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日本明治维新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868年,某日本官员说:“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日本人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措施是
①废藩置县 ②加强中央集权 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1868年,一批新的领导人在日本开始了革命性的变革,并最终把日本提高到一个具有国际威望的大国地位,这个改革( )
A.仿效唐朝典章制度 B.开启了幕府统治
C.推行锁国政策 D.发展了资本主义
3.19世纪60年代,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日本实行了明治维新。它们的共同影响是( )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C.彻底废除了农奴制 D.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4.1868年3月,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其中之一为“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破除旧来之随习”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实行征兵制
C.推行地税改革 D.提倡“文明开化”
5.1868 年 3 月,日本政府宣布“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 表明日本将要
A.学习唐朝进行大化改新
B.发展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
D.在美国扶植下进行社会改革
6.纵观中日两国的近代历史,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 )
A.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
B.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
C.都向西方学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都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扩张道路
7.19世纪中期,日本德川幕府推行外交政策是
A.开放政策 B.锁国政策 C.只依附美国 D.只依附英国
8.1890年,日本在所有学校设立了供奉天皇肖像的奉安殿,学生放学途经奉安殿时必须服装整洁行最敬礼。那个时代日本青少年最关心的话题,是成为战至最后一滴血的战士。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日本教育( )
A.为对外扩张作了铺垫 B.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
C.推动了日本文明开化 D.因天皇重视快速发展
9.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A.摆脱民族危机 B.加强中央集权
C.仿效中国典章制度 D.结束幕府统治
10.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对俄、日两国的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
A.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废除封建农奴制
B.俄国1861年改革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保留有一定的封建残余
D.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摆脱了民族危机
二、填空题
11.开始: 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12.1868年,倒幕派发动倒幕运动,结束了 ,改年号为“明治”。
13.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锁国政策: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 统治之下,幕府将军掌握了实权。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只允许日本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2)民族危机:1853-1854年, 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14.背景:
(1)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 倒闭。
(2)日本黄金大量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3)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 的处境不断恶化。
15.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推行 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综合题
16.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英国迅速崛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结合史实说明英国是如何崛起的。
材料二
人物 华盛顿 _________
身份 美国的开国元勋、被誉为“美国国父” 美国政治家、战略家;1860年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主要事迹 领导美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主持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依照华盛顿名片示例,仿写完成右侧的名片制作。
材料三 在19世纪60年代,俄罗斯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它们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的提示信息,说明材料观点的正确性。
17.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江南制造总局 图2上海轮船招商局 图3明治政府扶植的八幡制铁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创办近代企业时提出的口号。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摘自《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2)根据材料二,比较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3)“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是德相俾斯麦在19世纪60年代初,对中日未来发展的预测。你赞同吗 请说明理由。
四、材料题
18.找出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至少从3个方面论述。
《4.日本明治维新》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D C A B A B C
1.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68年倒幕运动之后,明治天皇进行明治维新。措施有①废藩置县②加强中央集权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经济,④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因此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即向西方学习有③④,C项正确;①废藩置县②加强中央集权属于政治上改革内政,排除含有①或②的A、B、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868年,一批新的领导人在日本开始了革命性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项正确;仿效唐朝典章制度是大化改新的特点,排除A项;日本幕府时期是指从公元1192 年到 1867 年,在日本历史上是武士阶级掌握政权、实行军事封建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排除B项;日本幕府统治后期推行锁国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据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故二者的共同影响是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排除A项;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排除B项;明治维新与农奴制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了《五条哲文》”,可知与明治维新相关;依据“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破除旧来之陋习”是指废除封建旧俗,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这体现了明治维新改革中的文明开化,D项正确;废藩置县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实行征兵制是明治维新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推行地税改革是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实行“文明开化”。依据材料“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可知,日本通过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C项正确;大化改新是7世纪,排除A项;发展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是公元7世纪,排除B项;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并不是在美国扶持下进行,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19世纪中日两国应对各自民族危机,进行的救亡图存运动。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使日本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故A表述最恰当,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没有颁布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故B表述不恰当,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失败了,没有确立君主立宪制,没有改变落后面貌。故D表述不恰当,不符合题意;故选A。
7.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日本德川幕府推行锁国外交政策,于1853年被美国打破,日本被迫开放,面临着陷入殖民地的危机,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1853年后,继美国之后,英国等西方国家殖民势力纷纷进入日本,日本民族危机加深,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A
【详解】根据“所有学校设立了供奉天皇肖像的奉安殿”“那个时代日本青少年最关心的话题,是成为战至最后一滴血的战士”可知,日本教育宣扬效忠天皇的武士道精神,为以后日本对外扩张作了铺垫,A项正确;材料中“日本在所有学校”并非都是军事学校,排除B项;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而材料强调的是日本教育存在的隐患,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天皇重视教育,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B;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民族危机,大化改新仿效中国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明治维新结束幕府统治,ACD都具有片面性,不是共同点,排除。
10.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俄国1861年改革后农奴制得残余依然存在,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保留有一定的封建残余,C项正确;废除封建农奴制是俄国1861年改革,排除A项;俄国1861年改革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排除B项;日本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危机,俄国1861年改革没有此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11.1868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是1868年。
【点睛】
12.幕府统治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68年,倒幕派发动倒幕运动,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13. 德川幕府 美国
【详解】(1)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幕府将军掌握了实权。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只允许日本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2)据所学知识可知,1853~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14. 手工工场 武士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倒闭。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前,日本的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点睛】
15.闭关锁国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16.(1)政治上,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英国的崛起奠定了政治基础;经济上,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车,推动了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思路点拨】英国是如何崛起的:如何=怎么做/做法,材料从政治、经济角度(领域)给予说明,那么总结答案也需要从这两个角度入手。
【举一反三】中国是如何实现近(现)代化的:中国近(现)代化历程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在总结答案时从经济、政治、思想、教育、国防等角度(领域)入手。
(2)人物:林肯主要事迹:领导美国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3)俄国:面对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和国内农奴制危机,亚历山大二世积极向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学习,
进行农奴制改革。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农奴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赎买一块份地,这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日本: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面对民族危机,日本推翻幕府统治,积极向西方学习,进行明治维新。通过废藩置县、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措施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
【解析】略
17.(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2)中国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日本明治维新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全方位向西方学习。
(3)赞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189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惨败,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口号:据所学可知,材料一“图1江南制造总局”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图2上海轮船招商局”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民用企业;“图3明治政府扶植的八幡制铁所”反映的是明治维新时期以“殖产兴业”为口号扶植的企业。
(2)异同:据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可知,中国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据材料二“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可知,日本明治维新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全方位向西方学习。
(3)态度:赞同俾斯麦的对中日未来发展的预测。
理由: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189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惨败,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因此,赞同俾斯麦“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的预测。(言之有理即可)
18.本题属于依据史实记性论述题,需要学生掌握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结合史实论述,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使本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的观点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由很多相同点,例如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结果相同:都使本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特点相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所以我认为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很多相同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