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素养评估(第七、八章)
(40分钟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023·北京顺义二模)地理兴趣小组的部分同学在假期利用网络模拟了“云游亚洲”的活动。如图为“云游亚洲”路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云游亚洲”路线描述正确的是(A)
A.该路线由低纬向高纬 B.该路线由沿海向内陆
C.沿途降水逐渐增加 D.沿途气温逐渐升高
2.“云游亚洲”途中的“所见所闻”,你认为可信的是(B)
A.①处遭遇了“大雪纷飞”的恶劣天气
B.②处登上了“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C.③处看见了“白墙灰瓦”的江南水乡
D.④处欣赏了“冰雪覆盖”的企鹅家乡
肯尼亚是非洲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境内有数十个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野生动物巡游胜地之一,2017年 5月 31日,由中国建造的蒙内高铁(蒙巴萨—内罗毕)建成通车,促进了该国旅游业的发展。下图a为肯尼亚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图b为内罗毕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到肯尼亚观看动物的最佳时间为(C)
A.1-2月 B.3-5月 C.6-9月 D.10-12月
4.对内罗毕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年平均气温较低,属于温带气候
B.年较差小,主导因素是距海近
C.气温变化主要受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影响
D.7月气温低和云量多关系密切
(2023·张家界学业考)2022年12月15日,第十五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厄瓜多尔闭幕。读图完成5、6题。
5.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坐落在赤道均海拔2 852米的高山山谷中,基多没有选址平原的主要原因是(B)
A.当地风俗习惯的影响
B.纬度低,平原地区气候炎热
C.城市军事防卫的需要
D.山谷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水源充足
6.读南美洲等温线分布图,可知基多比同纬度海洋(C)
A.气温低;正值1月份 B.气温高;正值1月份
C.气温低;正值7月份 D.气温高;正值7月份
(2023·泉州模拟)如图是东南亚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对东南亚描述不正确的是(C)
A.位于“十字路口”位置
B.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C.是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的重要通道
D.海外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地区
8.图中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海峡是(B)
A.霍尔木兹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白令海峡
公元399-413年,东晋僧人法显西行求法,经陆路到达印度并由海上回国,沿途游历三十余国,旅行见闻收录于《佛国记》。这是中国古代关于中亚、印度、南洋的第一部完整的旅行记。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的记载,其描述区域可能是(D)
A.甲 B.乙 C.丙 D.丁
10.法显求法路线没有经过的区域是(B)
A.东亚 B.北亚 C.南亚 D.东南亚
11.法显海上航线经过了(B)
A.苏伊士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白令海峡 D.巴拿马运河
(2023·唐山模拟)我们经过学习,对亚洲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请同学们读图完成12~14题。
12.观察图后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D)
①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
②亚洲位于欧洲的西南方向
③亚洲与北美洲距离遥远
④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3.亚洲与欧洲陆上相连,其分界线A山脉(B)
A.是欧洲最高峰 B.两侧都是平原
C.经常发生火山、地震 D.为东西走向
14.观察B水域,我们得知(D)
A.B水域是最大湖泊
B.水域周边海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洲没有B水域周边的气候类型
D.B水域与大西洋相通
读南亚地形简图和南亚降水分布图,完成15~17题。
15.关于南亚地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D)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平原主要分布在南部
C.地势中部高,南北低
D.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16.黄麻主要集中分布在(C)
A.印度河流域 B.德干高原西部
C.恒河下游平原 D.喜马拉雅山脉
17.乞拉朋齐是世界雨极,降水丰富,下列因素与其降水丰富无关的是(B)
A.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海陆位置 D.山地迎风坡
(2023·成都学业考)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特殊,有着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如图为北极熊与企鹅之间的对话。据此完成18~20题。
18.下列自然环境特征为南、北极地区共有的是(A)
A.纬度位置高 B.沙漠面积广
C.以高原为主 D.以海洋为主
19.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B)
A.全年降水量较多 B.全年平均风速更大
C.全年大风日数较少 D.全年平均气温较高
20.造成北极熊、企鹅栖息的大块“海冰”变少、变小的主要原因是(A)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洋污染加剧
C.极地风速增大 D.极地降水减少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1.图1示意非洲地形及甲地的气候资料图,图2示意南美洲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比较非洲和南美洲的地理位置:从纬度位置看,两地都主要位于热带(热量带),从海陆位置看,都临大西洋(海洋),但两地所在半球位置不同。(2分)
(2)甲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区内的动物自南半球向北大规模迁移的季节正值北半球的夏季(季节),迁徙的原因是该地降水具有干湿季分明的特征。(3分)
(3)乙地形区是亚马孙平原。某同学学完大洲这章节后,整理笔记如下,所述记录有两处错误,将其找出抄写并加以改正。(5分)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气候分布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流经甲地的为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流向为自北向南流。
南美洲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起伏大,西部高,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乙地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流经乙地的为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亚马孙河,流向为自西向东流。
错误1:流向为自北向南流;
改正1:流向为自南向北流。
错误2:乙地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
