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复习任务单(三) 第九章 走近国家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复习任务单(三) 第九章 走近国家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06 17:45:09

文档简介

大单元复习任务单(三)第九章 走近国家
体系脉络构建
答案: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考点定向突破
考点一 日本发展经济的条件及工业区分布
【链接·考点】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日本沿海工业布局,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原因:
【变式·提能】
1.(2024·广安学业考)2024年5月27日,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首尔举行,推动了三国合作重回正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与韩国接壤,与日本隔海相望
B.中国与日本的商谈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C.日本传统服饰和服,深受中国唐代服饰的影响
D.日本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容易发生火山与地震
  (2023·济南学业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图1为日本主要燃料的进口依赖度(2018年),图2为日本主要工业产品出口地区比重(2020年)。据此完成2~4题。
2.日本( )
A.主要燃料全部从国外进口
B.工业产品主要输往大洋洲
C.国内原料供给十分充足
D.对国际市场依赖十分严重
3.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其突出优势是( )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土地资源丰富
③科技发达 ④资金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推测日本在东南亚( )
A.生产基地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B.利用东南亚发达的科学技术发展本国产业
C.开发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
D.通过南南合作加强与东南亚国家间的联系
考点二 俄罗斯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链接·考点】
1.俄罗斯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俄罗斯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俄罗斯农业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适宜的东欧平原南部的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
3.日本与俄罗斯工业分布的比较:
国家 工业分布 原因 布局类型
日本 太平洋沿岸 资源贫乏,市场狭小,优良港口利于进出口 临海型
俄罗斯 主要在内陆地区(资源产地) 自然资源丰富 资源型
【变式·提能】
  (2024·云南学业考)大豆喜温、需水较多,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工业。近年来,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同时,大豆进口和出口量也在持续增加,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的国际贸易格局。如图为俄罗斯大豆主产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俄罗斯大豆主产区( )
①纬度较低,可一年两熟
②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③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俄罗斯大豆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贸易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①西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大豆市场需求量大
②东西两大豆产区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
③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大型机械化生产,产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俄罗斯海岸线漫长,但港口不多,主要原因是( )
A.沿岸地势陡峻,不易修建港口
B.航空运输为主,海运需求小
C.纬度高,气候寒冷,封冻期长
D.海岸线平直,缺少天然良港
8.(2023·湖南怀化学业考改编)读俄罗斯地图与日本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俄罗斯与日本互为邻国,隔 海相望。
(2)俄日工业均十分发达,但两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原因显著不同,俄罗斯重工业发达,其工业部门多靠近 产地,其中以首都 为中心的工业区最发达;与俄罗斯相比,岛国日本面积狭小,矿产资源缺乏,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
(3)俄罗斯主要种植小麦、马铃薯、亚麻等耐寒作物,但这些农作物仅分布在南部地区,原因是 。
(4)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主要是因为日本 。
(5)日本旅游业发达,如果你去日本旅游,最想观赏的景点或体验的项目有哪些
考点三 美国的自然环境与经济
【链接·考点】
1.自然条件:
美 国
组成
地形
河湖 密西西比河纵贯南北,五大湖东西延伸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经济特点:
(1)工农业高度发达。
(2)农业:①生产区域专门化、②农业机械化、③商品化程度高。
(3)工业:东北部钢铁、机械等传统工业发达,南部、西部等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美国高新技术中心“硅谷”位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附近。
3.美国(本土)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
