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质量与密度
考点一 质量及其测量
考点二 密度及其应用
【微警示】不能认为物体的密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体积成反比。
命题点一 质量的测量
1.用天平测物体质量,调横梁平衡时需要调节 平衡螺母 (选填“平衡螺母”或“游码”),图中正确操作后,被测物体质量是 76.6 g。
2.(人教八上P112T5改编)生活中有时用如图甲所示的案秤,它的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使用案秤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秤杆左端 零 刻度线处,此时若秤杆右端上翘,应将调零螺丝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某次测量,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3.2 kg;若槽码磨损了,则测量结果将比实际质量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命题点二 密度的相关计算
3.(人教八上P116T4改编)一个容积为2.5 L的塑料瓶,装满密度为0.8×103 kg/m3的植物油时,植物油的质量为 2 kg,用此瓶一定 能 (选填“能”或“不能”)装下同质量的水。
4.(人教八上P116T5改编)一捆细铜线,质量是89 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 mm2,铜的密度是8.9×103 kg/m3,则这捆铜线的长为 400 m。
命题点三 密度与社会生活
5.(人教八上P120改编)在北方地区,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会把水管冻裂,这是因为冰的密度 小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水变成冰后体积会 变大 (选填“变大”或“变小”),水管会被“冻裂”。
主题一 测量固体的密度
【一题式探究1】小明和小红在江边捡回一石块,准备利用所学知识测量它的密度。
【设计实验】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时,当右侧托盘放入5 g的砝码后天平指针向右偏,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 取下5 g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 直至横梁恢复水平平衡;
【进行实验与得出结论】
(3)小明测出石块的质量(如图乙):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该石块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则石块的密度为 3.84 g/cm3;
(4)在将石头放入量筒中时,量筒的内壁上溅了几滴水,则所测石头的密度将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原因是 测量石头的体积偏小,而质量测量值准确,由ρ=,可知密度测量值偏大 。
【创新拓展】
(5)(改变实验装置)实验完成后,小明还想测量蜡块的密度,他发现蜡块会漂浮在水面,不能直接测量其体积,经过一番思考后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蜡块的质量为9 g;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用细线将蜡块和金属块系在一起后缓慢放入水中,当金属块和蜡块先后浸没在水中时,量筒中的水面位置如图丁所示,则蜡块的体积为 10 cm3;
③则蜡块的密度是 0.9 g/cm3。
(6)(改变实验装置)小红准备自己动手做实验时,不小心打碎了量筒,聪明的小红利用天平、50 g的烧杯、水、记号笔设计了另一种测量石块密度的方案,如图戊。天平的最大测量值是200 g;
①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总质量为m1;
②将石块缓慢浸没在烧杯中,测得总质量为m2,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标记a;
③取出石块,测得总质量为m3;
④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让水面上升至标记a处,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4=150 g。
小明和小红讨论交流后认为4个实验步骤中有一个数据记录是多余的,这个数据是 m3 (填物理量符号),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块= ·ρ水 (用已知物理量符号及ρ水来表示)。
主题二 测量液体的密度
【一题式探究2】探究小组的小明和小军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液体的密度。
【进行实验与得出结论】
(1)调节天平平衡后,开始进行测量,步骤操作如下: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被测液体的总质量;
B.将被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被测液体的总质量为55.8 g;
C.将烧杯中部分被测液体倒入量筒,测出倒入量筒的这部分液体的体积。
请根据以上步骤,将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在横线上: BCA (填写字母)。
(2)实验步骤A和步骤C的实验数据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这部分液体的体积为 20 cm3,这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18.4 g。
(3)被测液体的密度ρ= 0.92 g/cm3。
【生活应用】
(4)测量结束后小明又找来了电子秤和玻璃杯来测量海水的密度。测量过程如下:(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①用电子秤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0;
②将玻璃杯中装入部分水后,并在水面处做标记,用电子秤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③将玻璃杯中的水全部倒出并擦拭干净,在杯中装入海水至标记处,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海水的总质量m2;
④海水的密度ρ海= ·ρ水 (用上述已知量及步骤中所测的字母表示)。
【创新拓展】
(5)(方案创新)小军利用一架已经调好的天平、一个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水,不用砝码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向一个烧杯中倒入体积为V1的适量水后,将烧杯放到天平的左盘;