改正2:乙地分布着热带雨林气候。
22.(2024·益阳学业考)读西亚局部地区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1为西亚局部地区图。
材料二 图2为2020年西亚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图。
材料三 沙特阿拉伯在“2030愿景”发展战略中宣布,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该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50%。沙特阿拉伯正在寻求开发本国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以利雅得为例,这个城市主要以炎热的沙漠气候为主,平均每年有3 225小时的日照。
材料四 西亚主要产油国靠出口石油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石油资源不可再生,所以这些产油国在考虑未来继续发展的问题,实施经济发展多样化战略。
(1)读材料一,谈谈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4分)
答:西亚地区地处“五海三洲之地”,是亚、非、欧三大洲的汇合点和交通枢纽,由此向东可通住印度洋和南亚、东南亚各国,向西进入地中海,向西南可达非洲各国,向西北则与东、西欧各国相通。
(2)读材料二,说说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2分)
答:西亚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最高、出口量最多的地区。
(3)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三,分析沙特阿拉伯发展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答:该国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充足。
(4)关于西亚主要产油国经济今后如何发展有两种不同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西亚国家石油资源丰富,但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因此,今后的能源与经济还是应该以石油为主;第二种观点认为西亚石油资源虽然丰富,但总有用完的一天,因此,今后的能源与经济应该考虑其他出路。你同意哪种观点 说出你的理由。(2分)
答:同意第二种观点。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23.暑假,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欧洲西部一些国家进行游学活动,出发前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相关资料并布置了一些任务,让大家提前了解欧洲西部概况,据此回答下面问题。(10分)
资料一 多汁牧草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欧洲西部草场面积广大,英国、法国的草场面积分别占本国面积的1/2和1/4。人们称多汁牧草为“绿色金子”,欧洲西部多数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较高,如英国在70%以上,法国和德国略高于50%。
资料二 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图(图1)、欧洲西部局部地形图(图2)、伦敦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3)。
(1)同学们发现人们日常的食物结构与这里发达的畜牧业有关,结合老师所给资料,同学们分析认为,由于欧洲西部有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有利于牧草的生长,人们称之为“绿色金子”;来到南部地区,同学们感觉到这里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在水果店里看到很多亚热带水果。(6分)
(2)这次游学的最后一个国家是英国,描述该国的地理位置。(2分)
答:西临大西洋,属于岛国;位于中纬度地区。
(3)人们通常从河流的流向、流速、流量大小、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结冰期等方面描述河流特征。莱茵河是欧洲西部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请同学们结合资料分析说出莱茵河的主要特征。(至少两方面)(2分)
答:莱茵河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湿润,河流水量丰富;河流无结冰期且流经平原地区,航运价值高。期中素养评估(第七、八章)
(40分钟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023·北京顺义二模)地理兴趣小组的部分同学在假期利用网络模拟了“云游亚洲”的活动。如图为“云游亚洲”路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云游亚洲”路线描述正确的是( )
A.该路线由低纬向高纬 B.该路线由沿海向内陆
C.沿途降水逐渐增加 D.沿途气温逐渐升高
2.“云游亚洲”途中的“所见所闻”,你认为可信的是( )
A.①处遭遇了“大雪纷飞”的恶劣天气
B.②处登上了“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C.③处看见了“白墙灰瓦”的江南水乡
D.④处欣赏了“冰雪覆盖”的企鹅家乡
肯尼亚是非洲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境内有数十个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野生动物巡游胜地之一,2017年 5月 31日,由中国建造的蒙内高铁(蒙巴萨—内罗毕)建成通车,促进了该国旅游业的发展。下图a为肯尼亚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图b为内罗毕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到肯尼亚观看动物的最佳时间为( )
A.1-2月 B.3-5月 C.6-9月 D.10-12月
4.对内罗毕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年平均气温较低,属于温带气候
B.年较差小,主导因素是距海近
C.气温变化主要受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影响
D.7月气温低和云量多关系密切
(2023·张家界学业考)2022年12月15日,第十五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厄瓜多尔闭幕。读图完成5、6题。
5.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坐落在赤道均海拔2 852米的高山山谷中,基多没有选址平原的主要原因是( )
A.当地风俗习惯的影响
B.纬度低,平原地区气候炎热
C.城市军事防卫的需要
D.山谷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水源充足
6.读南美洲等温线分布图,可知基多比同纬度海洋( )
A.气温低;正值1月份 B.气温高;正值1月份
C.气温低;正值7月份 D.气温高;正值7月份
(2023·泉州模拟)如图是东南亚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对东南亚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十字路口”位置
B.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C.是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的重要通道
D.海外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地区
8.图中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海峡是( )
A.霍尔木兹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白令海峡
