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谁是最可爱的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朝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厉,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②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③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甲】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乙】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放纵( ) 谦逊( )
(2)【甲】【乙】两处填入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可是…… B.只要……就……
C.既……又…… D.也许……也许……
(3)写出语段中画浪线句子的修辞方法: 。
(4)语段①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修改。
应将“ ”改为“ ”;应将“ ”改为“ ”。
(5)语段选自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下面是本文作者的一项是( )
A.朱自清 B.萧红 C.冰心 D.魏巍
二、综合性学习
2.学校开展“寻找身边最可爱的人”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8月26日,秦皇岛市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史迹展山海关巡展在西关街道办事处开展。当天,党员、群众代表、教师代表等参观展览,重温抗美援朝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此次展览由秦皇岛市委党史研究室秦皇岛军分区政治工作处、秦皇岛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主办。在启动仪式上,主办方向西关街道办事处等9家单位赠送了地方党史书籍并颁发党史阅读角标识。
(选自河北新闻网,有删改)
(2)仔细观察下面问卷调查表,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结论。
(3)在活动中,学校要求每位同学都介绍一位自己心中“最可爱的人”,请结合你的所见所闻所感,选择一位你心中的英雄,写下你的推荐词。
三、语言表达
3.《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在课文中主要写了三个事例:第一个典型事例是 ;第二个典型事例是 ;第三个典型事例是 。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刚一进村,有几架敌机 来,打了一阵机关炮,接着就扔下了两个大燃烧弹。有几间房子着了火,火又盛,烟又大,使人不敢到跟前去。这时候,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他马上 浓烟到近处一看,一个朝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着,小孩子的哭声还在屋里。他走到屋门口,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经过不去人,门窗的纸已经烧着。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我就踹开门,扑了过去。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哭,看不见人。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得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小孩的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
4.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飞过 透过 B.掠过 穿过
C.掠过 透过 D.袭过 穿过
5.这段文字突出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热爱朝鲜人民的 精神,体现了战士们 的品质。
6.这段文字先由作者叙述,然后直接引用人物自述,对这种转换记叙角度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B.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C.便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D.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活泼。
7.(1)这段文字所选用的动词十分符合文章的既定需要,其中“踹”、“扑”说明 ,“乱摸”说明 。
(2)文中反复渲染浓烟、烈火是为了强调 ;同时多次写到小孩的哭声是为了突出 。
8.对画线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突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
B.说明在战士心中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同等重要
C.反衬出战士对敌人的刻骨仇恨
D.反映出战士能够舍身救人的思想
9.从文章内容看,这段文字运用了 、 和 描写。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刚一进村,有几架敌机____来,打了一阵机关炮,接着就扔下了两个大燃烧弹。有几间房子着了火,火又盛,烟又大,使人不敢到跟前去。这时候,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他马上_____浓烟到近处一看,一个朝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着,小孩子的哭声还在屋里。他走到屋门口,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经过不去人,门窗的纸已经烧着。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我就踹开门,扑了过去。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哭,看不见人。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得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小孩的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
10.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飞过 透过 B.掠过 穿过
C.掠过 透过 D.袭过 穿过
11.这段文字突出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热爱朝鲜人民的 精神,体现了战士们 的品质。
12.这段文字先由作者叙述,然后直接引用人物自述,对这种转换记叙角度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B.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C.便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D.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活泼。
13.这段文字所选用的动词十分符合文章的既定需要,其中“踹”“扑”说明 ,“乱摸”说明 。文中反复渲染浓烟、烈火是为了强调 ;同时多次写到小孩的哭声是为了突出 。
五、作文
14.核心素养七年级(2)班拟开展“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考下面三则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围绕“传承、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主题,写一篇发言稿。(200字左右)
【材料一】抗美援朝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不断取得斗争胜利的精神源泉。
【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材料三】杨根思抱起最后的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完成了切断敌军退路的任务。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迎着敌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谁是最可爱的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朝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厉,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②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③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甲】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乙】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放纵( ) 谦逊( )
(2)【甲】【乙】两处填入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可是…… B.只要……就……
