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5届高考地理全真模拟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2025届高考地理全真模拟试题(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06 16:0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北省-2025届高考地理全真模拟试题
(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高考真题]河谷演化过程中,受坡度、地下水位、地表组成物质等因素的影响,植被会发生地方性分异,各地貌位置的植被处于向地带性植被(与气候相适应的稳定性植被)演替的不同阶段。如图示意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某河谷地貌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现存植被最接近地带性植被的地貌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如果流域整体构造抬升,最早演替为地带性植被的是( )
A.河漫滩草甸 B.洪积扇灌丛 C.沟谷沼泽林 D.分水岭疏林
[2024年湖南高考真题]石牌镇地处汉江之滨,古时商贾云集,舟楫繁忙,南来北往的人们路过这里都会吃上一碗豆腐。该镇种植的黄豆富含微量元素,豆腐的制作工艺考究,口感独特。近年来,全镇半数以上劳动力在外从事豆制品加工及相关产业,“石牌豆腐郎”远近闻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古时石牌镇豆腐声名远播,主要得益于( )
A.历史悠久 B.交通便利 C.宣传有力 D.物美价廉
4.当前有些“石牌豆腐郎”将豆制品加工企业迁回家乡发展,看重的是该镇的( )
①产业基础
②人才优势
③劳动力数量
④市场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为保障“石牌豆腐”品质,可采取的有效举措是( )
A.采购外地大豆 B.开发新产品
C.制定技术标准 D.举办文化节
[2023年海南高考真题]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一些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因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而受到不利影响,他们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都很小,但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受到的影响很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以下区域中,此类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 )
A.欧洲西部 B.南太平洋 C.南美洲中部 D.中亚地区
7.为减缓上述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A.禁止发达国家碳交易 B.加大区域间产业转移力度
C.加强碳减排国际合作 D.鼓励发展中国家大量移民
[2024年北京高考真题]如图示意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和尤卡坦半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尤卡坦半岛西侧海域存在污染现象是由于( )
A.陆地河流众多,注入海域物质浓度高
B.受东南信风影响,大气颗粒物数量多
C.天然井数量多,风化溶解物注入海湾
D.海湾较为封闭,海洋污染物不易扩散
9.与尤卡坦半岛相比,下加利福尼亚半岛( )
A.以热带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大 B.地势起伏大,铁路里程短
C.沿岸受暖流的影响,海雾频发 D.海岸线长,遍布深水良港
[2022年江苏高考真题]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下图为“冷空气影响期间降温范围及31日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0.影响图中降温区分布特点的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格局 C.植被覆盖 D.洋流性质
11.因受暖锋影响,31日最可能的降水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31日已移向(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墨西哥湾
[2022年全国卷高考真题]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 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 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14.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
A.洪水含沙量大 B.洪峰水位低 C.河床高 D.洪峰流量大
[2024年浙江高考真题]我国K、Q两地中学生进行日出方位观测,下图为同学们测得的两地日出时直立杆影年变化图,阴影部分为杆影变化的范围,张角两边分别为甲、乙日的杆影(测量时间为北京时间)。完成下面小题。
15.K地位于Q地的( )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
16.K、Q两地相比( )
A.甲日日落地方时,K地比Q地大 B.甲日晨线与经线夹角,K地比Q地大
C.乙日白昼的时间,K地比Q地长 D.乙日正午太阳高度角,K地比Q地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2025届·青海·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土壤有效水是指土壤中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其多少与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等有关。下图解释了土壤质地与土壤有效水的关系。
