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讲 透镜及其应用
考点一 透镜
项目 外形特征 相关概念 对光的作用 三条特殊光线 应用
凸透镜 中间① , 边缘② ③ 照相机、投影仪、 放大镜、远视眼镜
凹透镜 中间④ , 边缘⑤ ⑥ 近视眼镜
考点二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考点三 眼睛与眼镜
【教材包装练】
命题点一 透镜的认识
1. (人教八上P91图5.1-4原创)小明同学用放大镜对着太阳,在放大镜后面移动一张白纸,白纸上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一个亮点;这表明放大镜对光具有 作用。
2.(人教八上P93T3改编)如图所示,两透镜的焦点正好完全重合,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两个透镜的光路图。
命题点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3. (八上P95图5.2-3原创)如图是教学使用的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图,投影片应放在距离透镜 ,投影片经过镜头成倒立、 的像;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镜头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投影片。
4.(沪粤八上P72图3-62)如图所示,某同学上生物课时,用放大镜观察标本的细微部分,标本到放大镜的距离应该 放大镜的一倍焦距;此时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 、 的 像。
命题点三 近(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5.(人教八上P101图5.4-3、4原创)如图所示,三幅图示意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情况,请你为图释义:图①为 的矫正;图②为 的成因;图③为 的成因。
考点一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典例1】(2024·广东中考)广东生产的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飞成功,彰显了我国科技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领先地位。航空器可用于高空摄影、旅游观光等,航空器的摄像头相当于 透镜,远处的物体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在摄像头远离物体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变 。
【提分必备】(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2)记忆口诀。
①一倍分虚实,内虚外实: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实像;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虚像。
②二倍分大小,远小近大: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缩小的像;物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像。
③物近像退,近焦则大(成实像时):
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增大(减小)像变大(变小)
④物近像近,近焦则小(成虚像时):
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减小(增大)像变小(变大)
【中考挑战】 (2024·连云港中考)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10 cm的白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如图是他用该凸透镜观看书本上“中国梦”三个字时的情况,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国”字,小明需要将凸透镜 (选填“远离”或“靠近”)书本,凸透镜和书本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
考点二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典例2】(2024·宜宾中考) 据专家介绍,12~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爱眼护眼势在必行。如图所示, (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成像原理,应配戴 (选填“丙”或“丁”)图的眼镜进行矫正。
【中考挑战】(2024·山西中考)如图为青少年眼病患者眼球与正常眼球对比图。关于该患者的晶状体及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配戴近视眼镜
B.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配戴远视眼镜
C.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配戴近视眼镜
D.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配戴远视眼镜
考点3 利用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典例3】(2024·重庆中考B卷)在图中,画出平行于凸选镜主光轴的入射光线AB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答
【中考挑战】(2024·凉山州中考)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AB是凹透镜的一条折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之后反射光线为BC,请画出折射光线AB的入射光线及平面镜的位置。
广西三年中考
题组一 透镜及其特殊光线
1.(2022·桂林中考)在如图所示的光学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2.(2022·柳州中考)如图,画出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2022·百色中考)完成图中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
4.(2022·河池中考)如图所示,请完成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
题组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5.(2022·梧州中考)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C.“刷脸”时,面部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以内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6.(多选)(2023·广西中考)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此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相同
B.此时“水凸透镜”的焦距为15.0 cm
C.调节“水凸透镜”的厚度可改变其焦距
D.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7.(2022·防城港中考)在较暗的室内,手持一个凸透镜,在白墙和点燃的蜡烛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烛焰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根据这个原理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题组三 眼睛和眼镜
8.(2024·广西中考)如图所示的眼镜片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9.(2023·广西中考)为矫正远视眼,配戴的眼镜片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10.(2022·玉林中考)小明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了高度近视,请在图中画出远处物体发出的两束入射光线经他的晶状体折射后对应的光线。
全国一年中考
11. (2024·苏州中考)如图甲所示是公共场所的宣传投影灯,装在高处的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图案,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图案是光在地面发生了漫反射
B.该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C.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图案会变小
D.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12.(2024·福建中考)我国某新型战斗机配有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系统中的光学元件相当于晶状体,内置光电传感器相当于视网膜,成像原理与人眼相似。从空中拍摄地面物体时,物体在光电传感器上形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3.(2024·龙东地区中考)正常人眼通过调节晶状体薄厚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使晶状体薄厚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 眼,应用 透镜矫正。
14.(2024·福建中考)在图中,根据折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第二十一讲 透镜及其应用
考点一 透镜
项目 外形特征 相关概念 对光的作用 三条特殊光线 应用
凸透镜 中间① 厚 , 边缘② 薄 ③ 会聚 照相机、投影仪、 放大镜、远视眼镜