C.既……又…… D.也许……也许……
(3)写出语段中画浪线句子的修辞方法: 。
(4)语段①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修改。
应将“ ”改为“ ”;应将“ ”改为“ ”。
(5)语段选自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下面是本文作者的一项是( )
A.朱自清 B.萧红 C.冰心 D.魏巍
【答案】(1) zòng xùn
(2)C
(3)排比
(4) 朝 潮 厉 历
(5)D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放纵(zòng):放任纵容,没有约束。
谦逊(xùn):谦虚;恭让。
(2)本题考查关联词语。
文段中“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和“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这两句话是表示并列的复句,应该用“既……又……”。
故选C。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画波浪线的句子“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中连用四个“他们的……是那样……”的相同句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气势,更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感情。
(4)本题考查字形。
朝水——潮水:海洋中以及沿海地区的江河中受潮汐的影响而定期涨落的水。
经厉——经历: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
(5)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魏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描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某连战士在松鼓峰战斗中,以被汽油弹烧着的身体扑向敌人同归于尽,战士马玉祥从烈火中救出朝鲜儿童以及战士们在防空洞里,边和着雪吃炒面边谈论理想的生动片段,揭示了一个主题,即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真实地展示出了我们革命战士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祖国和人民过得上幸福的日子,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里过着抛头颅洒热血的生活。
故选D。
二、综合性学习
2.学校开展“寻找身边最可爱的人”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8月26日,秦皇岛市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史迹展山海关巡展在西关街道办事处开展。当天,党员、群众代表、教师代表等参观展览,重温抗美援朝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此次展览由秦皇岛市委党史研究室秦皇岛军分区政治工作处、秦皇岛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主办。在启动仪式上,主办方向西关街道办事处等9家单位赠送了地方党史书籍并颁发党史阅读角标识。
(选自河北新闻网,有删改)
(2)仔细观察下面问卷调查表,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结论。
(3)在活动中,学校要求每位同学都介绍一位自己心中“最可爱的人”,请结合你的所见所闻所感,选择一位你心中的英雄,写下你的推荐词。
【答案】(1)秦皇岛市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史迹展山海关巡展开展。(意思对即可)
(2)示例:大部分人认为抗美援朝赋予我们心怀祖国、坚持正义,顽强乐观的精神财富,少部分人认为抗美援朝还赋予我们立场坚定的精神财富。(意思对即可)
(3)示例:我心中的英雄是袁隆平爷爷。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一介农夫,淡泊名利,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让全国人民吃饱饭,他做到了,他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
【详解】(1)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筛选与概括。此类题目,注意概括要抓住“时间、主体、地点、事件”四要素。
根据材料第一段“8月26日,秦皇岛市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史迹展山海关巡展在西关街道办事处开展”可以提炼出,时间为“8月26日”,主体为“秦皇岛市”,地点为“西关街道办事处”,事件为“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史迹展山海关巡展开展”,据此遵循简明扼要的原则,可概括为:秦皇岛市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史迹展山海关巡展开展。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图表类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数据,将标题内容和数据对比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的方式进行概括。
阅读图表可知,在“你认为抗美援朝赋予我们什么精神财富?”的调查中,认为是“心怀祖国”的比例最高,高达66.9%;“坚守正义”和“顽强拼搏”的占比则紧随其后,分别为62.5%和60.5%,据此可知:大多数人认为抗美援朝赋予我们心怀祖国、坚守正义和顽强拼搏等宝贵精神。此外,认为是“坚定立场”的占比相对较低,仅有37.8%,据此可知:少部分人认为抗美援朝赋予了我们立场坚定的精神财富。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推荐词的拟写。答案不唯一,拟写推荐词要简洁明了,突出“最可爱的人”的精神品质。同时,可结合英雄的事迹和对个人的影响,表达敬佩与学习之情。
示例一:我心中的英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她致力于生物安全领域的研究,从缩短核酸检测所需时间,到研制新冠疫苗,陈薇和她的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研成果,为中国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她就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
示例二:我心中的“最可爱的人”是张桂梅老师。她扎根贫困山区,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帮助无数贫困女孩改变命运。她身患重病,却依然坚持在教育一线,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无私的奉献。她的坚韧、大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让我深受感动。她是我心中最可爱的人,也是我努力学习的榜样。
三、语言表达
3.《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在课文中主要写了三个事例:第一个典型事例是 ;第二个典型事例是 ;第三个典型事例是 。
【答案】 松骨峰战斗 志愿军战士从烈火中抢救朝鲜儿童 作者同一位战士的三问三答
【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第6段“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可得:松骨峰战斗。
结合第11段“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里,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做饭。刚一进村,有几架敌机袭过来,打了一阵机关炮,接着就扔下了两个大燃烧弹。有几间房子着火了,火又盛,烟又大,不敢到跟前去。这时,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个朝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着,小孩子的哭声还在屋里。……这时候,火更大了,墙上的纸也完全烧着了。我就把他往地上一放,就又从那火门里钻进去了。一拉那个大人,她哼了一声,再拉又不动了。凑近一看,见她脸上的血,已经把她胸前的白衣流红了,眼睛已经闭上。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赶忙跑出门外,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可得:志愿军战士从烈火中抢救朝鲜儿童。
