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黄鹤楼
[唐]崔 颢
[十年未考]
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
【诗人简介】
导
仕途失意、漂泊无依的崔颢登临此楼,产生了一种吊古伤今、人去楼空的寂寞之感,加之神话传说的触动,蓄积在胸中的诗情便喷涌而出,唱出了这首浑然天成的诗歌,这也是黄鹤楼题诗的绝唱。
【背景介绍】
导
1.【教参问题探究】《黄鹤楼》前两联连用三个“黄鹤”,读来却没有啰唆之感,是什么原因?
2.【教参整体把握改编】此诗处处写楼,简要概括写了黄鹤楼的哪些方面。
3.诗歌开头以传说落笔,有什么好处?
4.诗中首联和颔联都使用了“空”字,请分析这两个“空”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有诗评说: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这首律诗最有章法。请结合颈联对“转”做简要分析。
6.这首诗读起来声音绵长,与诗人的情感一致,请你从叠音词运用和押韵的角度简要分析。
思
1.【教参问题探究】《黄鹤楼》前两联连用三个“黄鹤”,读来却没有啰唆之感,是什么原因?
2.【教参整体把握改编】此诗处处写楼,简要概括写了黄鹤楼的哪些方面。
3.诗歌开头以传说落笔,有什么好处?
4.诗中首联和颔联都使用了“空”字,请分析这两个“空”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有诗评说: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这首律诗最有章法。请结合颈联对“转”做简要分析。
6.这首诗读起来声音绵长,与诗人的情感一致,请你从叠音词运用和押韵的角度简要分析。
议
1.【教参问题探究】《黄鹤楼》前两联连用三个“黄鹤”,读来却没有啰唆之感,是什么原因?
2.【教参整体把握改编】此诗处处写楼,简要概括写了黄鹤楼的哪些方面。
3.诗歌开头以传说落笔,有什么好处?
4.诗中首联和颔联都使用了“空”字,请分析这两个“空”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有诗评说: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这首律诗最有章法。请结合颈联对“转”做简要分析。
6.这首诗读起来声音绵长,与诗人的情感一致,请你从叠音词运用和押韵的角度简要分析。
展
1.【教参问题探究】《黄鹤楼》前两联连用三个“黄鹤”,读来却没有啰唆之感,是什么原因?
【答】前两联由神话传说引发怀想,顺势将景引入现实,转换流畅自然,加之二、三句中两个“黄鹤”顶针连锁,一气呵成,读来毫无滞碍感。
2.【教参整体把握改编】此诗处处写楼,简要概括写了黄鹤楼的哪些方面。
【答】首联悬想乘鹤仙人,是写黄鹤楼历史悠久与色彩神异;颔联写黄鹤杳然不见,白云悠悠而生,是写黄鹤楼耸入云端,白云缭绕;颈联写树之历历,草之萋萋,是写黄鹤楼位置独特,气象恢宏;尾联写烟波凄迷,惹动乡愁,是写黄鹤楼景物多变,宜乎凭吊。
3.诗歌开头以传说落笔,有什么好处?
开头以传说落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秘色彩,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巧借今昔变化形成强烈反差,流露出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
4.诗中首联和颔联都使用了“空”字,请分析这两个“空”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一个“空”字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无缘得见,这里只剩下一座空空的黄鹤楼,“空”字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孤独。第二个“空”字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邈远。美好的事物一去不返,千百年来,黄鹤楼上只有白云在飘荡,“空”字蕴含着诗人对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
5.有诗评说: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这首律诗最有章法。请结合颈联对“转”做简要分析。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前两联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所见的景物,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6.这首诗读起来声音绵长,与诗人的情感一致,请你从叠音词运用和押韵的角度简要分析。
(1)“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的运用,造就了此诗声音绵长的特点,与诗人有所待而不来的淡淡忧伤之情一致。
(2)每联最后一词押韵,楼、悠、洲、愁,押“ou”韵,读起来有舒缓、绵长之感,与诗人对世事苍茫的感慨和淡淡的思乡之愁相契合。
【结构导图】
评
【主旨情感】
本诗通过写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与吊古怀乡之情。
评
1.[2023四川雅安中考]下列对《黄鹤楼》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 )
A.首联和颔联全是虚写,从神话传说落笔,想象仙人乘鹤而去的情景,写出黄鹤楼的悠久历史和神异色彩。
B.颈联诗人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中来,转写登楼所见美景:原野、树木、芳草、沙洲,境界阔大,意韵丰富。
C.尾联诗人凭栏远望,日近黄昏,烟波凄迷。漂泊异乡的人,见此情此景,不禁惹动满怀愁绪。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被誉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A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A项,首联和颌联中的“黄鹤楼”“白云”为实写;“首联和颔联全是虚写”有误。故选A。
检
2.默写
(1)[2023辽宁阜新中考]山光水色,美景摇曳。与诗同行,我们登临黄鹤楼观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明艳之景(崔颢《黄鹤楼》)。
(2)[2023山东潍坊中考]崔颢的《黄鹤楼》中视角转变,心境随之变化。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相类似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