地形 土壤 平原面积大,耕地广大,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美国本土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热量较充足,且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水源 美国河湖众多,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交通条件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的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网络相连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便于农产品的集散
科技水平 科技水平高,有健全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
工业基础 工业发达,为农业发展提供农药、化肥、机械设备
【变式·提能】
  (2024·成都学业考)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门化。如图示意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据此完成9、10题。
9.根据图中注释可知,影响乳畜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市场 B.水源、政策
C.气候、市场 D.地形、政策
10.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便于( )
①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和耕作技术
②发挥大规模机械化优势
③增加农作物的熟制
④大规模增加农业用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四 澳大利亚
【链接·考点】
1.澳大利亚有很多古老生物的原因:
①几千万年前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演化缓慢。
②自然环境单一。
2.主要矿产分布及优越性:
3.人口分布及原因:
【变式·提能】
  下图是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独占一块大陆 B.地处南寒带
C.被北回归线穿过 D.东临大西洋
12.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
A.北部多,南部少 B.西部多,东部少
C.东南部分布最集中 D.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024·山西学业考)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每年8—9月,很多牧场会举办剪羊毛比赛。如图示意澳大利亚某地的绵羊—小麦混合经营农事安排。据此完成13、14题。
13.图文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亚( )
A.先进的制造业 B.古老的动植物
C.粗放的种植业 D.发达的养羊业
14.剪羊毛比赛期间,正值小麦( )
A.犁地期 B.播种期
C.生长期 D.收割期
  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里”的国家。某公司在开采铝土时,由于露天开矿,工人每年要伐掉几百公顷桉树林。但他们保留了一条足够宽度的原生植被走廊,供原有动植物继续繁衍,而且随毁随植。数年后,新植的桉树拔地而起,生态环境又似从前。如图为澳大利亚部分矿产分布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澳大利亚的铝土资源主要分布在( )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南部 D.西北部
16.因开采当地铝土资源而兴起的工业部门是( )
A.汽车工业 B.电子工业
C.采矿业 D.生物制药
17.该公司在开采铝土资源时,注意保护环境,采取的措施有( )
①毁林开矿 ②预留生态走廊
③随毁随植 ④矿渣随处堆放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成果分层评价
【能力提升】
  (2023·永州学业考)比较法是学习地理常用的一种方法。读埃及和法国示意图,回答1、2题。
1.有关两国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埃及四面临海
B.法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C.甲河流为刚果河
D.乙山脉为阿尔卑斯山脉
2.有关两国人口和经济文化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通用阿拉伯语
B.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C.旅游业发达
D.居民信奉基督教
  (2023·滨州学业考)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读甲、乙两国轮廓图,完成3、4题。
3.关于两国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都濒临太平洋
B.地形都相间分布,西部为高大的山脉
C.都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暖湿润
D.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在西北部
4.有关两国经济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发展较快,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B.农产品以热带作物为主,经济价值高
C.工业发达,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均为农产品出口大国
  (2023·临沂学业考)图1为日本工业分布图,图2为澳大利亚矿产和工业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
5.日本和澳大利亚( )
A.都属于岛国
B.都以白色人种为主
C.工业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
D.都濒临太平洋
6.与澳大利亚相比,日本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
A.矿产资源贫乏 B.劳动力丰富
C.水资源匮乏 D.科技力量薄弱
7.(2023·成都学业考)区域学习重在方法,用学习国家的方法来认识俄罗斯。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北部,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如图为俄罗斯地形、资源、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识位置】
(1)从纬度位置判断,俄罗斯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和 带,北部濒临 洋。
【辨地形】
(2)叶尼塞河以西主要地形是 ;叶尼塞河的流向为 ,判断依据是 。
【读气候】
(3)读莫斯科、雅库茨克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 。
【析事物】
