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讲 声现象(原卷版+答案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考点探究(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九讲 声现象(原卷版+答案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考点探究(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06 20:00:12

文档简介

第三篇章 声、光、热学
第十九讲 声现象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微警示】(1)“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了”,原来的声音仍然会继续传播,只是不再产生新的声音。
(2)利用回声测距时,需注意所给时间是单程时间还是来回时间。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声音的⑩ 声音的 声音的品质
影响 因素 声源振动的频率,频率越 ,音调越高 (1)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 (2)距离发声体的 与发声体材料、结构有关。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
日常 描述 俗称声音的粗、低、细、尖等 俗称声音的大 、洪亮、小、轻声等 悦耳、模仿、分辨等
波形
实例 归类
a.震耳欲聋  b.女低音歌唱家的“低”  c.能够辨别歌手的声音
考点三 声的利用
项目 频率范围 利用实例归类 常考实例
传递信息 传递能量
超声波 高于 Hz a.B超;b.声呐;c.超声波除结石; d.倒车雷达;e.超声导盲仪; f.超声探伤;g.超声清洗机;h.回声测距; i.预报自然灾害信息;j.次声波武器
次声波 低于 Hz
考点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微警示】(1)“噪声监测仪”只是用来监测噪声响度大小的仪器,不能用来减弱噪声。
(2)乐音有时也会变为噪声,比如优美动听的乐曲打扰别人休息时就变成了噪声。
【教材包装练】
命题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沪粤八上P35图2-25原创)如图所示,当鼓正在发声时,我们把小纸屑放在鼓面上,发现小纸屑会不停地跳动,说明鼓在发声时鼓面是 的,鼓声通过 传到人们耳朵中。
2.(人教八上P28图2.1-5原创)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随之减小,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说明声音 在真空中传播;但是却能看到闹钟的秒针在不停地转动,这说明光 在真空中传播。(均选填“能”或“不能”)
命题点二 声音特性的辨析
3.(人教八上P32图2.2-1原创)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
4.(人教八上 P36图2.2-5原创)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个编钟的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编钟发出声音的 不同。
命题点三 声的利用
5.(人教八上P39图2.3-4原创)如图所示,B超是利用 来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这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 。
6.(人教八上P41T2改编)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 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 500 m/s,此处海水深为 m;这种利用超声波测距的方法 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命题点四 噪声的控制
7.(沪粤八上P35图2-40原创)如图所示的牌子上有“65.7 分贝”字样,这是检测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种噪声监测仪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8.(人教八上P45T1改编)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某学校附近施工场地的搅拌机装上罩子,教室靠近施工场地一侧的窗子都关起来。这两项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 和 减弱噪声。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典例1】(2024·河南中考)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图,甲骨文“殸”,意指手持长柄,敲击乐器发声。这说明古人很早便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蕴含了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道理。请你写出一个能表明这一道理的现象: 。
【中考挑战】
1.(2024·新疆中考)下列乐器中,主要通过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是( )
A.编钟 B.二胡 C.钢琴 D.长笛
2.(2024·盐城中考)将手机“背景灯光提示”和“声音提示”功能打开,放到真空钟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空气。然后打电话呼叫手机,看到背景灯光亮却听不到铃声。该现象说明( )
A.声音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和电磁波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典例2】(2024·贵州中考)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人耳能辨别鸟声与琴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传播速度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中考挑战】(2024·无锡中考)歌曲《东方红》简谱中有如下片段:
,其中的数字符号表示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考点三 声的利用和噪声的控制
【典例3】(2024·天津中考)如图是我国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引导飞机起飞的情景。他们工作时要佩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中考挑战】(2024·齐齐哈尔中考)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振动达到去污的效果,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
广西三年中考
题组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2022·桂林中考)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如图所示,声音在哪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慢( )
A.空气 B.水 C.尼龙 D.冰
题组二 声音的特性
2.(2023·广西中考)在“三月三”歌圩里,大家能分辨出某歌王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声速
3.(2022·北部湾经济区中考)声纹锁可以通过识别人的声音进行解锁,是根据每个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4.(2022·柳州中考)“小宸能唱很高的音”,这是指他的歌唱声音( )
A.速度快 B.时间长
C.音色好 D.音调高
题组三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5.(2024·广西中考)中考期间,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各地纷纷“禁噪”。“禁噪”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使噪声变成乐音
C.阻断噪声的传播 D.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2022·桂林中考)下列情景中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音乐厅中的演奏声
B.教室里的读书声
C.报告厅中的演讲声
D.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响声
题组四 声现象综合
7.(2022·河池中考)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声细语是指音调低
B.响度与振动频率有关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超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8.(2022·贺州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教室周围的树木可以减弱噪声
C.发声体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传递信息
全国一年中考
9.(2024·福建中考)语音识别机器人通过声音验证用户身份,这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10.(2024·成都中考)在成都地铁3号线磨子桥站出口,行人走上“琴键”台阶(如图),台阶亮灯并响起音乐。关于上述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音乐声由行人振动产生
B.该音乐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乐曲的音色与行人的心情有关
D.乐曲的音调越高响度一定越大
11.(2024·河北中考)如图所示,用鹤骨制作的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管乐器。用骨笛吹奏发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B.发出的声音是由鹤骨的振动产生的
C.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响度无关
D.按压骨笛上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发出的声音的音色
12.(2024·烟台中考)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乐器,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悠扬的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声的音调不同
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D.通过钟声判断钟是否破损,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第三篇章 声、光、热学
第十九讲 声现象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微警示】(1)“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了”,原来的声音仍然会继续传播,只是不再产生新的声音。
