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学案 (学生版+教师版)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学案 (学生版+教师版)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06 17:52:30

文档简介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基础主干落实
一、冰雪世界、独特的野生动物
【填图绘图】
·圈画:在两极地区图中描画南北极圈。
·填图:在北极地区图中填写三大洲的名称;在南极地区图中,填写三大洋的名称。
项目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位置 北极圈以北,被B亚洲、A欧洲和C北美洲包围 60°S以南的区域,被D大西洋、E太平洋和F印度洋包围
范围 包括北冰洋绝大部分,亚、欧、北美三洲大陆北部沿岸和洋中岛屿 包括南极洲大部分及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海陆分布 以海洋为主 以陆地为主
资源 石油、天然气、金属、非金属矿产、淡水 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淡水
气候特征 极地酷寒,狂风肆虐,降水稀少
居民 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无常住人口
代表动物 北极熊 企鹅
二、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原始的自然环境,使极地地区成为研究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领域的“天然实验室”。
1.中国极地科考站:
(1)北极地区:a黄河站。
(2)南极地区:b长城站,c昆仑站,d泰山站,e中山站。
2.环境保护:
问题 措施
野生动物遭猎杀, 生态环境被破坏 制定保护法规,北极熊、海象、海豹、企鹅、鲸等被列为保护动物
漫画思考
为什么说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答:南极洲地表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 000多米,有“冰雪高原”之称,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漫画助学
易错提醒
1.北极地区>北冰洋: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部分岛屿。
2.南极地区>南极洲:
南极地区不仅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一部分。南极洲由南极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组成。
重点主题探究
主题 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探究情境 两极地区位置图
  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南北两极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概念地图 综合思维
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分布)据图,描述两极地区的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答:海陆位置: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抱。
经纬度位置:北冰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南极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能力探究—成因)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加寒冷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南极是陆地,北极是海洋,南极平均海拔高于北极;②南极地区以大陆为主,终年冰雪覆盖,冰雪反射阳光强,热量吸收少;北极大部分是海洋,吸收热量多。
3.(高阶探究—实例)中国南极科考站一般选择在2月份建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是一年中的暖季,白昼时间长,气温是一年中最高的季节。
【图解方法】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3·陇南学业考)格陵兰岛是全球第一大岛,该岛冰区面积占全岛面积的85%左右。1995年之后,我国加入了对格陵兰岛的科考,虽时间较晚,但成果颇丰。读格陵兰岛简图,完成1~3题。
1.格陵兰岛气候寒冷,冰盖巨厚,主要原因是(C)
A.面积巨大 B.人类影响小
C.地处高纬 D.地势较高
2.在格陵兰岛上能(C)
A.观赏到成群结队的企鹅
B.看到极光,无极夜现象
C.看到冰山与冰川的奇景
D.看到森林广布,草原连片
3.格陵兰岛上的早期居民是因纽特人,根据环境特点判断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是(A)
A.以捕鱼狩猎为生 B.种植粮食作物
C.经营海上贸易 D.放牧牛羊为主
  (2023·淄博学业考)截至2023年4月,中国已累计完成39次南极科学考察。如图是中国科考队某次南极科学考察返程航线图。据此回答4、5题。
4.科考队员1月份在南极洲科学考察期间,经常会遇到(C)
A.极夜现象 B.北极熊觅食
C.大风天气 D.暴雨天气
5.科考队此次返航(A)
A.途经大洋洲 B.经过大西洋
C.向南行驶 D.经过北寒带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聊城学业考)极地考察能力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与综合国力。2022年10月31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赴南极考察,2023年4月返沪。读“雪龙”号科考路线示意图和北极地区图,完成6、7题。
6.本次前往南极考察的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A.“雪龙”号航线依次经过太平洋、印度洋
B.从上海至中山站大致向东南方向航行
C.中山站出现极夜现象,方便观测极光
D.南极地区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
7.下列有关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C)
A.两极科考都选择在11月至次年2月,此时为暖季,白昼长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速大
C.北极地区大部分区域7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
D.北极航道可全年通航
8.(2023·随州学业考)如图是我国科考队在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该照片拍摄的日期可能是(D)
A.端午节前后 B.儿童节前后
C.七夕节前后 D.春节前后
  (2023·滨州学业考)为了解决缺乏新鲜果蔬的问题,南极科考队员尝试建立了智慧温室大棚,实现了“蔬菜自给”。结合南极地区简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泰山站纬度最高
B.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北方向
C.长城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D.到中山站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选在我国的冬季
10.在南极地区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D)
①暴雨 ②狂风
③湿热 ④酷寒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3·吉林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2年10月26日,中国南极科考队乘“雪龙2”号科学考察船执行第39次科考任务。此次科考队员在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沿线进行冰雪环境监测等研究工作,并对中山站、长城站进行科考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
材料二 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之称。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0.8℃。气温上升,会使极地地区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
材料三 南极地区示意图。
(1)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五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考察站是长城站。中山站濒临的大洋是印度洋。
(2)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的原因是降水稀少。
