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06 19:1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
A.蒸汽时代 B.钢铁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2.2017年6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发展经济,宣布退出保护全球气候的《巴黎协定》。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中写道:……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且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他的主要观点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
A.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B.人类的生态环境
C.美国的霸权主义
D.各国经济的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 ”
A.铁器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4.参考下图,你知道代表人类第一次叩开宇宙之门,实现了人类梦寐以求的上天愿望的宇航员是
A.尤里·加加林
B.阿姆斯特郎
C.奥尔德林
D.杨利伟
5.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各国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了发达国家应承担率先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的义务。由此可知,环境问题的解决( )
A.主要是联合国的责任 B.完全依赖于发达国家
C.消除了国家间的矛盾 D.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
6.“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主要议题逐步从安全议题拓展到发展议题,主要行为体也围绕着这两个主要议题进行互动,如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中的大国关系、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公平问题、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条件和方向等。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和反复,猛烈地冲击着全球事务和国际关系。面对威胁到整个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新冠肺炎疫情,抗疫防疫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前世界的主要议题。”材料表明,当前世界( )
A.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时代主题 B.世界已形成新的政治经济格局
C.抗疫防疫是当前世界主要议题 D.人类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开始
7.“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已经升温1.1℃,气候变化带来了超级风暴和全球热浪。如果超过2℃,地球将遭遇巨大改变。”针对这些问题,正确的做法是( )
A.加快人口增长速度 B.大量开采现有自然资源
C.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D.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8.进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发生极大变化,人手一部手机,可视频通话、可语音、可上网、可购物、可订餐……现在许多地方Wi-Fi信号全覆盖,大家享受零距离智慧生活。发生这样变化主要得益于( )
A.人人有手机 B.网民规模的扩大
C.人们观念改变 D.互联网的普及
9.下图是小米同学绘制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图。对它的理解准确的是
A.封建专制是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 B.生产力与政治文明的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C.世界的发展必然引起文明的冲突 D.科技创新与进步是人类政治斗争的结果
10.科技改变了世界。如图体现了三次科技革命中
A.发明创造的变化 B.动力的变化 C.标志的变化 D.能源的变化
二、填空题
11.建立: 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12. 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 和 ,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 ,推进了全球经济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3.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2)发展: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 。
(3)影响:
①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
②网络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日益凸显。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他门成立 ,举行各种抗议和示威活动,反对 ,争取平等权利。不少国家制定了专门法规,以保障妇女的权利,妇女的地位有了明显的 。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15.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表现:全球气候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破坏、淡水资源短缺、 越来越严重、生态平衡破坏。这些 不仅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 和社会问题。
三、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信息化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即全部解决。“一部手机走天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但是社会信息化也带来种种弊端。
——《中外历史纲要(下)》
(1)依据材料说明信息化带来的哪些好处?试举例说明它有什么弊端。
材料二:在2014年4月德国汉诺威举行的工业博览会上,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厂商参展。中国以近600家参展商,规模成为东道主德国以外的最大参展国。在为期五天的展会中,“工业4.0”概念受到关注。人们认为这次博览会对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发挥了主要作用。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已经悄然到来。
——《中外历史纳要(下)》
(2)你怎样理解“第四次科技革命”这个概念?我们应如何应对?
材料三:据联合国有关机构2014年的统计,全世界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资产占人类财富决量的40%,而最贫困的50%人口所拥有的资产,仅占人类财产决量的1%。
(3)材料说明世界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应对?
17.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十分显著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成为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强大力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给欧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摘自何成刚主编《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材料二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电的发明和应用,打开了解放生产力的大门,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与第一次技术革命截然不同,第二次技术革命完全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直接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基础设施。
——摘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大发明中为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做出贡献的是哪一项?对欧洲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欧洲社会变革的又是哪一项?东汉时期湖南人蔡伦为四大发明做出了什么贡献?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的理解。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应用方面的发明。“电的发明和应用”开辟了一个怎样的“新的时代”?
(4)阅读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什么时代?
