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对外开放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9.对外开放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06 17:5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对外开放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流行语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
①“经济特区”②“公私合营”③“包产到户”④世贸组织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2.“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最早设置的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上海 ④汕头 ⑤厦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A.开放沿海城市 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C.开放内地 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4.“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位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5.《对外开放》一课先后有三部分内容:一是经济特区的建立,二是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三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下列有关这三部分内容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时间关系上的递进 ②是开放领域的递进 ③是开放成效的递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6.如图是海南1987~1989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统计数据。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成为经济特区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加入世贸组织
7.阅读下表,表格信息反映出我国( )
时间 1980年 1984年 1990年 2001年
事件 成立四个经济特区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上海浦东开发区成立 加入世贸组织
A.对外开放的深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成
C.经济体制的改革 D.中国梦宏伟蓝图的实现
8.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9.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中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
A.1990年 B.1992年 C.1999年 D.2001年
10.深圳曾是一个小渔村,如今,深圳已成为中国一线城市,是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地方。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2年“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单上,深圳位居第二。该市由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主要得益于( )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赎买”政策的实行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二、填空题
11.我国于____________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12.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___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1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 、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建立 经济特区。1990年, 开发区也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 、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 、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形成了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 、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4.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扩大:(1)1984年,进一步开放 个沿海城市。
(2)1985年,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 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 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 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 推进,相继开放了一些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 和 等内地省会自治区首府。
(6)结果:中国形成“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 的对外开放格局。
15.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____沿海城市。
三、综合题
16.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给中国带来剧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提出要发挥广东的优势……兴办出口加工区。……此后中央给予广东、福建两省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在特区决策通过后,如何建设特区成为一大难题。在传统基础工程建设体制下,设计、施工、资金来源以及物资供应都取决于行政分配……为了完成繁重的基础建设任务,特区率先引入市场机制。允许内地乃至国外设计、施工团队进入特区,开放建筑材料市场,工程大包干,资金“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分配办法,承包单位获得极大自主权,充分调动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结果特区国贸大厦中出现三天一层楼的现象,成为特区速度的标志。基础建设体制改革的成功,为特区全面引入市场机制开辟了道路。
——根据《经济特区:中国渐进改革开放的起点》
材料三 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动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阶段体制接轨,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阶段抓住机遇,中国开始改变世界。
材料四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生活实现了小康,逐步富裕起来了。我们将总结经验乘势而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摘自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列举广东的两个在“对外经济活动”最先拥有自主权的城市,并概括这些城市有那些特殊“自主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特区速度”产生的原因。
(3)分别举一例(除经济特区外)佐证材料三中“让世界进入中国”和“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主要举措或表现?
(4)根据材料四说明我国将如何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7.开放是一个国家的姿态,也是一个文明的气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交流促繁荣】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大都是开放的时代,也是中外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年代。
(1)请写出上面图片中西汉、唐朝、明朝时期对中外文化友好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使者。
【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 “对!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
(2)文中“杀出一条血路”意指什么事?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何作用?
【走向新时代】
材料三: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呈现出什么特点?我国是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
四、材料题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国大典
材料二
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
(1)读材料一,图中这个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人是谁 请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两点即可)。
(2)读材料二,中央什么时间决定建立深圳经济特区 和深圳同时开放的经济特区还有哪里 我国当时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9.对外开放》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A B B A D D A
1.C
【详解】1978年底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1980年,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故①选项正确;1978年底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公私合营出现于1953-1956年三大改造期间,故②选项错误;1978年底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故③选项正确;1978年底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故④选项正确。根据分析可知①③④正确,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2.C
【详解】1980年我国确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4年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故①②④⑤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4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出浦东开发开放的决策,并于1992年10月11日批准设立浦东新区行政区划,并在浦东进行了一系列大型开发建设,D项正确;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与营口市(1985)、威海市(1988)统称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排除A项;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金三角座谈会,提出把上述三个"三角"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议,排除B项;1992年开放内地沿江沿边,边城省会与自治区城市,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外开放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南海.1979年.老人”,这指的是邓小平将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为经济特区,所以答案是A。
5.B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第一批经济特区,此后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因此是时间关系上的递进;经济特区主要是在福建、广东沿海地区,而此后对外开放领域由沿海逐步扩展到内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表明我国全面融入全球化,因此是开放领域的递进;经济特区的建立标志对外开放的起步,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经验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是开放成效的递进。①②③正确,故选B。
6.B
【详解】从图中可知,海南1987~1989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呈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1988年增设海南成为经济特区,B符合题意;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A排除;1992年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排除;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D排除。故选择B。
7.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从成立经济特区到开放14个沿海城市、上海浦东开发区成立、加入世贸组织说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化,A项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成、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梦宏伟蓝图的实现与题干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8.D
【分析】试题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在1984年又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所以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BC和对外开放无关,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9.D
【详解】据题干“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中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这一崭新的实验很快取得明显成就。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A项正确;“赎买”政策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政策,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农村的改革,排除C项;“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港澳台问题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1.2001;全球化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我国于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故本题干填:2001;全球化。
12.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深圳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吸收外国资金和管理经验,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13. 1984 长江三角洲 海南 上海浦东 重庆 昆明 经济特区 全方位
【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4. 14 闽南三角地区 海南岛 浦东 纵深 昆明 乌鲁木齐市 沿海开放城市 宽领域
【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故①处填14。
(2)依据所学可知,1985年,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故②处填闽南三角地区。
(3)依据所学可知,1988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故③处填海南岛。
(4)依据所学可知,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故④处填浦东。
(5)依据所学可知,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故⑤处填纵深,⑥处填昆明,⑦处填乌鲁木齐。
(6)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就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⑧处填沿海开放城市,⑨处填宽领域。
15.14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84年,我国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十四个沿海城市。
16.(1)深圳、珠海和汕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2)引入市场机制;可以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充足的资金;拥有极大的经济自主权。
(3)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建立了经济特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最先拥有“自主权”的城市有深圳、珠海和汕头。深圳、珠海和汕头是我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如:减免关税等经济上的优惠待遇,提供理想的投资环境和组织完善的领导管理体制,以及增加外资投入和外汇收益,借此促进该国家的经济发展。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为了完成繁重的基础建设任务,特区率先引入市场机制。允许内地乃至国外设计、施工团队进入特区,开放建筑材料市场,工程大包干,资金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分配办法,承包单位获得极大自主权,充分调动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特区速度”产生的原因包括:引入市场机制;可以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充足的资金;拥有极大的经济自主权等等。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阶段主动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如:1978年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建立了经济特区;“第二阶段体制接轨,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如: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根据材料四的内容“我们将总结经验乘势而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可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17.(1)张骞.玄奘.郑和。
(2)办经济特区。举办经济特区可以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宽对外贸易;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经验;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任答一点得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3)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增加对外交流与合作,以更积极更活跃的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等。 (任答一点得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详解】(1)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图一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二是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法;图三是郑和下西洋;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杀出一条血路”意指办经济特区;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举办经济特区可以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宽对外贸易;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经验;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第二问开放性题目,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增加对外交流与合作,以更积极更活跃的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等。
18.(1)毛泽东(毛主席)
①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②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③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④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⑤壮大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2)1980年,珠海、汕头、厦门(一例即可)。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开国大典的场景。图中,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壮大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4年14个沿海城市→1985 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 年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 年上海浦东开发区→1992年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因此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