公元399-413年,东晋僧人法显西行求法,经陆路到达印度并由海上回国,沿途游历三十余国,旅行见闻收录于《佛国记》。这是中国古代关于中亚、印度、南洋的第一部完整的旅行记。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的记载,其描述区域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法显求法路线没有经过的区域是( )
A.东亚 B.北亚 C.南亚 D.东南亚
11.法显海上航线经过了( )
A.苏伊士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白令海峡 D.巴拿马运河
(2023·唐山模拟)我们经过学习,对亚洲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请同学们读图完成12~14题。
12.观察图后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
①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
②亚洲位于欧洲的西南方向
③亚洲与北美洲距离遥远
④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3.亚洲与欧洲陆上相连,其分界线A山脉( )
A.是欧洲最高峰 B.两侧都是平原
C.经常发生火山、地震 D.为东西走向
14.观察B水域,我们得知( )
A.B水域是最大湖泊
B.水域周边海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洲没有B水域周边的气候类型
D.B水域与大西洋相通
读南亚地形简图和南亚降水分布图,完成15~17题。
15.关于南亚地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平原主要分布在南部
C.地势中部高,南北低
D.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16.黄麻主要集中分布在( )
A.印度河流域 B.德干高原西部
C.恒河下游平原 D.喜马拉雅山脉
17.乞拉朋齐是世界雨极,降水丰富,下列因素与其降水丰富无关的是( )
A.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海陆位置 D.山地迎风坡
(2023·成都学业考)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特殊,有着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如图为北极熊与企鹅之间的对话。据此完成18~20题。
18.下列自然环境特征为南、北极地区共有的是( )
A.纬度位置高 B.沙漠面积广
C.以高原为主 D.以海洋为主
19.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 )
A.全年降水量较多 B.全年平均风速更大
C.全年大风日数较少 D.全年平均气温较高
20.造成北极熊、企鹅栖息的大块“海冰”变少、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洋污染加剧
C.极地风速增大 D.极地降水减少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1.图1示意非洲地形及甲地的气候资料图,图2示意南美洲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比较非洲和南美洲的地理位置:从纬度位置看,两地都主要位于 (热量带),从海陆位置看,都临 (海洋),但两地所在半球位置不同。(2分)
(2)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区内的动物自南半球向北大规模迁移的季节正值北半球的 (季节),迁徙的原因是该地降水具有 的特征。(3分)
(3)乙地形区是 。某同学学完大洲这章节后,整理笔记如下,所述记录有两处错误,将其找出抄写并加以改正。(5分)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气候分布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流经甲地的为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流向为自北向南流。
南美洲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起伏大,西部高,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乙地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流经乙地的为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亚马孙河,流向为自西向东流。
错误1: ;
改正1: 。
错误2: ;
改正2: 。
22.(2024·益阳学业考)读西亚局部地区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1为西亚局部地区图。
材料二 图2为2020年西亚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图。
材料三 沙特阿拉伯在“2030愿景”发展战略中宣布,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该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50%。沙特阿拉伯正在寻求开发本国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以利雅得为例,这个城市主要以炎热的沙漠气候为主,平均每年有3 225小时的日照。
材料四 西亚主要产油国靠出口石油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石油资源不可再生,所以这些产油国在考虑未来继续发展的问题,实施经济发展多样化战略。
(1)读材料一,谈谈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4分)
(2)读材料二,说说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2分)
(3)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三,分析沙特阿拉伯发展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4)关于西亚主要产油国经济今后如何发展有两种不同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西亚国家石油资源丰富,但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因此,今后的能源与经济还是应该以石油为主;第二种观点认为西亚石油资源虽然丰富,但总有用完的一天,因此,今后的能源与经济应该考虑其他出路。你同意哪种观点 说出你的理由。(2分)
23.暑假,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欧洲西部一些国家进行游学活动,出发前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相关资料并布置了一些任务,让大家提前了解欧洲西部概况,据此回答下面问题。(10分)
资料一 多汁牧草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欧洲西部草场面积广大,英国、法国的草场面积分别占本国面积的1/2和1/4。人们称多汁牧草为“绿色金子”,欧洲西部多数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较高,如英国在70%以上,法国和德国略高于50%。
资料二 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图(图1)、欧洲西部局部地形图(图2)、伦敦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3)。
(1)同学们发现人们日常的食物结构与这里发达的 业有关,结合老师所给资料,同学们分析认为,由于欧洲西部有典型的 气候,所以有利于 的生长,人们称之为“绿色金子”;来到南部地区,同学们感觉到这里的气候特点是 ,在水果店里看到很多 带水果。(6分)
(2)这次游学的最后一个国家是英国,描述该国的地理位置。(2分)
(3)人们通常从河流的流向、流速、流量大小、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结冰期等方面描述河流特征。莱茵河是欧洲西部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请同学们结合资料分析说出莱茵河的主要特征。(至少两方面)(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