(2)利用回声测距时,需注意所给时间是单程时间还是来回时间。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声音的⑩ 高低  声音的  强弱  声音的品质
影响 因素 声源振动的频率,频率越  高 ,音调越高 (1)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  大  (2)距离发声体的  远近  与发声体材料、结构有关。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 不同
日常 描述 俗称声音的粗、低、细、尖等 俗称声音的大 、洪亮、小、轻声等 悦耳、模仿、分辨等
波形
实例 归类  b   a   c 
a.震耳欲聋  b.女低音歌唱家的“低”  c.能够辨别歌手的声音
考点三 声的利用
项目 频率范围 利用实例归类 常考实例
传递信息 传递能量
超声波 高于 20 000Hz abdefhi cgj a.B超;b.声呐;c.超声波除结石; d.倒车雷达;e.超声导盲仪; f.超声探伤;g.超声清洗机;h.回声测距; i.预报自然灾害信息;j.次声波武器
次声波 低于 20Hz
考点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微警示】(1)“噪声监测仪”只是用来监测噪声响度大小的仪器,不能用来减弱噪声。
(2)乐音有时也会变为噪声,比如优美动听的乐曲打扰别人休息时就变成了噪声。
【教材包装练】
命题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沪粤八上P35图2-25原创)如图所示,当鼓正在发声时,我们把小纸屑放在鼓面上,发现小纸屑会不停地跳动,说明鼓在发声时鼓面是 振动 的,鼓声通过 空气 传到人们耳朵中。
2.(人教八上P28图2.1-5原创)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随之减小,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说明声音 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但是却能看到闹钟的秒针在不停地转动,这说明光 能 在真空中传播。(均选填“能”或“不能”)
命题点二 声音特性的辨析
3.(人教八上P32图2.2-1原创)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 响度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音调 不同。
4.(人教八上 P36图2.2-5原创)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个编钟的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 响度 不同;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编钟发出声音的 音调 不同。
命题点三 声的利用
5.(人教八上P39图2.3-4原创)如图所示,B超是利用 超声波 来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这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 信息 。
6.(人教八上P41T2改编)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 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 500 m/s,此处海水深为 3 000 m;这种利用超声波测距的方法 不能 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命题点四 噪声的控制
7.(沪粤八上P35图2-40原创)如图所示的牌子上有“65.7 分贝”字样,这是检测声音的 响度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种噪声监测仪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8.(人教八上P45T1改编)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某学校附近施工场地的搅拌机装上罩子,教室靠近施工场地一侧的窗子都关起来。这两项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 在声源处 和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典例1】(2024·河南中考)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图,甲骨文“殸”,意指手持长柄,敲击乐器发声。这说明古人很早便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蕴含了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道理。请你写出一个能表明这一道理的现象: 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激起水花 。
【中考挑战】
1.(2024·新疆中考)下列乐器中,主要通过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是(D)
A.编钟 B.二胡 C.钢琴 D.长笛
2.(2024·盐城中考)将手机“背景灯光提示”和“声音提示”功能打开,放到真空钟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空气。然后打电话呼叫手机,看到背景灯光亮却听不到铃声。该现象说明(D)
A.声音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和电磁波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典例2】(2024·贵州中考)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人耳能辨别鸟声与琴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D)
A.传播速度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中考挑战】(2024·无锡中考)歌曲《东方红》简谱中有如下片段:
,其中的数字符号表示声音的(A)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考点三 声的利用和噪声的控制
【典例3】(2024·天津中考)如图是我国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引导飞机起飞的情景。他们工作时要佩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C)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中考挑战】(2024·齐齐哈尔中考)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是利用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振动达到去污的效果,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能量 。
广西三年中考
题组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2022·桂林中考)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如图所示,声音在哪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慢(A)
A.空气 B.水 C.尼龙 D.冰
题组二 声音的特性
2.(2023·广西中考)在“三月三”歌圩里,大家能分辨出某歌王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A)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声速
3.(2022·北部湾经济区中考)声纹锁可以通过识别人的声音进行解锁,是根据每个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B)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4.(2022·柳州中考)“小宸能唱很高的音”,这是指他的歌唱声音(D)
A.速度快 B.时间长
C.音色好 D.音调高
题组三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5.(2024·广西中考)中考期间,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各地纷纷“禁噪”。“禁噪”是(A)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使噪声变成乐音
C.阻断噪声的传播 D.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2022·桂林中考)下列情景中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D)
A.音乐厅中的演奏声
B.教室里的读书声
C.报告厅中的演讲声
D.建筑工地上嘈杂的响声
题组四 声现象综合
7.(2022·河池中考)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低声细语是指音调低
B.响度与振动频率有关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超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8.(2022·贺州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教室周围的树木可以减弱噪声
C.发声体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传递信息
全国一年中考
9.(2024·福建中考)语音识别机器人通过声音验证用户身份,这是根据声音的(C)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10.(2024·成都中考)在成都地铁3号线磨子桥站出口,行人走上“琴键”台阶(如图),台阶亮灯并响起音乐。关于上述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该音乐声由行人振动产生
B.该音乐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乐曲的音色与行人的心情有关
D.乐曲的音调越高响度一定越大
11.(2024·河北中考)如图所示,用鹤骨制作的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管乐器。用骨笛吹奏发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B.发出的声音是由鹤骨的振动产生的
C.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响度无关
D.按压骨笛上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发出的声音的音色
12.(2024·烟台中考)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乐器,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悠扬的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声的音调不同
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D.通过钟声判断钟是否破损,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