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经济体制改革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中国实行对内改革首先是从( )开始。
A.农村 B.城市 C.行政机关 D.事业单位
2.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前,著名国营企业北京天桥百货商场的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这表明该商场需要通过改革( )
A.实行分配制度“大锅饭” B.缩减企业的经营规模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获得更多的政府拨款
3.1985年,我国部分国有企业试行工资改革,办法是企业上缴利润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可相应增长0.3%~0.7%。材料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实行国有企业政企分开 B.要求企业提高职工福利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实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
4.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城乡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变化情况。图中数据出现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南方谈话”解放思想
5.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材料论述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背景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实施的过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影响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意义
6.《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这里的“它”指的是( )
A.农民个体经营组织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农村人民公社组织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这项制度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它是中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该“制度”( )
A.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B.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C.只在一部分落后农村实行 D.起源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8.下列事件中能够提高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有
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私有企业改革
C.大中型企业改革
D.小型企业改革
10.1978年,安徽小岗村的一间茅屋里,18位农民共同写下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上面写着分田到户的字样。这个举动后来被认为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创举。材料主要强调了小岗村村民( )
A.无私奉献的精神 B.吃苦耐劳的精神 C.敢为人先的精神 D.团结奋进的精神
二、填空题
1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 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 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 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 。
(4)意义:大大调动了 、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1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 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概况:1978年,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 、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 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13.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 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1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 政策。改革先从 开始。
1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 。
三、综合题
16.信仰铸忠魂,人民写春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大钊在1918年﹣1924年的活动轨迹(部分)
①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②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系统和较完整的介绍。
③1920年,在北京大学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组织进步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
④1924年,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大会宣言的起草。
——梳理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中的红色基因》
材料二 社会进化的历史由谁来写的呢?李大钊说,历史的主人是民众,“民彝者可以创造历史”。
——宋德宣《李大钊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新探》
(1)依据活动轨迹①②③,指出李大钊在思想领域的历史贡献。
(2)活动轨迹④反映了哪一统一战线的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依靠这一统一战线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的?
(3)运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关史实论证李大钊的观点。(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1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次运动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可吸收那些经验教训?
材料四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凰阳。”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四、材料题
18.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所反映内容的比较)
《8.经济体制改革》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C B D A D A C
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选项BCD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2.C
【详解】依据材料内容可知,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前,著名百货商场的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这种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的做法最终导致企业效益下滑,因此该商场需要通过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来提高其经济效益,C项正确;依据所学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将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收入与企业的经营成果相联系,克服长期以来在分配上吃“大锅饭”的弊病,A项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改革需要缩减企业的经营规模,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问题,无法看出其改革需要获得更多的政府拨款,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企业上缴利润与工资增长同步,这样可有效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应,从而实现国家、职工的双赢局面,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材料表述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
4.C
【详解】从图中可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多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C项正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农村,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B项;1992年邓小平进行“南方谈话”,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由小岗村作为试点到后期推广到全国,材料论述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实施的过程,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背景是之前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要对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材料中未涉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影响和意义,排除CD项。故选B项。
6.D
【详解】题干的“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是解题的关键信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在农村推行的经济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答案选D。
7.A
【解析】略
8.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推广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①②④正确,D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③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9.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85年开始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选项BCD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0.C
【详解】根据题干“包干保证书”、“分田到户”、“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创举”并结合所学可知,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因此材料主要强调了小岗村村民敢为人先的精神,C项正确;无私奉献的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奋进的精神均与“分田到户”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 城市 国有企业 按劳分配 企业活力 企业
【分析】【小题1】根据所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小题2】根据所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知识可知,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小题3】根据所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知识可知,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小题4】根据所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12. 改革开放 安徽凤阳小岗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专业化 乡镇企业
【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13.市场经济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故答案为:市场经济。
14. 改革开放 农村
【详解】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现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企业活力
【详解】根据所学经济体制改革的知识可知,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16.(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青年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2)革命统一战线;帮助国民党传创办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与国民党合作开展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期间,共产党员勇猛作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各行各业劳动者苦干实干的辛勤劳动下,一五计划的绝大多数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艰苦奋斗,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民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逐步推广,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详解】(1)依据活动轨迹①②③可知,李大钊在思想领域的历史贡献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青年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2)活动轨迹④反映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是依靠革命统一战线帮助国民党传创办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与国民党合作开展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期间,共产党员勇猛作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各行各业劳动者苦干实干的辛勤劳动下,一五计划的绝大多数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艰苦奋斗,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民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逐步推广,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历史事实证明,新中国的发展历史就是由人民创造和书写的,人民是是历史的主人。
17.(1)土地改革;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左”倾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要实事求是,坚持经济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等.
(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等.
【详解】(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土地改革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土地改革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共同反映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从中我们可吸收的经验教训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等。
(4)根据唱词“大包干,就是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等。
18.给分要点:自拟题目;(如不同农业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比较的角度;(提示: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政社合一,统一分配,吃“ 大锅饭"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困难。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这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并在全国推行,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史实正确;表述完整。若小短文不足80字,酌情扣分。
【详解】首先提取图片反映的信息,依据“人民公社时期的宣传画”“小岗村农民的承诺书”可得出分别与新中国历史上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产承包责任制有关,据此可以拟定一个题目“不同农业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再结合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关的知识予以论证,如1958年,党和政府轻率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农村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试图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但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超越了农村生产力的实际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经济严重困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的前提下,给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最后可以小结,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国情出发,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