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土地的誓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清晨,站在田垄间,低头是一畦畦碧绿的禾dào,抬头是一片片湛蓝的天空。待到太阳升起,人们拿着铁锹、gǎo头,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肥沃的土壤孕育着希望,为人们带来丰收,带来幸福。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lóng rǎng B.lǒng rǎng C.lǒng rāng D.lóng rāng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禾dào( ) gǎo( )头
【答案】(1)B
(2) 稻 镐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田垄:tián lǒng,分开田亩的土埂。
土壤:tǔ rǎng,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
故选B。
(2)本题考查字形。
禾稻:hé dào ,意思是指稻谷。
镐头:gǎo tou,一种掘土用的丁字形工具。
二、综合性学习
2.学习本课后,班级拟开展以“爱我家乡,护我土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你会安排哪些活动?(至少写出三项)
(2)假如你家乡的美丽环境现在正遭受破坏,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制止破坏行为。
【答案】 示例:“爱我家乡,护我土地”征文比赛、家乡风貌图片展、家乡名人故事演讲比赛、“爱我家乡”绘画比赛等。(写出三项即可) 示例:保护家乡环境,共享幸福家园。
【解析】略
三、语言表达
3.找出下列句子的“病症”并“医治”。
(1)通过学习《土地的誓言》,使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故土炽热的爱。
病因:
修改:
(2)他的朗读水平明显改进了,听起来更加富有感情。
病因:
修改:
(3)一个人是否热爱家乡,关键在于他有没有家乡情怀和为家乡付出行动。
病因:
修改:
【答案】 “通过”和“使”并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 删去“通过”或“使”,可改为“学习《土地的誓言》,使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故土炽热的爱”或“通过学习《土地的誓言》,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故土炽热的爱”。 “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应将“改进”改为“提高”。 他的朗读水平明显提高了,听起来更加富有感情。 两面对一面,前面“是否”是两面,后面“有没有家乡情怀和为家乡付出行动”,“有没有”只对应一面,应在“为家乡付出行动”前加“是否”。 一个人是否热爱家乡,关键在于他有没有家乡情怀和是否为家乡付出行动。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1)滥用介词“通过”和“使”,导致主语残缺,去掉“通过学习”或“使”。
改句:《土地的誓言》,使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故土炽热的爱/通过学习《土地的誓言》,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故土炽热的爱。
(2)搭配不当,“水平”和“改进”不搭配,一般“水平”和“提高”搭配,“改进”和“技术、方式”等搭配。
改句:他的朗读水平明显明显提高了。
(3)两面对一面,句子前面有“是否”,是两面,后面“有没有家乡情怀和为家乡付出行动”中的“有没有”的宾语是“家乡情怀”,而“为家乡付出行动”则是一面,没有和上面的“是否热爱家乡”中的“否”相照应的内容;应在“为家乡付出行动”前加“是否”。
改句:一个人是否热爱家乡,关键在于他有字没有家乡情怀和是否为家乡付出行动。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土地的誓言》选段,回答问题。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过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地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那么令人怀念。
4.选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从作者对故土的回忆中,你能体会到他怎样的情感?
6.文中反复提到“土地”,对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何意义?
【答案】4.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把 “土地” 比作 “母亲”,形象生动地写出土地如母亲般养育、滋养自己,给予自己生命与成长的依托,饱含对土地的感恩与亲昵;排比句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过我的手印”,增强语势,从多个生活场景全方位展现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成长足迹,抒发对故土深深的眷恋怀念,情感层层递进,让读者更强烈感受到作者与土地的紧密联系。 5.能体会到作者对故土的热爱、眷恋、怀念之情。作者回忆儿时在田垄玩耍、稻穗捉蚱蜢、吃自己种的白菜等诸多生活片段,这些平凡日常饱含儿时的欢乐、成长的印记,土地承载着他生命最初的美好,即便离开,那份温暖亲切始终萦绕心间,难以割舍。 6.文中反复提到 “土地”,首先是强调土地对作者的重要意义,它是作者成长的根基、情感的寄托;其次,如同一条情感线索贯穿全文,每一次提及都推动着作者情感的起伏,从对土地的深情回忆,到目睹土地被践踏后的悲愤,再到发誓夺回土地的激昂,强化了爱国思乡的主题,让读者深切感知土地与作者命运、情感的深度交融。
