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俄国的改革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以下是俄国农奴改革之后某行业发展状况折线图,据此可知,农奴制改革( )
A.推动了俄国的工业化 B.造成俄国工业发展失衡
C.使俄国成为工业强国 D.增强了俄国国际竞争力
2.“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十月革命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l861年改革
3.17世纪彼得一世的改革中,最能体现当时世界潮流的措施是
A.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实行重商主义 B.加强中央集权
C.倡导先进的科技文化 D.加强军事力量
4.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该法令的实施( )
A.彻底改变农奴政治地位 B.完全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D.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5.如果请你给下图中的人物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A.他率领议会军击溃查理一世王军 B.他领导了宪章运动
C.他颁布了《法典》 D.他随使团到西欧进行考察,准备改革
6.下图所示的情景( )
A.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B.使俄国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C.激起了俄国对外扩张野心 D.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7.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雅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具有双重性 B.亚历山大二世本人呈现双重人格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俄国改革受到宗教势力的影响
8.某历史学家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作了这样的表述:“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位史学家认为这一法令( )
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使俄国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D.使俄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9.2021年是俄国改革160周年。这场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是,
A.改革没有使俄国获得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资金
B.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改革也使俄国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
D.改革仍然没有使俄国文明开化
10.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1861年农奴制改革
C.明治维新 D.十月革命
二、填空题
11.1861年, 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12.俄罗斯的由来: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 )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 )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 )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纪纪晚期终于统一了俄国。到莫斯科大公( )即位后,正式采用“( )”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13.内容:
(1)政治:农奴获得人身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经济: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 。
14.内容:法令规定:
(1)农奴获得(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 ),但是必须出钱( ),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5.影响:
(1)积极:
①通过改革,俄国的( )、( )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1700一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渡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 )。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两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 )的进程。
(2)消极:但是,在他的统治下,( )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三、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他的《解放法令》(1861年3月1日)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俄国,农奴制崩溃以后,城市的发展、工厂的增加、铁路的修建愈来愈迅速了。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了。定居的、闭塞的、在自己农村生根的、相信神父、害怕“长官”的农奴,被新一代的农民代替了:这新一代农民常常外出做零工。他们在城市里从流浪生活和度佣劳动的痛苦经历中学会了一些东西。在大城市中,工厂里的工人人数日益增加。工人渐渐联合起来,展开反对资本家和反对政府的共同斗争。
——摘自列宁《农奴制崩溃五十周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解放法令》颁布的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农奴制崩溃”后对俄国社会发生的影响。
(3)如果要全面评价俄国改革的影响,你认为需要补充哪一方面的材料?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使俄国人在外表上更像西欧人,他在回国后的第二天亲手剪掉了前来觐见他的大贵族们的长胡须,不久又宣布这是全国臣民应尽的义务……彼得还废除了俄国长期以来使用的历法,自1700年1月1日起改用欧洲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当然,彼得一世采取的欧化措施不仅体现在文化领域,同时也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各个方面。
——杜立克《论俄皇彼得一世改革的“欧化”与“专制化”》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彼得一世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改革目的。
材料二 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改革的农奴制性质使发展;受到阻碍,使农民遭到无数极其恶劣的和痛苦的折磨,但是它不能改变发展的方向,不能防止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1861年改革“使农民遭到无数极其恶劣的和痛苦的折磨”,并指出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发展方向。
四、材料题
18.某中学学生查阅了中外历史上有关“创新”的资料后,整理归类形成下图提纲。请你帮他提炼一个关于“创新·发展”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改革创新 商鞅变法 俄国1861年改革
道路创新 井冈山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创新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2.俄国的改革》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D D A A B B B
1.A
【详解】根据材料“俄国农奴改革之后某行业发展状况折线图”和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之后,工厂数、工业生产品价值快速增长,说明俄国农奴改革推动了俄国的工业化,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俄国工业发展失衡,排除B项;完成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的工业化,不能说明增强了俄国国际竞争力,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俄国l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解放了劳动力。农奴获得了自由,但必须出钱赎买份地,被剥夺的一干二净。故答案选D。
3.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7世纪时世界正处于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因此发展工商业符合世界潮流。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无法体现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内容,排除。
4.D