为探究有机质与土壤有效水的关系,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
实验名称 土壤渗水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有效水的影响
实验材料 土壤样品、相同烧杯2个、量杯2个、蒸馏水
实验步骤 步骤1:将土壤样品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去除大部分有机质,记录为样品1,未作处理的另一份记录为样品B。 步骤2:将A、B样品分别装入标有A、B的烧杯中,保证两份样品体积相同。 步骤3: 步骤4: 步骤5:
实验结果 样品B的渗水深度小于样品A
实验分析 质地相同的两份土壤样品具有相近的土壤有效水下限。因此,样品A、B的土壤有效水多少可由渗水湿程度推断。
实验结论
(1)根据上图,将砂土、壤土和黏土的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从大到小排序。(4分)
(2)补齐上表中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8分)
(3)从砂土、壤土和黏土中任选两种,提出增加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的方法。(6分)
18.[2023年1月浙江省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墨西哥是拉美地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国内资金缺乏,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墨西哥大量吸引外资,现已发展成为拉美地区重要的外国投资目的地和贸易大国。汽车产业是墨西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进口零部件,在国内装配后出口,其中80%的汽车出口到美国,形成特色显著的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墨西哥拟利用本国丰富的锂矿资源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材料二 下图为墨西哥略图。
(1)说出制约该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地形条件。 (4分)
(2)简述该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的劣势。 (6分)
(3)分析该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8分)
19.[2024年河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滨里海盆地南邻里海,东邻乌拉尔山,油气资源丰富。盆地东部发育一套巨厚盐层,在乌拉尔造山运动产生的区域挤压力和上覆地层差异压力等共同作用下,盐发生塑性流动,导致盐底辟构造形成(下图)。盐层不仅为其下伏泥灰岩(可生油气且可储油气)中的油气藏提供了优质封盖层,也为其上覆砂岩(不生油气但可储油气)中的油气藏提供了封堵条件。
(1)据图说明滨里海盆地东部盐底辟构造的形成过程。 (8分)
(2)从成因和发育过程角度,尝试定义“盐底辟构造”。 (4分)
(3)在图(d)地层中,存在由盐层封堵(盖)而利于油气成藏的部位,请用“●”在盐层中的上覆地层和下伏地层中各标出一个来。 (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谷演变过程中,沟谷地区属于水分输入区,湿润度较高,因此其植被大多为湿润的草本植物等,因此乙和丙属于草本植物或灌丛植物类,故BC错误;河谷地区坡度较大的坡地(丁)属于水分输出区,植被大多发育成森林植被,图中显示区域为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因此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D正确;图中显示甲区域海拔较高,坡度较大,因此其植被与地带性植被差异较大,故A错误。故选D。
2.答案: B
解析: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流域若整体构造抬升,将导致河谷与坡度的差异逐渐减小,水分输入和输出差异也逐渐减小,因此从河谷至坡上距离越近越早演替成为地带性植被,图中显示丙为冲积扇灌丛,距离丁坡地较近,构造抬升后,丙最早演替成为图中显示的温带落叶阔叶林,故B正确;河漫滩草甸区位于河流区域,构造抬升后,其湿润度依然较高,演变速度较慢,故A错误;沟谷沼泽林区域湿润度较高,且构造抬升后易发育成集水区,不易演替成落叶林,故C错误;分水岭疏林海拔高度不变,输出水分依然较多,且气温较低,演替成为地带性落叶林的时间更长,故D错误。故选B。
3.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石牌镇地处汉江之滨,古时商贾云集,舟楫繁忙”说明水运交通便利,因此声名远播,南来北往的人们路过这里都会吃上一碗豆腐,B正确;历史悠久、宣传有力、物美价廉不是古时石牌镇豆腐声名远播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4.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该镇种植的黄豆富含微量元素,豆腐的制作工艺考究,口感独特”可知,该镇豆制品加工产业基础好,①正确;由材料“全镇半数以上劳动力在外从事豆制品加工及相关产业”可知,该镇具有从事豆制品加工及相关产业的人才优势,②正确;我国是人口大国,居民普遍喜食豆制品,石牌镇是隶属于湖北荆门钟祥市的小镇,人口数量不多,劳动力数量、市场需求不是当前有些“石牌豆腐郎”将豆制品加工企业迁回家乡发展看重的主要因素,③④错误。故选A。
5.答案: C
解析: 技术标准是指在特定技术领域内,经过协商和认可,为了达到统一、规范和协调的目的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从事科研、设计、工艺、检验等技术工作以及商品流通中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为保障“石牌豆腐”品质,可采取的有效举措是制定技术标准,规范生产流程,实施标准化生产,C正确;由材料“该镇种植的黄豆富含微量元素”可知,采购外地大豆,无法保障豆腐原料黄豆的品质,A错误;由材料“豆腐的制作工艺考究,口感独特”可知,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以及新产品开发,劳动力需求量增加,由于劳动力素质存在差异,很难保障“石牌豆腐”的品质,B错误;举办文化节,让本地特色产品走进市场,可提升“石牌豆腐”知名度,激发市场消费活力,但无法保障“石牌豆腐”品质,D错误。故选C。