凹透镜 中间④ 薄 , 边缘⑤ 厚 ⑥ 发散 近视眼镜
考点二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考点三 眼睛与眼镜
【教材包装练】
命题点一 透镜的认识
1. (人教八上P91图5.1-4原创)小明同学用放大镜对着太阳,在放大镜后面移动一张白纸,白纸上 会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一个亮点;这表明放大镜对光具有 会聚 作用。
2.(人教八上P93T3改编)如图所示,两透镜的焦点正好完全重合,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两个透镜的光路图。
答:
命题点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3. (八上P95图5.2-3原创)如图是教学使用的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图,投影片应放在距离透镜 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投影片经过镜头成倒立、 放大 的像;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镜头应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投影片。
4.(沪粤八上P72图3-62)如图所示,某同学上生物课时,用放大镜观察标本的细微部分,标本到放大镜的距离应该 小于 放大镜的一倍焦距;此时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 正立 、 放大 的 虚 像。
命题点三 近(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5.(人教八上P101图5.4-3、4原创)如图所示,三幅图示意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情况,请你为图释义:图①为 近视眼 的矫正;图②为 远视眼 的成因;图③为 近视眼 的成因。
考点一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典例1】(2024·广东中考)广东生产的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飞成功,彰显了我国科技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领先地位。航空器可用于高空摄影、旅游观光等,航空器的摄像头相当于 凸 透镜,远处的物体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 实 (选填“实”或“虚”)像。在摄像头远离物体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变 小 。
【提分必备】(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2)记忆口诀。
①一倍分虚实,内虚外实: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实像;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虚像。
②二倍分大小,远小近大: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缩小的像;物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像。
③物近像退,近焦则大(成实像时):
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增大(减小)像变大(变小)
④物近像近,近焦则小(成虚像时):
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减小(增大)像变小(变大)
【中考挑战】 (2024·连云港中考)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10 cm的白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如图是他用该凸透镜观看书本上“中国梦”三个字时的情况,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国”字,小明需要将凸透镜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书本,凸透镜和书本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小于10 cm 。
考点二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典例2】(2024·宜宾中考) 据专家介绍,12~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爱眼护眼势在必行。如图所示, 乙 (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成像原理,应配戴 丁 (选填“丙”或“丁”)图的眼镜进行矫正。
【中考挑战】(2024·山西中考)如图为青少年眼病患者眼球与正常眼球对比图。关于该患者的晶状体及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配戴近视眼镜
B.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配戴远视眼镜
C.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配戴近视眼镜
D.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配戴远视眼镜
考点3 利用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典例3】(2024·重庆中考B卷)在图中,画出平行于凸选镜主光轴的入射光线AB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答:
【中考挑战】(2024·凉山州中考)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AB是凹透镜的一条折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之后反射光线为BC,请画出折射光线AB的入射光线及平面镜的位置。
答:
广西三年中考
题组一 透镜及其特殊光线
1.(2022·桂林中考)在如图所示的光学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C)
2.(2022·柳州中考)如图,画出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答:
3.(2022·百色中考)完成图中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
答:
4.(2022·河池中考)如图所示,请完成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
答:
题组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5.(2022·梧州中考)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C.“刷脸”时,面部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以内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6.(多选)(2023·广西中考)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此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相同
B.此时“水凸透镜”的焦距为15.0 cm
C.调节“水凸透镜”的厚度可改变其焦距
D.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7.(2022·防城港中考)在较暗的室内,手持一个凸透镜,在白墙和点燃的蜡烛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烛焰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根据这个原理可制成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题组三 眼睛和眼镜
8.(2024·广西中考)如图所示的眼镜片是(C)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9.(2023·广西中考)为矫正远视眼,配戴的眼镜片是(A)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凸面镜
10.(2022·玉林中考)小明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了高度近视,请在图中画出远处物体发出的两束入射光线经他的晶状体折射后对应的光线。
答:
全国一年中考
11. (2024·苏州中考)如图甲所示是公共场所的宣传投影灯,装在高处的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图案,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图案是光在地面发生了漫反射
B.该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C.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图案会变小
D.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12.(2024·福建中考)我国某新型战斗机配有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系统中的光学元件相当于晶状体,内置光电传感器相当于视网膜,成像原理与人眼相似。从空中拍摄地面物体时,物体在光电传感器上形成的像是(A)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3.(2024·龙东地区中考)正常人眼通过调节晶状体薄厚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使晶状体薄厚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 近视 眼,应用 凹 透镜矫正。
14.(2024·福建中考)在图中,根据折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