②将另一个烧杯放到天平右盘,向烧杯中缓慢倒入牛奶,直到天平重新恢复平衡;
③将右盘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记录其体积为V2;
④牛奶的密度ρ牛奶= (用V1、V2和ρ水表示)。
考点一 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典例1】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称量时右盘应该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
B.称量质量时,加减砝码应按照先小后大的顺序
C.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不可以用手拿取砝码和移动游码
D.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中考挑战】(2024·重庆B中考)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一物体的质量。在游码调零后,发现指针偏左,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移动,使横梁水平平衡。放上物体,通过加减砝码及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水平平衡时,天平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152 g。
考点二 质量和密度的理解
【典例2】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知识正确的是(D)
A.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1 kg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体积均变大
C.一瓶氧气用掉一半,其质量和体积均减小一半,密度不变
D.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采用弯腰姿势撤离,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提分必备】密度的可变性:密度在外界因素(如温度、状态、压强等)改变时会发生改变,如氧气瓶中的氧气在使用过程中,瓶中的氧气质量减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中考挑战】
1.(2024·广东中考)嫦娥六号携带月壤样品返回地球。从月球到地球,样品的质量(B)
A.变为原来的一半 B.保持不变
C.变为原来的2倍 D.变为原来的4倍
2.(2024·绥化中考) 将一瓶酸奶喝掉一半后,下列关于剩下半瓶酸奶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B.质量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C.质量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考点三 密度的相关计算
【典例3】 (2023·广元中考)气凝胶是一种在航天领域广泛使用的新材料,如图所示是某种气凝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1)求气凝胶的密度是多少
(2)假设建造一座宇宙空间站需使用气凝胶400 m3,则所需气凝胶的质量是多少
解:(1)由图像可知,
当m1=20 kg时,V1=5 m3,
该物质的密度:
ρ===4 kg/m3;
(2)根据密度公式得,气凝胶的质量为:m2=ρV2=4 kg/m3×400 m3=1 600 kg。
【提分必备】
(1)密度公式的应用:
①鉴别物质(判断实心或空心):利用ρ=计算出物体的密度,与组成物体的物质的密度对比。
②计算质量:m=ρV。
③计算体积:V=。
④选择材料:密度较小的物质作为轻型材料,密度较大的物质作为底盘材料等。
(2)应用公式ρ=的两个注意事项:
①对应性:代入数据时,三个物理量是指同一个物体的,不能张冠李戴。
②统一性:三个物理量单位要统一,如kg/m3、kg、m3或g/cm3、g、cm3。
【中考挑战】
(多选)(2024·南充中考)小洋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B、D )
A.容器的质量20 kg
B.甲液体密度是2.0 g/cm3
C.乙液体密度是1.2 g/cm3
D.密度为0.8 g/cm3的液体的m-V图像应位于Ⅲ区域
广西三年中考
题组一 质量和密度
1.(多选)(2024·广西中考)中秋节,家人吃月饼庆团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月饼的说法正确的有( B、C )
A.月饼的直径约为20 m
B.月饼的厚度约为3 cm
C.月饼被轻轻放在盘上的过程中总质量不变
D.一个月饼均分为四份的过程中总质量增大
2.(2022·桂林中考)小桂带了一瓶水进入中考考场,在考试过程中,小桂喝掉一部分水后,瓶中水的质量 减小 、密度 不变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题组二 天平的使用和读数
3. (2022·贵港中考)某兴趣小组计划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密度,备用器材有天平、量筒、水和细线等。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如图所示,为使天平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端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时,小组成员小华估计小石块的质量约为55 g,他用镊子依次将50 g砝码和最小的5 g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时仍如图所示,则他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取下5 g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
题组三 密度的相关计算及应用
4.(2022·河池中考)某品牌盒装酸奶净含量250 g,酸奶的体积约200 mL,可估算酸奶的密度为 1.25 g/cm3;如果从酸奶盒中倒出一半酸奶后,剩余酸奶的密度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2021·柳州中考)一辆货车的载货量为40 t,货箱容积为50 m3,建材公司用这辆货车运送钢材,按规定不能超载,该货车的空间利用率最大只达到 10 %,为使其空间利用率达到100%,公司决定将钢材和板材两种货物混装,则钢材的质量不能超过 10.8 t(结果保留1位小数,已知钢材的密度ρ钢=8×103 kg/m3,板材的密度
ρ板=0.6×103 kg/m3,忽略材料间的间隙)。
题组四 密度的测量
6.(2024·广西中考)小明在测量花生油和实心物体A密度的实验中:
(1)把天平 水平 放置,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2)将花生油倒入空烧杯,用天平测得其总质量为79 g;再将烧杯中的花生油倒入量筒中,测得量筒中油的体积为60 cm3;用天平测量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时,如图乙所示,用手拿砝码的做法 不规范 (选填“规范”或“不规范”),当横梁再次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25 g,花生油的密度为 0.9×103 kg/m3。
(3)在测量A的密度时,不慎碰坏了量筒,于是利用矿泉水瓶(图丁)代替量筒继续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出A的质量m1;
②往矿泉水瓶中灌满水,拧紧瓶盖后擦干瓶子,测出其总质量m2;
③ 将物体A放入瓶中,待水不溢出后,拧紧瓶盖擦干瓶子 ,
测出其总质量m3;
④求得A的密度为ρ= ρ水 (用ρ水、m1、m2和m3来表示)。
全国一年中考
7.(2024·上海中考)一个中学生身体的质量最接近的是(C)
A.0.5 kg B.5 kg
C.50 kg D.500 kg
8.(2024·滨州中考)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测量时先测物体的体积,再测物体的质量
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中
C.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若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D.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可以俯视读数
9.(2024·连云港中考)小明测量某种矿石样品的密度,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矿石样品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由测量可得矿石样品的质量为 27 g,矿石样品的体积为 10 cm3,所测矿石样品的密度为 2.7×103 kg/m3。1m3该矿石的质量为 2.7×103 kg。
10.(2024·眉山中考)一次课外活动中,物理老师让学生自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
(1)一小组测量某液体的密度,选择天平及量筒等器材。
①天平是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来工作的,它属于 等臂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天平置于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该向 右 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横梁平衡。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右盘中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m1= 165 g。
③将烧杯中液体倒入一部分在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中液体体积V= 30 cm3;再用天平测得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33.2 g。
④待测液体的密度ρ= 1.06 g/cm3。
(2)二小组测量橙汁饮料的密度,选择天平和容积为V的两个完全相同瓶子等器材。两个瓶子分别装满水和橙汁,放在已平衡的天平左右两盘,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游码示数为m0,如图丁所示。则橙汁的密度ρ= (用字母V、m0和ρ水来表示)。 第七讲 质量与密度
考点一 质量及其测量
考点二 密度及其应用
【微警示】不能认为物体的密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体积成反比。
命题点一 质量的测量
1.用天平测物体质量,调横梁平衡时需要调节 (选填“平衡螺母”或“游码”),图中正确操作后,被测物体质量是 g。
2.(人教八上P112T5改编)生活中有时用如图甲所示的案秤,它的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使用案秤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秤杆左端 刻度线处,此时若秤杆右端上翘,应将调零螺丝向 (选填“左”或“右”)调,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某次测量,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kg;若槽码磨损了,则测量结果将比实际质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命题点二 密度的相关计算
3.(人教八上P116T4改编)一个容积为2.5 L的塑料瓶,装满密度为0.8×103 kg/m3的植物油时,植物油的质量为 kg,用此瓶一定 (选填“能”或“不能”)装下同质量的水。
4.(人教八上P116T5改编)一捆细铜线,质量是89 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 mm2,铜的密度是8.9×103 kg/m3,则这捆铜线的长为 m。
命题点三 密度与社会生活
5.(人教八上P120改编)在北方地区,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会把水管冻裂,这是因为冰的密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水变成冰后体积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水管会被“冻裂”。
主题一 测量固体的密度
【一题式探究1】小明和小红在江边捡回一石块,准备利用所学知识测量它的密度。
【设计实验】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时,当右侧托盘放入5 g的砝码后天平指针向右偏,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 , 直至横梁恢复水平平衡;
【进行实验与得出结论】
(3)小明测出石块的质量(如图乙):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该石块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则石块的密度为 g/cm3;
(4)在将石头放入量筒中时,量筒的内壁上溅了几滴水,则所测石头的密度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原因是 。
【创新拓展】