6.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太平洋岛国众多,他们大多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都很小,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对它们构成巨大的威胁,B正确;欧洲西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都较大,A错误;南美洲中部地势较高,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小,C错误;中亚地区深居内陆,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小,D错误。故选B。
7.答案: C
解析: 碳交易市场为绿色发展提供新思路,发达国家可以进行碳交易,A错误;产业转移并不能减少碳排放,B错误;加强碳减排国际合作有利于减少碳排放,缓解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C正确;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大量移民不现实,D错误。故选C。
8.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尤卡坦半岛北侧有大量岩溶天然井分布,岩溶天然井应多受流水作用侵蚀,不会有过多风化溶解物。C错误;图中尤卡坦半岛西侧河流分布少,A错误;该地盛行东北信风,B错误;尤卡坦半岛西侧海湾为墨西哥湾,该海湾深入内陆较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程度低,海洋污染物难以扩散,D正确。故选D。
9.答案: B
解析: 由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小,A错误;根据地形图可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地势起伏更大,铁路里程短,B正确;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西侧有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C错误;虽然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海岸线长,但是根据图片可知该半岛城市数量和铁路密度均少于和低于尤卡坦半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港口分布数量较少,且与墨西哥相对发达的区域有一定的距离。整体上看该半岛的港口条件不如尤卡坦半岛,D错误。故选B。
10.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从图中看,降温区位于图示陆域东部,五大湖周围、部分密西西比平原以及部分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图示陆域西部的高原山地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沿海平原受到影响较小,因此影响图中降温区分布特点的因素是地形格局,而不是海陆位置,A错误,B正确。植被覆盖与如此大范围的降温关系不大,C错误。洋流对陆地气温的影响范围主要在海岸线附近,不会影响如此大范围的区域,D错误。故选B。
11.答案: D
解析: 图中五大湖西南方的992百帕等压线圈起的区域为低压中心,由此低压中心向东、西南延伸出两条锋线,北半球锋面气旋气流呈逆时针辐合,其东侧为暖锋,西南侧为冷锋,丁位于暖锋锋前,最可能因为暖锋影响而降水,D正确。故选D。
12.答案: D
解析: 降温区与太平洋之间有高原山脉阻挡,图示陆域东部大西洋沿岸有高压系统盘踞,北冰洋近地面为冷高压控制,移向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的可能性很小,故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只能向墨西哥湾移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读图可知,O点的水位低于P点水位,所以此时O点水位在上涨,P点水位在下降。而在洪水过程前水位低,洪水过程后水位高,水位不断上涨则流速较快,水位回落则流速较慢,因此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A正确。故选A。
14.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水位高,流量小,原因是河床的泥沙抬高了水位,C项正确。流量小,侵蚀作用弱,含沙量应小,A项错误;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出洪水水位高,流量小,B、D项错误。故选C。
15.答案: C
解析: 由所学太阳视运动知识可知,夏至日,日出东北,且最偏北,影子朝向西南;冬至日,日出东南,且最偏南,影子朝向西北;其余日期的日出方位和影子均位于夏至日和冬至日之间;故张角两边的甲、乙分别为夏至日或冬至日;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两日K地日出变化时间为1小时56分,Q地日出变化时间为3小时14分,Q地昼长年变化幅度大于K地,说明Q纬度位置更高,两地都位于北半球,说明Q更靠北,K更靠南。甲日日出早,为夏至日;乙日日出晚,为冬至日。冬至日和夏至日日出时间关于地方时6时对称。由图中可计算出,K地冬至日和夏至日日出关于北京时间(120°E经线地方时)6时18分对称,可计算K地经度为115.5°E;Q地冬至日和夏至日日出关于北京时间5时33分对称,可计算Q地经度约为127°E;可知K位于Q地的西侧。综合上述分析可知,K地位于Q地的西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答案: C
解析: 图示为日出杆影年变化,甲日日出地方时更早,两地都位于我国,所以甲日应为夏至日,根据上题分析可知,Q纬度位置更高,所以甲日的日落地方时Q地更大,A错误;同一日期的晨线与经线夹角相同,B错误;乙日为冬至日,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位置越高,昼越短,Q纬度位置更高,昼长更短,C正确;乙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两地都位于北半球,纬度位置更低的K地太阳高度角更大,D错误。故选C。