(4)根据乌拉尔工业区附近的矿产资源,列举该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 。
(5)据图说出俄罗斯铁路主要布局在南部的原因。

8.(2023·泸州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市场和饲料(多汁牧草)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材料二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国土面积欧洲第三、西欧最大,人口数量在欧盟排名第二,有着2 000多年历史的巴黎是法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法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一,世界第七大经济体,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世界第二大核能生产国(核能燃料有铀、钍、锂、硼等,其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
材料三 图1是法国位置、地形、矿产资源分布图,图2为法国气候分布及气候资料图。
(1)说出法国经纬度地理位置的特点。
(2)从人文地理要素角度,简述巴黎成为法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的有利条件。
(3)与乙地比较,说明甲地适合发展乳畜业的理由。
(4)简析法国核能生产量大的原因。
【拓展迁移】
  2024年2月初开始,美国连续发生寒潮,冷空气南下至墨西哥湾附近,美国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结合材料完成9、10题。
9.冷空气长驱南下影响到墨西哥湾附近的主要原因是( )
①山脉多呈东西走向  ②湖泊面积广阔
③中部地区以平原为主  ④冷空气势力强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受寒潮影响,图2中①农业带的作物面临冻死的危机,这里的农作物主要是( )
A.玉米 B.大豆 C.水稻 D.小麦
11.(2023·聊城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咖啡树喜欢高温多雨的环境,南北纬25度之间,年降水量在1 600mm~2 000mm,海拔500米~2 000米且排水良好的山地地区,最适合栽植咖啡树。
材料二 美国本土与巴西地形示意图。
(1)美国需要从巴西大量进口咖啡,其原因是 。
(2)由于美国中部 (自然条件),美国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3)密西西比河与亚马孙河两河流中,径流量稳定的是 ,该河流域人口密度 (大或小),原因是 。大单元复习任务单(三)第九章 走近国家
体系脉络构建
答案:①本州 ②海洋性 ③太平洋 ④海运 ⑤东西方 ⑥筑波 ⑦奈良 
⑧地中海 ⑨伊斯兰⑩尼罗河 长绒棉 平原、高原 温带大陆性 重工业 莫斯科 伏尔加河莫斯科 平原、丘陵 巴黎 巴黎圣母院 巴黎盆地 阿拉斯加 夏威夷 平原 密西西比河 专门 东北部 黄石国家公园 圣弗朗西斯科 半环状堪培拉 骑在羊背上 服务业 铁矿石 鸭嘴兽 桉树 
考点定向突破
考点一 日本发展经济的条件及工业区分布
【链接·考点】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日本沿海工业布局,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原因:
【变式·提能】
1.(2024·广安学业考)2024年5月27日,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首尔举行,推动了三国合作重回正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中国与韩国接壤,与日本隔海相望
B.中国与日本的商谈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C.日本传统服饰和服,深受中国唐代服饰的影响
D.日本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容易发生火山与地震
  (2023·济南学业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图1为日本主要燃料的进口依赖度(2018年),图2为日本主要工业产品出口地区比重(2020年)。据此完成2~4题。
2.日本(D)
A.主要燃料全部从国外进口
B.工业产品主要输往大洋洲
C.国内原料供给十分充足
D.对国际市场依赖十分严重
3.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其突出优势是(C)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土地资源丰富
③科技发达 ④资金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推测日本在东南亚(A)
A.生产基地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B.利用东南亚发达的科学技术发展本国产业
C.开发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
D.通过南南合作加强与东南亚国家间的联系
考点二 俄罗斯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链接·考点】
1.俄罗斯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俄罗斯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俄罗斯农业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适宜的东欧平原南部的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
3.日本与俄罗斯工业分布的比较:
国家 工业分布 原因 布局类型
日本 太平洋沿岸 资源贫乏,市场狭小,优良港口利于进出口 临海型
俄罗斯 主要在内陆地区(资源产地) 自然资源丰富 资源型
【变式·提能】
  (2024·云南学业考)大豆喜温、需水较多,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工业。近年来,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同时,大豆进口和出口量也在持续增加,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的国际贸易格局。如图为俄罗斯大豆主产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俄罗斯大豆主产区(C)
①纬度较低,可一年两熟
②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③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俄罗斯大豆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贸易格局的主要原因是(A)
①西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大豆市场需求量大