(5)(改变实验装置)实验完成后,小明还想测量蜡块的密度,他发现蜡块会漂浮在水面,不能直接测量其体积,经过一番思考后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蜡块的质量为9 g;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用细线将蜡块和金属块系在一起后缓慢放入水中,当金属块和蜡块先后浸没在水中时,量筒中的水面位置如图丁所示,则蜡块的体积为 cm3;
③则蜡块的密度是 g/cm3。
(6)(改变实验装置)小红准备自己动手做实验时,不小心打碎了量筒,聪明的小红利用天平、50 g的烧杯、水、记号笔设计了另一种测量石块密度的方案,如图戊。天平的最大测量值是200 g;
①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总质量为m1;
②将石块缓慢浸没在烧杯中,测得总质量为m2,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标记a;
③取出石块,测得总质量为m3;
④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让水面上升至标记a处,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4=150 g。
小明和小红讨论交流后认为4个实验步骤中有一个数据记录是多余的,这个数据是 (填物理量符号),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块= (用已知物理量符号及ρ水来表示)。
主题二 测量液体的密度
【一题式探究2】探究小组的小明和小军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液体的密度。
【进行实验与得出结论】
(1)调节天平平衡后,开始进行测量,步骤操作如下: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被测液体的总质量;
B.将被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被测液体的总质量为55.8 g;
C.将烧杯中部分被测液体倒入量筒,测出倒入量筒的这部分液体的体积。
请根据以上步骤,将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在横线上: (填写字母)。
(2)实验步骤A和步骤C的实验数据如图甲和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这部分液体的体积为 cm3,这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g。
(3)被测液体的密度ρ= g/cm3。
【生活应用】
(4)测量结束后小明又找来了电子秤和玻璃杯来测量海水的密度。测量过程如下:(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①用电子秤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0;
②将玻璃杯中装入部分水后,并在水面处做标记,用电子秤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③将玻璃杯中的水全部倒出并擦拭干净,在杯中装入海水至标记处,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海水的总质量m2;
④海水的密度ρ海= (用上述已知量及步骤中所测的字母表示)。
【创新拓展】
(5)(方案创新)小军利用一架已经调好的天平、一个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水,不用砝码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向一个烧杯中倒入体积为V1的适量水后,将烧杯放到天平的左盘;
②将另一个烧杯放到天平右盘,向烧杯中缓慢倒入牛奶,直到天平重新恢复平衡;
③将右盘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记录其体积为V2;
④牛奶的密度ρ牛奶= (用V1、V2和ρ水表示)。
考点一 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典例1】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右盘应该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
B.称量质量时,加减砝码应按照先小后大的顺序
C.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不可以用手拿取砝码和移动游码
D.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中考挑战】(2024·重庆B中考)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一物体的质量。在游码调零后,发现指针偏左,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使横梁水平平衡。放上物体,通过加减砝码及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水平平衡时,天平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g。
考点二 质量和密度的理解
【典例2】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知识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1 kg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体积均变大
C.一瓶氧气用掉一半,其质量和体积均减小一半,密度不变
D.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采用弯腰姿势撤离,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提分必备】密度的可变性:密度在外界因素(如温度、状态、压强等)改变时会发生改变,如氧气瓶中的氧气在使用过程中,瓶中的氧气质量减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中考挑战】
1.(2024·广东中考)嫦娥六号携带月壤样品返回地球。从月球到地球,样品的质量( )
A.变为原来的一半 B.保持不变
C.变为原来的2倍 D.变为原来的4倍
2.(2024·绥化中考) 将一瓶酸奶喝掉一半后,下列关于剩下半瓶酸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B.质量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C.质量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考点三 密度的相关计算
【典例3】 (2023·广元中考)气凝胶是一种在航天领域广泛使用的新材料,如图所示是某种气凝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1)求气凝胶的密度是多少