17.答案: (1)壤土、黏土、砂土。(4分)
(2)步骤3:向A、B烧杯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步骤4:等待土壤样品吸收加入的蒸馏水,直到两个烧杯中的水位不变。步骤5:将A、B烧杯中从土壤样品溢出的蒸馏水分别倒入量杯,读取量杯读数,代表各自的渗水深度。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越大。(8分)
(3)砂土:加入细小颗粒,改良土壤质地。壤土: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质含量。黏土:掺杂砂粒,降低平均粒径。 (6分)
解析: (1)由图可看出,有效水上限与有效水下限之间的差值为土壤有效水,据此可看出,壤土有效水最大,其次是黏土,最小的是砂土。
(2)因步骤2往烧杯中加入了土壤样品,故步骤3应向A、B烧杯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加入蒸馏水后,等待土壤样品吸收加入的蒸馏水,直到两个烧杯中的水位不变,使得土壤中都有了足量的水,即步骤4。完成步骤4后,将A、B烧杯中从土壤样品溢出的蒸馏水分别倒入量杯,读取量杯读数,代表各自的渗水深度,表示土壤有效水最大值。实验结果为样品B的渗水深度小于样品A,A去除了大部分有机质,B未做处理,即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渗水深度越小。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越大。
(3)砂土空隙较大,易于渗水,加入细小颗粒,改良土壤质地,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增加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壤土:因为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越大,故应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黏土:掺杂砂粒,降低平均粒径,提高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
18.答案: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崎岖不平;沿海狭窄平原上多河谷。(4分)
(2)依赖美国市场,出口市场单一;产业链短,吸纳就业少;附加值低。(6分)
(3)吸引外资;开采锂矿,提炼锂;研发技术,制造零部件,装配整车;出口市场多元化。(8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地形对交通建设的影响。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墨西哥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大,高速公路修建难度较大;沿海平原地区河流较多,修建高速公路需要跨越的河谷数量较多,工程难度较大,投资成本较高。
(2)本题考查产业发展模式评价。根据材料信息“汽车产业是墨西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进口零部件,在国内装配后出口,其中80%的汽车出口到美国”可知,墨西哥汽车产业对美国的依赖程度较大,市场相对单一,易受两国贸易冲突的冲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墨西哥汽车制造业产业链较短,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少,吸纳的劳动力较少;进口零部件后在国内进行装配,附加值较低,经济效益较低。
(3)本题考查区域产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图文信息 结论
墨西哥拟利用本国丰富的锂矿资源发展电动汽车产业 锂矿资源丰富,应开采锂矿,发展锂电产业
通过进口零部件,在国内装配后出口 传统汽车工业零部件主要依靠进口,应该加大科技投入,研发零部件,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汽车产业是墨西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且80%的汽车出口到美国 传统汽车产业市场单一,应该拓宽市场,使市场多元化
墨西哥是拉美地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国内资金缺乏 发展水平较低,应该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促进本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19.答案: (1)地质时期,里海水蒸发旺盛,盐分析出形成盐层;盐层上方沉积形成深厚的砂岩层;在乌拉尔造山运动产生的区域挤压力和上覆砂岩差异压力等共同作用下,盐层产生塑性流动;盐层密度较小,在砂岩薄弱处向上隆起,形成盐底辟构造。(8分)
(2)盐底辟构造定义:埋藏在地下的某盐类岩层受到挤压作用,向上拱起甚至刺穿上覆岩层的构造。(4分)
(3)(4分)
解析: (1)由左上图可知,泥灰岩上覆盐层,可推知,早期里海水蒸发后,盐分析出,形成厚厚的盐层;右上图可看出,盐层上方接受沉积,形成深厚的砂岩层,且出现了盆缘断裂,结合材料可推知,在乌拉尔造山运动产生的区域挤压力和上覆砂岩差异压力等共同作用下,盐层产生塑性流动,形成了左下图所示的构造;由于盐层密度较小,能塑性流动,在压力作用下,在砂岩薄弱处向上隆起,从而形成盐底辟构造。
(2)结合材料可知,盐底辟构造的形成,首先需要形成埋藏在地下的某盐类岩层,结合图文材料,可推测形成过程是,盐类岩层受到压力作用,发生塑性流动,在上覆岩层的薄弱位置,盐层向上拱起,甚至刺穿上覆岩层,最终形成盐底辟构造。故定义应较简洁,且包括必要的关键词:埋藏在地下的某盐类岩层受到挤压作用,向上拱起甚至刺穿上覆岩层的构造。
(3)油气成藏,需要有一定的空间,且被盐层封堵(盖),结合题意可标出具体部位,在上覆砂岩中选择盐层向下凹陷的位置,有油气存储空间,且盐层封堵砂岩中的油气;在下伏泥灰岩中选择盐层向上凸出的位置,有油气存储空间,且封盖泥灰岩中的油气。如图所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