②东西两大豆产区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
③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大型机械化生产,产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俄罗斯海岸线漫长,但港口不多,主要原因是(C)
A.沿岸地势陡峻,不易修建港口
B.航空运输为主,海运需求小
C.纬度高,气候寒冷,封冻期长
D.海岸线平直,缺少天然良港
8.(2023·湖南怀化学业考改编)读俄罗斯地图与日本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俄罗斯与日本互为邻国,隔日本海相望。
(2)俄日工业均十分发达,但两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原因显著不同,俄罗斯重工业发达,其工业部门多靠近原料产地,其中以首都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最发达;与俄罗斯相比,岛国日本面积狭小,矿产资源缺乏,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3)俄罗斯主要种植小麦、马铃薯、亚麻等耐寒作物,但这些农作物仅分布在南部地区,原因是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热量较充足。
(4)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主要是因为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活跃。
(5)日本旅游业发达,如果你去日本旅游,最想观赏的景点或体验的项目有哪些
答:富士山;泡温泉等。
考点三 美国的自然环境与经济
【链接·考点】
1.自然条件:
美 国
组成
地形
河湖 密西西比河纵贯南北,五大湖东西延伸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经济特点:
(1)工农业高度发达。
(2)农业:①生产区域专门化、②农业机械化、③商品化程度高。
(3)工业:东北部钢铁、机械等传统工业发达,南部、西部等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美国高新技术中心“硅谷”位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附近。
3.美国(本土)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
地形 土壤 平原面积大,耕地广大,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美国本土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热量较充足,且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水源 美国河湖众多,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交通条件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的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网络相连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便于农产品的集散
科技水平 科技水平高,有健全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
工业基础 工业发达,为农业发展提供农药、化肥、机械设备
【变式·提能】
  (2024·成都学业考)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门化。如图示意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据此完成9、10题。
9.根据图中注释可知,影响乳畜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C)
A.地形、市场 B.水源、政策
C.气候、市场 D.地形、政策
10.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便于(A)
①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和耕作技术
②发挥大规模机械化优势
③增加农作物的熟制
④大规模增加农业用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四 澳大利亚
【链接·考点】
1.澳大利亚有很多古老生物的原因:
①几千万年前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演化缓慢。
②自然环境单一。
2.主要矿产分布及优越性:
3.人口分布及原因:
【变式·提能】
  下图是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独占一块大陆 B.地处南寒带
C.被北回归线穿过 D.东临大西洋
12.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是(C)
A.北部多,南部少 B.西部多,东部少
C.东南部分布最集中 D.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024·山西学业考)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每年8—9月,很多牧场会举办剪羊毛比赛。如图示意澳大利亚某地的绵羊—小麦混合经营农事安排。据此完成13、14题。
13.图文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亚(D)
A.先进的制造业 B.古老的动植物
C.粗放的种植业 D.发达的养羊业
14.剪羊毛比赛期间,正值小麦(C)
A.犁地期 B.播种期
C.生长期 D.收割期
  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里”的国家。某公司在开采铝土时,由于露天开矿,工人每年要伐掉几百公顷桉树林。但他们保留了一条足够宽度的原生植被走廊,供原有动植物继续繁衍,而且随毁随植。数年后,新植的桉树拔地而起,生态环境又似从前。如图为澳大利亚部分矿产分布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澳大利亚的铝土资源主要分布在(B)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南部 D.西北部
16.因开采当地铝土资源而兴起的工业部门是(C)
A.汽车工业 B.电子工业
C.采矿业 D.生物制药
17.该公司在开采铝土资源时,注意保护环境,采取的措施有(B)
①毁林开矿 ②预留生态走廊
③随毁随植 ④矿渣随处堆放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成果分层评价
【能力提升】
  (2023·永州学业考)比较法是学习地理常用的一种方法。读埃及和法国示意图,回答1、2题。
1.有关两国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埃及四面临海
B.法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C.甲河流为刚果河
