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展现出滑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如图是滑雪运动员起跳后下落的情景,在运动员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B.运动员所受惯性力增大
C.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增加 D.运动员的动能增加
2.对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要进行限速,其实质是限制了汽车的是( )
A.摩擦力 B.动能 C.势能 D.惯性
3.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小球被固定在A点(已知AO>OB),某时刻释放小球,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最远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O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
B.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速度增大,机械能不变
C.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小球在A点处,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4.测量一名中学生从一楼登上三楼的功率。下列物理量中不需要测量的是( )
①三楼地面到一楼地面的高度②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
③同学的质量④通过的总路程
A.① B.② C.③ D.④
5.为了方便市民绿色出行,临沂市区配置了公共自行车,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密度小的铝合金材料做车圈,可减轻自行车的质量
B.骑行时,自行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对自行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在水平路面上骑行时,重力对自行车不做功
D.用手机扫码开锁,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6.我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已在火星停泊轨道运行超过两个月,如图是其轨道示意图。“天问一号”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若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在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势能越来越小
B.“天问一号”在向近地点运动过程中动能越来越小
C.“天问一号”在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机械能越来越大
D.“天问一号”在向近地点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7.如图所示,金属小球从导轨的a处自由滑下,依次经过b处、c处,到达d处时恰好停下,则( )
A.从a到d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在c点时,动能为0
C.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将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小球的动能
D.在b到c过程中,小球增加的重力势能小于小球减小的动能
8.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运行,我们把卫星运行过程中离地球最近的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如图所示),卫星在太空飞行过程中,不受到任何的阻力,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 )
A.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势能变小
B.机械能变大,动能变大,势能变大
C.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大,势能变小
D.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势能变大
9.如图,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实验时,将橡皮筋一端系上小球,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球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球从A点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球下落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到达B点时受力平衡,其动能达到最大
B.从A点到C点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C.小球在C点时受力平衡,速度为零
D.从A点到C点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橡皮筋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10.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在水平木板上沿拉力方向匀速滑动一段距离,如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
B.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一样多
C.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两次拉力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接触弹簧并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形变在弹性限度内),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该过程中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1)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 (守恒/不守恒)
(2)小球动能最小的时刻是 状态(平衡/非平衡)
(3)在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 (先增大后减小/先减小后增大/一直增大/一直减小)
12.小明同学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重500N的物体,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该物体在10s内移动6m,则在此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J,小明做的功是 J,小明做功的功率是 W。
13.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150N的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10m,在此过程中,推力对购物车做功 J,支持力对购物车做功 J。
14.如图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 (选填序号“A.质量较小的小泡沫块”或“B.质量较大的小金属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做好后将它从不太陡的斜面滚下,观察到罐子在斜面和水平面上来回滚动,直至停下来。当罐子在水平面上继续滚出去时,罐子的 能转化为橡皮筋的 能。
15.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钢球从 C 点由静止释放,经过 B 点到达最低点 O ,然后到达另一侧与 B 点等高的点 A 时刚好速度为零。由 O 到 A 点过程中, 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点的动能最大,从 C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皮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留下圆斑说明皮球下落到纸面上时发生了 ,此时,能量的转化过程是 ,分析图中两个圆斑大小,还能知道,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 (选填“A”或“B”),由此可间接知道:重力势能大小与 有关。
三、实验题
17.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三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钩码重G/N 钩码升高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测力计用力的方向
甲 0.98 0.2 0.98 0.2 向上
乙 0.98 0.2 1.02 0.2 向下
丙 0.98 0.2 0.55 0.4 向上
请你分析。
(1)比较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 。
(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 。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 。
(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优点,则应选择最佳装置是 。
(5)在乙实验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
(6)在丙实验时,若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05m/s,则拉力的功率为 W。静止时测力计示数 (选填“>”、“<”或“=”)0.55N。
(7)对比乙、丙两次实验中,将同一个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装置机械效率大小不等的原因是 。
四、综合题
18.如图所示,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滚摆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复运动,请回答:
(1)这两个实验可以说明的同一个物理问题是: ;
(2)从单摆的实验看,在A,B,C三点位置,哪个点的位置动能最大
(3)滚摆从最高处滚下来,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4)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单摆的周期只与摆绳的长度有关,那么单摆的周期公式最有可能的是下面的( )
