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7.1力弹力课堂通行证 (含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7.1力弹力课堂通行证 (含详解)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07 21:4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1力弹力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的方法中,小李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之前将指针调零
B.被测力的大小不允许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C.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
D.弹簧测力计只能测竖直方向的力
2.游泳时,手向后划水,身体向前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手(  )
A.是受力物体 B.是施力物体
C.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撑竿跳高是一项运动员经过持竿助跑,借助撑竿的支撑腾空,在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动作后越过横杆的运动。如图是撑竿跳高运动员起跳上升时的情形,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撑竿的形变是弹性形变,手的形变是塑性形变
B.手对撑竿的力和撑竿对手的力是同时产生的
C.手对撑竿的作用力是由于撑竿的形变产生的
D.撑竿对手的作用力的方向与撑竿的形变方向相同
4.下图所示的是某届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这些运动项目中没有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
A.游泳 B.赛艇
C.蹦床 D.击剑
5.测一个15.5N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
A.量程为0~10N,分度值为0.2N
B.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1N
C.量程为0~20N,分度值为0.5N
D.以上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6.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7.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绕过守门员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这里“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  )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以上都是
8.一只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和桌均不发生形变
B.杯子对桌的压力是因为杯子发生了形变
C.杯子和桌之间没有弹力作用
D.桌对杯子的支持力是因为杯子发生了形变
9.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沿水平方向分别向左、右用力拉弹簧测力计,测力计静止时示数为5N,若不计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对测力计的拉力是2.5N
B.测力计对甲的拉力是5N
C.甲对测力计的拉力是10N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弹簧长度成正比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分别用2N的力拉同一个弹簧测力计(没画出示数)的两端,则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2N C.4N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1.力的单位是 ;实验室中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 。
12.如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弹簧的原长为 cm;弹簧的伸长量为4cm时,弹力的大小为 N。
1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如果错将弹簧测力计倒着使用,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4.用球拍击球时,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均选填“球拍”或“球”)
15.弹力
(1)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 ,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弹性;
(2)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 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
(3)产生弹力的条件:一是物体 ,二是物体发生 ;
(4)弹力的方向始终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 。
16.使用时首先要看清弹簧测力计的 ,加在它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 。
三、作图题
17.如图所示,用手向右拉动弹簧使弹簧发生形变,请画出弹簧对手的弹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18.新课标·项目式学习科学学习小组开展了“自制测力计”的项目化学习。
【项目任务】自制测力计并用于测量力的大小。
【项目准备】提供材料如图甲,弹簧和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如图乙。
【评价量规】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制订了评价量规,表中为部分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调零方式 多种方式调零 只能移动指针调零 不能调零
精确度 达到0.1N 达到0.2N 大于0.2N
【项目制作】
(1)选择材料时,你认为 (选填“弹簧”或“橡皮筋”)更合适,理由是 ;
(2)选用图乙中b弹簧制作测力计,确定“0”和“2N”刻度后,两者之间分为10等份,则该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 N,小组同学用制好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项目评价】
(3)最终小组选取图乙中a弹簧取代b弹簧制作测力计,请根据“精确度”这一评价指标说明理由 。
《7.1力弹力》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D C D C B B B
1.D
【详解】A.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必须先将指针调零,若直接测量可能会造成测量结果错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弹簧测力计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量程,否则会损坏测力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要避免弹簧与外壳间发生摩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弹簧测力计可以沿竖直方向使用,也可以沿水平或其它方向使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给水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同时手也受到了水向前的推力;所以,手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A.撑竿的形变是弹性形变,手的形变在撤去外力后会恢复原状,也是弹性形变,故A错误;
B.手对撑竿的力和撑竿对手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故B正确;
C.手对撑竿的作用力施力物体是手,是由于手的形变产生的,故C错误;
D.撑竿对手的作用力的方向与撑竿的形变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 B。
4.D
【详解】A.游泳者对水施加向后的力,同时水对游泳者施加向前的力使人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船桨对水施加向后的力,同时水对船桨施加向前的力使船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人对蹦床施加向下的力,同时蹦床对人施加向上的力使人上升,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击剑是手对剑施加力从而将剑击出,不是利用相互作用使剑击出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详解】A.量程为0~10N的测力计量程太小,分度值为0.2N不能准确测量0.5N的力,不能测出15.5N的力,故A不符合题意;
B.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1N的测力计量程太小,不能测出15.5N的力,故B不符合题意;
C.量程为0~20N的测力计量程满足要求,分度值为0.5N,能测出0.5N的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以上三个弹簧测力计,只有第三个可以测量15.5N的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详解】A.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手感觉疼痛,原因是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圆珠笔芯的反作用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手对圆珠笔芯施加力的作用,手是施力物体,圆珠笔芯是受力物体,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圆珠笔芯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由于不确定形变的方向,所以无法说明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详解】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是因为击球的作用点不同造成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桌面发生了形变;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杯子发生了形变,这两个力都是弹力,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B
【详解】AB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说明弹簧测力计里的弹簧受到的拉力为5N,即乙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应为5N;而弹簧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故左侧拉力也应为5N,即甲对测力计的拉力为5N,测力计对甲的拉力是5N,故B正确,AC错误;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2N的力拉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测力计示数为挂钩一侧的拉力大小,即为2N。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牛顿 弹簧测力计
【详解】[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2]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实验室中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12. 10 8
【详解】[1]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弹簧形变量有关,当为原长时,没有发生形变时,弹力为0N,图中可以看到弹簧长度是10cm。
[2]弹簧受到的弹力和伸长量成正比,由图可知,弹簧伸长5cm,弹力变化为10N,故弹簧每伸长1cm,弹力变化为2N,弹簧的伸长量为4cm时,受到的弹力为
ΔL=2N/cm×4cm=8N
13. 4.6 偏大
【详解】[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读数为4.6N。
[2]如果错将测力计倒着使用,弹簧受到的拉力为物体与弹簧测力计的自身重力之和,则其示数包括了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故测量结果将偏大。
14. 球拍 球
【详解】[1][2]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 前者被称为施力物体, 后者则被称为受力物体;用球拍击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施力物体是球拍,受力物体是球。
15.(1) 形变 形状
(2)物体
(3) 相互接触 弹性形变
(4)相反
【详解】(1)[1][2]具有弹性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即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2)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就称为弹力。
(3)根据弹力的定义产生弹力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两物体相互接触,而是发生弹性形变。
(4)弹力是由于物体要恢复原状所产生的,因此弹力的方向始终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16. 量 程和分度值 最大测量值
【详解】[1][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时候,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即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一格表示的力的大小;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
17.
【详解】手对弹簧提供向右的拉力,弹簧向右发生了形变,故弹簧将对手提供向左的弹力,如图所示:
18.(1) 弹簧 便于标注均匀刻度
(2)0.2
(3)受力大小相同时,a弹的伸长量更大
【详解】(1)[1][2]由图乙知道,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关系,便于标注均匀刻度,所以选择a弹簧更合适。
(2)由题意知道,图乙中b弹簧制作测力计,在“0”和“2牛”之间分为10等份,则该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
(3)为了提高测力计的精确程度,应选择受力时伸长更明显的弹簧来制作。由图乙知道,同样受力时,a弹簧的伸长量更大,则所以应选a弹簧取代b弹簧制作测力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