【解析】这篇文章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故乡土地深厚的依恋和热爱。文章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将土地拟人化,称之为母亲,使读者感受到土地给予作者的温暖和安慰。反复提到“土地”一词,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体现了故乡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整体上,文章语言朴实真挚,情感淳厚,给人以强烈的乡愁和对质朴生活的向往。
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可知:把 “土地” 比作 “母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土地就像母亲一样给予“我”生命,养育着“我”成长,表现“我”和土地关系密切,相互依恋,不能分割开来。表达了“我”对土地的眷恋和感恩之情。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过我的手印”可知:“在……。在……。在……”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作者在这片土地上长大,这片土地承载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我”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留恋以及热爱 ,排比的手法使作者的情感层层递进,感情表达更强烈。
5.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情感。
结合“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过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地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那么令人怀念”,可知:作者回忆起他曾经在故乡的土地上行走,在土地上欢乐玩耍,在土地上捉蚱蜢,在土地上耕种,在土地上收获作物等等生活片段,表现土地记录“我”成长中美好的回忆,见证着“我”的成长,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作者看来,故乡的土地是温暖,亲切,令人怀念。这表现了“我”对土地的热爱眷恋之情。
6.本题考查理解物象的意义。
结合“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可知:作者认为,土地是生我养我的“母亲”,它在“我”的生命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不能离开它。这体现作者对土地的依恋。
结合“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过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地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那么令人怀念”,《土地的誓言》第二段“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可知:作者因为战乱,被迫离开故乡的土地,但他每时每刻都在惦记这故乡的土地,故乡的土地有他深情的回忆,但当作者目睹自己热爱的土地在侵略者的铁蹄下蹂躏时,他的内心是悲愤,他发誓誓死要为土地而战,要建设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在此土地代表着故乡,强烈的表现作者为故乡而不畏牺牲的感情,感受到作者对故乡对祖国赤诚的爱。在此土地是牵动作者情感的变化的线索,让读者感受到作者与土地之间密切而又深厚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故乡的那片湖
①故乡的那片湖,是我心底最柔软的存在。儿时,湖水清澈见底,能瞧见鱼儿在水底的石缝间穿梭嬉戏。夏日炎炎,我与小伙伴们迫不及待地跳进湖中,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欢声笑语回荡在湖面上。湖边的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垂落在水面,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仿佛在与湖水低语。
②那时,湖是我们的乐园,也是大人们劳作之余休憩的好去处。清晨,渔夫们划着小船,悠悠地驶向湖心,撒下渔网,期待着一天的收获。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美得如同一幅画卷。劳作归来的人们坐在湖边,分享着一天的见闻,温馨而惬意。
③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外面的世界在飞速发展,故乡却渐渐落寞。那片湖也未能幸免,工厂的污水肆意排入,垃圾漂浮在湖面,鱼儿失去了踪迹,湖水变得浑浊恶臭。每次回到故乡,看到湖的惨状,我的心就像被重锤敲击,疼痛不已。
④我深知,这片湖承载着我太多美好的回忆,它是故乡的灵魂所在。我渴望有一天,能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湖恢复往日的清澈,让故乡重新焕发生机,找回那遗失的美好。
7.文章围绕故乡的湖写了哪些内容?
8.文中的湖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对此有怎样的情感?
9.与《土地的誓言》相比,两篇文章在主题表达上有什么异同点?
