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力与运动 章末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力与运动 章末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06 13:0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 力与运动 章末训练-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
1.如图甲所示,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着它的运动方向放一个磁体,发现小球在桌面上运动速度变大;再次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运动路径的侧旁放一个磁体,发现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球的运动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小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B.这两个实验说明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以有力的作用产生
C.虽然小球没有磁性,但小球对磁体仍然施加了力的作用
D.因为磁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所以磁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2.“天宫课堂”点燃科学梦想,航天员在空间站微重力的环境下演示摆球实验:拨动摆球后,摆球绕固定点持续转动。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摆球不具有惯性
C.摆球的质量不变
D.如果剪断系住摆球的绳子,摆球将会竖直向下运动
3.下列有关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只受一个力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B.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持续施加力的作用
C.物理书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物理书放在课桌上,课桌对物理书的支持力和物理书对课桌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4.如图4.151所示,不可伸长的轻质柔软细绳AO和BO的节点为O,在O点悬吊重物G,绳OA处于水平,重物G处于平衡。如果保持0点位置不变,使A点逐渐上移至C点。随着A点逐渐上移,细绳AO的拉力将(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再增大 D.先增大再减小
5.踢毽子起源于汉代,踢毽子是孩子们特别爱玩的一项游戏,在如图所示的某次游戏中,毽子被竖直向上踢出,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受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B.踢毽子时,毽子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C.毽子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
D.毽子被踢出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毽子受到惯性
6.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如图所示,实验器材有斜面、小车、毛巾、棉布和木板等。分别让小车从同一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由实验现象可推理出,若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0,小车将(  )
A.保持静止 B.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D.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7.如图所示,木板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长木板A以速度v匀速运动,当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8N。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B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长木板A受到的摩擦力是1.8N
D.若长木板A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
8.如图甲、乙所示,小羽用两种不同方式将同一柱状水杯竖直握在手中静止.图甲中,小羽用两指握杯;图乙中,小羽用五指握杯.在图甲、乙中水杯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在图甲中,增大两指对杯的压力,变大
9.象征丰收的农历秋分时节,亚运之光闪耀西子湖畔。对2023杭州亚运会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  )
A.羽毛球比赛中球在空中向前飞行,若所有力消失,球一定不会落到地面
B.跳远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跳得更远
C.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此时领奖台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手握奖杯悬空不动,此时奖杯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10.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P、Q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以不同的放置方式和运动速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1=F2=F3=F4 B.2F1=2F2=F3=F4
C.2F1=F2=2F3=F4 D.4F1=2F2=2F3=F4
二、填空题
11.排球是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同学们在排球考试时,手感到疼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排球离手后可以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排球具有   。
12.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突然停止时,锤头由于    继续向下运动,所以紧套在柄上。
13. 如果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彼此平衡,则这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大小    ,方向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14.利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为3N时,此物体做加速运动,此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1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物体 A,系A的绳跨过定滑轮后悬有一盘,绳AB段水平。当盘和盘内物体总重20N时,A匀速运动,此时取走盘中重3N的物体,A在继续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是   N ,方向   (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当A停下来时受到的摩擦力是   N(托盘始终没着地)。接下来,若要使A向左匀速运动,需要对A施加一个   N的力。
三、实验探究题
16.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和科学家的研究历程来判断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1)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毛巾表面上移动的距离。再分别换用棉布和木板表面进行两次实验,实验现象如图 1 所示。
①每次都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目的是    ;
②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    (选填“近”或“远”)。
(2)十六世纪末,伽利略已通过类似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阻力的影响,它将在水平面上一直运动下去。因此,物体运动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图 2 是伽利略的实验和推理示意图。
(3)后来,笛卡尔进一步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十七世纪初,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4)上述实验及科学家研究成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将正确说法前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A.科学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出
B.科学推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C.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就是正确的观点
D.普通人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观点不可以质疑
17.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博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下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
(1)实验中应每次让图小车从斜面顶端同一高度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   相等;
(2)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个图像是实验时用传感器和示波器记录的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表面上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图像;
(3)分析与论证:①分析图甲、乙、丙三个实验图像可知: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减小得越   ;②推理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没有阻力,则小车将   ;
(4)请在图丁中,画出小车在光滑水平表面上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图像   。
四、计算题
18.匀速上升的氢气球和吊篮总重100N,受到的空气浮力(浮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为120N,
(1)氢气球和吊篮受到的空气阻力是多少?
(2)若氢气球和吊篮在空中运动时受到的浮力和阻力大小都不变,则要使氢气球和吊篮以原来的速度匀速下降,则应在吊篮内再加上重为多少N的物体?
19.一个质量为60kg的高空跳伞运动员,随身携带200N的跳伞设备,从飞机上跳下。(g取10N/kg)
(1)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打开降落伞后,他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所受阻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答案解析部分
1.D
2.C
3.C
4.C
5.A
6.B
7.C
8.B
9.D
10.A
11.相互;惯性
12.锤柄;惯性
13.相等;相反
14.2.8
15.20;水平向左;17;37
16.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远;不需要;B
17.速度;慢;做匀速直线运动;
18.(1)重力G=100N、竖直向下的空气阻力f、竖直向上的浮力F=120N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G+f=F
则空气阻力
f=F-G=120N-100N=20N
(2)由平衡条件得氢气球与吊篮匀速下降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20N、竖直向上的浮力F=120N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G'=F+f=120N+20N=140N
则应在吊篮中加的为重为
ΔG=G'-G=140N-100N=40N
19.(1)600N;(2)800N,方向竖直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