(3)从材料二得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
(4)每到暖季,成群的企鹅聚集在南极大陆沿海一带,构成著名的自然景观。
(5)推测“雪龙2”号科学考察船为科考人员运输的物资有食物、御寒衣物等。
(6)科考人员把部分垃圾带回国内处理,体现了他们在南极地区保护南极环境的责任感。
【教材再开发·调查问卷】
判断南极洲世界之最对与错
1.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世界的寒极。(√)
2.世界上最干旱的大洲,有“白色荒漠”之称。(√)
3.降水丰沛,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4.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5.世界上跨经纬度最广的大洲。(×)
6.世界上风力最强的大洲,被喻为“世界的风极”。(√)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基础主干落实
一、冰雪世界、独特的野生动物
【填图绘图】
·圈画:在两极地区图中描画南北极圈。
·填图:在北极地区图中填写三大洲的名称;在南极地区图中,填写三大洋的名称。
项目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位置 以北,被B 洲、A 洲和C 洲包围 60°S以南的区域,被D 洋、E 洋和F 洋包围
范围 包括 绝大部分,亚、欧、北美三洲大陆北部沿岸和洋中岛屿 包括 及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海陆分布 以 为主 以 为主
资源 石油、天然气、金属、非金属矿产、淡水 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淡水
气候特征 , ,降水
居民 人和拉普人 无常住人口
代表动物
二、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原始的自然环境,使极地地区成为研究地质、 、海洋、生物、 领域的“ ”。
1.中国极地科考站:
(1)北极地区:a 站。
(2)南极地区:b 站,c 站,d 站,e 站。
2.环境保护:
问题 措施
野生动物遭猎杀, 生态环境被破坏 制定保护法规, 、海象、海豹、 、鲸等被列为保护动物
漫画思考
为什么说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漫画助学
易错提醒
1.北极地区>北冰洋: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部分岛屿。
2.南极地区>南极洲:
南极地区不仅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一部分。南极洲由南极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组成。
重点主题探究
主题 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探究情境 两极地区位置图
  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南北两极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概念地图 综合思维
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分布)据图,描述两极地区的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2.(能力探究—成因)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加寒冷的原因是什么
3.(高阶探究—实例)中国南极科考站一般选择在2月份建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图解方法】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3·陇南学业考)格陵兰岛是全球第一大岛,该岛冰区面积占全岛面积的85%左右。1995年之后,我国加入了对格陵兰岛的科考,虽时间较晚,但成果颇丰。读格陵兰岛简图,完成1~3题。
1.格陵兰岛气候寒冷,冰盖巨厚,主要原因是( )
A.面积巨大 B.人类影响小
C.地处高纬 D.地势较高
2.在格陵兰岛上能( )
A.观赏到成群结队的企鹅
B.看到极光,无极夜现象
C.看到冰山与冰川的奇景
D.看到森林广布,草原连片
3.格陵兰岛上的早期居民是因纽特人,根据环境特点判断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是( )
A.以捕鱼狩猎为生 B.种植粮食作物
C.经营海上贸易 D.放牧牛羊为主
  (2023·淄博学业考)截至2023年4月,中国已累计完成39次南极科学考察。如图是中国科考队某次南极科学考察返程航线图。据此回答4、5题。
4.科考队员1月份在南极洲科学考察期间,经常会遇到( )
A.极夜现象 B.北极熊觅食
C.大风天气 D.暴雨天气
5.科考队此次返航( )
A.途经大洋洲 B.经过大西洋
C.向南行驶 D.经过北寒带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聊城学业考)极地考察能力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与综合国力。2022年10月31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赴南极考察,2023年4月返沪。读“雪龙”号科考路线示意图和北极地区图,完成6、7题。
6.本次前往南极考察的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雪龙”号航线依次经过太平洋、印度洋
B.从上海至中山站大致向东南方向航行
C.中山站出现极夜现象,方便观测极光
D.南极地区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
7.下列有关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极科考都选择在11月至次年2月,此时为暖季,白昼长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速大
C.北极地区大部分区域7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
D.北极航道可全年通航
8.(2023·随州学业考)如图是我国科考队在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该照片拍摄的日期可能是( )
A.端午节前后 B.儿童节前后
C.七夕节前后 D.春节前后
  (2023·滨州学业考)为了解决缺乏新鲜果蔬的问题,南极科考队员尝试建立了智慧温室大棚,实现了“蔬菜自给”。结合南极地区简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泰山站纬度最高
B.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北方向
C.长城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D.到中山站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选在我国的冬季
10.在南极地区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
①暴雨 ②狂风
③湿热 ④酷寒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3·吉林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2年10月26日,中国南极科考队乘“雪龙2”号科学考察船执行第39次科考任务。此次科考队员在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沿线进行冰雪环境监测等研究工作,并对中山站、长城站进行科考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
材料二 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之称。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0.8℃。气温上升,会使极地地区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
材料三 南极地区示意图。
(1)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五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考察站是 。中山站濒临的大洋是 。
(2)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的原因是 稀少。
(3)从材料二得知,全球气候有变 的趋势。
(4)每到暖季,成群的 聚集在南极大陆沿海一带,构成著名的自然景观。
(5)推测“雪龙2”号科学考察船为科考人员运输的物资有 。
(6)科考人员把部分垃圾带回国内处理,体现了他们在南极地区保护 的责任感。
【教材再开发·调查问卷】
判断南极洲世界之最对与错
1.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世界的寒极。( )
2.世界上最干旱的大洲,有“白色荒漠”之称。( )
3.降水丰沛,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
4.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
5.世界上跨经纬度最广的大洲。( )
6.世界上风力最强的大洲,被喻为“世界的风极”。( )