(2)假设建造一座宇宙空间站需使用气凝胶400 m3,则所需气凝胶的质量是多少
【提分必备】
(1)密度公式的应用:
①鉴别物质(判断实心或空心):利用ρ=计算出物体的密度,与组成物体的物质的密度对比。
②计算质量:m=ρV。
③计算体积:V=。
④选择材料:密度较小的物质作为轻型材料,密度较大的物质作为底盘材料等。
(2)应用公式ρ=的两个注意事项:
①对应性:代入数据时,三个物理量是指同一个物体的,不能张冠李戴。
②统一性:三个物理量单位要统一,如kg/m3、kg、m3或g/cm3、g、cm3。
【中考挑战】
(多选)(2024·南充中考)小洋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B、D )
A.容器的质量20 kg
B.甲液体密度是2.0 g/cm3
C.乙液体密度是1.2 g/cm3
D.密度为0.8 g/cm3的液体的m-V图像应位于Ⅲ区域
广西三年中考
题组一 质量和密度
1.(多选)(2024·广西中考)中秋节,家人吃月饼庆团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月饼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月饼的直径约为20 m
B.月饼的厚度约为3 cm
C.月饼被轻轻放在盘上的过程中总质量不变
D.一个月饼均分为四份的过程中总质量增大
2.(2022·桂林中考)小桂带了一瓶水进入中考考场,在考试过程中,小桂喝掉一部分水后,瓶中水的质量 、密度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题组二 天平的使用和读数
3. (2022·贵港中考)某兴趣小组计划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密度,备用器材有天平、量筒、水和细线等。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如图所示,为使天平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时,小组成员小华估计小石块的质量约为55 g,他用镊子依次将50 g砝码和最小的5 g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时仍如图所示,则他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题组三 密度的相关计算及应用
4.(2022·河池中考)某品牌盒装酸奶净含量250 g,酸奶的体积约200 mL,可估算酸奶的密度为 g/cm3;如果从酸奶盒中倒出一半酸奶后,剩余酸奶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2021·柳州中考)一辆货车的载货量为40 t,货箱容积为50 m3,建材公司用这辆货车运送钢材,按规定不能超载,该货车的空间利用率最大只达到 %,为使其空间利用率达到100%,公司决定将钢材和板材两种货物混装,则钢材的质量不能超过 t(结果保留1位小数,已知钢材的密度ρ钢=8×103 kg/m3,板材的密度
ρ板=0.6×103 kg/m3,忽略材料间的间隙)。
题组四 密度的测量
6.(2024·广西中考)小明在测量花生油和实心物体A密度的实验中:
(1)把天平 放置,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2)将花生油倒入空烧杯,用天平测得其总质量为79 g;再将烧杯中的花生油倒入量筒中,测得量筒中油的体积为60 cm3;用天平测量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时,如图乙所示,用手拿砝码的做法 (选填“规范”或“不规范”),当横梁再次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g,花生油的密度为 kg/m3。
(3)在测量A的密度时,不慎碰坏了量筒,于是利用矿泉水瓶(图丁)代替量筒继续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出A的质量m1;
②往矿泉水瓶中灌满水,拧紧瓶盖后擦干瓶子,测出其总质量m2;
③ ,
测出其总质量m3;
④求得A的密度为ρ= (用ρ水、m1、m2和m3来表示)。
全国一年中考
7.(2024·上海中考)一个中学生身体的质量最接近的是( )
A.0.5 kg B.5 kg
C.50 kg D.500 kg
8.(2024·滨州中考)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先测物体的体积,再测物体的质量
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中
C.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若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D.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可以俯视读数
9.(2024·连云港中考)小明测量某种矿石样品的密度,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矿石样品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由测量可得矿石样品的质量为 g,矿石样品的体积为 cm3,所测矿石样品的密度为 kg/m3。1m3该矿石的质量为 kg。
10.(2024·眉山中考)一次课外活动中,物理老师让学生自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
(1)一小组测量某液体的密度,选择天平及量筒等器材。
①天平是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来工作的,它属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天平置于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该向 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横梁平衡。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右盘中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m1= g。
③将烧杯中液体倒入一部分在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中液体体积V= cm3;再用天平测得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33.2 g。
④待测液体的密度ρ= g/cm3。
(2)二小组测量橙汁饮料的密度,选择天平和容积为V的两个完全相同瓶子等器材。两个瓶子分别装满水和橙汁,放在已平衡的天平左右两盘,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游码示数为m0,如图丁所示。则橙汁的密度ρ= (用字母V、m0和ρ水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