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9.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06 18:3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布置复习任务时,老师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玻利瓦尔、尼赫鲁、纳赛尔、卡斯特罗的相关资料。该复习课的内容是( )
A.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B.亚非拉的独立和振兴
C.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2.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20世纪伟大变化之一,标志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事件是( )
A.利比亚独立 B.埃及独立
C.阿尔及利亚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的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1999年底,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纳米比亚 D.巴拿马
4.20世纪亚非拉民族独立浪潮改变了世界政治地图。下列历史人物中,领导推动了这一历史潮流的是
A.章西女王 B.马克思 C.玻利瓦尔 D.卡斯特罗
5.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20世纪的历史潮流。到90年代,185个联合国成员中,战后独立的国家占了多数。这反映出( )
A.民族民主运动开始兴起 B.社会主义力量得到加强
C.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D.独立运动彻底改变世界
6.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亚非国家和地区通过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形成了“万隆精神”,它们共同反对( )
A.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B.恐怖主义
C.资本主义 D.种族主义
7.最符合下图的主题是( )
A.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 B.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C.走向近代的国际社会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8.据统计,截止1990年,有近100个国家是在二战后宣布独立的,其中亚洲27个,非洲48个,拉丁美洲10个,大洋洲1个,欧洲1个。由此可见,二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是( )
A.亚非拉出现民族独立浪潮 B.两极格局威胁世界和平
C.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壮大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
9.“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59年,古巴推翻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亚非拉国家友好合作
C.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挫折 D.非洲的民族独立浪潮
10.1973年联合国承认它是纳米比亚人民唯一的合法代表。1978年9月安理会通过了435号决议,再次要求南非从纳米比亚领土撤走,终止其非法统治,然后在联合国监督下举行公民选举,实现纳米比亚独立。可见,纳米比亚独立是由于( )
A.进步思想的传播 B.法西斯集团的覆灭
C.国际社会的干预 D.欧美国家综合实力的下降
二、填空题
11.1990年 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 的枷锁。
12.万隆精神: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 和 ,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13.“非洲年”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开始 (1)首先在 展开 (2)1951年年底, 宣布独立 (3)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 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高潮 (1)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推翻了 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2)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 ”
★结束 1990年 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14.万隆会议
1.时间、地点:1955年4月, 的万隆。
2.参会国家: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
3.特点:成员广泛,代表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民;由 国家自己组织举办,无帝国主义国家代表参加。
4.会议内容:通过了 的十项原则。
5.“万隆精神”:指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 ,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6.意义:万隆会议是第一次亚非会议,它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 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1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其中,甘地领导的 (国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影响深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继续发展。1990年, (国家)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三、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章西女王拉克西米·巴依在1853年登上章西土邦的王位。1858年3月,英军包围章西,她率领全城居民英勇抵抗。英军破城后,女王背负年幼的王子,率部突出重围,坚持抗英。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身先士卒、勇敢杀敌,不幸落马身亡,年仅23岁。
材料二 玻利瓦尔出生于委内瑞拉一个土生白人家庭,早年赴欧洲留学。一天晚上,他对祖国起誓: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平静。他重返祖国,指挥义军,同西班牙殖民军展开了艰苦斗争,先后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国。
材料三 1951年底,利比亚宣布独立。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世界近代史上什么事件?
(2)章西女王和玻利瓦尔的历史地位如何?
(3)章西女王、玻利瓦尔、纳赛尔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全球联系”,系指15世纪以后出现的,以欧洲人为主导的跨越国家、民族、文化和社会形态界限的很多接触与互动,全球联系的建立,造成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交换
——摘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 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
——摘自《世界历史》教材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亚非拉的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亚非拉国家作出了很多努力。
——摘自《世界历史》教材
(1)材料中的“全球联系”指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有什么积极影响?这时期“人”被发现,提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300多年后领导南美独立运动,并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领导人是谁?
(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4)材料三中,“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前溃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是哪一重大事件?
(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所体现的“万隆精神”,在日益变化的世界局势中,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并发扬光大?