四、材料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 世界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1)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简述《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
(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2.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A D C D D B D
1.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科技革命,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材料中的观点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人类的生态环境,选项B符合题意。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属于政治范畴,选项A不符合题意;美国的霸权主义与题干信息不符,选项C不符合题意;选项D各国经济的发展,属于经济范畴,也不符合材料, 故选B。
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D符合题意;铁器时代与“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不符,A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C排除。故选择D。
4.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 苏联的尤里·加加林, 代表人类第一次叩开宇宙之门,实现了人类梦寐以求的上天愿望.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5.D
【解析】略
6.C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和反复,猛烈地冲击着全球事务和国际关系。面对威胁到整个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新冠肺炎疫情,抗疫防疫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前世界的主要议题。”可知,抗疫防疫是当前世界主要议题,C项正确;时代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A项表述错误,排除A项;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多极化,但尚未正式形成,B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人根据材料内容”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主要议题包括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条件和方向等“说明人类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开始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已经升温1.1℃,气候变化带来了超级风暴和全球热浪。如果超过2℃,地球将遭遇巨大改变。”反映是工业革命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正确做法是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D项正确;加快人口增长速度与改善生态环境无关,排除A项;大量开采现有自然资源不利于持续发展,不是正确的做法,排除B项;网络安全建设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据材料可知,进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发生极大变化,人手一部手机,可视频通话、可语音、可上网、可购物、可订餐……现在许多地方Wi-Fi信号全覆盖,大家享受零距离智慧生活。发生这样变化主要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D项正确;人们手中的手机联系,需要网络的畅通,这是互联网普及的结果,A项不符题意,排除A项;网民规模的扩大,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排除B项;人们观念的改变是随着互联网普及而改变的,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根据世界发展进展图可以看到,进展图上面反映的是政治文明的发展变化,下面反映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即政治文明的发展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变化的。选项B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10.D
【详解】依据题干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第一次科技革命中由于蒸汽机的发明使得煤炭成为重要的能源,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由于内燃机的发明使得天然气、石油等成为重要的能源,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推动了核能、太阳能的应用,因此图片体现了三次科技革命中能源的变化,D项正确;图片没有直接体现三次科技革命中发明创造的变化或动力的变化或标志的变化,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第二次世界大战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所以空白处应填第二次世界大战。
【点睛】
12. 计算机网络 生活模式 文化观念 生活空间 一体化 网络安全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3. 信息时代 网络安全问题
【详解】(2)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3)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14. 选举权 团体 性别歧视 提高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他门成立团体,举行各种抗议和示威活动,反对性别歧视,争取平等权利。不少国家制定了专门法规,以保障妇女的权利,妇女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所以①是选举权,②是团体,③是性别歧视,④是提高。
15. 变暖 臭氧层 土地荒漠化 环境危机 经济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表现: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淡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生态平衡破坏。这些环境危机不仅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答案:①变暖 ②臭氧层 ③土地荒漠化 ④环境危机 ⑤经济
16.(1)趋势:便利了人们生活。泄密隐私,影响人们人身财产安全等。
(2)概念:科技最前沿;绿色即环境好的工业。应对: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3)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社会信息化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可知信息化带来的好处有便利人们的生活,方便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信息化的弊端是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由此带来的诈骗、隐私泄露、网瘾等。
(2)根据材料“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可知,第四次工业革命是绿色革命、是通过科技创新改造我们的生活和世界,让其更加的舒适、安全、环保;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科技使人类更幸福。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全世界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资产占人类财富决量的40%,而最贫困的50%人口所拥有的资产,仅占人类财产决量的1%”,可知当今世界上还存在贫富差距分化日益严重的问题;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经济共同发展。
17.(1)发明:指南针;火药;改进造纸术。
(2)理解: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实现了从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3)发明:白炽灯泡 、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任举一例,其它发明亦可)新的时代:电气时代。
(4)时代:信息时代。
【详解】(1)发明:据所学可知,为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做出贡献的是指南针,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对欧洲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的火药,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蔡伦为四大发明做出了的贡献是改进造纸术。蔡伦利用廉价的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为原料,改进了造纸术,扩大原料来源,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普及和推广了纸的应用,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2)理解:据材料二“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可知,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实现了从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因此说“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
(3)发明: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应用方面的发明有白炽灯泡 、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任举一例,其它发明亦可)
新的时代: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器的广泛应用最为显著。电器开始用于代替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4)时代:据所学可知,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人了进入了“信息时代”。
18.(1)19世纪40年代。
(2)【示例一】观点: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论述: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向欧美的扩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60-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内燃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二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推广,对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综上所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示例二】观点: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
论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号召工人阶级建立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第一国际成立,推动各国工人阶级斗争走向联合。1871年,法国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是不断发展、开放的理论,在其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示例三】观点: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论述:1861年,俄国面对农奴制危机,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等,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8年,日本面对民族危机,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采取废藩置县、殖产兴业等措施,推动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1933年,美国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手段,走出困局,对美国及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危机,统治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除旧布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示例四】观点:工业革命客观上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论述:18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逐步显现,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兴起,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必要条件。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如巴黎公社革命。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综上所述,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详解】(1)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纪就是百位上的数(或百千位上的数)加一,18+1=19世纪,1年代=10年,故1848年是19世纪40年代。
(2)此题是开放题,提取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注意两个历史事件需和世界近现代史有联系,条理清晰,末尾需要进行总结,再次阐述观点。比如两次工业革命可以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从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角度来论述;面对国内困境,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可以联系罗斯福改革,从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发展角度论述;《共产主义宣言》和巴黎公社可以联系到俄国十月革命,从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从理论到现实的角度论述。
示例:观点: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
论述: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传统手工业工厂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19世纪60-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内燃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工人阶级进一步壮大,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各国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计算机网络还将世界各地连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综上所述,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