【答案】7.文章围绕故乡的湖写了:①儿时湖水清澈,是孩子们的游乐天地,夏日嬉水,湖边垂柳摇曳,景致优美;②也是大人劳作之余休憩之处,清晨渔夫捕鱼,傍晚人们湖边分享见闻;③后来随着时光变迁,故乡落寞,湖被污染,污水排入、垃圾漂浮、鱼儿绝迹,湖水浑浊恶臭。 8.湖的变化:从儿时清澈美丽、充满生机,到后来浑浊恶臭、失去活力。作者情感:对儿时湖的美好充满怀念眷恋,对如今湖被污染、故乡衰败深感痛心、惋惜,同时怀着强烈渴望,期盼能恢复湖的清澈,重现故乡生机。 9.相同点:两篇文章都围绕对故乡某一特定事物(土地、湖)的情感抒发,主题核心都是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以及因故乡变迁引发的情感波澜,都饱含着对故乡美好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改变的期盼。不同点:《土地的誓言》侧重于土地作为民族、家国象征,外敌入侵背景下,作者誓言夺回土地,情感中融入了爱国情怀与民族大义;《故乡的那片湖》更聚焦于湖这一自然景观承载的个人儿时欢乐、乡亲生活场景,因生态破坏引发情感触动,主题更偏向于个人乡愁与生态保护意识。
【解析】这篇文章通过描写故乡湖泊的美好记忆和如今的破败景象,表达了对故乡情感的深切怀念和对环境恶化的无奈。文章通过对比,唤起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渴望,并寄予希望,希望通过努力恢复湖泊的清澈和故乡的生机。
7.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结合第①段“儿时,湖水清澈见底,能瞧见鱼儿在水底的石缝间穿梭嬉戏。夏日炎炎,我与小伙伴们迫不及待地跳进湖中,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欢声笑语回荡在湖面上。湖边的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垂落在水面,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仿佛在与湖水低语”第②段“那时,湖是我们的乐园”可知,儿时湖水清澈见底,是孩子们的乐园,“我们”夏日在湖中游泳玩耍,湖边垂柳摇曳,风景优美;
结合第②段“也是大人们劳作之余休憩的好去处。清晨,渔夫们划着小船……分享着一天的见闻,温馨而惬意”,可知:湖也是大人们劳作之余休憩的好去处。清晨渔夫撒网捕鱼,傍晚人们在湖边分享一天的见闻;
结合第③段“随着时光的流逝,外面的世界在飞速发展,故乡却渐渐落寞。那片湖也未能幸免,工厂的污水肆意排入,垃圾漂浮在湖面,鱼儿失去了踪迹,湖水变得浑浊恶臭”,可知:时光变迁,故乡落寞,湖被污染,污水排入、垃圾漂浮、鱼儿绝迹,湖水浑浊恶臭。
8.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情感。
结合第①段“儿时,湖水清澈见底,……仿佛在与湖水低语”可知:儿时的湖原来是是孩子们的乐园,夏日嬉水,湖边垂柳摇曳,风景优美。这体现“我”对湖的喜爱之情。
结合第③段“随着时光的流逝,……湖水变得浑浊恶臭”,可知:时光变迁,故乡落寞,湖被污染,污水排入、垃圾漂浮、鱼儿绝迹,湖水浑浊恶臭。这体现“我”对湖的环境恶化的惋惜之情。
结合第②段“那时,湖是我们的乐园,也是大人们劳作之余休憩的好去处……温馨而惬意”,第③段“随着时光的流逝,……湖水变得浑浊恶臭”“每次回到故乡,看到湖的惨状,我的心就像被重锤敲击,疼痛不已”,第④段“这片湖承载着我太多美好的回忆,……找回那遗失的美好”可知:在作者看来,湖是儿童时的乐园,那里是温馨惬意的,他对湖的充满美好的回忆,充满怀念眷恋。如今湖受到工业污染,不再有生机与活力,面对故乡衰败,作者深感痛心、惋惜,同时怀着强烈渴望,期盼能恢复往日湖的清澈,让故乡重新焕发生机和美好。
9.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主旨。
《故乡的那片湖》结合第①段“故乡的那片湖,是我心底最柔软的存在”“儿时,湖水清澈见底,能瞧见鱼儿在水底的石缝间穿梭嬉戏”,第②段“湖是我们的乐园,也是大人们劳作之余休憩的好去处”,第③段“随着时光的流逝,外面的世界在飞速发展,故乡却渐渐落寞。那片湖也未能幸免,工厂的污水肆意排入,垃圾漂浮在湖面,鱼儿失去了踪迹,湖水变得浑浊恶臭”,第④段“我深知,这片湖承载着我太多美好的回忆,……找回那遗失的美好”,可知:文章叙写了了故乡的湖的变化,描写故乡的湖过去很美好,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还是人们的生活的乐园。可后来湖受到工业污染,变得死气沉沉。作者因而觉得心痛。他呼吁人们要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由此可见,作者通过湖的今昔对比,表现对故乡的美好过往的眷恋之情,希望人们能改变现状,建设美好的家园。湖是文章的抒情主体,作者借叙写湖的今昔变化,表现个人乡愁和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土地的誓言》结合第①段“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第②段“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可知:作者先描写了故乡美好的景物,回忆土地往昔丰收的美景,表现故乡的丰饶。然后作者会到故乡当今沦陷了,在敌人的凌辱下变得面目全非,作者为之感到痛心,他发誓要为了保护家乡而战斗。由此可见,作者通过故乡土地今昔的对比,表现作者对往昔美好富饶的土地的怀念之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他要为了保卫家乡,而勇敢地和侵略者作斗争,为建设美好的家乡而奋斗的情感。此文中土地是作者的抒情主体,作者借保护土地来表现他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大义。结合以上分析来组织异同点即可。
五、作文
10.以“我心中的土地”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抒发你对家乡土地或某片熟悉土地的独特情感,可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感染力。
【答案】例文:
我心中的土地
故乡的土地,于我而言,是一本永远翻不完的故事书。春日,它像是一位温柔的画师,用缤纷的色彩勾勒出漫山遍野的花朵,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引得蜜蜂与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奏响春的乐章。夏日,土地又化作清凉的港湾,田间的瓜棚下,那翠生生的西瓜,咬上一口,汁水四溢,驱散暑气,慰藉着劳作的人们。