A. B. C. D.
五、计算题
19.如图是一款爬绳机,这款爬绳机可以不消耗人的体能,轻松攀爬、下降,可用于消防救援、矿井救援及桥梁检测维修等等。爬绳机的质量为10k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Pa。在某次爬升中,将一个质量为70kg的工人从地面匀速提升12m高,用时1min。(取10N/kg)求:
(1)爬绳机上升的速度大小;
(2)爬绳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小;
(3)爬绳机对工人做功的功率大小。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D B D D C D B
1.D
【详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运动员是运动的,故A错误;
B.惯性不是力,不能称为惯性力,故B错误;
C.滑雪运动员起跳后下落,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故C错误;
D.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动能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对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汽车的质量不变,进行限速,其实质是限制了汽车的动能大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详解】A.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故A错误;
B.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机械能增大,故B错误;
C.小球运动到B点时,由于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直到速度为零,因此会停止运动,但是由于弹簧恢复原状所以不会保持静止,故C错误;
D.小球在A点处,弹簧的弹性形变的程度最大,弹性势能最大,故D正确。
故选D。
4.D
【详解】登楼时是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功等于重力和楼高的乘积,功除以登楼时间就是登楼的功率。则功率为
因此实验中不需要测量通过的总路程,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①三楼地面到一楼地面的高度;②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③同学的质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A.由公式得,用密度小铝合金材料制成的车圈,可以减轻自行车的质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摩擦力在水平方向上,故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在水平路面上骑行时,在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重力对自行车不做功,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手机扫码开锁,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A.“天问一号”在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变大,故A错误;
BD.“天问一号”在向近地点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故B错误,D正确。
C.“天问一号”在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没有外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即机械能不变,故C错误;
故选D。
7.D
【详解】A.金属小球从导轨的a处自由滑下,依次经过b处、c处,到达d处时恰好停下,说明此时动能为零,而d处的重力势能小于a处重力势能,故d处小于a处机械能,故机械能不守恒,故A不符合题意;;
B.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在c点时,小球有一个向左的速度,故此时小球具有动能,故B不符合题意;
C.整个过程机械能不守恒,故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小球的动能,故C不符合题意;
D.在b到c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而整个过程机械能不守恒,不能完全转化,故小球增加的重力势能小于小球减小的动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详解】AB.不受空气阻力,只有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换,故机械能守恒,故AB不符合题意;
CD.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动能变大,势能变小,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D
【详解】A.由题可知,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球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到达B点时只受重力作用,故受力不平衡;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一直在增加,但从B到C的过程中,小球受到向上的弹力,随着形变的增大,弹力增大,在弹力小于重力这段时间内,合力向下,小球做加速运动,其动能逐渐增大;当弹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因此在B点时速度不是最大,故动能不是最大,故A错误;
B.小球从A点到B点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此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小球从B到C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变小;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橡皮筋发生形变,具有弹性势能。所以此过程是重力势能首先转化为动能,动能再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所以从A点到C点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
C.小球到达C点时速度为0,此时的弹力大于小球的重力,所以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从A点到C点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弹簧的长度增加,即弹性势能增加,由于在小球下落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因此减小的重力势能最终转化成了皮筋的弹性势能,即从A点到C点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橡皮筋弹性势能的增加量,故D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A.由图乙知,两次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一次物体的速度较大,所以第一次物体的动能较 大,故A错误;
BC.两次匀速拉动过程中,接触面粗糙程度、受到的压力不变,摩擦力不变,根据二力平衡,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相等,图乙中可以看出,木块两次运动的距离相等,所以木块两次所做的功相等,故B正确,C错误;
D.从图乙中可以看出第一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大,由功率的变形公式可知力F相同时第一 次速度v大,则功率大,故D错误。
故选B。
11.(1)不守恒
(2)非平衡
(3)先增大后减小
【详解】(1)由图看出,弹簧的弹力在变化,说明运动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在变化,而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因此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
(2)由图看出,t2时刻,弹力F最大,故弹簧的压缩量最大,小球运动到最低点,动能最小,此时小球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故不是平衡状态。
(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弹力减小,说明小球在由最低点上升,弹力不断增加,小球的合力先向上,后向下,小球先加速后减速;则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12. 0 600 60
【详解】[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而没有在竖直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重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即重力做功为0J。
[2]小明对物体做的功
W=Fs=100N×6m=600J
[3]做功的功率
=60W
13. 200 0
【详解】[1]推力对购物车做功
W=Fs=20N×10m=200J
[2]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支持力对购物车不做功,做功为零。
14. B 动 弹性势
【详解】[1]物体的动能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所以,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将质量较大的小金属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
[2][3]当罐子在水平面上继续滚出去时,速度减小,动能变小,同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变大,罐子的动能转化橡皮筋的弹性势能。
15. 动 O 变小
【详解】[1]钢球由O点到A点的过程中,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而动能减小,到A点刚好为0,所以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过程。
[2]钢球由C点静止释放,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动能,O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小,则动能最大。
[3]轨道是粗糙的,则钢球由C点到B点的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做功,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的总量变小。
16. 弹性形变 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B 高度
【详解】[1][2]使皮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留下圆斑,说明皮球下落到纸面上时形状发生了变化,即发生弹性形变;此过程中,皮球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3][4]分析图中两个圆斑大小可看出,圆环大的球形变程度较大,所具有的弹性势能大,落地时的动能较大,初始状态重力势能大,即其所处的高度大,故选填B;由此可间接知道: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有关。
17. 省力 改变用力的方向 费距离 滑轮组 96.1% 0.055 < 见解析
【详解】(1)[1]在丙中,拉力
F=0.55N<G=0.98N
故使用动滑轮时省力。
(2)[2]在乙中,拉力
F=1.02>G=0.98N
但是向下用力,故使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3)[3]钩码移动的距离为0.2m,丙中的距离为0.4m,故使用动滑轮费距离。
(4)[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为了既方便又省力,结合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可以使用滑轮组。
(5)[5]在乙实验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η===×100%≈96.1%
(6)[6][7]动滑轮承重绳子的股数n=2,第二次实验时拉力的功率
P===Fv=Fnv物=0.55N×2×0.05m/s=0.055W
静止时没有摩擦力,拉力等于钩码和动滑轮重力的一半,拉力小于0.55N。
(7)[8]不计摩擦和绳重,在提起的过程中,丙用的是动滑轮,所以丙方法需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功,丙比乙多做额外功。
18. 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B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
【详解】(1)[1]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滚摆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复运动都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2]在单摆实验中,摆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B位置运动到C位置,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B位置的动能最大。
(3)[3]滚摆从最高处滚下来时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此过程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4)[4]由题意可知,单摆的周期只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球的质量无关,故选B。
19.(1)0.2m/s
(2)0.1m2
(3)140W
【详解】(1)爬绳机上升高度,所用时间
根据可得,爬绳机上升的速度为
(2)爬绳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爬绳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Pa,由可得,爬绳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3)爬绳机对工人的作用力为
由于工人与爬绳机相对静止,故工人上升的速度等于爬绳机的速度,则爬绳机对工人做功的功率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