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第二部分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三部分总分
得分
得分评卷人
第一部分(24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盔甲(kui)讪笑(shon)菜畦(q1)气冲斗牛(dou)
B、确凿(z6o)哺育(bu)骊歌(11)人声鼎沸(ding)
C、崎岖(q1)炽痛(chi)懊悔(ao)锲而不舍(qie)
D、磐石(pn)踌躇(ch)彷徨(pang)妇孺皆知(r)
2、下面四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重荷蝉蜕寻欢作乐一拍即和
B、嫉妒筹划鞠躬尽瘁来势汹汹
C、班斓深邃家喻户晓锋芒毕露
D、叮嘱澎湃义愤填膺搏学多识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迹罕至:少有人来。无从:没办法。
B、骊歌:告别的歌。
炽痛:热烈而深切。
C、萦带:弯曲的带子。
铤:疾走。
D、迥乎不同:很不一样。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4、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2分)
A、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B、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
乐的心理。
B、《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主人公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
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
七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民歌》,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它向往美、不懈
地追求美,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
6、请依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和修辞方法,仿写两个句子。(2分)
假如我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抹嫩绿
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8分)
①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③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⑥《木兰诗》写出木兰不远万里赶赴战场的句子
⑦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嘿黑,你在说什么,格里高里·伊凡诺维奇 让我跳舞 不是开玩笑吧 ”外婆笑
了起来,往众人身后躲着,大家都附和着。突然,她站了起来,收拾一下衣裙,挺直身
子,高高地仰起脑袋,像年轻的姑娘一样迈着轻盈的步子走了过去,笑着说:
“让大家开开心,来吧!雅科夫,换支曲子!”
上段的文字选自《
》(作品名称)。从文段可以看出外婆的性格特点
是:
得分评卷人
第二部分(46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
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
七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