儿时,我常跟着祖父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祖父粗糙的大手握住农具,一下一下翻着泥土,那泥土的芬芳至今仍萦绕在我鼻尖。如今,虽身处异乡,可每念及故乡土地,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它是我灵魂的归宿,无论走多远,只要想起那片熟悉的土地,我便有了力量,因为它承载着我的根,我的回忆,我对家的思念。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本次要以“我心中的土地”为题来写作文。首先“心中的”是修饰土地的,表现这些描写可以是“我”希望中的土地。“土地”为本次的写作对象。结合题干可知,本文要描写“我”心目中的土地具有什么特点,在此发生过什么难忘的故事,它给“我”留下什么难忘的回忆?“我”对它持有哪些特别的情感?文章可围绕家乡土地的四季景色变化,或者发生在土地里的故事,来表现“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选材构思:本文建议写成记叙文,可描写土地四季的景色变化,如春天,农民在土地里播种,夏天作物在土地里蓬勃生长,秋天,土地洋溢出丰收的喜悦,到了冬天,人们在修整土地,为下一轮耕种做准备。也可写发生在土地上的故事,例如叙写自己跟着长辈在土地干活,一开始兴致勃勃,渐渐,受不了劳动的苦,想打退堂鼓,这时,长辈鼓励你坚持,“我”受到教育后,坚持下去,结尾要点明“我”的收获。写作时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感情。可以大自然为线索,勾勒出心中家乡的美好画卷,突出土地对“我”的深刻影响和情感牵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土地的誓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清晨,站在田垄间,低头是一畦畦碧绿的禾dào,抬头是一片片湛蓝的天空。待到太阳升起,人们拿着铁锹、gǎo头,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肥沃的土壤孕育着希望,为人们带来丰收,带来幸福。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lóng rǎng B.lǒng rǎng C.lǒng rāng D.lóng rāng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禾dào( ) gǎo( )头
二、综合性学习
2.学习本课后,班级拟开展以“爱我家乡,护我土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你会安排哪些活动?(至少写出三项)
(2)假如你家乡的美丽环境现在正遭受破坏,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制止破坏行为。
三、语言表达
3.找出下列句子的“病症”并“医治”。
(1)通过学习《土地的誓言》,使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故土炽热的爱。
病因:
修改:
(2)他的朗读水平明显改进了,听起来更加富有感情。
病因:
修改:
(3)一个人是否热爱家乡,关键在于他有没有家乡情怀和为家乡付出行动。
病因:
修改: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土地的誓言》选段,回答问题。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过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地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那么令人怀念。
4.选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从作者对故土的回忆中,你能体会到他怎样的情感?
6.文中反复提到“土地”,对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何意义?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故乡的那片湖
①故乡的那片湖,是我心底最柔软的存在。儿时,湖水清澈见底,能瞧见鱼儿在水底的石缝间穿梭嬉戏。夏日炎炎,我与小伙伴们迫不及待地跳进湖中,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欢声笑语回荡在湖面上。湖边的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垂落在水面,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仿佛在与湖水低语。
②那时,湖是我们的乐园,也是大人们劳作之余休憩的好去处。清晨,渔夫们划着小船,悠悠地驶向湖心,撒下渔网,期待着一天的收获。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美得如同一幅画卷。劳作归来的人们坐在湖边,分享着一天的见闻,温馨而惬意。
③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外面的世界在飞速发展,故乡却渐渐落寞。那片湖也未能幸免,工厂的污水肆意排入,垃圾漂浮在湖面,鱼儿失去了踪迹,湖水变得浑浊恶臭。每次回到故乡,看到湖的惨状,我的心就像被重锤敲击,疼痛不已。
④我深知,这片湖承载着我太多美好的回忆,它是故乡的灵魂所在。我渴望有一天,能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湖恢复往日的清澈,让故乡重新焕发生机,找回那遗失的美好。
7.文章围绕故乡的湖写了哪些内容?
8.文中的湖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对此有怎样的情感?
9.与《土地的誓言》相比,两篇文章在主题表达上有什么异同点?
五、作文
10.以“我心中的土地”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抒发你对家乡土地或某片熟悉土地的独特情感,可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感染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