D.乙山脉为阿尔卑斯山脉
2.有关两国人口和经济文化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居民通用阿拉伯语
B.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C.旅游业发达
D.居民信奉基督教
  (2023·滨州学业考)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读甲、乙两国轮廓图,完成3、4题。
3.关于两国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
A.都濒临太平洋
B.地形都相间分布,西部为高大的山脉
C.都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暖湿润
D.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在西北部
4.有关两国经济特征描述,正确的是(D)
A.发展较快,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B.农产品以热带作物为主,经济价值高
C.工业发达,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均为农产品出口大国
  (2023·临沂学业考)图1为日本工业分布图,图2为澳大利亚矿产和工业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
5.日本和澳大利亚(D)
A.都属于岛国
B.都以白色人种为主
C.工业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
D.都濒临太平洋
6.与澳大利亚相比,日本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A)
A.矿产资源贫乏 B.劳动力丰富
C.水资源匮乏 D.科技力量薄弱
7.(2023·成都学业考)区域学习重在方法,用学习国家的方法来认识俄罗斯。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北部,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如图为俄罗斯地形、资源、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识位置】
(1)从纬度位置判断,俄罗斯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和北寒带,北部濒临北冰洋。
【辨地形】
(2)叶尼塞河以西主要地形是平原;叶尼塞河的流向为自南向北流,判断依据是叶尼塞河流域的地势是南高北低。
【读气候】
(3)读莫斯科、雅库茨克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莫斯科气候较温和,降水较多。
【析事物】
(4)根据乌拉尔工业区附近的矿产资源,列举该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钢铁、机械。
(5)据图说出俄罗斯铁路主要布局在南部的原因。
俄罗斯南部山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有利于修建铁路;俄罗斯南部人口较集中,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运输需求大。
8.(2023·泸州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市场和饲料(多汁牧草)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材料二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国土面积欧洲第三、西欧最大,人口数量在欧盟排名第二,有着2 000多年历史的巴黎是法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法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一,世界第七大经济体,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世界第二大核能生产国(核能燃料有铀、钍、锂、硼等,其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
材料三 图1是法国位置、地形、矿产资源分布图,图2为法国气候分布及气候资料图。
(1)说出法国经纬度地理位置的特点。
答:法国大部分国土位于北纬45度到北纬50度之间,地处中纬度地带;0°经线穿过法国西部,地处东半球。
(2)从人文地理要素角度,简述巴黎成为法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的有利条件。
答:巴黎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大都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汇聚在这里,形成一个多样化的文化环境,巴黎也是法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拥有大量的国际企业,这些都为巴黎成为法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提供有利条件。
(3)与乙地比较,说明甲地适合发展乳畜业的理由。
答:甲地地处中纬度大洋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牧草多汁,草场广布,更适合发展乳畜业。
(4)简析法国核能生产量大的原因。
答:法国铀(核电的主要原料)、铁、铝土资源丰富,煤和石油严重不足,注重核能开发,法国经济发达,经济水平高,所以法国大力发展核能。
【拓展迁移】
  2024年2月初开始,美国连续发生寒潮,冷空气南下至墨西哥湾附近,美国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结合材料完成9、10题。
9.冷空气长驱南下影响到墨西哥湾附近的主要原因是(C)
①山脉多呈东西走向  ②湖泊面积广阔
③中部地区以平原为主  ④冷空气势力强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受寒潮影响,图2中①农业带的作物面临冻死的危机,这里的农作物主要是(D)
A.玉米 B.大豆 C.水稻 D.小麦
11.(2023·聊城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咖啡树喜欢高温多雨的环境,南北纬25度之间,年降水量在1 600mm~2 000mm,海拔500米~2 000米且排水良好的山地地区,最适合栽植咖啡树。
材料二 美国本土与巴西地形示意图。
(1)美国需要从巴西大量进口咖啡,其原因是美国对咖啡需求量大,但是热带地区面积小,热带产品产量不足。
(2)由于美国中部地形平坦(自然条件),美国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3)密西西比河与亚马孙河两河流中,径流量稳定的是亚马孙河,该河流域人口密度小(大或小),原因是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
阶段综合测评,请使用 
“单元质量测评(三)”“期末素养评估(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