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信息与能源(原卷版+答案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考点探究(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讲 信息与能源(原卷版+答案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考点探究(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06 20:05:13

文档简介

第五讲 信息与能源
考点一 信息的传递
考点二 能源
命题点一 信息的传递
1. [沪粤九下P52图19-1(f)]在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手机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如图,其信息交流是通过 电磁波 传递的,该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0×108 m/s。
2.(人教九全P152图21.2-4原创)电磁波是个大家族,图中所示的是其家族成员。下列关于电磁波及其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
B.在真空中,γ射线传播速度最快
C.X射线比无线电波频率高
D.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命题点二 能源
3. (人教九全P176图22.3-6原创)如图为一种太阳能凉帽,关于这种凉帽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太阳能实质上是太阳内部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
B.太阳能为“二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
C.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广西三年中考
题组一 信息的传递
1.(2023·广西中考)下列不能实现和古代烽火台一样传递信息的现代设备是(C)
A.手机       B.雷达
C.风力发电机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2022·贺州中考)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
A.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B.电磁波传播需要介质
C.电磁波的频率恒定不变
D.电磁波传播速度为340 m/s
3. (2024·广西中考)如图所示,我国空间站环绕地球飞行时,通过电磁波(选填“电磁波”或“声波”)与地面联系。
4.(2022·梧州中考)NFC的中文全称为近场通信技术,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门禁、公交卡等,该技术利用 电磁 波传递信息,该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  m/s。
题组二 能源
5.(多选)(2024·广西中考)“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落户广西防城港。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B、D )
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B.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核能发电利用核聚变原理
D.核电站将核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6.(2022·柳州中考改编)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空间站在工作时的能源主要来自(D)
A.煤炭  B.地热  C.汽油  D.太阳能
7.(2022·桂林中考)保护环境是全球性重大课题,下列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最小的是(C)
A.煤炭 B.木柴 C.太阳能  D.石油
8.(2022·百色中考)我国在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中,重视环境保护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下面列举的项目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的是(D)
A.太阳能发电 B.风力发电
C.核能发电 D.燃煤发电
题组三 能源、信息、材料综合
9.(2023·广西中考)如图,我国空间站正在航行。下列关于空间站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质量为零
B.全部由超导体材料构成
C.通过超声波与地面联系
D.消耗的电能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提供
10.(2022·北部湾六地市中考)为了推进农业机械智能化,某科技团队研发了5G智能电动拖拉机,它可以通过 电磁波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传递云端网络信息实现无人驾驶。拖拉机行驶时消耗的电能是 二 次能源。
全国一年中考
11.(2024·苏州中考)我国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以下属于碳排放限制的是(A)
12.(2024·枣庄中考)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A.固态可燃冰属于二次能源
B.水能、风能、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核聚变获得核能的方式与普通核电站一致
D.LED屏幕主要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13.(2024·陕西中考)原子由原子核和 核外电子 构成。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出的能量被称为核能,核能属于 不可再生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东方超环”核反应装置用于研究如图所示的核反应,这种反应叫作核 聚 (选填“裂”或“聚”)变。
14. (2024·湖南中考)传统燃油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提供传统燃油的化石能源属于 不可 再生能源。为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正逐步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如图,电动汽车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 化学 能储存起来。 第五讲 信息与能源
考点一 信息的传递
考点二 能源
命题点一 信息的传递
1. [沪粤九下P52图19-1(f)]在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手机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如图,其信息交流是通过 传递的,该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2.(人教九全P152图21.2-4原创)电磁波是个大家族,图中所示的是其家族成员。下列关于电磁波及其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
B.在真空中,γ射线传播速度最快
C.X射线比无线电波频率高
D.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命题点二 能源
3. (人教九全P176图22.3-6原创)如图为一种太阳能凉帽,关于这种凉帽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实质上是太阳内部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
B.太阳能为“二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
C.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广西三年中考
题组一 信息的传递
1.(2023·广西中考)下列不能实现和古代烽火台一样传递信息的现代设备是( )
A.手机       B.雷达
C.风力发电机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2022·贺州中考)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B.电磁波传播需要介质
C.电磁波的频率恒定不变
D.电磁波传播速度为340 m/s
3. (2024·广西中考)如图所示,我国空间站环绕地球飞行时,通过 (选填“电磁波”或“声波”)与地面联系。
4.(2022·梧州中考)NFC的中文全称为近场通信技术,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门禁、公交卡等,该技术利用 波传递信息,该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
题组二 能源
5.(多选)(2024·广西中考)“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落户广西防城港。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B、D )
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B.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核能发电利用核聚变原理
D.核电站将核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6.(2022·柳州中考改编)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空间站在工作时的能源主要来自( )
A.煤炭  B.地热  C.汽油  D.太阳能
7.(2022·桂林中考)保护环境是全球性重大课题,下列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最小的是( )
A.煤炭 B.木柴 C.太阳能  D.石油
8.(2022·百色中考)我国在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中,重视环境保护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下面列举的项目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的是( )
A.太阳能发电 B.风力发电
C.核能发电 D.燃煤发电
题组三 能源、信息、材料综合
9.(2023·广西中考)如图,我国空间站正在航行。下列关于空间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为零
B.全部由超导体材料构成
C.通过超声波与地面联系
D.消耗的电能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提供
10.(2022·北部湾六地市中考)为了推进农业机械智能化,某科技团队研发了5G智能电动拖拉机,它可以通过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传递云端网络信息实现无人驾驶。拖拉机行驶时消耗的电能是 次能源。
全国一年中考
11.(2024·苏州中考)我国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以下属于碳排放限制的是( )
12.(2024·枣庄中考)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固态可燃冰属于二次能源
B.水能、风能、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核聚变获得核能的方式与普通核电站一致
D.LED屏幕主要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13.(2024·陕西中考)原子由原子核和 构成。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出的能量被称为核能,核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东方超环”核反应装置用于研究如图所示的核反应,这种反应叫作核 (选填“裂”或“聚”)变。
14. (2024·湖南中考)传统燃油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提供传统燃油的化石能源属于 再生能源。为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正逐步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如图,电动汽车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 能储存起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