《19.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D C A A A A C
1.B
【详解】二战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高涨。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尼赫鲁任印度第一任总理。1952年,埃及在纳赛尔的领导下,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赢得真正独立。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所以玻利瓦尔、尼赫鲁、纳赛尔、卡斯特罗和亚非拉的独立和振兴有关,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D项正确;ABC是二战后独立的国家,但不是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3.D
【详解】考查点: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解题思路:紧扣“1999年底,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结合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回答。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故D符合题意;中国在1999年收回澳门主权,排除A;印度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纳米比亚在1990年获得独立,排除C。故选D。
4.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了古巴的民主革命,在古巴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D项符合题意;章西女王领导了1857到1859年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时间与题意不符,排除A;马克思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导师,排除B;玻利瓦尔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领导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时间与题意不符,排除C。故选D。
5.C
【详解】根据题干中“20世纪”、“到90年代,185个联合国成员中,战后独立的国家占了多数”和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C项正确;民族民主运动开始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提到社会主义力量加强,排除B项;“独立运动彻底改变世界”说法过于夸大了独立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掀开了亚非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反对殖民主义历史性一页。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万隆会议共同反对的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不是万隆会议反对的内容,排除BCD项。故选A项。
7.A
【详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一战后由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拉丁美洲“出现了一批独立国家”,说明拉丁美洲取得民族解放运动成果。以上材料反映亚非拉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反抗斗争,相继获得独立,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亚非拉地区走向近代的信息,排除C;材料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无关,排除D。故选A。
8.A
【详解】依据题干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是亚非拉出现民族独立高潮,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人民力量和帝国主义力量的对比,德、意、日法西斯的崩溃,英法的削弱,从整体上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经受了考验,提高了觉悟,增强了力量,它给世界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战后出现两股汹涌澎湃的潮流,诞生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它们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一系列国家摆脱了民族压迫,赢得了独立,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瓦解了,A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是说明两极格局威胁世界和平,排除B项;此时是民族独立,不是社会主义阵营壮大,排除C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与材料中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59年,古巴推翻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殖民地区都发生了反对殖民统治的运动,如印度、美洲、非洲等亚非拉地区都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因此题干所述历史事件的主题是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殖民的斗争,而不是他们之间的友好合作,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三个国家中只有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挫折”说法错误,排除C项;印度是亚洲国家,古巴是美洲国家,因此“非洲的民族独立浪潮”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联合国助力纳米比亚独立,最终纳米比亚实现独立。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进步思想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法西斯集团的结局,排除B项;欧美国家综合实力的状况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11. 纳米比亚 殖民主义
【详解】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12. 帝国主义 殖民主义
【详解】万隆精神是指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13. 北非 利比亚 纳赛尔 法国 非洲年 纳米比亚
【详解】第一小问,就整个非洲来说,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状况,北部非洲要比南部非洲发展得早;第二问,二战后,由联合国对利比亚全部领土行使管辖权。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亚宣告独立,成立联邦制的利比亚联合王国,后改名为利比亚王国;第三问,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1953年6月埃及共和国成立,任副总理兼内政部长;第四小问,1954年,民族解放阵线发起了争取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游击战争,经过近十年同法国的斗争,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于1962年独立;第五小问,20世纪中叶,在世界各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非洲殖民地人民纷纷投身到挣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洪流中。60年代初,非洲大陆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已增至32个,其中17个是在1960年宣告独立的。这一年被誉为世界历史上的"非洲年";第六小问,1966年联合国大会根据西南非洲人民的决定将“西南非洲”更名为“纳米比亚”。1990年3月21日实现独立,成为非洲大陆最后一个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14. 印度尼西亚 亚非 和平相处、友好合作 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发展中国家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4月,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有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具有成员广泛,代表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民;由亚非国家自己组织举办,无帝国主义国家代表参加等特点。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形成了“万隆精神”,“万隆精神”指的是指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万隆会议是第一次亚非会议,它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所以空白处依次为印度尼西亚;亚非;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发展中国家。
【点睛】
15. 印度 纳米比亚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其中,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影响深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继续发展。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16.(1)印度民族大起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2)章西女王成为印度人民的民族女英雄;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3)热爱祖国、坚持正义、不屈不挠、艰苦奋斗。(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事件:根据材料一“章西女王拉克西米·巴依在1853年登上章西土邦的王位。1858年3月,英军包围章西,她率领全城居民英勇抵抗。英军破城后,女王背负年幼的王子,率部突出重围,坚持抗英。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身先士卒、勇敢杀敌,不幸落马身亡,年仅23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根据材料二“玻利瓦尔出生于委内瑞拉一个土生白人家庭,早年赴欧洲留学。一天晚上,他对祖国起誓: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平静。他重返祖国,指挥义军,同西班牙殖民军展开了艰苦斗争,先后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2)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章西女王在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后,于5月在章西发动起义响应,驱赶英国侵略者。她的坚定和勇敢,使其成为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最受爱戴的领导人,是印度人民的民族女英雄。在玻利瓦尔的领导下,委内瑞拉、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巴拿马六个拉美国家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获得独立。由于玻利瓦尔在使南美从西班牙的统治下获得解放所起的作用,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3)品质: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章西女王、玻利瓦尔和纳赛尔都领导本国的民族解放战争,抗击了殖民侵略者,所以他们的热爱祖国、坚持正义、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7.(1)新新路开辟。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等。文艺复兴或文艺复兴运动。
(2)三角贸易;玻利瓦尔;
(3)提示:新航路开辟为三角贸易提供了前提条件或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掠夺和扩张开始了
(4)纳米比亚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新中国诞生;
(5)提示:要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干涉别国内政,努力发展经济等。
【详解】(1)根据材料一“所谓“全球联系”,系指15世纪以后出现的,以欧洲人为主导的跨越国家、民族、文化和社会形态界限的很多接触与互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联系”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这时期“人”被发现,提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一直持续到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即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2)根据材料二“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三角贸易。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率领军队,打败了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3)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材料二反映的是三角贸易,新航路的开辟三角贸易提供了前提条件(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掠夺和扩张开始了)。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前溃的标志性事件是纳米比亚的独立。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成为独立自主的过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隆精神”指的是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在日益变化的世界局势中,我们要做到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干涉别国内政,努力发展经济等发扬“万隆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