结合第13段“你不觉得苦吗?”“怎么能不觉得!咱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你想不想祖国呀?”“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辛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定恰当呀。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可得:作者同一位战士的三问三答。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刚一进村,有几架敌机 来,打了一阵机关炮,接着就扔下了两个大燃烧弹。有几间房子着了火,火又盛,烟又大,使人不敢到跟前去。这时候,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他马上 浓烟到近处一看,一个朝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着,小孩子的哭声还在屋里。他走到屋门口,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经过不去人,门窗的纸已经烧着。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我就踹开门,扑了过去。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哭,看不见人。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得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小孩的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
4.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飞过 透过 B.掠过 穿过
C.掠过 透过 D.袭过 穿过
5.这段文字突出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热爱朝鲜人民的 精神,体现了战士们 的品质。
6.这段文字先由作者叙述,然后直接引用人物自述,对这种转换记叙角度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B.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C.便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D.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活泼。
7.(1)这段文字所选用的动词十分符合文章的既定需要,其中“踹”、“扑”说明 ,“乱摸”说明 。
(2)文中反复渲染浓烟、烈火是为了强调 ;同时多次写到小孩的哭声是为了突出 。
8.对画线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突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
B.说明在战士心中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同等重要
C.反衬出战士对敌人的刻骨仇恨
D.反映出战士能够舍身救人的思想
9.从文章内容看,这段文字运用了 、 和 描写。
【答案】4.D 5. 国际主义 纯洁高尚 6.D 7. 说明救人心切 说明烟大火盛 险恶的环境 情况的紧急 8.C 9. 环境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
【解析】4.D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5.本文共写了三个典型事例,这是第二件事。第一个事例:松骨峰战斗,或书堂战斗。表现了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第二个事例:马玉祥救朝鲜儿童。表现了志愿军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三个事例:防空洞中的谈话。表现了志愿军的爱国主义精神。
6.D项理解空泛。没有从通讯的特点入手理解转换记叙角度的作用。
7.联系全文,从中心意思出发去理解词语的表达效果。
8.无
9.无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刚一进村,有几架敌机____来,打了一阵机关炮,接着就扔下了两个大燃烧弹。有几间房子着了火,火又盛,烟又大,使人不敢到跟前去。这时候,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他马上_____浓烟到近处一看,一个朝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着,小孩子的哭声还在屋里。他走到屋门口,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经过不去人,门窗的纸已经烧着。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我就踹开门,扑了过去。呀!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哭,看不见人。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得像刀割一般。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小孩的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
10.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飞过 透过 B.掠过 穿过
C.掠过 透过 D.袭过 穿过
11.这段文字突出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热爱朝鲜人民的 精神,体现了战士们 的品质。
12.这段文字先由作者叙述,然后直接引用人物自述,对这种转换记叙角度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B.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C.便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D.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活泼。
13.这段文字所选用的动词十分符合文章的既定需要,其中“踹”“扑”说明 ,“乱摸”说明 。文中反复渲染浓烟、烈火是为了强调 ;同时多次写到小孩的哭声是为了突出 。
【答案】10.D 11. 国际主义 纯洁高尚 12.D 13. 说明救人心切 说明烟大火盛 险恶的环境 情况的紧急
【分析】10.第一空:飞过:飞翔而过。掠过:从上面飞过。袭过:偷袭过来。句中语境是敌机偷袭我军队伍,故用“袭过”。
第二空:穿过:从一个地方经过另一个地方到达第三个地方。透过:通过。句中语境是他从浓烟当中穿行而过。故用“穿过”。
故选D。
11.考查分析人物品质。志愿军战士不是朝鲜人,却不惧牺牲,于危险中拯救朝鲜人民的生命,“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集中表现了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体现了志愿军战士们勇敢无畏、纯洁高尚的品质。
12.在文中引用人物自述,更能真实展现人物的心路历程,深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塑造人物形象。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并不能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活泼。故选D。
13.考查赏析词语。“踹”“扑”都是力度很大,动作很快的动作。说明我志愿军战士急于从火中救出朝鲜孩子的心理。“乱摸”说明当时屋内烟大火盛,已经看不见人了,只能靠用手“在地上乱摸”来找到屋里的人。文中反复渲染浓烟、烈火是为了强调当时环境的险恶。满屋子都是浓烟,火势凶猛,从这种环境里救出人来,有着巨大的危险。多次提到朝鲜小孩子的哭声,是为了突出情况的紧急。如果再找不到这个小孩子,他就有可能葬身火海了。
五、作文
14.核心素养七年级(2)班拟开展“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考下面三则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围绕“传承、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主题,写一篇发言稿。(200字左右)
【材料一】抗美援朝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不断取得斗争胜利的精神源泉。
【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材料三】杨根思抱起最后的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完成了切断敌军退路的任务。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迎着敌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答案】(示例)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传承、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它包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我们要传承、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向杨根思、黄继光等人学习,学习他们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美好品质。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只有传承、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材料和语言表达的能力。首先,要看清题目,题目要求是写一篇发言稿,发言的主题是“传承、弘扬抗美援朝精神”,200字左右。其次认真阅读材料,弄懂内容。材料一介绍了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材料二介绍了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意义;材料三介绍了杨根思、黄继光的英勇事迹,突出了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注意发言稿的特点,语言要生动,富有感染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