操:
②诸戎、夷越:
答案:①此诚不可与争锋。②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解析:
分析:略。
点评: 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0.简答:
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可用文中原句回答)并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答: 。
答案:(1)①曹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②孙权“贤能为之用”。 ③刘备“总揽英雄”。 (2)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
解析:
分析:略。
点评: 考查概括启示和道理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