【详解】根据材料“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可得出是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改革促使俄国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新气象,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项正确;在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排除A项;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主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而不是完全维护,排除B项;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图中的人物是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彼得一世即位后,决心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D项正确;率领议会军击溃查理一世王军的是克伦威尔,排除A项;宪章运动是发生在英国的工人运动,排除B项;颁布了《法典》的是拿破仑,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片反映的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项正确;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没有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排除B项;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没有激起俄国对外扩张野心,排除C项;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详解】根据题干“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朝着过去”,结合所学可知,“一张脸孔朝着过去”指的是改革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的是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说明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具有双重性,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影响,体现不出亚历山大二世本人呈现双重人格,排除B项;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只符合“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排除C项;题干将俄国改革者亚历山大二世比作两面神雅努斯,强调其改革的利弊,并不是说俄国改革受到宗教势力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关键词农民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可知,这位史学家认为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B项正确;农奴在获得自由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赎买,但赎金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排除A项;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的是日本,排除C项;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但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B正确;1861年改革使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排除A;俄国没有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排除C;俄国的文化开化是漫长的过程,农奴制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俄国文明开化,排除D。故选B。
10.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内农奴制严重制约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项正确;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5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明治维新是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十月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的俄国,排除D项。故选B项。
11.亚历山大二世
【详解】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故答案为亚历山大二世。
12. 东斯拉夫人 基辅 莫斯科 伊凡四世 沙皇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基辅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纪纪晚期终于统一了俄国。到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13. 自由 赎买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在政治上,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在经济上,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14. 人身自由 土地 赎买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答案是人身自由、土地、赎买。
【点睛】
15. 经济 军事 圣彼得堡 近代化 农奴制
【详解】(1)通过彼得一世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1700一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渡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两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彼得一世改革却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16.(1)背景: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农奴起义不断,威胁到沙皇统治。
(2)影响: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推动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3)要全面评价俄国的改革,还应补充俄国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相关资料(或改革局限性方面的材料)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可以得出《解放法令》颁布的背景有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农奴起义不断,威胁到沙皇统治。
(2)根据材料“在俄国,农奴制崩溃以后,城市的发展、工厂的增加、铁路的修建愈来愈迅速了。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了”可以得出“农奴制崩溃”后对俄国社会发生的影响有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根据材料“在大城市中,工厂里的工人人数日益增加。工人渐渐联合起来,展开反对资本家和反对政府的共同斗争”可以得出“农奴制崩溃”后对俄国社会发生的影响有推动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综上可以得出“农奴制崩溃”后对俄国社会发生的影响有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3)材料: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只交代出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用,要全面评价俄国的改革,还应补充俄国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相关资料(或改革局限性方面的材料)。
17.(1)特点:向西方学习(或“欧化”)。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2)原因:因为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方向: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详解】(1)根据材料“为了使俄国人在外表上更像西欧人”、“自1700年1月1日起改用欧洲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彼得一世采取的欧化措施不仅体现在文化领域”可得出彼得一世改革的特点是向西方学习(或“欧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得出1861年改革“使农民遭到无数极其恶劣的和痛苦的折磨”的原因是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得出1861年改革后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8.示例
观点: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阐述: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奖励军功、废除贵族世袭特权等措施。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得国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1861年,俄国的亚历山大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的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论: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题干主题和材料,从改革创新的角度,通过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美国罗斯福的作用可得出“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一论点。简述三次改革的史实,如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奖励军功、废除贵族世袭特权等措施。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得国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1861年,俄国的亚历山大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的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最后总结点题,如综上所述,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